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4588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docx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教学教材

 

各类盐溶于水后的酸碱性

1像NaCl这样,盐中的阳离子【Na+】所对应的氢氧化物【NaOH】是强碱;盐中的酸根阴离子【Cl-】所对应的酸是强酸【HCl】,这种盐就叫做“强酸强碱盐”。

2同理,像NH4F这样,盐中的阳离子【NH4+】所对应的氢氧化物【NH3·H2O】是弱碱;盐中的酸根阴离子【F-】所对应的酸是弱酸【HF】,这种盐就叫做“弱酸弱碱盐”。

3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一定是中性的,弱酸弱碱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是中性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强碱盐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中性  

比如:

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钾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2H2O+Na2SO4  

强酸离子:

化学无机六大强酸  硫酸,硝酸,盐酸(氢氯酸),氢碘酸,氢溴酸,高氯酸  

强碱离子:

钠,钾等

-----------------------强酸弱碱盐

强酸弱碱盐是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酸性

  比如:

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铵

强酸:

化学六大无机强酸 硫酸,硝酸,盐酸(氢氯酸),氢碘酸,氢溴酸,高氯酸

弱碱:

NH3·H2O(一水合氨(氨水))

难溶于水的碱,比如Fe(OH)3,Cu(OH)2,Mg(OH)2,Al(OH)3

-------------------------弱酸弱碱盐

弱酸弱碱盐是弱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

  比如:

碳酸铵,醋酸铵,硫化铜。

弱酸离子:

碳酸根离子CO32-,亚硫酸根离子SO32-,氢硫酸根离子HS-,硅酸根SiO32-,偏铝酸根AlO2-,醋酸根CH3COO-

 弱碱离子:

难溶于水的碱,比如Fe(OH)3,Cu(OH)2,NH3·H2O(氨水)

强酸弱碱盐溶于水显酸性

如Al2(SO4)3溶于水后,Al3+会发生如下水解反应

Al3++3H2O=Al(OH)3+3H+

你可以发现水解后得到了H+,说明溶液是酸性的

强碱弱酸盐溶于水一般显碱性

如Na2S溶于水发生如下水解反应

S2-+H2O=HS-+OH-

HS-+H2O=H2S+OH-

强酸强碱盐一般是中性的,如氯化钠

弱酸弱碱盐一般发生双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

1.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呈碱性,例如:

碳酸钠,磷酸钠,氟化钠,硫化钠,次氯酸钠,醋酸钠等等弱酸的钾盐,钠盐,钙盐,钡盐等(如果能溶的话)。

2.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呈酸性,例如,硫酸铵,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铝等等弱碱的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如果能溶的话)

3.部分酸式盐溶于水呈碱性,例如,碳酸氢钠,磷酸一氢钠,硫氢化钠。

部分酸式盐溶于水呈酸性,例如,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磷酸二氢钠。

有些弱酸弱碱盐呈酸性,例如,草酸铵,氟化铵,亚硫酸铵

有些弱酸弱碱盐呈碱性,例如,次氯酸铵,碳酸铵,硫化铵。

记住,比醋酸酸性弱的弱酸的铵盐呈碱性,比醋酸酸性强的弱酸的铵盐呈酸性。

常见强酸:

硫酸,硝酸,盐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

常见强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

常见弱酸:

亚硫酸,氢氟酸,磷酸,草酸,醋酸,碳酸,次氯酸,硅酸,氢硫酸。

常见弱碱:

氨水,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镁。

【知识讲解】

一、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度增大。

判断盐类水解能否水解的条件:

一看能否溶,不溶不水解;二看有无弱,无弱不水解。

二、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

判断盐类能否发生水解及水解后溶液显酸碱性要看盐电离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

1、盐类水解的类型

盐的类型

是否水解

常见能水解的离子

溶液PH值

一价:

CH3COO-、HS-、AlO2-、ClO-、HCO-3

PH>7

强碱弱酸盐

水解

二价:

S2-、CO32-、SiO32-、HPO42-

三价:

