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声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553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听的声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好听的声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好听的声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好听的声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好听的声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听的声音》.docx

《《好听的声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听的声音》.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听的声音》.docx

《好听的声音》

好听的声音

一、主题解析

(一)主题内容与要求

喜欢听辨周围的各种声音,区别不同声音以及所表示的意义。

(二)主题背景分析

小班幼儿对声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当马路上有车喇叭响了,很多幼儿会提醒老师:

“小

汽车开过来”;新园舍打桩的声音沉重而响亮,这又会引起室内幼儿的关注:

“老师,造房

子要用大榔头的”……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基于自己的行动与情绪,无意注意占优势,

注意持续时间不长,当幼儿听到声音后,他们能好奇地去寻找与观察,但当看到事物后,他

们就没有继续深入探究的欲望,注意力又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实施

“好听的声音”主题时,应积极去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声音,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声音资源,

让孩子感受辨别各种声音的同时,发现它们的有趣:

了解声音带来的信息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通过有趣的声音游戏,引发幼儿关注周围人与事物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尝试、发现和探索中使幼儿的情感、技能、知识等方面均获得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三)主题切入点

从教材中看,《好听的声音》主题内容比较丰富、有趣,教材中有《谁的声音》、《美妙的音乐》、《唱歌的车》等几个活动,分别从人、物、乐器、汽车发出的声音等角度提供了不同的活动素材。

各班根据自己班中幼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所以主题切入点各不相同:

有的班级是在播放广播操录音时,发现磁带坏了进入主题的;有的班级是以班中一位爱哭的幼儿为主题切入口。

种种切入的方法,有其共性,就是从幼儿身边的、熟悉的声音开始的,并逐渐深入主题,充实主题内容,以充分实现该主题的活动价值。

(四)基本经验点

1、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敏感,积极关注身边各种声音,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与游戏中的问题。

2、了解自己的声音和周围人的声音,比较自身与他人的声音不同,理解声音传达的不同含义。

3、在聆听、感受、发现周围各种声音中辨别感知嘈杂和悦耳的声音,初步形成轻声交谈、轻拿轻放等行为习惯。

二、内容选择及相关组织形式

主题名称及目标要求

预设活动提示点

生成活动例举

集体活动例举

小组及个别活动例举

谁的声音

目标:

喜欢听辨不同人的声音,熟悉周围人的声音,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谁的声音(同课异构,3节)

游戏:

爸爸(爷爷、奶奶、小宝宝)来了

《学习》

1、小动物在唱歌

2、我的身体会唱歌

3、有趣的声音

铃儿响叮当

目标:

乐意聆听各种铃声,熟悉家里的声音,初步了解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奇妙的声音

2、好听的声音

3、铃儿响叮当(2节同课异构)

4、叮咚小门铃(2节)

5、家里的声音

音乐游戏:

叮咚小门铃

1、乐器大协奏

2、什么乐器在唱歌

3、喇叭

美妙的声音

目标:

乐意摆弄各种乐器,感受音乐旋律和节奏的美。

1、我的小鼓响咚咚

2、美妙的琴声

3、大鼓和小鼓

4、美妙的钢琴声

音乐游戏:

找小铃

1、我们周围的声音

2、好听的风铃

会唱歌的车

目标:

探索发现会发声的车子,乐意模仿不同车子的笛声。

1、会唱歌的车(2节同课异构)

2、音乐游戏:

洒水车

1玩具音乐会

脚步声

目标:

能聆听、感受不同的声音,能分辨不同的声音的轻重,乐于模仿。

脚步声(同课异构)

