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6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作业.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6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6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作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作业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作业
读下图,完成1~2题。
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从北美迁入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
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 )
A.四川 广东B.湖北 重庆
C.河北 山东D.新疆 内地
解析 第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从经济落后的非洲地区向西亚石油生产国迁移。
第2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向是从内地流向沿海,故选A。
答案 1.C 2.A
下图分别为1978~xx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
4.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 )
A.甲 ②⑥B.乙 ④⑤
C.丙 ①④D.丁 ①③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迁移差额率呈上升趋势。
第4题,山东半岛气候适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但自然增长率较低。
答案 3.D 4.D
(xx·盐城调研)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
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工流动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
6.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丹江口水库向四周迁移,即水利工程建设是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第6题,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人口迁移与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无关,所有的居民必须全部迁走;图中的人口迁移以短距离为主,从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答案 5.C 6.D
(xx·江苏南京一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
据此完成7~8题。
7.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
( )
A.甲B.乙C.丙D.丁
8.“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④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第7题,容易吸引移民就业说明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图丙中工资比重较高,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8题,“移业就民”是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样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有利于加快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答案 7.C 8.A
(xx·北京海淀调研)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读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完成9~10题。
9.亦庄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包括
( )
①中心城区迁出人口 ②本地区原有农业人口 ③来京务工人员 ④外国留学生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0.影响亦庄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解析 第9题,从题干可知,该区域并非是高校集中的区域,因而外国留学生较少。
第10题,该地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大量迁入。
答案 9.C 10.A
11.(xx·周口市模拟)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1资料直接可以读出上海人口性别最突出的变化特征是性别比例趋向平衡。
性别构成问题是城市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它关系到社会健康发展,婚姻家庭的稳定,因此其社会意义突出。
从图2中直接分析不同城市地区外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变化特点。
意义分析方面,主要从围绕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向郊区以及其他功能区分流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 图1:
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图2:
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
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任答一点即可)
12.(能力挑战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xx年春运从1月16日~2月24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3)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对于流入区:
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
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流出区:
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3)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③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
再悟高考
(xx·广东文综,7~8)读“1995~xx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1995~xx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14.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
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
解析 第1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迁入率始终高于人口迁出率,即该区域人口机械增长始终为正值,所以,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第14题,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一般规律是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故上海符合题意,安徽、湖南、河南以人口迁出为主。
答案 13.D 14.A
(xx·海南地理,16~18)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xx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15~17题。
15.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16.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17.该现象会
( )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解析 材料给出的关键信息有:
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这两条信息的相互关联: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第二、第三产业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导致其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也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答案 15.A 16.C 1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