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8496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docx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第一讲(上)

专题三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示例 第一讲(上)

第一讲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意义及教学内容

主讲人:

房尚昆  深圳市深圳中学美术高级教师

李于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马永健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讲师

陈 勇   深圳市罗湖区美术教研员

参与采访:

陈卫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副主任

尹少淳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欧京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教材编辑室主任

刘东辉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教材编辑室主任

李 松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主编

第一节 美术鉴赏课程在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美术鉴赏类的课程是1949年后最先在高中开始的美术课程。

1990年开始有部分地区开设美术欣赏选修课,并且编制了相关的教科书。

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标志着美术课程从此正式进入了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

此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也将美术鉴赏课程作为九个模块中较为重要的内容。

为此我们邀请了高中课标组的专家谈一下对于美术鉴赏课程在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一模块设置的要求以及在设置这一模块时考虑的一些问题。

【采访陈卫和教授】

问题一:

高中美术课标组在制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时候,对于美术鉴赏模块的设置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首先要说明一下,我们这个模块的名称是美术鉴赏,它和以前的我们所讲的美术欣赏课程是有所不同的。

为什么会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里面把美术鉴赏作为一个模块列入,这主要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

一个就是从我们高中美术的教学历史上面来看,美术欣赏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是作为高中美术的必修课程之一。

再一个就是这个美术鉴赏这样一个模块教学在这个高中学生的学习阶段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

他对这个社会,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有利于高中学生的更加全面的发展,所以在制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时候,在9个模块中把美术鉴赏列为首选的一个模块就是基于这么一个考虑。

问题二:

美术鉴赏在高中美术9个模块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美术鉴赏在这9个模块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艺术课程对于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它的这种影响和意义主要在哪里呢?

这对于高中学生形成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文化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这些方面美术鉴赏模块在相对其他模块来说有着更大的影响和意义。

比方说我们在美术鉴赏课程里可以让学生了解很多非常优秀的美术作品,那么这些美术作品往往反映了人类发展历史当中一些重要的事件。

学生通过作品的欣赏可以形成他对历史的一种看法。

再是优秀的美术作品里一些人物的介绍,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青年学生能够成为他人生的榜样。

再就是现在的高中学生他对社会对事物有一个是非价值的判断,那么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

通过这个美术作品的鉴赏也可以提供一种价值标准。

再有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往往反映我们人类在历史发展当中非常丰富多元的文化观,通过各种不同作品的鉴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观。

所以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的成长,他思想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美术鉴赏模块在美术学习领域当中确实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它不是作为必修模块提出来的,但是它确实是在我们9个任选模块中的首选。

所以我们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当中提出来1+2的建议就是1个鉴赏模块加上其他的技能模块形成学生选修的3个学分。

从这个角度也能够说明美术鉴赏模块它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还邀请高中美术课标组组长尹少淳教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采访尹少淳教授】

事实上,我们也发现美术鉴赏课由于各个原因,比如说我们老师的原因——美术老师大概有个特点,就是手上工夫好,嘴上工夫差,所以要讲起来有时候甚至还不如其他学科的老师。

我们知道第一次全国录像课评比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上海有个老师讲苏州园林,得了一等奖。

但是后来发现这个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是语文老师。

所以在我们自己的领域里语文老师能得一等奖,反过来说我们的美术老师得不了一等奖,这也说明我们老师本身不太善于讲。

另外还有就是课程资源不够。

我们需要的有关鉴赏的一些图片资料、挂图、幻灯片在当时来说都不够。

还有就是美术鉴赏课理论性比较强,加上我们老师讲得不好的话就会导致很多学生都不太愿意听。

所以普遍现象是这个课的纪律不是特别好,那么是不是说孩子们就是不喜欢高中美术课呢?

