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絮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254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絮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杨絮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杨絮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杨絮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杨絮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絮教案.docx

《杨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絮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絮教案.docx

杨絮教案

播扬镇中心小学五(4)班语文科下册教案设计

科任教师:

周诗瑶执行时间:

第14周

课题

《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课时

2

个人修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会认“卿、钦、宗、诀、溺、俭、肖、职”;会写“唐、凑、宗、诀、弦、溺、殿、袍、罢、俭、富、贤、肖、惹、职”理解“紧凑、秘诀、弦外之音、沉溺、俭朴、富有、贤良、惹恼、职位、铁骨铮铮、喜不自胜、名正言顺、流芳百世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资料,揭示课题

1)师:

柳公权是晚唐大书法家,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搜集的资料,为大家介绍一下柳公权。

2)生介绍柳公权(师随机出示柳公权肖像和书法作品图)

3)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问(为什么用“心正笔正”来形容柳公权?

“心正”和“笔正”有什么关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2、思考:

课文讲了关于柳公权的哪两件事?

1)写柳公权借谈论书法秘诀,劝告穆宗“心正”治国,律已清政。

2)柳公权借谈论皇上穿衣,劝诫文宗正确用人,赏罚分明。

3、反馈交流预习情况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弦(xìáng)溺(nì)肖(xiào)凑(còu)等字的读音。

2)由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易写错的字

如“唐”(中间一竖出头);凑(最后一笔是点)

“袍”(衣补旁);贤(右上是“又”字)

“殿”(右半部分是殳)……

3)出示成语和词语的意思,由学生说出词语,检查预习效果暗藏试着写下词语。

比喻坚贞、刚硬,像铁一样硬的骨头。

形容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凛然正气。

(铮铮铁骨)

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秘诀)

比喻没有明确说出,而是间接透露出来的意思。

(弦外之音)

高兴到了极点。

(喜不自胜)

表示对人重视。

(垂青)

三、学习第一部分,精读品味

1、指名读,自然段,了解柳公权在书法方面的成就。

1)唐朝著名书法家。

2)对后世影响及大。

3)与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

2、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字——“笔正”

3、柳公权的字骨力挺秀,洒脱有法,那他的人呢?

请你从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

(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

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

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人——“心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整体回顾。

1、默读课文,思考,柳公权深得世人的钦佩是因为什么?

[写得好,(笔正)做人做得好〈铁骨铮铮〉(心正)]

2、文中写了柳公权两次直言与劝告,而这两次直言与劝告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来概括吗?

(第一次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第二次是机智而大胆的)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过渡:

一次当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秘诀时,他豪不犹豫地说: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默读3、4自然段,思考柳公权只是在谈书法吗?

(不是,借书法希望穆守律己清政,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

2、为什么柳公权的劝告如此真诚而大胆,他不怕触怒皇上吗?

[忠言往往逆耳,但利于行,正因为他铁骨铮铮,为人正直,他才敢于直言劝告,说明他对于国家是无限忠诚的,并不考虑自己的得失,这正是“心正”的表现。

]

3、带着理解分角色读,穆宗和柳公仅的对话。

指导朗读

柳公权豪不犹豫地回答: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读出柳公权的铮铮铁骨,不向当权者奴颜卑膝]

4、默读第二件事,可做简单的画批,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从哪语句能感受到柳公权的“心正笔正”?

1)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进行点拨。

柳公权答首:

“陛下,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当选用贤良,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

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细枝未节罢了。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

[1)别的大臣都赞颂不已时,柳公权却敢于从劝谏的角度持不同的意见,有胆识。

2)机智,表现在他先提出做为君主应当怎么做,然后又平和地提出对于这件衣服的看法。

]

为什么他的这番话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柳公权的正直,敢言,不逢迎附和,不趋炎附势,让皇帝都觉得他的品格的可贵,皇帝身边需要这样的人,不断指了不足。

2)分角色读5-8自然段

三、整体回归,总结全文

1、教师总结:

铮铮铁骨,笔正心正的柳公权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君主的得与失,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与爱。

投影出示他的一幅书法作品,他流芳百世的只是他的字吗?

