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0309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docx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2-05-29

许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域、椭、锹”的读音;理解、积累“里程碑、昂首挺立、神往、畅谈”等词语。

2、了解人类登上月球过程,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的一句话的意思,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

   1、通过朗读感知法,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2、快速阅读法。

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3、作探究学习法。

重点是分组探讨对课文最后的一句话的理解。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用图片或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1、解决生字、生词

①、你能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吗?

海域yù    椭tuǒ圆      铁锹qiāo

②、你知道是那些词吗?

(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畅谈:

(尽情地谈。

)   

(神往:

)心里向往。

   

昂首挺立:

(仰着头直立。

(括号内内容学生填写,括号外内容教师给出)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找出该时间所对应的发生的事件,按照表格的形式进行填写。

(出示表格):

     ①、听朗读,然后迅速完成表格

时间事件的进展

1969年7月16日飞船升空前的准备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②、自读,完成表格

时间事件的进展

21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21日上午11时51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粗体的为给出的,其他的学生自己填写)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是完整地叙述整个登月的过程,但事件非常多而且琐碎,我们能不能用我们自己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提示概括时注意:

必须交代清楚:

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经过、结果, 语言要简洁。

明确: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21日成功到达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在完成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后,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2、我们说这次登月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课文中哪句话最能揭示登月意义?

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最能揭示登月意义的话是“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其含义指 “一小步”指宇航员从登月舱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但这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是人类的一大步。

3、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明确:

因为这是一篇描述太空探索的文章,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准确、真实地将登月事件介绍给大家,也体现出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的特点。

4、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到了太空;2005年10月12日,承载两名宇航员的神州六号胜利升空,并完成了133小时太空飞行。

假设你有机会代表国家登上月球,要在月球上插一面五星红旗、树立一座纪念碑,你会在碑上写上什么话?

(50字以内)

(两人回答,做点评)

(四)、课堂小结

《月亮上的足迹》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的特点。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立志成为明天学科学,爱科学,并和平利用科学的新型建设者。

(五)、作业

1、本文标题《月亮上的足迹》好在哪里?

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下面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两三百字的文章。

你驾驶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

你离开地球已经几个月了。

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1-11-24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起足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

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讲读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

对,是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呀,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

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神往以久的月球。

现在,就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吧…… 

二、 检查预习 

1、听写下列字词:

(共10个) 

指令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观测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2、解释下列词语:

(共5个) 

①  畅谈:

尽情地谈。

  

②昂首挺立:

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③遥遥在望:

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④可望而不可即: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即,靠近,接触。

 

⑤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3、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4、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三、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

 

①地球和月亮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

 

②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③“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④三名宇航员进入指令舱。

 

⑤“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后进入预定的轨道。

 

⑥“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登月轨道。

 

⑦三名宇航员进入梦乡休息。

 

⑧“阿波罗11号”飞船到达离月球28000公里的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⑨登月舱和飞船脱离,登月舱开始降落。

 

⑩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⑾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来到了月面。

 

⑿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在月面上紧张的工作。

 

⒀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⒁登月舱和“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登月舱被甩在太空。

 

⒂“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⒃对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总结 

⒄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⒅阿姆斯特朗谈登月的意义。

 

2、归纳整个登月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

可分四个阶段

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

 

   明确:

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

 

4、找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指出相应事件。

 

①1969年7月16日早,“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②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

 

③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

 

④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开始进入梦乡。

 

⑤19日晚上8点33分,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⑥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⑦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

 

⑧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⑨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⑩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⑾7月21日11点56分20秒,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

 

⑿(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7月21日14点,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⒀7月22日0点15分,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进入预定轨道。

 

⒁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⒂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阿波罗11号”飞船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⒃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5、作者为什么详细的交代时间,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有何作用?

 

明确: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6、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后做了些什么?

 

明确:

 

①  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③把纪念碑树立在月球上。

 

④把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表面 

⑤安装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来检测宇宙射线 

⑥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⑦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⑧把美国的星条旗它插在月面上。

 

⑨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7、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并在月球表面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

 

明确:

科学家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

 

四、教师小结:

本文就是真实记录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全过程的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

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可以说,引人入胜是本文的特色。

五、布置作业

根据第二部分第1、2阶段的内容,画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图。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

 

明确: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

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2、找出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

(表明观点或看法的句子即为议论性句子,具体句子略。

)作用:

起画龙点睛、深化理解的作用。

 

3、阅读本文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

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到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并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充满信心。

 

二、畅所欲言 拓展延伸 

1、  现时篇   

②我国作为一只沉睡多年的东方雄狮,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况又有哪些惊天动地的成果呢?