阅读《脚步声》故事书

1、会响的小路

课程整合及建议

生活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如交谈、整理、搬物轻轻。

运动

1、响铃球《运动》p6找宝贝《运动》p29

2、瓶儿沙沙《运动》p37放鞭炮《运动》p51

3、踢瓶子驯小狗《运动》p28

4、我的小鼓响咚咚《运动》p32

5、会响的房顶《运动》p50

铃儿响叮当《运动》p55

游戏

1、叮咚小门铃《学习》p24、找小铃《学习》p25、洒水车《学习》p27、猜猜我是谁

娃娃家里添置门铃,丰富做客情节。

提供“会唱歌”的车,开展小司机游戏。

三、环境创设和资源利用

主题环境创设

区域活动

社区与家庭资源

内容

材料提供与玩法提示

1\教师预设主题墙饰,将孩子与老师、家长一起收集的家里的、幼儿园里、马路上、动物、乐器发出的声音,以及会发出声音的物体、人物、动物的图片,按种类分别张贴出来。

2\组建“小乐队”,收集各种乐器和自制乐器。

教师提供节奏图。

3\布置“马路上的车辆”,收集各种玩具车。

张贴各种车子的图片、照片。

4\走廊里悬挂亲子自制的风铃。

5\提供多媒体、录音机等。

小乐队:

铃鼓、鼓响板、木鱼、响铃、沙球、罐子、筷子、瓶子等

小演员:

录音机、伴奏带等

学习材料包:

好听的歌《学习》p19

1、摆弄小乐器,听听小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

2、提供一些幼儿熟悉的音乐,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敲击乐器

3、提供两套相同的乐器,一幼儿坐在“屋”内敲击一种乐器和物品,同伴坐在“屋”外辨听并模仿敲击相同的乐器。

4、在小乐队的伴奏下,小演员装扮后舞蹈或歌唱表演。

1\家长与孩子一起寻找和收集会发出声音的各种实物图片、照片、玩具;收集各种声音声像资料。

2\家长与孩子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风铃、打击乐器。

3\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关注和听辨周围的声音。

4\家长与孩子一起玩“脚步声“游戏。

瓶子

宝宝

找朋

各种瓶子若干;瓶上有数字、图形、小圆点和色纸;小型积木、石子、豆类、纽扣等。

1、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颜色与物品配对;图形与物品形状配对;点子与物品数量配对;数字与物品数量配对;颜色、数字与相应的颜色数量的物品配对。

2、发现物体数量与声音的轻响关系。

会唱

歌的

瓶子

各种不同材质的瓶子和罐子、种子、积木、棉花、碎布、橡皮泥等。

1、摇动封闭的瓶子或罐子,引导幼儿仔细倾听瓶子或罐子发出的不同声音,并乐意探索发出不同声音的原因。

2、幼儿尝试着在空瓶子或空罐子中装入各种物品,让瓶子会唱歌。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耐心地多试几次。

3、尝试记录。

好听的声音

录有小动物、自然界、车子、乐器等声音的录音。

学习材料包:

会唱歌的车《学习》p41

1、辨声音,寻找对应实物图片,知道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幼儿模仿声音。

美丽

的小

风铃

有不同大小孔眼的珠子、铃铛、管子等,不同粗细的线

1、幼儿选择材料进行穿线自制风铃。

2、比较不同材质制作的风铃声音是不同的。

不同粗细的线适合穿不同的孔眼。

乐器

宝宝

穿新衣

常见乐器的轮廓图、蜡笔、颜料、色纸。

幼儿可涂色、撕纸粘贴等。

1、选择各种颜色的蜡笔,为乐器轮廓涂颜色。

2、将色纸撕成小碎纸,粘贴在轮廓图内。

3、用各种材料作印章来印画。

4、引导幼儿尝试绘画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拨浪鼓、喇叭等。

我来

做乐器

橡皮泥、瓶子、罐子、线、布、纸、纸板等废旧物品。

1、用橡皮泥捏鼓。

2、用瓶罐制作沙球。

3、用纸板做响板等。

4、用纸做喇叭等

模仿

声音

各种能发声的物体图片。

幼儿辨认并模仿发声。

1、辨认常见动物,模仿它们的叫声。

2、辨认常见车辆,模仿鸣笛声。

3、辨认日常用品,模仿其声音。

4、辨认自然界的现象,模仿其声音。

我来

讲故事

故事图片,如《脚步声》、《美妙的琴声》等。

录音机、磁带、复读机等。

1、观看故事图片进行阅读。

2、听故事录音,边听边看图书边跟着讲述。

3、讲述故事,用复读机录音。

厨房的声音

砧板、塑料刀、果奶瓶、勺子、筷子、蔬菜、塑料纸。

学习材料包:

家里的声音响了《学习》p11

玩法:

在“娃娃家”区域里,幼儿在切和敲击中倾听和辨别各种声音。

在音乐角中提供各种不锈钢餐具,幼儿敲敲玩玩,听听不同餐具发出的声音。

四、教案例举

★谁的声音

活动名称:

谁的声音

活动目标:

1、通过声音游戏来区别不同人的声音。

2、理解声音传达不同的含义。

设计思路:

一、活动产生的背景

从我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看,孩子们都是刚入园的新生,由于处于城乡结合处,对于普通话,孩子的个体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有些孩子能理解但不会讲,有些孩子连理解都有困难,这时他们正处于一个方言与普通话的转换时期,所以经常会出现叫而不应的状况。

而在我们的身边,孩子叫而不应这种现象似乎普遍的存在,现在的独生子女身上也很多见,任性骄蛮的脾气使他们对身边大人的话听而不理,只知道索取成人对他们的关注,对成人叫声比较忽视!

二、活动的过程设想

《谁的声音》这一活动,在教材中的活动提示是听听、猜猜游戏、模仿熟悉的人的声音的游戏。

根据这两个提示点,将预设目标定为:

通过声音游戏来辨别不同人的声音,理解声音传达的不同含义。

而对于整个活动的形式,自己曾一度限于迷茫,小班的孩子好动、以兴奋、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纯粹选择人的声音的游戏,那么在活动中可能对孩子的情绪、思路都难以把握。

如何运用一个点牢牢地牵引孩子的注意点呢?

答案当然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小班的孩子,天线宝宝的魅力最大。

于是活动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我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天线宝宝的声音引发活动兴趣,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呈现孩子们熟悉的人的声音:

爸爸、妈妈、小朋友的声音,让孩子们听辨感知不同人的声音。

在选择的声音素材中有奶奶讲金山话、小朋友讲的上海话与外语,让孩子通过听辨感知体验不同的语言,知道不同地方的人说不同的话。

活动最后是游戏“猜猜我是谁”,这个游戏也选自教材,孩子们都喜欢神秘的东西,即使是我们成人也会喜欢神秘感,让孩子躲起来发出声音让人猜猜,肯定很有趣。

玩过这个游戏的人都知道,孩子的自控力较差,想让他们自觉地闭起眼睛,听辨声音,猜猜站在自己眼前的小朋友是谁,这几乎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我们准备了一个漂亮的小房子让发声的孩子躲在里面,将这一活动规则更明确化,游戏最终尝试引出新的热点“请老师模仿别人的声音,让孩子们来猜”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和热点。

为下一次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在整个活动中,我力图用整合的理念来设计。

首先整个活动体现了整合,对教材作了扩充。

教材中是听辨不同的人声音,而活动中又添加了不同的语言种类、形式等让整个活动更加丰富有趣。

其次,在细节之处做到整合。

如:

在活动中我们特意安排了一段奶奶讲金山话,一听就很有趣,这与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好的互动。

孩子平时比较多地讲金山话,其实也比较忽视,如果在家里,奶奶这么叫唤孩子,我想孩子可能就会不予回答。

突然在电脑中传来奶奶的问好,他们一定会好奇、兴奋,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听辨奶奶讲金山话的时候,就结合了及时应答的教育。

妈妈唱歌的时候贯穿情感的教育。

在听辨小朋友念儿歌的时候整合了数概念:

一和许多。

在最后的游戏中,让孩子乐意听辨周围的声音,力图将倾听习惯的培养贯穿整个活动中。

整个活动我认真推敲每一次的提问价值、思考可能出现的不同答案,想好如何应对孩子的不同回答。

为活动做好充实的备课工作。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娃娃家房子一座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听辨声音声音游戏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听辨天线宝宝的笑声。

2、和天线宝宝应答。

二、听辨游戏,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1、听辨男声、女声和童声唱歌。

2、听辨金山话、上海话和英语。

三、声音游戏,乐意听辨周围的声音。

1、听辨同伴的声音。

2、听辨老师的模仿声音。

3、活动延伸:

听听学学生活中的其他声音。

活动后的反思:

1、对活动价值的反思:

活动内容选择的是孩子们熟悉的声音,这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活动中有助于孩子在经验上的提升。

教会孩子表达分类我们平时讲的有金山话、普通话。

在活动中很多孩子听到外语,上海话的时候,感到十分熟悉、兴奋,但就是无法表达出来。

他们告诉我:

“这是我阿姨讲的话,这是我阿婆讲的话。

通过活动以后,他们知道了这两种比较熟悉话是外语和上海话。

我想这对于我们城乡结合处的孩子来说有着这种经验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后我感受到孩子们的思考,感到了与平时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的碰撞点。

如:

有的孩子会问:

“我到**地方去,他们说的话我听也听不动,那是什么话?

有的孩子过几天来告诉我:

“老师,hello是英语,不是外语。

”我想这就表明孩子对活动的感受和兴趣。

经过这个活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如听到妈妈、奶奶、等女性的声音后会回答:

这是女的声音,而不再那么直观,把所有年轻女性的声音归纳为妈妈。

孩子的应答习惯也有了很好的改善、很明显的我叫到某个宝宝的名字,他会看着我,害羞得说:

“哎!

对身边的声音也更加的关注,有时我们在散步,他们会告诉我,听,有飞机,我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

于是我们大家就会一起找飞机、模仿开飞机。

2、对活动策略的反思:

我在整个活动中为了吸引孩子的兴趣,以天线宝宝来制作多媒体课件,贯穿活动。

天线宝宝是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她地笑声、说话声都隐含了声音的魅力,所以在这整个活动中我看到孩子虽然只是小班初期,但是他们都深深地被课件所吸引,有机的运用课件让孩子在不知不觉地在听听、猜猜、看看中感知到了不同的声音素材。

我想这点是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听到上海话的时候,我们还运用上海话和在座的评委老师打招呼互动,从情感互动来看,这也是比较有趣生动的。

在听辨各种声音的同时,尽量避免单一的问答形式,让孩子积极的模仿、参与表现。

充分显露了小班孩子的憨态可爱,基本达成预设的教育目标。

但纵观整个活动,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如:

最后一个游戏的设置,由于自己考虑不周到,忽视了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游戏中孩子们过于兴奋,每个人都想躲进小房子里去扮发声的人,让别人来猜猜,所以,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场面。

当场给我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让我在游戏的过程中,不得不又重申游戏的规则,使活动不够流畅,完整。

我想这些都是老师应该在活动前考虑到的事情,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去避免。

活动名称:

谁的声音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猜猜声音的游戏,分辨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物体和人的声音,并说出名称。

2、运用已有经验,尝试制造各种有趣的声音。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有动物叫的声音的磁带。

2、录制汽车、鼓走路、唱歌、说话等声音。

活动过程:

一、区分动物的叫声

教师播放有动物叫声的录音,引导幼儿猜一猜,是哪些小动物想来和小朋友做游戏。

鼓励孩子听到动物的叫声就能说出动物的名称。

并带领幼儿听声音做模仿动作。

提示:

什么小动物来了?

能说说他的名称吗?

二、区分周围的声音

教师播放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分辨出各种不同声音的特点。

重点提问:

(1)请您听听有些什么声音?

在哪里听过?

(2)听上去感觉是怎样的?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3)幼儿自由交流讲述自己曾经听到的声音,

小结:

在我们身边原来有很多有趣的声音,这些声音听上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

有的。

三、听声音找物

教师提示孩子闭上眼睛,然后敲小罐,让孩子找出是哪个小罐发出的声音。

游戏可反复进行,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增加难度(听大小、材质不同的瓶罐的声音,以锻炼孩子反应的敏感性)。

四、活动延伸

教师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声音。

提示:

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回家继续找找。

活动名称:

谁的声音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猜猜声音的游戏,分辨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物体和人的声音。

并说出名称。

2、运用已有经验,尝试制造各种有趣的声音。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有动物叫的声音的磁带。

2、录制汽车、鼓走路、唱歌、说话等声音。

活动过程:

一、区分动物的叫声

教师播放有动物叫声的录音,引导幼儿猜一猜,是哪些小动物想来和小朋友做游戏。

鼓励孩子听到动物的叫声就能说出动物的名称。

并带领幼儿听声音做模仿动作。

提示:

什么小动物来了?

