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4528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

《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1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x

131《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物质的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

本节容比较抽象,对于物质的组成,学生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只能通过宏观的一些现象进行猜想、建立模型。

通过气体扩散、液体扩散和固体扩散的实例说明,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可以利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所以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固体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是由于固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 斥力,并且这两个力是同时存在的。

学生对于“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且在不同情况下对外体现不同”不容易理解,所以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本节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化学课中知道了扩散现象,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扩散现象也有较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较为容易。

扩散现象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宏观表现。

因此本节课中做好扩散现象的实验是让学生确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是关键。

分子动理论的其他容对于学生来说则显得较为抽象,做好相关的实验显得更为重要。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难点:

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方法:

1、整节课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推断───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度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在进行“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的探究中运用类比、推理、论证的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讨论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认知了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两个广口瓶、二氧化氮气体、玻璃杯、两个杯子、温度不同的水、墨水、两个铅块、注射器、弹簧测力计。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梅花图片和诗歌。

提出问题:

诗歌中哪一句说明了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我们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呢?

学生通过分析知道诗中“为有暗香来“这一句为关键词,而对于为什么能闻到花香,学生还没能给出正确的解释。

 

为新课的讲授设计了疑问

二、新课探索

(一)物质的构成

如果把杯子打碎,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提出问题:

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2.它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体会:

常见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让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1.分子体积很小,每个分子直径大约是10-10m,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2.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现在大型计算机每秒100亿次,如果人数数的速度也达到每秒100亿次,一个人想要把1立方厘米空气中的分子数完,猜一猜,需要多久?

 

学生体会:

分子体积特别小;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让学生清楚分子的大小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提出问题:

那么组成物体的这些数目众多的分子,它们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

讨论、提出猜想及依据:

(1)分子是运动的,依据:

闻到花的香味

(1)分子是静止的,依据:

如果分子是运动的,则组成的物体形状就会不断变化。

让学生自由猜想

实验探索:

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现象:

处于上方充满空气的的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深,处于下方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浅,最后两瓶气体颜色基本一样。

引导:

(1)空气瓶子颜色变化了,说明了说明?

(2)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浅了,其原因是什么?

(3)实验中要把装有密度大于空气的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方行不行?

为什么?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

(1)空气瓶中由无色到有色,说明下方的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了空气瓶中。

(2)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分子彼此进入到对象,使二氧化氮的密度变小,颜色变浅。

(3)不行,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放在上面会由于重而下沉。

实验演示使学生更直接了解分子的扩散

(1)定义:

这个实验演示的是一种扩散现象。

同学们是否可以根据刚才的现象给扩散下个定义呢?

教师总结出扩散的定义:

【板书】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问:

在我们生活中,气体扩散现象很常见。

谁能举例几个。

 

学生思考、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回答。

 举例:

(1)医院里的药水味

(2)墙内开花墙外香等

 

真正的课堂在生活中,让物理知识很好在生活中的以运用

提出问题:

不同的气体可以彼此进入对方,那么,不同的液体之间和固体之间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发生呢?

实验探究:

用杯子装一杯水,并向其中滴几滴墨水。

现象:

墨水迅速散开

举例生活中的实例: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会变黑,用笤帚扫都扫不干净。

[总结]气体、液体及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其中气体扩散的最快。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说明墨水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运动进入对方了。

 

体会固体之间同样可以产生扩散现象。

 

让学生感知各种情况的扩散现象,更形象、具体。

并通过气体、液体及固体间的扩散来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实质是分子的无规则。

 

2.分子的热运动

提出问题:

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说明扩散是有快慢的,那么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

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量的半杯凉水。

用滴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那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板书】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讨论并提出猜想:

炒菜时的温度要比腌咸菜时的室温高得多,所以温度可能使扩散快慢不同。

学生上台展示实验过程。

观察、总结:

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快。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的越快。

 

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3.分子间的作用力

提出问题:

既然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又在不断运动,那么物质为什么没有飞散开来?

实验观察:

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压在一起,下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

是什么力是两个铅块贴在一起?

用手将注射器孔堵住,用力将活塞向下压缩注射器内一段被封闭的水。

为什么很难压缩?

【板书】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学生思考、交流:

看来存在着“力”的限制作用。

 

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思考、回答: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学生体验:

压活塞的过程中,感觉用很大的力也很难将水的体积压缩变小。

讨论、总结:

说明分子间存在在一种相互排斥的力

 

引导学生做这一实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实验完全放给学生,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

同时把微观现象形象化,突破学习的难点。

4.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固体:

固体分子间距小,作用力强,不易被拉伸或压缩。

气体:

分子间距大,分子间作用力微弱,容易被压缩,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

介于两者之间,难压缩,但具有流动性

 

学生做笔记并加深理解

使学生充分理解分子间作用力

三、总结

听取学生总结并适时进行点评问题:

1)你学到了哪些物理方法?

2)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程序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的见解,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教师最后画龙点睛,简要概括。

四、课堂检测

让学生练习课后作业并辅导

完成课后习题

让学习充分运用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一、教学的亮点

1.分子运动比较抽象,本节课通过讲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本节课通过大量的实验,使学生对分子运动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

2.体现新课程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创设民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参与到课堂中去。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知,实验观察。

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讨论、交流总结有效地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此实验最好不要在课堂上做,利用课件播放动画既能形象地说明气体间的扩散,又减小了污染。

2.由于固体扩散较慢,所以利用课件展示。

从学生的反应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太好

3.在做分子力的实验时,两个铅块一定要削平削干净。

否则此实验不易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