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9441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docx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思想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

对此,我们的理解是:

“面向全体”是相对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讲的,指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全面发展”是相对与学生来讲的,从学生的个人角度看,指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求得自身不断发展,从学生的集体角度来看,指每个集体都得在各方面均有人才出现。

综合素质评价从根本上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了从重教学到重育人的转变;从重分数到重品行的转变。

明确了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形成一种好的学习品质。

2、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又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原则下制订出来的,它随学生的发展而发展。

再者,学生全程参与了评定,在评定过程民主化的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素质评价实现了课堂教学中主次地位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从以教材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

3、体现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既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如何让道德教育潜移默化成学生完善的健康人格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课题。

德育教育需要利用学科的载体,也需要课外体系的协助,如教育基地、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同时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如果缺乏德育教育的系统构架,校内外教育形成反差,德育教育的成果就会被削弱。

我们将德育指标渗透到各项目之中,使每个项目都有德的要求。

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真正体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思想。

第二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普惠乡中心学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根据《xxxx自治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普惠乡中心学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努力做到对每一名学生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

这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努力方向。

它的作用在于树立一个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为师生确定工作和学习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以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具体指标应包含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

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

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合作。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

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三、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因此,在实施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一)多元性原则。

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二)过程性原则。

使用中注重评价过程,使评价成为对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习惯与言行,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多向性原则。

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进行多向、充分的信息交流,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四、管理制度

各班要建立“班级日志”,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

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工作机构

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由德育主任任评委会主任、德育副主任任副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学生会主席、班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

班级也成立相应的评价工作小组,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班干部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人数应不少于5人。

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价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六、工作程序

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认定——家长认可。

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

学校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中。

七、等级评定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

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

等级是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综合素质的六项指标,均采用“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为了便于操作,在“测评内容”的各项指标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结果应以等级方式呈现。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6项评价考核指标中,凡达到4项合格(b),即达到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标准。

八、成绩公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解释并公示。

评价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评定工作委员会应进行调研与处理,并可组织复评。

九、保障机制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大事,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努力树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社会形象。

普惠乡中心学校xx年11月

第三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牡丹区实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中学阶段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

评价的结果不但要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要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部、省市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组织实施。

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成长评定的基本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四、评定机构

为了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成立评定工作小组,负责评定的有关工作。

具体如下:

1、学校评定领导小组

长:

校长副组长:

其他校级领导

员:

办公室主任,党办主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德育处正副主任、年级部主管学生工作副主任及全体班主任

工作职责:

(1)制定学校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程序;

(2)认定学校评定工作细则并上报;

(3)对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审定评定结果;

2、教师评定小组

按班级设定,每班各设一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

工作职责。

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表现的评定。

3、学生评定工作组。

由同班全体学生组成,班委牵头负责组织。

工作职责。

每位学生要客观公正的进行自评和互评。

五、评定具体内容

1、综合表现评定

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相关精神,评定内容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行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六个方面。

综合表现评价结果由综合表现评定和综合性评语两部分组成。

综合性评语主要对学生综合表现内容的六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技能。

综合性评语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撰写。

综合表现评定。

各班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的六个方面,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科学性和可行性。

综合表现评定结果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①初中三年来曾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

初中三年中三个学期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

②对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特别慎重,并要附加说明理由,对有违法行为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未撤销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

班级要将该学生材料和评定结果报校评定领导小组复核认定,才能确定评定结果。

③各班可根据学生量化考核和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学习能力、情感健康、公益活动等有关表现,确定学生综合表现评定等级。

④评价实证材料。

各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提交的实证材料作为评价依据,内容包括:

学科成绩、代表作品、作业或证书复印件、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的有关记录和证明、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文件或证书等真实性材料。

学生成长材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材料。

成长材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能真实完整反映学生三年成长情况。

2、测评等第

主要是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

测评项目包括:

道德品德(规范行为,文明礼貌),公民素养(遵纪守法),审美与表现(音乐、美术等)、运动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等),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与品质),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与操作中表现的素质)等六类。

3、评定要求

各班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发动。

学生所有与综合素质测评有关的书面材料要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及时上交。

各班、各位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和时间完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工作,并按要求书面上报测评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收集和经验总结等工作。

任何班级、教师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学生平时成绩和评价结果。

4、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评定依据根据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三项评定进行综合评定

六、评定程序

1、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教师评定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习评定方案及操作方法。

3、按照《综合素质测评表》中内容组织学生自评。

每个同学对其它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评定。

班委对所有参评学生评定等级进行统计,按规定比例分别综合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4、各班级评定组长(班主任)填写“综合性评语”。

5、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审核。

查看学生各评测点的具体评定情况,然后根据各项评定等级所占权重对每个学生进行总评,如认为评定结果有明显偏差,可启动复评程序。

第四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郏县龙山北街回族学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中学阶段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

评价的结果不但要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要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部、省市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组织实施。

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成长评定的基本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四、评定机构

为了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成立评定工作小组,负责评定的有关工作。

具体如下:

1、学校评定领导小组

组长:

任国韶

副组长:

梁利晓

任改红

李小娟组员:

各班正、副班主任

工作职责:

(1)制定学校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程序;

(2)认定学校评定工作细则并上报;

(3)对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审定评定结果;