能说说他的名称吗?

二、区分周围的声音

教师播放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分辨出各种不同声音的特点。

重点提问:

(1)请您听听有些什么声音?

在哪里听过?

(2)听上去感觉是怎样的?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3)幼儿自由交流讲述自己曾经听到的声音,

小结:

在我们身边原来有很多有趣的声音,这些声音听上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

有的。

三、听声音找物

教师提示孩子闭上眼睛,然后敲小罐,让孩子找出是哪个小罐发出的声音。

游戏可反复进行,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增加难度(听大小、材质不同的瓶罐的声音,以锻炼孩子反应的敏感性)。

四、活动延伸

教师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声音。

提示:

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回家继续找找。

活动名称:

谁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能区别家人不同的话语声音。

2.能听懂家人的要求,知道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回应。

3.懂得在生活中要发出好听的声音,保护自己的嗓子。

活动准备

无声动画录像、有声动画录像;每个幼儿父母录一句对幼儿说的话。

活动过程

一、猜猜说说,区别声音

重点提问:

1、仔细听听,家里有谁?

共有几个人?

(录音:

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幼儿的说话声。

2、他们的声音是怎样的?

(逐一用多媒体呈现)

小结:

家里每个人的声音都不同,我们听声音就知道是谁。

二、感受声音,知道回应

1、观看无声动画录像(录像内容:

爸爸回来了和幼儿打招呼,妈妈叫幼儿收拾玩具,吃饭时爷爷叫幼儿多吃点菜。

重点提问: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2)、猜猜家里人对幼儿说了什么?

(逐一回放录像片段。

2、播放有声的动画录像。

重点提问

(1)他们对幼儿说了什么?

(鼓励幼儿学学不同家人的语气语调。

(2)家里人和你说话的时候,你会怎么说?

小结:

家人对你说话时,你应该马上回答。

三、情景对话,即兴回答

1、听听你们的爸爸和妈妈对你们说了什么?

2、听到你们熟悉的声音,怎么回答?

小结:

爸爸和妈妈对你们说的话都不一样,你们要听清楚后再回答。

★铃儿响叮当

活动名称:

奇妙的声音

活动目标:

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有寻找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瓶子、各种物品(木制玩具、无聊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纽扣、纸、保鲜袋、棉花等)

活动过程:

一、发现声音

1、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瓶子,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

2、说说我们听见了什么,声音从哪里来的。

3、想想怎么会有声音的。

(发现瓶子有东西就能发出声音,空空的就没有声音)

二、听听声音

1、教师提供三只同样的不透明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的的东西,如赤豆、硬币、回形针。

分别摇一摇,声音一样吗?

2、根据三种不同的声音,对照赤豆、硬币、回形针,猜一猜瓶子里面是什么。

3、将其他物品放进瓶子,摇一摇,听一听,学一学。

发现一样的瓶子装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三、听听想想

1、想一想:

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在瓶子里都能发出声音?

哪些东西放进瓶子里会没有声音?

2、幼儿尝试放置物品,试着让瓶子不发出声音。

3、摇摇瓶子听一听,哪个瓶子里没有声音,打开来看看是什么。

小结:

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能发出声音。

四、声音会变

1、在瓶子里放一颗糖果,摇一摇,听听有没有声音。

2、往瓶子里装满糖果,猜猜声音会变大还是变小,听听有没有声音了。

3、吧瓶子里的糖果一颗颗分给幼儿,边分边听,发现声音一点一点回来了。

活动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发出声音,有没有办法让它的声音变大或变小。

活动名称:

好听的声音

活动目标:

 

听辨周围的各种声音,能初步区别不同声音,了解其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实物。

活动过程:

 

一.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

 

1. 听谜语,引起兴趣

重点提问:

耳朵有什么用处?

