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390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docx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

2019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页—第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通过天平游戏,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的等量关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的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课时:

 10课时

 字母表示数—————————————————————2课时

 方程————————————————————————1课时

 天平游戏

(一)———————————————————1课时

 天平游戏

(二)———————————————————1课时

 猜数游戏——————————————————————1课时

 邮票的张数—————————————————————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87页“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有关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

2、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感受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

 

1、谈话引入:

最近,我们四

(1)半的班风和学风都有很大的进步。

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昨天我们班又有同学做了一件好事:

徐思佳同学在放学路上拾到了200元钱,主动交给了大队部。

大队部表扬了我们班,并在今天早上张贴了一则《失物招领》。

我们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出示)

招领启事贴出去后,没过多久,问题出来了,前前后后来了好几个人,都说这200元是他们丢的,刘老师糊涂了,不知道自己哪儿弄错了,你知道吗?

)那么你觉得怎样改才不会出现前面这种情况?

(将20元改为“若干元”或“X元”)

2、那么这则招领启事中,X表示什么呢?

(20元)

3、如果拾到的不是20元,还可以用字母X表示吗?

除了用字母X表示外,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吗?

4、小结:

是的,我们可以用任何一个字母来表示任意的一个数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1、谈话交流,找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畅所欲言。

3.可以。

4、明确:

本节课主要内容。

用解决问题引入新课,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又能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本节课知识的意义。

1、拍手游戏

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绝的我们生活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数学的世界,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这不,下面这个拍手游戏就能让你用到很多数学知识。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我先拍,同学们每次要比我多拍两下,请尽量模仿我拍的方式,准备,

师:

我拍1下生:

我拍3下

我拍……我拍……

相机板书:

师拍几下生拍几下

1                                 1+2

2                                 2+2

3                                 3+2

10                               10+2

…………

现在不拍手,只动脑想。

我拍32下,你呢?

(34下)

我拍A下,你们呢?

((A+2)下)

问题一:

A+2表示什么?

2.你们拍手的次数可不可以也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

还可以?

当你们拍b下,那老师拍几下?

b-2表示什么?

当b=()时,b-2=()。

小结:

可见,我们不尽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还可以用还有字母的算式表示数量以及数量关系。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示出这到题的时间吗?

(出示课件:

哈雷彗星)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大家很善于思考,现在咱们来做一个动脑筋的游戏。

(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和他说一阵悄悄话。

生在黑板上写一个A)

问题1:

这是我的年龄还是尹老师的年龄?

教师在A的后面补充成A+19。

问题2:

这是我的年龄还是生的年龄?

为什么?

4.如果知道老师今年29岁,还用字母表示吗?

5.说到这,我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了。

我想做一些三角形,不知道应该准备少根小棒,你能告诉我吗?

(出示课件:

三角形)

已知,做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那么,做2个三角形,需要多少小棒?

也就是几个3根小棒?

用算式表示是?

相机板书:

三角形个数小棒根数

13

22×3

33×3

……

NN×3

这样没完没了,我可头痛了,我能没算一个都找你们啊,你能用一个字母或算式把这些全部表示出来吗?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一个能顶一万个,甚至更多。

其实,在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中还藏有许多的学问,老师相信不用我帮忙同学们自己就能学会,打开教材85页自学后向全班同学汇报。

交流含有字母乘法算式的简写。

3×A可以写成3·A或3A(强调:

1、·不是小数点,不能点在下面,而要点在正中间;2、数字一般写在字母的前面;3、只有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才能这样简写,其它算式都不行。

这有一份小明的作业,你能为他批改吗?

(出示多媒体:

判断)

1、游戏。

活动

 

感知

 

明确

 

表示学生拍的次数,还可以表示和老师拍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层层深入,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猜年龄。

 

4、通常不能确定的数,才用字母来表示,知道的数就不用了。

 

运用知识,

感知知识的用处。

 

掌握新的数学方法。

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字母的概括性作用,更形象具体的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作用。

 

在这里处理三角形的个数,不仅仅是一个练习,还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深化。

二.

