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192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

《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docx

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题时,请将第一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的区域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本卷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

第Ⅰ卷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年的主要封国有:

A.鲁齐燕魏宋晋B.鲁齐燕卫韩晋C.鲁齐燕卫赵宋D.鲁齐燕卫宋晋

2.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3.孟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C.“民贵君轻” D.“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太子”

4.商鞅推行变法,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封建制度是

A.中央集权制B.土地私有制C.赋税制度D.郡县制

5.秦朝修筑万里长城时利用了的战国长城是

A.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         B.赵、魏、韩三国北方长城

C.秦、齐、楚三国北方长城          D.赵、燕、齐三国北方长城

6.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

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7.下列灌溉工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桔槔;②翻车;③筒车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8.下面所列各项制度中由隋朝创立的是:

①科举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均田制 ④府兵制

A. 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9.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交易价格有限定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1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1.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

这部书应是

A.《农政全书》B.《梦溪笔谈》C.《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

1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留下了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忧”的主要是

A.藩镇威胁中央   B.大臣权力过重 C.北宋积贫积弱.D.自身仕途不顺

13.王安石变法中有利于物价稳定和商品交流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以在我国迅速传播的社会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广B.战争使社会动荡,人民痛苦C.寺院经济的发展D.封建文化的发展

15.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三省六部制

16.下列制度的内容有相似之处的一组是

A.郡国并行制和蕃汉分制制B.察举制和刺使制

C.唐中书省和元中书省D.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

17.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建筑说法正确的是

 A.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奇巧固护,甲于天下”

 B.宋代山西应县的木塔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C.辽代建造的卢沟桥,以其坚固实用、美丽壮观而闻名中外

 D.明代的北京城布局突出了皇权

18.明清时期政府实行的下列措施中,违背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①鼓励垦荒  ②推广农作物 ③实行“海禁” ④对商业征收重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机构主要负责东北地区管辖的是:

①黑水都督府②岭北行省③努尔干都司④黑龙江将军辖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明请之际,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的”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第Ⅱ卷

项目

人物

意义

指南针

地动仪

《本草纲目》

李时珍

21.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以“与古代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请完成:

(1)展览一: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表(部分)下表是展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重要介绍,请依照所学的知识,完成空白部分.(10分)

(2)展览二:

中西的握手---徐光启与利马窦画像.

16世纪,中国迎来第一缕西方文明的曙光,古老的东方文明也照旧融入西方社会.作为解说员,请结合所学史实写一段解说词,介绍图片中的人物所传播的东西方文明的内容及作用.(10分)

22.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立了一套较为完整严密的监察制度,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源于何时?

列举事实说明。

(4分)

(2)《通典职官》载“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东汉建立)所治有定处。

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

初岁尽诣京师奏事。

中兴但因计吏,不复自诣京师。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两汉时期的监察制度是什么?

东汉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分)

(3)北宋时期该制度又有何新变化,结合有关史实说明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4)综观上述制度的演变,谈谈你对监察制度的认识.(4分)

海拉尔二中高三月考试题(历史)答题纸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A

C

A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B

B

D

D

C

D

D

第Ⅱ卷

21.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以“与古代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请完成:

项目

人物

意义

指南针

地动仪

《本草纲目》

李时珍

(1)展览一: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表(部分)下表是展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重要介绍,请依照所学的知识,完成空白部分.(10分)

(2)16世纪,中国迎来第一缕西方文明的曙光,古老的东方文明也照旧融入西方社会.作为解说员,请结合所学史实写一段解说词,介绍图片中的人物所传播的东西方文明的内容及作用.(10分)

 

22.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立了一套较为完整严密的监察制度,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源于何时?

列举事实说明。

(4分)

 

(2)《通典职官》载“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东汉建立)所治有定处。

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

初岁尽诣京师奏事。

中兴但因计吏,不复自诣京师。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两汉时期的监察制度是什么?

东汉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分)

 

(3)北宋时期该制度又有何新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4)综观上述制度的演变,谈谈你对监察制度的认识.(4分)

 

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A

C

A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B

B

D

D

C

D

D

项目

人物

意义

指南针

①指南针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分)②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2分)

地动仪

张衡(2分)

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1700年,(2分)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全面总结了16世纪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1

(1)

(2)这幅图片体现了16世纪西学东渐的内容,.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来到中国,他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6分)

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书籍,并把西方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写进《农正全书》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4分)

22.

(1)秦朝。

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物。

(4分)

(2)汉武帝时,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无固定的治所;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后果:

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化;东汉的变化使刺史逐渐凌驾于郡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失去了监察作用,地方监察制度基本瓦解。

(6分)(3)北宋:

在地方上,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原因:

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重蹈覆辙采取了这一措施。

影响:

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或加强了中央集权。

(6分)(4)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

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