2、听一听,猜一猜。

(1)闹钟声:

猜出后出示闹钟。

学学闹钟声,闹钟闹,叫我们干什么?

(2)电话铃声:

这是什么声音?

你家的电话铃声是什么样的?

你给谁打过电话?

(3)门铃声:

这个声音听到过吗?

听到铃声,你会怎么做?

(4)区角活动开始的音乐声:

这声音熟悉吗?

是哪里的声音?

这声音告诉我们什么?

(5)马路上的声音(哨子声、喇叭声、警车、自行车的铃声交织在一起):

你们在哪儿听到过这些声音,还有哪些声音?

3、观看课件,验证结果

小结:

在我们家、幼儿园、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含义。

二. 说说不好听的声音

播放活动室里幼儿尖叫等各种嘈杂的声音。

重点提问:

1. 你在哪里听到过这些声音?

你喜欢这些声音吗?

为什么?

2. 还有哪些声音是你不喜欢的?

3、听到不好听的声音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

小结

我们都喜欢好听的声音,不喜欢吵闹的声音。

听到难听刺耳的声音我们要把耳朵捂住,学会保护自己的耳朵。

活动名称:

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通过走和跑,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高、低、快、慢,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乐曲《铃儿响叮当》,高个子矮个子的律动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的感受走和跑的节奏

让幼儿听音乐走一走、跑一跑。

 

重点提问:

1. 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走比较慢,跑比较快)

2.听一听这个节奏是走还是跑,你是怎样听出来的?

 

二.用手和脚打节拍,感受节奏

1.走和跑的游戏,听一听两种声音的感觉。

重点提问

(1)你们的手会走路和跑步吗?

你想在哪里走一走,跑一跑?

(腿上、肩上)

(2)我们可以一只手走路、一只手跑步吗?

我们来试试。

(3)能不能让小手跑步、小脚走路呢?

(幼儿尝试打节拍,手和脚同时练习走和跑的节奏。

2. 学高个子、矮个子跑和走。

(播放音乐《铃儿响叮当》,分别弹两个音区,两种速度。

)引导幼儿做各种高个子和矮个子动作。

活动名称:

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乐意在听、看、说中区别集中家里的铃声,了解声音所表示的意义。

2、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初步理解声音与人生活的简单关系。

活动准备:

 

1、制作大图书

2、儿歌:

铃儿响叮当

3、小管子、小盒子等制作电话机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听听猜猜,是什么声音,培养幼儿听辨能力

重点提问:

1.闹铃声音:

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电话、门铃响等声音,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区别比较几种不同的铃声)

二.看看说说,家里的什么东西发出了声音,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1.出示自制大图书,找一找,那一种哪一种铃声跟哪张图片配对?

引导幼儿把闹铃跟相对应的图片配对起来。

2、结合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理解声音所代表的含义。

(如妈妈的手机等)

三、做做玩玩,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乐意用语言大胆表达。

1、提供幼儿各种罐子盒子,幼儿用材料制作简单的电话。

2、模仿打电话,玩打电话游戏,鼓励幼儿用“你好”等语句与同伴、教师交流。

儿歌:

铃儿响叮当

闹钟叮铃铃,我要起床啦。

电话叮铃铃,喂喂是谁呀?

车铃叮铃铃,快快让开呀。

门铃叮铃铃,请问是谁呀?

小铃叮铃铃,唱歌跳舞啦。

活动名称:

叮咚小门铃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钢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歌曲欢快的曲调。

2.激发幼儿喜欢唱歌、表演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宝宝要睡觉》。

1.引导幼儿演唱时嗓音轻柔,速度缓慢地把摇篮曲的情感唱出来。

2.简单进行歌表演,突出左手动作。

二.欣赏新歌《丁冬小门铃》。

1.感受乐曲欢快、愉悦地情感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用左右手打节拍的各种方法听音乐打准节奏。

3.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听音乐并跟教师念歌词。

2.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曲。

3.引导幼儿想想可以根据音乐做什么表演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