1.你们学的真好,老师送大家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大声读一读。

(出示多媒体:

青蛙儿歌)

你能继续编吗?

(能)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2.用字母表示公式。

说了这么久的字母表示数,到底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呢?

(简便,方便、易懂)

所以我们学的公式和运算定律中也巧妙地用到了字母,来让我们继续感受字母的神奇作用吧。

(出示多媒体:

表格)

A、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图形

周长公式

面积公式

长方形

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

C=(a+b)×2

长方形面积=

字母公式:

正方形

正方形周长=

字母公式:

正方形面积=

字母公式:

注:

用字母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

(虽然不确定的数可以用任何字母来表示,但为了用起来更方便,一部分是做了统一规定的,比如:

时间用t表示;米用m表示等等。

像这些就不能用其他字母表示了。

B、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不是也做了统一规定吗?

请同学们看书第86页,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出来,并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C、请同学们看课件(出示课件:

书),看到6A,你想它可能表示什么?

1、读儿歌。

找出规律,继续编儿歌,并指名补充完整。

2、整理,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运用字母表示已经学过的公式。

 

展开知识。

练习由简而难,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P88-90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与等式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情

1、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

师:

老师也很喜欢跷跷板。

(课件播放录像:

一个画面同时出现:

两个体重差不多的同学、老师和班上大个子同学玩跷跷板,然后出现:

老师和班上小个子同学准备玩,学生先上去之后,老师上去把学生跷上去,然后就玩不了。

2、我和XX同学为什么不玩了呢?

3、如果双方坐在离跷跷板中心点相同距离的位置能很轻松地玩跷跷板,应该要有什么要求。

4、受跷跷板平衡的启发,人类很早就发明了称物体质量的天平。

1、玩过。

2、因为老师的重量比XX同学的重量重,两边不平衡。

3、两边的重量要相等。

跷跷板就平衡。

首先通过观察和几次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认识天平,了解砝码的作用,理解天平上指针的含义。

 

 

二、

1、老师有一台天平,可以称物体的重量,当两边物体的重量一样时,天平就会平衡。

那我们来试一试。

(借助天平边演示边问)在天平左边放两袋100克的食物。

右边放一个200的砝码,天平怎么样?

2、你会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天平的现在的状况吗?

左边表示什么?

右边表示什么?

(指着式子)正因为食物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所以天平平衡了。

像这样的式子,我们把它叫作等式(板书:

等式),你还能说出一些像这样的等式吗?

(请五个学生边说,师边板书在大椭圆内。

3、借助天平,学会列等量关系式

(课件演示)

师: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通过大屏幕来看看天平,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苹果,右边放上200克的砝码,现在天平怎样了?

要使天平平衡,有什么办法?

4、你能根据这幅图来说出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天平平衡的状态吗?

5、下面老师加大难度,敢接受挑战吗?

生:

师:

这是一个台称,你能根据这幅图说出一个数量关系式吗?

6、把关系式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初步认识方程

师:

每个月饼的重量不知道可以用什么表示?

师:

不用字母X,还可以用别的字母吗?

(课件出示:

苹果、梨子关系式)

7、刚才的这两个关系式你会改写吗?

生:

……

8、指着黑板上的等式问:

像这些式子都是等式。

(画出大椭圆)中间的这三个等式与旁边的这五个等式有什么不同吗?

生:

这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师:

像这样的等式我们也给它们起个名字,那就是方程。

(板书:

方程,并画出小椭圆)

9、辨认方程

师:

刚才你们紧紧抓住天平两边平衡的原理学会了列等量关系式,通过这些关系式还认识了方程,真了不起!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发现、理解、体验的过程。

现在X老师如果给你们一些式子,你们会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吗?

师:

那我们就来一场比赛,我把全班同学一分为二,像这样分开,左边同学是A组挑不是方程的,那右边的B组呢?

10、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想一想,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1、观察天平,理解平衡。

借助天平,认识等式(不含未知数)

2、生:

100+100=200

左边表示食物的质量,右边表示砝码的质量。

3、根据课件演示,解决天平不平衡问题,并用数量关系式表示。

 

4、150=梨子的重量+50(课件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