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之 如何突出中心思想.docx
《小学作文之 如何突出中心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之 如何突出中心思想.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作文之如何突出中心思想
作文指导百法•67.学会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同学们知道了如何把人物的外貌写具体,也懂得了外貌描写是刻画、表现人物特点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作文中经常要用到的。
但是不少同学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仍总是不尽人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外貌描写无目的,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
外貌描写既然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那么它就要为表现人物特点服务,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具体地说,那就是:
要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富有立体感,更丰满,以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身世(经历及遭遇);要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心情、内心世界(心情异常、心理活动不同,必然会导致神态的变化);要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总之,外貌描写要有的放矢,要与表现人物的特点、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融合。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外貌描写就成了文章中的一个累赘。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多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神态——“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看到鱼“喜出望外”→“皱紧眉头硬咽下”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看我们不吃鱼便“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看到我们喝下鱼汤“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已经“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这样,通过外貌神态描写,就准确地揭示出老班长长期过度操劳的经历,以及人物舍己为人、心中只有他人的崇高品德。
大家再来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文中外貌描写的特点,及对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爷爷
我的爷爷今年67岁了,可是他爱下棋的习惯一点也没有改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棋瘾反而越来越大,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一天刚吃过早饭,爷爷就捧起棋盒哼着小曲走出家门。
不用问,爷爷又去找邻居杜爷爷下棋了。
转眼到了中午,炒菜的香味扑鼻而来。
奶奶叫我:
“搏洋呀,快去叫你‘见棋就没命’的爷爷回来吃饭。
”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来到楼前的小院。
爷爷和杜爷爷正坐在一棵大槐树下下棋。
爷爷右手拿着一枚棋子,左手托着腮,凝视着棋盘,像一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我悄悄走到爷爷身后,轻轻地叫:
“爷爷!
”爷爷丝毫没有发现站在身后的我,还处在深思中。
我只得贴在爷爷耳边大叫一声:
“爷爷!
该回家吃饭了。
“啊”,爷爷如梦方醒,“不去,不去!
棋没有下完,吃什么饭!
”回到家里,我见到奶奶已将饭菜摆上了桌,正冒着热气呢。
我又第二次叫爷爷回家吃饭。
我来到楼下,见爷爷正在摆棋子,连忙大叫:
“爷爷,反正还没有下呢,快回家吃饭吧!
”杜爷爷也忙说:
“老赵,小孙子来叫两遍了,明天再下吧。
”“不行,今天没有下过瘾,不吃饭!
”
爷爷和杜爷爷又下起了棋。
无可奈何,我和奶奶先吃了饭。
饭后,奶奶睡午觉,我看起电视节目。
十二点多了,爷爷才喜滋滋地从外面回来,见到我就报喜讯:
“搏洋啊,今天爷爷可连赢三局。
”“不吃饭了?
”我生气地问到。
“那不吃就不吃呗。
”
瞧瞧,这就是我那爱下棋的爷爷。
这是一篇十分出色的短文。
文章很重视通过正面描写爷爷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尤其重视通过描写爷爷的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
“爷爷右手拿着一枚棋子,左手托着腮,凝视着棋盘,像一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爷爷丝毫没有发现站在身后的我,还处在深思中。
”当“我”贴在他耳边大叫时,爷爷才“如梦方醒”。
十二点多了,爷爷才“喜滋滋”地从外面回来。
这些神态描写,将“下棋胜过吃饭”的爷爷刻画得入木三分,既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又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从外貌描写的特点上,以上列举的两例,又提醒我们:
要依据人物的品质特点,选择表现中心的外貌,有重点地进行描写,不能面面俱到;要把外貌描写同人物言行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使人物有血有肉,生动传神;不仅要重视在文章开头描写人物外貌,更要重视在行文过程中,多次地、及时准确地刻画人物动态外貌——神态的变化,把外貌描写同文章故事情节推进紧密结合在一起。
【思考练习】
(1)外貌描写为什么要为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服务?
如何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
(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看看文中有没有外貌描写,外貌描写的语句是否妥当,是否为表现、突出中心思想服务。
如果没有或不是,动笔改一改。
68.学会通过语言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语言是心灵的“门户”,是直接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同学们是懂得的。
既然如此,在作写人记事的文章时,同学们就要重视、学会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塑造人物形象,进而达到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
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塑造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具体地讲:
就是要通过直接描写人物说的话——独白或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及道德品质等;使读者通过“闻其言”,就能够“见其人”——即读了或听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就仿佛看到了那个人。
如《忆铁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
他(铁人)王进喜笑着说:
“有什么办法?
咱们是共产党员嘛!
这些不上串的事,总得有个人管嘛!
家属大嫂没柴烧,十几公里外的钻工就觉着冷了。
咱们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子里嘛!
”这席话,生动地刻画出了铁人王进喜关心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的优秀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小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的:
爸爸——“老磨”
我的爸爸是一名出租汽车司机,无论干什么事,都慢条斯理的。
为此家人给他起了个绰号:
“老磨”。
别看爸爸是个司机,我可一点光都没沾上。
每天上学,我都要步行二十分钟,即使是刮风下雨,他也从来不接送我。
为此,同学们曾给我出过许多主意,想过许多办法,可爸爸却总是说:
“接什么,二十分钟就走不动了,将来还能干什么?