请你介绍一下好吗?

 

 ③听完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吗?

  

2、想象篇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①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

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

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三、总结语 

月的故事引人入胜,月的情愫丰富多彩,月的文化博大精深,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但我国航天技术仍无法登上月球。

随着我国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我相信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在座的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愿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板书设计:

 

                          准   备 

 月亮上的足迹       升   空           伟大的壮举 

                       登   月           人类的智慧 

                          返   航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2.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各造一句。

 

畅谈       昂首挺立      遥遥在望      可望而不可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练习,巩固所学,提升能力。

教学内容:

《练习册》、《全效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1、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要注意中考演练题型。

2、课内阅读注意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3、课外阅读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1-07-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

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讲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步骤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1、茫茫夜空,皎皎圆月,引人遐思,面对月亮,你知道那些关于月亮的诗词和传说?

2、人类登月的奇妙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飞落月球而实现。

今天,我们就在朱长超的带领下去重温那一刻。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

1.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投影:

生字词(略)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思考:

(1)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

学生讨论,然后复述事件过程,教师点拨引导,明确: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三、拓展延伸

1.提问;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2.结合投影显示的内容讨论:

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投影:

内容(略)。

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回答,教师稍作点拨: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是事实的阐述。

但这一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迈进宇宙的步伐将更坚实更长远。

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

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

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四、课堂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板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飞船升空前——准备飞船飞向月亮——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

教学反思:

 

陈豪

·特级教师讲座

·初一名师讲堂

·初二名师讲堂

·初三全科强化

·高一名师讲堂

·高二名师讲堂

·高三全科强化

·涂洁讲作文

·英语完形指导

·英语写作指导

·语文课件大全

·语文视频大全

·语文试题大全

·语文教案大全

·人教高中必修

·人教高中选修

·人教初中教案

·苏教高中必修

·苏教高中选修

·苏教初中教案

·语文版高中

·语文版初中

·粤教高中必修

·粤教高中选修

·鲁人高中必修

·北师语文教案

 

搜索本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1-04-16

一、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起足够的学习兴趣。

二、重点难点:

1、概括登月各阶段内容要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创

2、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的理解。

3、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环节激情导入

导入一: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

对,是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呀,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

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神往以久的月球。

现在,就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吧……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

1、听写下列字词:

(共10个)

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观测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解释下列词语:

(共5个)

①畅谈:

尽情地谈。

②昂首挺立:

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③遥遥在望:

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④可望而不可即: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即,靠近,接触。

⑤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3、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4、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第三环节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

①地球和月亮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

②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③“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④三名宇航员进入指令舱。

⑤“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后进入预定的轨道。

⑥“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登月轨道。

⑦三名宇航员进入梦乡休息。

⑧“阿波罗11号”飞船到达离月球28000公里的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⑨登月舱和飞船脱离,登月舱开始降落。

⑩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⑾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来到了月面。

⑿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在月面上紧张的工作。

⒀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⒁登月舱和“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登月舱被甩在太空。

⒂“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⒃对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总结

⒄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⒅阿姆斯特朗谈登月的意义。

2、归纳整个登月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

可分四个阶段:

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

明确:

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

4、找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指出相应事件。

明确:

①1969年7月16日早,“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②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

③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

④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开始进入梦乡。

⑤19日晚上8点33分,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⑥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⑦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

⑧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⑨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⑩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⑾7月21日11点56分20秒,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

⑿(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7月21日14点,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⒀7月22日0点15分,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进入预定轨道。

⒁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⒂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阿波罗11号”飞船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⒃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5、作者为什么详细的交代时间,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有何作用?

明确: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6、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后做了些什么?

明确:

①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③把纪念碑树立在月球上。

④把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表面

⑤安装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来检测宇宙射线

⑥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⑦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⑧把美国的星条旗它插在月面上。

⑨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7、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并在月球表面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

明确:

科学家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

8、教师小结:

本文就是真实记录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全过程的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

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可以说,引人入胜是本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