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优化方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础专题综合检测.docx
《版优化方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础专题综合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优化方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础专题综合检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优化方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上篇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专题综合检测
(卷一)
(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干燥的有色纸条鉴别氯化氢和氯气
B.用1mol/L的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氯气
C.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硝酸和少量铁粉
D.精制含有Ca2+、Mg2+、SO
的粗盐时,先加足量BaCl2溶液,再加足量NaOH溶液,然后加入足量Na2CO3溶液,过滤
解析:
选D。
A.应该用湿润的有色布条;B.制取氯气应该用浓盐酸;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且混入了新的杂质NO
,应该加入稀硫酸,只有D正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可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5.85gNaCl固体可配制成100mL0.100mol·L-1NaCl溶液
C.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澄清石灰水后过滤
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大
解析:
选D。
A项,检验NH3时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B项,托盘天平只能精确至0.1g。
C项,NaHCO3溶液也与Ca(OH)2反应。
D项,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面,故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大。
3.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用品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B
C
D
准确量取
19.01mL水
新制氯水
测定0.1mol/L
Na2CO3溶液的pH
分离水和
乙酸乙酯
解析:
选C。
滴定管的测量精度为0.01mL,A项符合实验要求;新制氯水见光易分解,易挥发,且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应该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盛放,B项符合实验要求;测定溶液的pH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试纸上,再和标准比色卡对比来测定,而不能用镊子,C项不符合实验要求;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需用分液漏斗,D项符合实验要求。
4.下列制取物质的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制绿矾(FeSO4·7H2O)
B.铜与浓硫酸反应制CuSO4
C.过量的Fe与Cl2反应制FeCl2
D.MnO2与稀盐酸反应制Cl2
解析:
选A。
A中Fe+H2SO4===FeSO4+H2↑;B中Cu+2H2SO4(浓)
CuSO4+SO2↑+2H2O,产生污染性气体SO2;C中2Fe+3Cl2
2FeCl3,无法制得FeCl2;D中MnO2+4HCl(浓)
MnCl2+Cl2↑+2H2O,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5.(2015·浙江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种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或溴水
C.向某白色固体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O
或HCO
D.将某白色固体粉末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H
解析:
选D。
A项,可能有Ag+干扰,错误;B项,该溶液还有可能是碘水,错误;C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除了CO2之外还有SO2,故原固体中可能有SO
或HSO
,错误;D项正确。
6.(2015·浙江温州高三二模)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试剂和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和操作
现象
A
向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B
向新生成的AgCl浊液中滴入KI溶液,振荡
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
C
向Ca(ClO)2溶液中先通入CO2,再加入少量品红溶液
溶液先变浑浊,加入品红溶液后红色不褪去
D
向BaCl2溶液中先通入SO2,再通入过量NO2
先生成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解析:
选B。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氨水,所以不管氨水过量与否,都只能产生白色沉淀,A项错误;由于常温下Ksp(AgCl)>Ksp(AgI),故AgCl可以逐渐转化为AgI,B项正确;由于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故可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的品红会褪色,C项错误;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时没有明显现象,通入NO2后SO2被氧化为SO
,因此当通入NO2时会产生BaSO4沉淀,D项错误。
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装置气密性良好,B装置不能说明其是否漏气
B.实验室测定市售食醋酸度时,需要对食醋进行10倍稀释,以减少测定中可能带来的误差
C.火柴头中含有KClO3,将火柴头点燃,燃烧产物浸泡于水中,然后再加入AgNO3溶液、稀HNO3,可检验其中的氯元素
D.实验室需要245mL2.0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称取140.1gNa2CO3·10H2O
解析:
选D。
由于B装置中有一连通导管,漏气与不漏气时漏斗中的液体均能滴下,A项正确;对食醋进行稀释后能使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变得更明显,有助于终点的判断,减小误差,B项正确;将火柴头点燃后,KClO3分解会生成KCl,生成的Cl-再用AgNO3溶液检验,C项正确;配制过程中要用到250mL容量瓶,即需要0.5molNa2CO3,则Na2CO3·10H2O的质量为143.0g,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8.(12分)“84”消毒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氯气(NaClO+NaCl+H2SO4
Na2SO4+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利用此原理制氯气并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下图①②③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制气装置(A处)________(填序号)。
(2)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Na2SO3溶液中,写出氯气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
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制备及性质的检验,意在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解释的能力。
(1)根据给出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为液体,所以不能选用装置①;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只能选装置②。
(2)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时,会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为了检验具有漂白性的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通入装置B中的应是干燥的氯气,因此需加干燥装置。
(3)氯气通入亚硫酸钠溶液中,亚硫酸钠被氧化成硫酸钠,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
(4)酸性:
盐酸>碳酸>次氯酸,所以盐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而次氯酸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答案:
(1)②
(2)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两者反应生成次氯酸 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干燥装置)
(3)Cl2+SO
+H2O===SO
+2Cl-+2H+
(4)HCl
9.(16分)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
4FeS2+11O2
8SO2+2Fe2O3,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当该反应转移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简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3)某兴趣小组欲在绿色环保的条件下探究SO2的性质,设计如图实验装置。
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则B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被氧化的元素为S和Fe;当反应中转移2.75mol电子时,有0.5molSO2生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
(2)①通过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时,可先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活塞,然后旋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旋塞,缓慢滴加即可。
②为使残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被完全吸收,在熄灭酒精灯后应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
③由于三氧化硫熔点较低,故D装置中增加的mg为SO3的质量,可计算出转化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mol,SO2通入E装置后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BaSO4,其质量为ng,由BaSO4的质量可计算出未转化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mol,最后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
×100%。
(3)检验SO2的漂白性常用品红溶液;碘水具有强的氧化性,可将SO2氧化,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
+2I-+4H+;H2S具有还原性,可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即2H2S+SO2===3S↓+2H2O,使D装置的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为避免SO2污染空气,可用氨水进行吸收,并且倒置漏斗防止倒吸。
答案:
(1)S、Fe 11.2
(2)①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旋塞,缓慢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