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83998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完整word版炼焦工艺设计规范word文档良心出品

炼焦工艺设计规范(GB50432-2007)

1总则

1.0.1为在炼焦工艺设计中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加强焦化工程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合理确定炼焦企业的装备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确保炼焦行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炭化室高度4.3m及以上、生产冶金焦的顶装焦炉和捣固焦炉的工艺设计。

l|0·3炼焦工艺设计应积极采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综合效益。

1·0·4炼焦工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顶装焦炉top-chargingcokeoven

装炉煤从炉顶装煤孔装入炭化室的焦炉。

2.0.2捣固焦炉stamp-chargingcokeoven

装炉煤用捣固机捣成煤饼,煤饼从焦炉机侧送人炭化室的焦炉。

2.0.3装炉煤coalcharge

将不同牌号的炼焦原料煤经过配合、粉碎和混合供焦炉炼焦的煤。

2.0.4干熄焦cokedryquenching

利用惰性气体冷却炽热焦炭的工艺。

2.0.5装炉煤细度finenessofcoalcharge

量度装炉煤粉碎程度的一种指标,用0~3mm粒级煤占全部煤的质量百分数表示。

2.0.6煤气低发热值lowcalorificvalueofgas

单位体积的煤气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物中水呈汽态时所放出的热量。

2.0.7混合煤气mixedgas

少量焦炉煤气掺入高炉煤气后形成的焦炉加热用低热值混合燃气。

2.0.8焦炉周转时间grosscokingtime

焦炉操作中,同一炭化室两次推焦(或装煤)的时间间隔。

2.0.9装炉煤散密度bulkdensityofcoalcharge

焦炉炭化室中单位容积装炉煤的质量。

2.0.10煤饼密度densityofcoalcake

单位体积煤饼的质量。

2.0.1l全焦产率cokeyield

焦炉高温干馏生成的焦炭量(干基)与所用装炉煤量(干基)的质量百分比。

2.0.12冶金焦率metallurgicalcokeyield

粒度大于25mm的焦炭占全焦的质量百分数。

2.0.13炼焦耗热量heatconsumptionforcoking

将lkg装炉煤炼成焦炭需要供给焦炉的热量。

2.0.14湿煤耗热量heatconsumptionforwetcoal

将lkg湿装炉煤炼成焦炭需要供给焦炉的热量。

2.0.15相当干煤耗热量equivalentheatconsumptionfordrycoal

将以lkg干煤为计算基准的湿煤炼成焦炭需要供给焦炉的热量。

2.0.16炉墙极限侧负荷ultimatesideloadofheatingwall

焦炉燃烧室砌体能抵抗侧向压力的最大值。

2.0.17贫煤气leangas

焦炉加热用发热值低的煤气,如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以及混合煤气等。

2.0.18焦炉机械cokeovenmachinery

炼焦操作用专用机械的总称。

2.0.19干熄炉高径比ratiobetweenheightanddiameterofC.D.Qchamber

干熄炉冷却室的当量高度与其内径的比值。

3基本规定

3.0.1在进行炼焦工艺设计时,应按本规范的要求落实原料、燃料的数量、质量和供应条件。

3.0.2焦炉的炉型和炉孔数,应根据建设规模、建设条件、煤炭资源、技术装备水平以及炼焦工艺的选择等综合确定。

4原料、燃料的要求

4.1装炉煤的质量要求

4.1.1装炉煤的质量宜符合表4.1.1的要求。

表4.1.1装炉煤的质量要求

项目

符号

指标

顶装焦炉

捣固焦炉

水分(%)

Mt

≤10

9~11

细度(<3mm)(%)

76~80

≥90

灰分(%)

Ad

≤10

≤10

硫分(%)

St.d

<0.9

<0.9

挥发分(%)

Vdaf

24~31

30~33

粘结指数(%)

G

58~82

55~72

胶质层指数(mm)

Y

14~22

12~15

4.2燃料的要求

4.2.1加热用焦炉煤气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低发热值:

Qnet≥16500kJ/m³。

2质量指标:

H2S≤300mg/m³;NH3≤100mg/m³。

萘≤500mg/m³;焦油≤50mg/m³。

3压力稳定,接点压力P≥3.5kPa。

4.2.2加热用混合煤气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低发热值:

Qnet≥3980kJ/m³。

2质量指标:

含尘量<15mg/m³;温度(湿法除尘)<45℃。

3压力稳定,接点压力P≥4.0kPa。

4焦炉煤气混入量不应超过l0%。

4.2.3加热用发生炉煤气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低发热值:

Qnet≥5020kj/m³。

2质量指标:

含尘量<15mg/m³;含焦油量<20mg/m³。

3压力稳定,接点压力P≥4.0kPa。

5焦炉

5.1炼焦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5.1.1计算焦炉设计能力的主要指标宜符合表5.1.1的要求。

(略)

5.1.2焦炉的热工指标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焦炉的热工指标(kJ/kg)

指标名称

指标

湿煤

耗热量

相当干煤耗热量

按设计周转时间,含水分7%的每公斤顶装焦炉煤的炼焦耗热量

计算生产消耗定额用

焦炉煤气加热

2250

2419

混合煤气加热

2550

2742

计算焦炉加热系统用

焦炉煤气加热

2390

2570

混合煤气加热

2645

2844

煤料水分以7%为基准,每增减1%时,相应的耗热量增减量

焦炉煤气加热

29

58

贫煤气加热

33

67

5.2焦炉炉体

5.2.1焦炉宜采用双联火道、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贫煤气和空气侧入的复热式焦炉炉体。

对贫煤气和空气侧入的焦炉,可采用蓄热室不分格或分格下调两种结构。

5.2.2焦炉炉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其炉墙极限侧负荷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炭化室高度小于7m的顶装焦炉不应小于8.0kPa。

2炭化室高度7m及以上的顶装焦炉不应小于9.0kPa。

3捣固焦炉不应小于9.5kPa。

5.2.3焦炉炉体应采取节能措施,其热工效率应大于70%。

5.2.4焦炉设计服务年限不应低于25年。

5.3炼焦工艺布置

5.3.1焦炉工艺布置应根据选定的焦炉炉型、炉孔组成和焦炉机械的配置确定。

5.3.2焦炉炉组纵轴线宜与当地常年最大频率风向夹角最小。

5.3.3一个炉组宜由两座焦炉组成。

5.3.4建设规模较大且总图布置允许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炉组应布置在同一条中心线上,且两炉组间宜设置大间台。

5.3.5一个炉组的两座焦炉之间应设置一座煤塔。

煤塔的有效贮量应满足两座焦炉连续生产8~16h的用量。

煤塔应采用双曲线斗嘴。

5.3.6捣固焦炉的煤塔应布置在焦炉机侧。

5.3.7顶装焦炉的煤塔与焦炉之间应设置炉间台。

5.3.8焦炉炉组两端应设置炉端台。

5.3.9焦炉机、焦两侧应设置操作台。

5.3.10湿熄焦系统应布置在炉组的端台外。

熄焦塔中心线与炉端炭化室中心线间的距离应大于40m,并应满足焦侧操作台布置的需要。

5.3.11湿熄焦系统和干熄焦系统宜分别布置在炉组的两端。

5.3.12电机车、熄焦车或焦罐车应设置备品存放及修理设施。

5.3.13焦炉烟囱可布置在焦炉机侧、焦侧或炉端台外。

5.3.14焦台每个停车位应保证存放一炉焦炭,其晾焦时间不应少于30min。

5.3.15确定焦炉基础顶板标高时,应保证焦炉地下室通风良好。

5.4炼焦工艺装备

5.4.1集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l上升管盖、桥管与水封阀承插处应采用水封结构。