PO43-、ASO43-

一价:

NH4+、Ag+

PH<7

强酸弱碱盐

水解

二价:

Fe2+、Cu2+、Sn2+、Zn2+

三价:

Al3+、Fe3+ 

强酸强碱盐

不水解

 

PH=7

2、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三价阳离子都水解,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

3、溶液酸碱性判断:

谁强显谁性,强酸强碱酸式盐显酸性,强碱弱酸酸式盐,由酸式根离子电离和水解相对强弱来决定。

(1) 盐的弱酸根离子对应酸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的碱性就越强。

如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Na2CO3溶液,因碳酸比醋酸弱,故Na2CO3溶液PH值,大于CH3COONa溶液。

以其可判断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值,或据盐溶液的PH值大小,判断其对应酸的相对强弱。

(2) 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水解程度比第二水解程度大,故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Na2CO3溶液碱性比NaHCO3强。

(3) 弱酸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由酸式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决定:

①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2PO4等。

②若电离

4、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如NaHS、NaHCO3、Na2HPO4等。

(1)一般地说,盐类水解程度不大,应该用“”表示,水解平衡时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可用多步水解方程式表示。

如Na2CO3溶液的水解可表示为:

CO32-+H2OHCO3-+OH-、

HCO3-+H2OH2CO3+OH-,不能写成:

CO32-+H2OH2CO3+OH-

四、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和比较盐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时,通常需改虑盐的水解。

如相同条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八种溶液:

Na2CO3、NaAc、Na2SO4、NaHCO3、NaOH、(NH4)2SO4、NaClO等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OH>NaClO>Na2CO3>NaHCO3>NaAc>Na2SO4>(NH4)2SO4>NaHSO4。

2、比较盐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时,当盐中含有易水解的离子,需考虑盐的水解。

3、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当有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之间能发出双水解,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如:

Al3+、NH4+与HCO3-、CO32-、SiO32-等,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4、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如在配制强酸弱碱盐溶液时,需滴加几滴对应的强酸,来抑制盐的水解。

5、选择制备盐的途径时,需考虑盐的水解。

如制备Al2S3时,因无法在溶液中制取,会完全水解,只能由干法直接反应制取。

加热蒸干AlCl3、MgCl2、FeCl3等溶液时,得不到AlC3、MgCl2、FeCl3晶体,必须在蒸发过程中不断通入HCl气体,以抑制FeCl3的水解,才能得到其固体。

6、化肥的合理使用,有时需考虑盐的水解。

如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磷酸二氢钙和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

因草木灰(有效成分K2CO3)水解呈碱性。

7、制备Fe(OH)3胶体,Al(OH)3胶体和用FeCl3、AlCl3等净水时,是利用Fe3+、Al3+水解成Fe(OH)3、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小微粒而沉定,起到净水作用。

8、某些试剂的实验室存放,需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CO3、Na2SiO3等水解呈碱性,不能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NH4F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应NH4F水解应会产生HF,腐蚀玻璃。

9、溶液中,某些离子的除杂,需考虑盐的水解。

10、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常利用盐的水解知识。

(1)泡沫灭火器产生泡沫是利用了Al2(SO4)3和NaHCO3相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了CO2,Al3++3HCO3-=Al(OH)3↓+3CO2↑。

(2)日常生活中用热碱液洗涤油污物品比冷碱液效果好,是由于加热促进了Na2CO3水解使溶液碱性增强。

(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基本上不会生成MgCO3,是因为MgCO3微溶于水,受热时水解生成更难溶的Mg(OH)2。

五、难点、疑点解析:

1、如何判断盐溶液与盐溶液反应类型:

(1)盐与盐溶液反应时,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难溶物质生成或难电离物质生成,以及两种水解方式相同的盐溶液相混合,由于相互抑制,一般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

CuSO4+Na2S=Na2SO4+CuS↓,FeCl3+3AgNO3=Fe(NO3)3+3AgCl↓

(2)盐溶液与盐溶液相混合时,如果阳离子和阴离子都能发生水解,且有沉淀或气体产生,相互促进,使及水解完全,则一般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Al3+与CO32-、HCO3-、SiO32-、AlO2-、ClO-等。