不能这样说。

事实上有的老师告诉我们,他讲鉴赏课的时候学生不爱听,但是他一旦要求学生动手做,学生非常投入,比如说做藏书票,连中午都不休息,一直在做。

这说明学生其实是喜欢高中美术课的,但是我们过去给他的东西太单一,没有照顾他们的多样性需要,所以我们这一次课程改革在这些方面做出调整。

针对尹少淳教授和陈卫和教授的访谈,各位专家就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的意义以及它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于昆:

刚才房老师谈的这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美术鉴赏类的课程是1949年以来最早进入到高中美术课程里面的。

那么现在这个新课程改革以后美术鉴赏又是作为非常重要的模块在我们高中课程里面来体现。

过去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从小学到初中阶段或多或少都应该接触过美术鉴赏的一些内容。

当然我觉得不是很完整,也不是很系统。

但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新课程美术鉴赏模块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体现了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里面有一个比较全面认识,我觉得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我们现在大学上课有一个通选课,但很多考进来的大学生我觉得他们在中间有一段失缺,那就是在高中他没有很好的得到这样一个美术的、人文方面的或者图像方面的系统的学习,以至于他到了大学以后还要补课。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我上课期间我曾经问过学生:

达·芬奇是哪一个国家的?

学生的回答是法国。

我还问了一个问题:

米诺的维纳斯是什么时代的作品?

学生回答中国东汉末年。

这个很有意思。

就是说他知道这个作品很重要,他也很爱国,他也知道法国是出艺术家的地方,但是他张冠李戴,把这个帽子戴错了。

那么我觉得在高中开设这个美术鉴赏模块显然它的意义不可低估。

马永建:

高中阶段开设美术鉴赏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什么呢?

实际上高中阶段的学生不管是从情感上还是理性上都是一个从不成熟趋向于成熟的阶段,可以说是人生发展当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那么在这个时期如果我们的这种艺术的教育如果缺失的话,实际上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像李老师讲的他在课堂上问学生一些问题,学生对这些作品一知半解或者说没有很透彻的了解,在我的这个教学里面也出现过,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实际上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因为整个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包括高考的压力——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可能更多的考虑的是以后的升学问题,所以他抱着一个功利的目的来接受教育。

但实际上如果抛开高考的问题,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的话,艺术的欣赏对他们的人生素养,包括性格情感等等很多方面的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被人称之为“读图的时代”,就是各种各样的图象比以前更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而且艺术也通过各种渠道使我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它,如果我们不能够用一种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作品的话,我觉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很多人对鉴赏有一个误区,他认为这个鉴赏就是去了解一些名家名作,我觉得其实我们去了解这些名家名作也好,或者了解日常生活中里面的这些艺术作品或者艺术现象,也好那么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培养我们对艺术的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用一种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的。

如果我们没有帮助学生去了解日常生活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图像的资源,只是从一个学业教育的这个角度去培养这个人才的话,那么我想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也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才,就是所谓的单向度的人是,是一个比较功利的人。

所以我觉得这个艺术它有一个平衡的作用。

而鉴赏可以使学生最集中、最清楚、最系统的去了解视觉艺术的特点以及我们怎么去走进它,怎么去运用它,怎么用一种艺术的眼光去理解生活。

房尚昆:

我也非常赞同两位老师的见解。

现在我们高中生获取美术知识和美术鉴赏这种机会渠道非常得少。

比方说我们现在的美术馆很多时候都是“开幕就是闭幕的那一天”。

这个对中学生来讲更是这样。

所以我们这个美术鉴赏课进入课堂,进入学校,对学校来讲它的意义是非常深远。

那么我想在学校的层面上来讲,如何能够扎实的落实我们美术鉴赏课的管理教学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学生的这个层面上来讲,使他们可以从枯燥、繁杂的文化课的学习中间解脱出来——我在美术鉴赏课的教育当中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经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首先他的知识面扩大,他从美术作品当中可以了解很多的历史现象,社会的一些现象,他的知识面会扩大。

第二他的情感丰富了。

他从艺术品当中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真情实感的表达,他用不同形象塑造各种各样的世界,所以他的情感得到了丰富。

第三点就是他的整个的知识面和对社会的看法也有很大的提高,也就是说谈到了美术鉴赏的作用:

第一它的社会作用,第二它的教育作用,第三是认识作用。

我们的学生在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当中,会得到一个自我身心不断的发展,审美能力不断地提高,会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整体素质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并促进他全面的发展。

马永建:

我很同意房老师的这个观点,因为实际上美术鉴赏不但是在让学生了解一些作品,更主要是在灌输一种文化。

因为视觉文化实际上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通过这种方式去接触人类文化里面很多的因素,可能比你单纯的死记硬背或者是单纯的知识的学习可能更直观,更生动,更加能够进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当中去。