”说得我哑口无言,没办法,只好继续坐我的“11路”人力车了。
可对于别人的事,爸爸却是有求必应,有时,还会“自己送上家门”呢!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爸爸开车带我去天津接姥姥。
车刚开上京津高速路不久,就见前边不远处有一辆汽车被浓烟包围了。
“不好,车着火了。
”话音未落,爸爸加快了车速,转眼间,停在了那辆汽车后面50米的地方。
他推开车门,一个箭步冲到车尾,取出灭火器,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着火的汽车旁边,举起已打开的灭火器,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作。
此时,他平时那慢吞吞的劲儿一点都不见了。
可能是火太大了,不一会儿,爸爸的灭火器就用完了,可火势仍在继续着,急得车主围着汽车直跺脚。
见此情景,爸爸又转身跑到路中央,挥手截车。
一辆车停下了,又一辆车停下了⋯⋯大约过了十五六分钟,火终于被扑灭了。
车主拉住爸爸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点着头。
事后,那位车主还给爸爸的单位写了一封表扬信。
我和妈妈都说:
“这回‘老磨’可风光了。
”爸爸却说:
“风光什么,我可不是图个什么表扬,谁没个难事。
”
你们看,我的爸爸就是这么一个人。
这篇短文,先后只两次描写了爸爸的语言。
“接什么,二十分钟就走不动了,将来还能干什么?
”语言精练又极富有执拗、一锤定音的个性特点,既表现出了爸爸公私分明、以公事为重的品格,也写出了爸爸对“我”的从严要求。
“风光什么,我可不是图个什么表扬,谁没个难事。
”语言淳朴无华、实实在在,却极为准确地刻画出了爸爸乐于助人又不图表扬、有恩于他人又不图报答的性格特点。
将前后人物的语言描写两相对照,爸爸坚持原则、淳朴厚道、以助人为快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以上列举的两例,也告诉我们:
(1)描写人物的语言不能是“废话”。
写废话,与中心无关,也无益。
一些纯属交代情节的语言,一般没有必要让文章中的人物去说。
让文中的主人公“说”什么呢?
这就要求我们,对主人公在生活中说的每一句话,要动脑筋思考,加以精心筛选,选择出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
(2)描写人物的语言不能是“大话”,“套话”。
大话不可信;套话没有个性,不能为中心服务。
好的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在特殊情境中的个性特点。
只有这样,语言描写才能更好地为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服务。
决不能把不切合当时情境、人物性别、身份、性格的大道理,硬安排到文章中。
当然,要做到以上两点,日常的观察、思考和积累是前提。
平时对周围人留心观察,不仅要听人物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还要动脑思考他为什么这样说。
这样写出的人物语言,才真实、准确、生动,才能使读者读其言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人物的形象才会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思考练习】
(1)语言描写为什么要为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服务?
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
(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找出不能为中心服务的废话、大话、套话,围绕中心动笔改一改。
作文指导百法•69.学会通过行动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行为意表”——行动是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和思想品质直接的外在表现;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这些,同学们都懂得。
可是,同学们在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方面,还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
或是通篇、整个段落只是平淡而空泛地叙述事情的始末过程,缺少具体的人物行动描写,使文章不能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文中主人公的形象苍白无力,难以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或是良莠不分,也不管与表现中心是否有关,把人物的每一个动作一股脑儿地写进文章中,致使文章拉拉杂杂,人物形象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被淹没其中。
如何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呢?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发生在节日里的一件事
妈妈是个医生,平时工作可忙了。
今天是国庆节,妈妈答应带我去天安门看灯。
刚刚下午四点,我就拉着妈妈迫不急待地走出家门。
忽然,一位穿着白大褂的阿姨匆匆忙忙地跑到我家,气喘吁吁地对妈妈说:
“来了一位重病人,正在心电图室抢救。
”妈妈一听,急忙拉着我跑向医院。
一进心电图室,我就看见一位病人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
妈妈推来一台机器迅速连上了病人,按了开关。
荧光屏上显示出几道绿点,还一跳一跳的。
我知道那是病人的心脏在跳动。
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
几位护士阿姨忙着给病人输液、输氧和吸痰。
忽然,荧光屏上的绿点不跳了。
“不好,心脏停止跳动。
”妈妈一步迈到病人身边,双手按在病人胸前,一下一下为病人做胸外按摩。
心电图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可阿姨们忙而不乱。
有的为病人量血压,有的给病人做人工呼吸,还有的给病人打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慢慢地病人的心脏开始跳动了,病人睁开了眼睛。
这时,妈妈才擦了擦头上的汗,眼睛又盯住荧光屏。
妈妈和阿姨们一直忙到病人情况平稳,被送进了病房,才松了口气。
离开医院,妈妈拉着我在街上默默地走着,树上的彩灯照着妈妈疲倦的身影。
妈妈带着歉意对我说:
“真对不起,没带你去天安门。
”我急忙说:
“没关系,以后可以再去。
”大街上灯火辉煌,从一家家敞开的窗口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
我在心里说:
“你们知道在这节日之夜有多少人在忙碌吗?
”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明白了,正是妈妈和千千万万的叔叔阿姨们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
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这是一篇十分生动、感人的文章,通过记叙节日里抢救危重病人一事,赞扬了妈妈等一群人救死扶伤、讲求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品质。
在写作手法上:
面对众人,作者着重写的是妈妈;在刻画妈妈的形象时,作者又着重采用了行动描写,直接表现人物。
“妈妈一听,急忙拉着我跑向医院。
”“妈妈推来一台机器迅速连上了病人,按了开关。
”“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
”“妈妈一步迈到病人身边,双手按在病人胸前,一下一下为病人做胸外按摩。
”通过这些行动描写,急患者之所急、遇事沉着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