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581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docx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1)概念:

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______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

(3)范围。

①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________;②人和高等动物体内,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答案:

1.

(1)体液 

(2)激素调节 (3)①体液调节 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反射弧 短暂 较缓慢 较广泛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体温调节。

(1)产热

(2)散热途径

(3)调节过程。

①体温回升

②体温下降

2.水盐调节过程(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例)。

[判断]

(1)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

(  )

(2)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  )

(3)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大脑皮层。

(  )

(4)当人长时间不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  )

答案:

1.

(1)氧化放能 肝脏 骨骼肌 

(2)汗液 毛细血管 呼气 (3)①汗腺 毛细血管 肌肉 肝脏 ②汗腺 舒张 肌肉 肝脏

2.抗利尿 大脑皮层 主动饮水

[判断]

(1)× 提示: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由垂体释放。

(2)√

(3)× 提示: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产生渴觉在大脑皮层。

(4)× 提示: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一方面,内分泌腺受____________的调节;另一方面,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例如: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2.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受______和______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

[判断]

(1)所有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  )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  )

(3)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  )

答案:

1.中枢神经系统 2.神经 体液

[判断]

(1)× 提示:

有的内分泌腺(如胰岛)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

(3)× 提示: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以神经调节为主。

 

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并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解析:

人体的交感神经被称为应急性神经。

当人处于危险情境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从而使人产生多种生理反应。

这一系列活动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

C

2.(2014·许昌期末)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产热是神经调节,散热是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细胞呼吸

解析:

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

A

3.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解析:

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摄入的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因而不会产生渴觉。

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答案:

C

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解析:

温觉感受器除分布于皮肤外,还分布于黏膜和内脏器官中,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刺激这些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就会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中的血管收缩(或舒张)等一系列反应。

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

答案:

C

5.当我们感到口渴时(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

解析:

口渴是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而引起的。

同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保留体内水分。

答案:

A

6.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解析:

题干中已经给出该激素作用于心脏,因此该激素的靶器官包括心脏,A正确。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体现了神经调节,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体现了激素调节,B正确。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不是通过神经纤维运输,C错误。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正确。

答案:

C

7.(多选)(2015·云浮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将20℃恒温下的四只小动物(产热量相等)同时分别置于恒温15℃、25℃条件下一小段时间,在改变温度的这段时间里,预测它们的耗氧量、产(散)热量变化情况(假设20℃条件下四只小动物代谢水平相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产热量>丙的产热量

B.乙的耗氧量<丁的耗氧量

C.甲的产热量=甲的散热量

D.丙的产热量=丙的散热量

解析:

小鼠为恒温动物,环境温度变化后,小鼠通过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使体温维持稳定,C正确。

青蛙为变温动物,环境温度变化后,青蛙代谢水平将发生变化,其产热量和散热量不会相等,D错误。

环境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小鼠散热量增加,为维持其恒定的体温,产热量也增加;环境温度降低的情况下,青蛙体温下降,因此代谢水平下降,产热量降低,A正确。

同理,环境温度升高后,小鼠散热量减少,导致产热量减少,因此耗氧量也减少,而温度升高后青蛙体温上升,代谢水平上升,耗氧量增加,B正确。

答案:

ABC

8.(多选)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成分,又不提供能量

C.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不发生变化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要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解析: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具有调节作用,而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A错误;激素既不组成细胞成分,又不提供能量;激素能够调节靶细胞的生理活动状态,C错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同时也受神经的控制。

答案:

BD

9.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当健康人处于38℃的环境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

①此时,体内温度调节的主要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A的调节效应是______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并通过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2)①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时,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汗液的分泌增多,从而使散热增加。

②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即下丘脑→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尿量减少。

(3)分析图示可知,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调节过程中,当抗利尿激素增加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尿量减少,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答案:

(1)下丘脑 垂体 

(2)①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

②此时汗液分泌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并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重吸收功能增强,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通过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3)抑制(负反馈) 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或系统或机体的相对稳定)

10.(2015·汕头高二检测)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RH是____________(激素),B是______________(激素)。

(2)寒冷环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血液中A有增加趋势是,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调节。

(4)人在寒冷环境中,若穿衣太少,会出现X产热,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使产生的热量成倍地增加。

(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中TRH来自下丘脑,间接作用在甲状腺上,判断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来自肾上腺,为肾上腺素。

(2)A来自甲状腺,为甲状腺激素,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血液中的含量都会增加,Y产热的原因是在这些组织细胞内代谢加快了,可多产热。

(3)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时,通过反馈调节使TRH和TSH的分泌量都减少。

(4)人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可产热。

(5)有下丘脑,体现神经调节,有肾上腺素,体现激素调节,综合起来,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素

(2)增加(上升)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3)减少 反馈

(4)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5)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