美术这个东西在历史上,在人类文化很多重要的时刻,是一个见证,它见证了人类文化的这种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比如说开国大典这个作品,我们有历史的照片可以了解那个场面。

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那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摄影的照片,另外通过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这个作品来了解当时的情况。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认识功能,可以拓展学生对于人类文化的认识。

视觉文化跟文字系统其实是一个并行的图像系统,从原始时代到今天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而且到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读图的时代,在生活里面接触到电视、电影包括广告,其实都是一种形象的方式在呈现,我觉得通过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视觉艺术的价值并且能够在生活当中去关注它,对它的这个信息可以更好的加以利用。

李于昆:

我还有一个看法就是美术鉴赏不要把它看得很深奥,或者我们如何去利用鉴赏和欣赏的区别。

有时候我们把美术鉴赏这门课程放在当代社会里面来看,我觉得现在这个中小学生也好,大学生也好,他们面临的压力都非常大。

我们经常看到这个新闻媒体有跳楼的,有自杀的,这个不仅是大学生,还有中学生。

那么这里我就想,如果这个中学生也好,高中生也好,大学生也好,给了他这样一些真正能够感受美,感知美,由此而扩大感受到生活的可贵,感受到生命的可贵,那么我想他们不会走向这样一条动不动就跳楼自杀这样的道路。

这就是美术鉴赏的社会价值。

房尚昆:

所以我曾经跟我们的学生说过:

你们去了解一下一些大学里面或者说中小学里面,有这样一些不幸的跳楼事件或者自诀生命的一些人,那么调查的结果能不能反映出他们是否接受过非常良好的艺术鉴赏课程。

如果说在这个群体里面他们接受过,懂得这种美术鉴赏的,我想不大可能去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我想如果按照新课程标准,我们在高中对学生真正实施了美术鉴赏教育并且发挥它的作用,将来我们送到你们那里的大学生将会使你感到特别欣慰的。

大学生他们会在心灵上面或者是在他们对人生的认识上面会有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认识,你们将认识一代新的高中生。

马永建:

我觉得教育本来就不应该是一个非常功利的事情,它应该是利在千秋,应该通过教育慢慢改变中国以后整个教育的走向。

那么我觉得现在开设美术鉴赏课是一个非常具有意义的事情,哪怕一开始我们举步维艰,学生可能因为高考的压力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的价值,但是贵在已经开始了。

有了这个开端的话,通过慢慢的课堂熏陶,通过各位老师的努力,那么鉴赏教学以后一定会发展得很好,鉴赏模块它的意义和价值也会更加的凸显出来。

国家颁布了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以后,各出版社为了配合高中美术课程的开设,相应的编辑出版了高中美术教材.目前通过国家审定的教科书有五套,包括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五套教材。

我们专门的访问了这五套美术鉴赏教材的主编,请他们谈一谈在美术鉴赏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以及使用教材的建议。

l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介绍与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欧京海对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鉴赏教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分析】

这套教材的内容选择主要以经典的美术作品和现代主旋律的美术作品为主,注重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好中国美术与外国美术比例的关系。

也就是说是给学生准备的一个学习用的图书,它体现的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这么一种教材,因此内容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并且紧密的结合他们的生活实践,以学生喜欢和易于理解的这种方式进行表达。

我们这一次编写高中美术教材是将鉴赏的基础和鉴赏的内容两个模块合并为一册,共设了20个课题,其中前8课为课标规定的鉴赏基础,后12课作为鉴赏内容的模块,每个课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一些特点和当地的一些情况来自定课时。

鉴赏基础以解决学生认知、理解、方法为宗旨。

认知我们指的是以外在形式的艺术语言为切入点,对美术的面貌有概括的认识。

理解我们是指使学生能够理解再现写实、意向表现、抽象表现及当代观念艺术的不同的创作理念,把握其不同的外在的形式特征。

方法是指通过形式、感受、意图探究、意义分析、评价判断等过程使学生能够知道怎样去鉴赏。

鉴赏的内容以门类特征和中外集粹构成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美术史上的名家和名作,内容设计上以学生接触的美术作品最感兴趣,心存疑惑最想了解的问题导入,以鉴赏方法为主线设置问题链,问题串和案例分析等,使学习内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法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这一套教材是按20个课时来进行编写的,在这个20个课时当中我们大致是这样分的:

也就是1—8课是美术理论的学习,这个美术理论的学习我们又称之为叫做美术鉴赏原则的学习和研究。

那么在这里面我们主要是通过这8课,也就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和学生最容易产生疑惑和不解的,我们老师通过这种课程的教学帮助我们的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这8课主要是通过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习和研究以及美术鉴赏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来完成这8课的。

那么接下来9—16课是通过美术的不同门类,美术的一些事件,美术的作品及其艺术家的介绍,使我们的学生能够走进美术鉴赏的这所大门。

那么通过美术鉴赏这些课的内容学习和研究,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对美术的门类,美术的不同门类所创造出来的不同的美术语言,和美术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不同的艺术作品的一些艺术特征。

17—20课主要是提供给我们的学生和老师作为研究性的课题,也可以作为选修的课题。

这几课我们主要是想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通过自主、合作、研究的一些学习,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去更加深入的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关注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和生存的空间,通过这样的课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去自主的去研究一些问题。

应该说这些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自主研究社会诸多美术问题的窗户。

最后我还想给我们老师两点提示:

一个就是希望在教材的使用中,老师和同学们能够共同的交流,共同的研究,更主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自主研究的特点,发挥学生自主研究的这种主动性。

第二个就是在理论研究,也就是指1—8课的学习当中,我们希望能够结合9—20课的作品及其艺术家,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鉴赏的原则,鉴赏的理论的同时,能够结合作品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样就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能够通过理论的研究去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分析艺术作品,分析时代,分析他所生活的环境以及艺术的发展规律,从而使我们的同学在美术鉴赏的时候能够掌握一些鉴赏的基础和鉴赏的原则。

学科专家和老师就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教材的编写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马永建: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教材从学生的能力提高出发,改变了我们以往美术史的编写模式,注重从鉴赏的基本知识和必备的对鉴赏的认识入手,然后逐步的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去关注的一些不同的美术门类。

我觉得从美术门类这个角度来分类它的好处就是使学生能够对同类的作品能够一目了然,很清晰的了解到像雕塑、绘画等等这些门类它的特点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品。

我觉得最引人注目的是从17课到20课学生能力的拓展,通过一些具有当代意义的一些艺术事件、艺术问题的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们真正的走入到艺术领域当中去。

我觉得老师们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紧扣教材的主要编写思路,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入到艺术鉴赏的领域。

李于昆:

刚才马老师谈的从门类上面来进行分类,我也觉得是这个教材的重要特点。

我在看这个教材的时候,它这个后面的四个课题里面有城市建筑、有园林等这些主题是过去教材编写里面是没有的,这样实际上是拓展了这个门类。

也就是我们可以把人美的这一套教材定位在大的视觉艺术这样一个范围里面,这对于我们学生提高能力应该是很好的。

陈勇:

这一套教材比较注重问题串和问题链这样一个设计,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更关注老师对这个教材的看法以及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的实用和好用。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这是这本教材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马永建:

我还有一点补充,我觉得这本教材在整个版式的设计上来看,在它主要的行文当中介绍到的作品之外,它的上面和下面还穿插了很多小图片。

我觉得这个其实就是一个美术资料的链接,使学生在了解本课要学的内容之外,还可以通过这种欣赏——虽然他可能不是一个非常深入的研究,但是通过这种欣赏也在提高学生的这种审美能力。

房尚昆:

人美版的教材我觉得它的特色在于:

第一紧扣了课标当中对课时的安排;第二个它满足现在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最基本的了解;第三点它比较实用,价格比较低廉,便于学生们使用。

l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介绍与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美术教材编辑室主任刘东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主编李松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美术鉴赏教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鉴赏》分析】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美术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我国目前阶段,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具有时代性能够体现我们国家教育方针,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高中美术教材教学体系,搞好教材建设具有一种开拓和创新的意义。

所以我们组织了我们美术教育界还有艺术界一些一流的专家学者来组成我们这个编写队伍。

那么下面就请我们美术鉴赏这个模块的主编李松老师具体的把这个美术鉴赏模块的教材,包括每一章每一课的基本的编写的想法给我们来做一个介绍。

李松:

这个教材总共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中国部分,总共有18讲就是18个学时。

外国部分是9讲,也是18个学时。

它的每一个课的容量比较大,总共加起来是36个课时。

中国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讲的是一些美术鉴赏知识。

我先把总体的情况简单说一下:

整个这一本书的引言部分,题目叫《学习美术鉴赏知识》。

然后中国部分分几个大块,一块就是讲工艺美术,这里面总共包括三个部分,玉器、陶瓷和青铜器。

第二个部分是中国古代建筑,总共有2个课时。

第三个部分是雕塑,包括古代的雕塑跟现代的雕塑,总共是3个课时。

绘画部分模块比较大,这里面一部分是中国画,有6个课时;还有一部分是油画,还有就是木刻和漫画这样几个部分,总共是8个课时。

最后一部分是民间美术。

外国部分容量比较大,它一个是纵向的,从史前的岩画到古埃及这是一课。

然后就是希腊罗马。

第三部分是宗教雕塑,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

第四个就是文艺复兴。

第五课就是巴洛克风格,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这一部分分量很重。

包括巴洛克艺术、荷兰小画派、古典主义的、新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就是相当我们明清那个时期的美术。

欧洲在这个时期他们美术发展的非常活跃。

第六课就是欧洲的现实主义,第七课就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就是西方油画一个重要的发展,一个转折,就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第八课现代绘画、雕塑、工艺,第九课是现代建筑,主要的都是20世纪的美术现象。

第一课是学习美术鉴赏知识,总体的讲一讲就是怎么样学习这门课程。

第二个大的部分是工艺美术门类,第三个大的部分是建筑。

本来这一部分应该首先讲清楚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但是这个课程的容量不可能把这一部分讲得很多,老师在讲这个内容的时候自己心里一定对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和西方建筑不同之处要清楚。

第三个部分是雕塑的部分,雕塑部分有3课,一课是陵墓雕塑,一个是宗教雕塑,还有一个现代的雕塑。

前两个部分都是古代的。

第四个大部分是绘画部分,这里面包括几个大的门类:

一个是中国画,一个是油画,最后一部分就是木刻跟漫画。

第五部分是民间美术。

美术鉴赏的外国部分总共有8讲,虽然只有8讲但是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因为它包含了中国以外的各个国家历代的美术成就,它一个是从纵的方面来说:

从史前一直到现代各个时期一些重要的艺术现象、艺术成就,从横的方面来说它又包括各个画种:

建筑、绘画、雕塑、工业设计各个方面,内容是很丰富的,每一讲是两个课时。

第一讲是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第二课是讲是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

第三讲是讲宗教建筑,这里面就是讲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建筑方面的成就。

第四课是讲文艺复兴,这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

恩格斯讲“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第五课题目叫传统与个性,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是从公元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到荷兰的平民艺术,平民绘画再到法国的古典主义,由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这也都是相当于我们明末清初这样一个时期。

第六课是欧洲的现实主义美术,主要是在19世纪中期发展。

第七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第八课是讲现代的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最后一课是科技跟艺术的结合,现代建筑。

刚才我们一起观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课程的说明以及他们编写思路的介绍。

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编写美术鉴赏教科书的时候。

他们基于一个从史论的角度和史论的线索去编写这一套教材。

他们分别从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两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分次来讨论美术史。

这一套教材的编写让我们学生是在一个历史的基点上面去认识美术作品和美术事件以及我们的艺术家。

我们请学科专家和老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鉴赏编写的这种体例以及它的课文呈现的模式谈谈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李于昆:

房老师谈到以历史的线索来编排这样一个课程,当然这个不是一个新东西,应该说关键是怎么去组合它的材料。

就美术史的发展来看,我们通常把中国美术是看作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为东方艺术的一个代表。

作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了解中国本身的这种美术文化应该说有很多机会,但是作为一个浓缩的、精炼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体现它的意义价值显然是不可低估。

仅有中国美术这一块还不够,人教社把外国美术作为一个跟中国美术平行的内容把它处理好,让我们可以同时比较中外美术的这样一种差异。

在这个差异的比较过程里面,我们不仅仅是从历史的线索,也可以从东西方风格的差异上面做一些比较。

陈勇:

这个教材在个每一课的编写结构上比较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环节,对老师使用教材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比方说他设置了思考探索、小辞典、小资料等9个活动栏目,这一点我觉得是比较有新意的。

马永建:

我注意到人教社的教材他实际上还是按照一个线形艺术史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