(3)如果一种盐能电离出具有强氧化性的离子,另一种盐能电离出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则一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2FeCl3+2KI=2FeCl2+2KCl+I2

2、如何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实际上就是判断溶液中离子间能否相互发生反应

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沉淀反应。

常见的离子间沉淀反应有:

H+与SiO32-,AlO2-;Al3+、Zn2+、Fe3+、Cu2+、Fe2+、Ag+与OH-;Fe2+、Zn2+、Cu2+、Ag+、Hg2+、与S2-;Ag+与Cl-、Br-、I-、CO32-、PO43-;Ba2+、Mg2+、Ca2+与CO32-、SO32-、PO43-、HPO42-等都能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2)看离子间能否生成气体。

如H+与HS-、S2-、HCO3-、CO32-、S2O32-、SO32-、

HSO3-;NH4+与OH-等有气体产生,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3)看离子间能否生成弱电解质。

如H+与F-、PO43-、HPO42-、ClO-、CH3COO-;

OH-与HCO3-、HS-、HSO3-、H2PO4-、HPO42-、NH4+等,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4)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Fe3+、Al3+、NH4+与CO32-、HCO3-、ClO2-、AlO2-、SiO32-;Al3+与S2-、HS-等,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5)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Fe3+与S2-、HS-、I-;酸性条件下,MnO4-或NO3-与Fe2+、S2-、I-、SO32-等,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另外还须注意题干的要求,如果是无色溶液,Fe2+、Cu2+、MnO4-、Fe3+等在溶液中不能存在;如是酸性溶液,那么能与H+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如是碱性溶液,那么能与OH-

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

等。

------------------------------------------------------------------------------------------------------------------

1.判断原则

①c(H+)=c(OH-),溶液显中性;

②c(H+)>c(OH-),溶液显酸性;

③c(H+)<c(OH-),溶液显碱性.

2.判断规律

①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③弱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说明:

对于弱酸弱碱盐水溶液的酸碱性,比较复杂,高中不要求掌握.这里从略.)

3.理论解析

①强酸强碱盐:

是指由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的盐,如NaCl.它在水溶液中,阴、阳离子都不发生水解,溶液中c(H+)=c(OH-).因此,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②强酸弱碱盐:

是指由强酸与弱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的盐,如CuCl2.它在水溶液中,阳离子(Cu2+)能发生水解,与水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u(OH)2,从而促进水的电离,结果使溶液中c(H+)>c(OH-).因此,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③弱酸强碱盐:

是指由弱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的盐,如Na2CO3.它在水溶液中,阴离子(碳酸根离子即CO32-)能发生水解,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CO3-,从而促进水的电离,结果使溶液中c(H+)<c(OH-).因此,弱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总之,“强强不水解(显中性),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

外几点关于酸碱的东西

1、溶解性表:

(1)大多数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挥发性、浓H2SO4有吸水性。

(2)碱的溶解性:

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全不溶。

(3)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MgCO3微外,其余全不溶。

2、反应条件: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2、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2)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3)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

3、金属跟盐反应的条件——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单质的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2)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

(3)K、Ca、Na、Ba等金属跟盐反应不能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

4、盐跟盐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5、盐跟碱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

3、熟记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

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铁锈、赤铁矿——Fe2O3

赤铁矿——Fe3O4

金刚石、石墨——C

干冰——CO2

冰——H2O

天然气(甲烷)——CH4

酒精(乙醇)——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4、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

1红色的固体——Cu、Fe2O3、P(红磷)

2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3白色的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

4暗紫色的固体——KMnO4

5黄色的固体——S

6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7蓝色絮状沉淀——Cu(OH)2

8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9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10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11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12蓝色的溶液——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

13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14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5、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1、检验稀盐酸(或Cl-)——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2、检验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3、检验CO3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4、检验NH4+——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