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0431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docx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

【内容提要】地方高等师范教育如何发展,关系着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在当前创新重组是中国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方向,服务是中国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综合发展是中国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

因此,中国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强化服务,必须树立地方观;综合发展,必须树立特色观,这是形成具有中国国情,适合西部地区发展需要的现代大学理念。

一、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给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前各省市都在尽一切力量,研究和规划作好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

各省市都把教育的发展作为大开发的重要思路。

特别是从去年高校扩招开始,全国高校扩招48万人,其中陕西高校扩招1.2万人。

高校扩招数额如此之大,给西部各省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高校带来了压力。

正是这压力,使我们商讨尽快落实扩招工作的具体措施,如充分挖掘高校现有潜力,改革学校后勤工作;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积极推出了“走读”制度;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审查、审批一批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发放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和联合筹办一批高等师范学院……所有这些充分调动了高等教育战线上广大教职工的改革热情,给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生机。

(二)西部大开发高等师范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劳动力素质的差距,人才的差距。

据统计,“西部地区199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比全国低1.53个百分点。

全国接受高等教育比率不到4%的省区有5个(广西3.75%,贵州2.86%,云南3.36%,西藏2.06%,青海3.55%)其中4个在西部,占80%”。

北京、天津、上海三直辖市,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更高一些,西部大多数省(市)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仅以陕西为例,有科教优势,但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影响,科教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陕西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为25.12%,高出全国15.88%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于陕西及其西部各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外流的势头,现在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伴随着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对我们经济的影响和对全民素质提出的要求。

特别是西部各省是身跨农业社会、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三个阶段,具有相对落后,基础薄弱,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事业带有过渡性,不确定性和探索性特征。

因此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比别的省份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任务,为西部大开发培养大批的合格师资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高等师范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研究和制订西部大开发,必须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

二、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情况分析

(一)中国西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分布情况

截止年西部有高校214所,其中综合大学14所,理工院校50所,农牧院校15所,林业院校2所,医疗院校25所,师范院校62所,语言院校2所,财经院校13所,政法院校5所,体育院校2所,艺术院校7所,民族院校7所。

改革开放20年来,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占总数30%)以其低重心,宽覆盖面,紧密结合西部地方经济和基础教育需要发展为目标,完善了西部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坚持为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合格人才的办学宗旨,基本上形成了三级层次布整体完善的态势。

(二)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布局、结构存在的问题

  按照高等学校统计分类相比较,西部地区普通高校类别齐全,学科也比较完善。

但由于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及其专业布局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和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且条条制约过强,导致院校科类、专业等层次的结构不协调,缺少区域的平衡性,如青海、宁夏、西藏高校少,无法合理配套。

目前西部地区办学层次和院校科类结构不合理,出现比例失调,如四川现有42所高校中有一半即21所是专科,而专科中又一半,10所是师范专科。

可见调整专科比例,尤其师专升本科的比例更显突出。

(三)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大发展迫切要求提高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水平

  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来,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两基”工作取得了决定性发展。

以陕西为例,1998年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74.04%,1999年实现80%,2000年全省基本实现“普九”的目标,全省11个素质教育实验县和30所实验学校的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也将有较大发展,一些地(市)已着手考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

但严重制约陕西省“普九”的提高和高中阶段教育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本科教师来源短缺。

  陕西省高教布局结构不尽合理,不仅反映在高师本科层次比例低,也反映在本科师范院校布点少,面临师范教育层次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1998年陕西省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仅有1600人,占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的45.9%。

据预测,到下个世纪前5年仅初中阶段全省统计需增加师范本科毕业生约4万人,远不能满足需要。

  全省现有师范和师范为主的普通高校10所(含教育部属陕西师大),其中独立设置师范本科院校2所,以师范类为主分多科院校2所,专科层次的4。

陕西东部这个占全省人口1/3的地区看,陕西人口第二大城市的渭南市仅布局一所省民师专,一所专科层次的市教育局民的局教育学院,商州地区也仅布局一所省级师专(规模小)一所专科层次的教育学院。

铜川市仅布局一个市教育局管辖的专科层次的教育学院。

陕西东部连一所本科院校都没有。

这种状况已无法适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无法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教育的需要,迫切需要解决和提高师范本科教育。

三、中国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专升本实现资源重组是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的方向

  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实际,西部地区要在21世纪的逐步形成具有中国国情、时代特征、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中小学教师体系,应该是创新重组教育资源,其关键是专科升本科,当前着重要促成师专与教育学院的合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推进由三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中等师范)向二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过渡,这是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然选择。