(正直的良臣形象;铁骨铮铮,高尚的人品……)

2、带着我们的敬佩齐读最后一段。

3、屏幕引唐太宗的一段话: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引导学生感悟,一个国家君主要容百川之胸怀,纳谏如流,更要有像柳公权这样正直,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忠臣,国家才会兴旺、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五、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板书:

书法“笔正”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正直敢言

铁骨铮铮

做人“心正”

 

教学反思

 

 

播扬镇中心小学五(4)班语文科下册教案设计

科任教师:

周诗瑶执行时间:

第14周

课题

《23黄帝》

课时

1

个人修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引导学生认识“础、虐、毅、擒、妄、伐、缅”7个字。

3、积累“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激动与幸福。

教具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查找关于黄帝的生平资料以及相关神话小故事,作为拓展性学习的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在远古时代,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为了天下安定,黄帝携炎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这场大战杀得天昏地暗,异常惨烈,最终黄帝胜利,成为天下的共主。

作为中华儿女,作为炎黄子孙,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2、考查生预习效果

1)出示一组词语,请同学认读

A组,基础、暴虐、毅然、妄动、擒获讨伐、缅怀

B组,异常聪慧,敦厚能干、聪明坚毅、人文始祖、丰功伟绩。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重要内容。

1)中华文明创始奠基。

2)姓氏称号

3)大战蚩尤被称黄帝

4)壮大力量文化摇篮

5)人文始祖公祭缅怀

2、交流讨论,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帝的?

一、1)历史地位二、2)姓氏称号

三、3、4)传奇经历四、5)陵墓庙宇

(引导学生理清脉络的同时,要注意每部分的内在联系)。

三、深入品读,感悟探究

1、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学习提示:

1)什么叫始祖?

2)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要点:

1)黄帝时代一系列的灿烂制作、发明、为古代中国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统一各部落,被拥戴为天子。

3)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监。

4)尧、舜、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他的后裔。

5)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6)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2、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儿女都公认黄帝为“人文”始祖,你怎么理解这个“人文”?

(提示:

可联系全文内容,也可结合资料)

要点:

(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带领人民告别蛮荒。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师总结: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那个时代的灿烂发明和悠久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折射着今天的中华儿女,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

2)出示黄帝陵图片,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作业:

2、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文字资料和图画照片,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介绍黄帝或黄帝陵的小报。

五作业:

课后第二题,写在书上。

板书设计:

黄帝

人文始祖(历史地位姓氏称号传奇经历陵墓庙宇)

 

教学反思

 

 

播扬镇中心小学五(4)班语文科下册教案设计

科任教师:

周诗瑶执行时间:

第15周

课题

24、梅兰芳

课时

2

个人修改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句子的含义。

(4)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

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引导探究。

导语: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4课《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

(板书课题)

二、整体回顾,设境质疑。

1、回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梅兰芳五次拒演的具体内容。

教师板书。

2、交代任务:

研读课文5—14自然节,感受梅兰芳在避港拒演、蓄须拒演、自伤身体这几件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三、品读感悟,个性解读。

1、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2、汇报交流:

(1)学生研读之后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

学生在汇报梅兰芳避港拒演中的表现时,首先让学生说出从哪件事可以感受到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在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体会去读。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教师提问:

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

(3)句式练习,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

梅兰芳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师出示句式练习。

他宁愿,宁愿,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

(4)指名回答,齐读“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

学生顺势体会到“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5)学生汇报自己读出的感受。

学生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

3、学习梅兰芳在蓄须拒演中爱国情怀的体现。

(1)图文结合,深入理解。

教师出示蓄须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

学生回报:

“一旦他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

”教师提问:

为什么蓄须之后梅兰芳就不能登台了?

学生回答。

(2)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理解体会。

(3)再读文本,体会人物。

学生自然体会出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祖国的尊严,民族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教师引导学生读文10、11自然节深入理解。

教师引读课文11自然节,达到师生共鸣。

4、学习梅兰芳在自伤身体中爱国情怀的表现。

(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默读13自然节找到重点词语“斩钉截铁”、“良苦用心”进行理解。

教师抓住“良苦用心”提出:

他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