2、教师评定小组

按班级设定,每班各设一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

工作职责。

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表现的评定。

3、学生评定工作组。

由同班全体学生组成,班委牵头负责组织。

工作职责。

每位学生要客观公正的进行自评和互评。

五、评定具体内容

1、综合表现评定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相关精神,评定内容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行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六个方面。

综合表现评价结果由综合表现评定和综合性评语两部分组成。

综合性评语主要对学生综合表现内容的六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技能。

综合性评语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撰写。

综合表现评定。

各班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的六个方面,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科学性和可行性。

综合表现评定结果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①高中三年来曾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

高中三年中三个学期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

②对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特别慎重,并要附加说明理由,对有违法行为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未撤销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

班级要将该学生材料和评定结果报校评定领导小组复核认定,才能确定评定结果。

③各班可根据学生量化考核和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学习能力、情感健康、公益活动等有关表现,确定学生综合表现评定等级。

④评价实证材料。

各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提交的实证材料作为评价依据,内容包括:

学科成绩、代表作品、作业或证书复印件、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的有关记录和证明、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文件或证书等真实性材料。

学生成长材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材料。

成长材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能真实完整反映学生三年成长情况。

2、测评等第

主要是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

测评项目包括:

道德品德(规范行为,文明礼貌),公民素养(遵纪守法),审美与表现(音乐、美术等)、运动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等),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与品质),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与操作中表现的素质)等六类。

3、评定要求

各班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发动。

学生所有与综合素质测评有关的书面材料要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及时上交。

各班、各位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和时间完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工作,并按要求书面上报测评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收集和经验总结等工作。

任何班级、教师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学生平时成绩和评价结果。

4、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评定依据

根据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三项评定进行综合评定

六、评定程序

1、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教师评定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习评定方案及操作方法。

3、按照《综合素质测评表》中内容组织学生自评。

每个同学对其它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评定。

班委对所有参评学生评定等级进行统计,按规定比例分别综合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4、各班级评定组长(班主任)填写“综合性评语”。

5、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审核。

查看学生各评测点的具体评定情况,然后根据各项评定等级所占权重对每个学生进行总评,如认为评定结果有明显偏差,可启动复评程序。

第五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剑南

我校为全面推进初中新课程改革,构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逐步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现遵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依据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它将是我校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学生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对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科学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和谐发展,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评价原则1.全面性原则

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

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每一学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毕业时的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在各个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要让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个非学业性的评价。

如果只采用分数或等级等量化的东西来对它进行评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只有根据它的过程性、发展性的特点,采用诸如成长记录袋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4.日常表现和标志性发展结合的原则

评价既要看到学生取得的标志性绩效,又要注重学生在日常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道德、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5.以评价促发展的原则

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重在未来,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

让评价成为激励成长的有效手段,要求评价反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寑展前进的动力。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去享受成功的愉悦,鼓励学生从评价中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6.诚信、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因此评价要实事求是,要诚信公正,让学生通过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发展的目标和信忣。

三、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

主要由综合素质评价和考试成绩两个方面组成。

其中综合素质由公民道德与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部分组成;考试成绩由学生初中中阶段学科课程过程性成绩和学业水平监测成绩两部分组成。

1、公民道德与素养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

(3)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4)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具有社会责任感。

(5)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6)诚实守信,举止文明,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嚌生活习惯。

2.学习态度与能力

(1)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2)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3)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水平,养成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

(4)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5)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实践与创新

(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态度认真,效果显著。

(2)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初步养成在实践中发现、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3)敢于探索和尝试新鲜事物,有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意识。

(4)认真对待实验课程,动手能力强。

4、运动与健康

(1)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3)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身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审美与表现

(1)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2)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3)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语言美、行为美。

四、评价办法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根据评价标准,学期末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等级评价和写实性评语,评价信息由班主任登录在我校学生发展性评价记录手册上。

学生的成长记录还应包括具备能够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实证性资料,要客观、公正、富有个性化,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二)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分别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

在学生自评中,学校要事前把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作出说明,提出要求。

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五个方面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身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在五个方面确定一个评定等级。

在学生互评中,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优秀等级达到70%以上且不合格等级不超过5%,或优秀与良好等级合计达到85%以上、其中优秀等级达到50%以上且不合格等级不超过5%,该项发展内容的学生互评等级为“优秀”。

优秀和良好等级合计达到80%以上且不合格等级不超过5%,该项发展内容的学生互评等级为“良好”。

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优秀、良好、合格等级合计达到60%以上,该项发展内容的学生互评等级为“合格”。

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不合格等级达到或超过

40%,该项发展内容的学生互评等级为“不合格”。

在任课教师评价中,以班级为单位,由所有任课教师组成学生教育评价小组,根据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对学生的前三项发展内容做出等级评价。

后二项评价内容主要由相应学科的任课教师做出等级评价。

综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评价的结果,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至少3个优秀等级且没有不合格等级的,该项发展内容可确定为优秀等级。

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至少3个良好以上等级且没有不合格等级的,该项发展内容可确定为良好等级。

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至少3个合格以上等级的,该项发展内容可确定为合格等级。

学生单项发展内容获得2个以上(含2个)不合格等级的,该项发展内容可确定为不合格等级。

(三)除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等级评价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一学期来的成长表现做出写实性评价。

写实性评价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地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以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提高进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