  最近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根据渭南师专和渭南教育学院是省属师资力量,基础条件,办学规模均列前位的两所师专和市属教育学院之一(另一个咸阳师专和咸阳教育学院),将其合并组建师院,这是陕西高师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力的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应当指出:

实现创新重组,教育资源共享,克服种种习惯势力和思想阻力,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以利于实现高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高师教育要从四个方面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一是转变高师院校单纯培养教书匠的传统观念。

21世纪不仅要培养大量能“传道授业”的教书“匠”,更要造就一批懂教学,会管理的教育家,不仅要培养知识型的中学教师,更要造就一批创造型的“师才”、“管理者”;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意识。

我们要纠正那种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是名牌大学、综合大学的事,高师院校只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怎样教学就行了,谈不上什么创新的观点。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意,就是创新。

师范生肩负着基础教育的教学任务,他们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怎么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是教学方法由单纯灌输知识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转变。

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中学教育的质量和中学生的素质。

四是注重教师的,岗前培养向教师终身教育方向转变,努力构建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的新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专升本的机遇意识和强烈责任感,创新重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二)拓宽服务是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1.充分发挥高等师范教育在教师培养、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始终应把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其次要增强质量意识,将教学改革作为各项改革的核心,大力加强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专业人才。

  高等师范教育担负着培养教师神圣的使命,必须“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

2010年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任课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

因此,21世纪必须充分发挥高等师范教育在教师培养、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2.拓宽服务,树立地方观,充分发挥高等师范教育在地(市)级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龙头作用

  由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和科教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因此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

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师院,师专)作为地方性、专科性和师范性的特点,其中80%以上分布在地(市)一级,而且是西部地区大多数地(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

教育是一个整体,一个体系,既有整体功能,又有分层次功能,既有整体发展规律,也有每个省具体的实情和具体的发展规律,关键在于寻找自己改革发展的定位和正确的切入点,形成不可替代的层次优势。

我们认为,从目前看,高等师范教育的功能在(地)市级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经济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这里既有教育思想及其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及其地方政策的原因(如岗前培养与岗后培训分离),但不管怎么说,面对教育资源创新重组的大趋势,面对初中阶段教育后职业教育的蓬勃兴起,高等师范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地方观,拓宽服务,努力使高等师范教育成为地(市)级教育中心,现代科学文化的普及中心。

当前,重点应放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上,充分利用现代有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优势,拓宽为地方服务的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师教育在地(市)级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龙头作用。

(三)综合发展是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

  由于西部地区,尤其地(市)级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单一性和唯一性,因此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必须确立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服务中求发展,在服务中创办地方一流大学的思想,使自己成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

这就决定了在未来的发展中,综合发展是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

  1.高等师范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繁荣能产生关键性的带头作用

  最新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发现: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繁荣,全靠创新的带头作用。

这里包括科教及科技企业创新,文化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

因为有创新科技企业,这个地区经济就会繁荣,有创新的文化,这个地区公民的素质就会提高。

有创新的管理,这个地区的社会宏观调控就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利于形成社会健康发展的外围环境。

  因此,最新经济理论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向综合性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如果说那个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办的红红火火,吸引、溶化和副射那里的教育文化和各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那个地方的经济就不会衰落,新经济理论这一发现很重要。

  2.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综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准确的定位,形成特色

  目前,高等师范教育在专业建设上基本形成了“一主一辅”的新体制,即以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为副。

认真总结非师范教育专业创办的经验,大大有利于我们思考高等师范教育在未来竞争中向综合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西部各省区多数处于不发达地区,尤其在地(市)一级,目前不可能在发展高等师范院校的同时,再创办一所非师范性质的高等院校。

因此,要建立为地(市)中心城市和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等学校,发挥高等学校在当地经济、教育、文化、科技事业中的作用,唯一的办法是加强统筹规划,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也是高等师范教育自身发展所需要的。

  应当指出:

西部高等师范教育向综合方向发展的关键是应根据自身发展的条件,充分考虑地方优势,办出地方特色,紧密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要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同时集中优势,使这些高等师范院校成为当地的教育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成为当地“科教兴市”的核心力量,为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服务。

可以认为,师专与地方教育学院的合并,创新重组,专升本,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能大大促进西部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伴随着地方师院的进一步发展,在适当时候实现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向综合方向发展,将会再次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也将从根本上带动西部地区,尤其地(市)一级经济社会走向新的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