2集气管的直径和吸气管的数量应保证集气管内压差不大于20Pa。

3集气管必须设置荒煤气放散管,放散管的排出口应设置自动点火装置。

4当采用高压氨水喷射实现消烟装煤时,高压氨水泵应设置变频调速系统。

5吸气弯管应设置手动调节翻板及自动调节翻板。

6上升管外壁应采取隔热措施。

7集气管应设置氨水清扫装置。

8集气管应设置蒸汽或氮气吹扫、充压设施。

9应设置停氨水时补充事故用水的设施。

5.4.2加热交换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热煤气管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热煤气管道的组成应根据焦炉加热用煤气的种类、煤气的热值、炉体结构以及焦炉加热对煤气热值的要求等确定;

2)加热煤气管道应设置煤气放散装置、冷凝液排放装置以及送往每个燃烧室和立火道的加热煤气流量调节装置;

3)加热焦炉用的焦炉煤气应经预热器预热,预热温度不宜低于45℃;

4)地下室煤气管道末端所设自动放散装置的放散管应高出集气管操作走台4m。

2废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换开闭器应具有足够的进空气和排废气的流通断面,吸力调节应灵敏、方便;

2)焦炉的分烟道上应设置吸力自动调节翻板,总烟道上应设置手动调节翻板和排水设施。

3交换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液压交换机,液压交换机宜设置停电用蓄能设施;

2)焦炉煤气换向应采用交换旋塞;贫煤气换向可采用煤气砣或交换旋塞。

5.4.3护炉设备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炉柱施加给焦炉砌体的保护性压力应根据焦炉砌体的结构参数确定。

2焦炉的炉柱宜采用H型钢。

3焦炉应设置纵横拉条,并应在拉条端部设置压缩弹簧。

4焦炉的炉门宜采用弹簧门栓、弹性刀边、悬挂式空冷炉门。

5焦炉应采用大保护板。

5.4.4湿熄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湿法熄焦宜采用新型湿法熄焦。

2熄焦塔顶应设置高效捕尘装置。

3粉焦沉淀池的尺寸应能满足粉焦完全沉降和焦粉收集机械作业的要求。

4收集粉焦沉淀池内的粉焦可采用电动抓斗起重机或刮板式焦粉收集机械。

应设置存放或修理粉焦收集机械的设施。

5粉焦沉淀池内的熄焦废水应闭路循环使用,不得外排。

6处理后的酚氰废水可用于熄焦补充水,其水质应达到下列要求:

pH值6~9;CODCr≤150mg/1;氨氮≤25mg/1;石油类≤10mg/1;挥发酚≤0.5mg/1;氰化物≤0.5mg/1。

7粉焦沉淀池应设置液位控制装置。

5.4.5焦炉机械的装备水平及配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焦炉机械操作宜实现一次对位作业。

2推焦机和拦焦机应设置炉门、炉框清扫装置及头尾焦回收装置;装煤车应设置机械化启闭装煤孔盖装置,装煤车宜设置炉顶清扫装置。

3焦炉机械的各单元操作应实现程序控制。

4推焦机宜设置事故停电时退回推焦杆、平煤杆的动力装置。

5推焦机、拦焦机和熄焦车之间应设置可靠的联锁装置。

电机车应设置能控制推焦杆开始推焦以及事故状态时停止推焦的联锁装置。

6机、焦侧焦炉机械的司机室应设置可双向联络并抗干扰的通讯设施。

7焦炉机械的司机室应设置空调装置和工业电视监视系统。

8焦炉机械中各移动车辆的配置数量(含备品车辆),应满足炉组的生产操作和检修的要求。

典型顶装焦炉炉组的焦炉机械配备宜符合表5.4.5—1的规定;典型捣固焦炉炉组的焦炉机械配备宜符合表5.4.5—2的规定。

表5.4.5—l典型顶装焦炉炉组的焦炉机械配备(台)(略)

表5.4.5—2典型捣固焦炉炉组的焦炉机械配备(台)(略)

5.5焦炉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5.5.1焦炉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符合表5.5.1的规定。

表5.5.1焦炉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名称

爆炸危险区域

焦炉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