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5744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docx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

城市品牌形象策划方案

【篇一:

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策划】

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策划

策划内容:

城市定位

产业、交通、旅游等方面的思考,依据对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系统及全面提供出城市战略的核心诉求。

城市定位将要组织跨学科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诊断及评估,它是对城市视觉设计系统的必要前提。

城市符号

城市符号是城市品牌形象系统的核心元素,是城市文化物化的表现,是城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它具有区域品饿唯一性,排他性,是城市个性化塑造的核心语言。

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挖掘和凝练,并结合产业特点使之形象化、符号化,且使之运用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从而塑造差异性城市品牌形象及独特的人文景观。

城市色彩

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城市的性格制定城市色彩,通过对不同区域的空间特点制定色彩的分支管理系统,通常运用在建筑、商业街、城市导示、旅游景点、照明系统以及城市大型活动及招商等诸多方面。

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应遵循自然及科学的逻辑哲学思想,应遵循人类和谐的居住环境及人体视觉功能的接受点。

城市色彩系统的制定分为调研、制定、适应、评估四个阶段。

城市导示

以人为本是城市导示系统规划设计的第一性原则,通过对导示的整合,形成人车分流的基本规则,实现人在城市方位中预知的任何位置。

城市导示是艺术与科学的结晶,在考虑传统意义上使用功能的同时,更多饿融入到现代文明的审美取向,它是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街具

体现人与自然最亲密的关系,使之便捷、休闲、自然的高度人性化,是城市环境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城市符号的提炼,融合在城市街具的设计之中,从造型,色彩使用功能等方面渲染城市空间的精神语境,是城市的形象力始终贯穿于市民的生活环境之中。

城市景观

思想,以城市符号为创意元素,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内容:

城市符号、城市色彩在景观中的应用,建筑和园林的关系,灯光配置及公共设施的适用性。

城市建筑

不同地区的文化决定着建筑风格的确立,它是历史的传承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是城市

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核心内容有:

空间形态、元素适应、尺度体量、传统与现代、环境共生、公共再造等方面。

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同时它也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

它在集中社会整体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又浸透着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经验属性。

城市公共艺术运用城市标志通过整合或分散后的延展图形,针对不同的环境空间及使用功能进行再创造,从而达到城市理念与艺术表现的高度协调。

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参与性、互动性。

城市广告

它与人的居住商业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户外广告提倡视觉无障碍,环境无污染,与城市建筑相得益彰,凸显其应有的商业价值,户外广告依据城市标志延展图形、色彩的运用与各个城市的相关环境,相应制定限制性、系统性、规范化的管理手法。

从尺度、功能、造型、色彩、照明、材质、工艺及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从而达到整洁、有序、靓丽的城市环境。

【篇二:

城市形象品牌宣传策略方案】

“多彩贵州”城市形象品牌营销策略方案

央视广告公司中视海澜营销部推荐

2011年8月1日,以“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为主题,一部制作精美、立意宏大的贵州形象广告片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等黄金时段播出,打开了一扇让世人了解贵州的窗口。

同样是在2011年,与贵州形象广告片同步,“贵州”形象标识发布。

符号化了的“贵州”两个汉字中,隐约展现了贵州喀斯特地貌的景观,民族风情、物产资源、多样文化,贵州的山,贵州的名胜古迹,贵州的酒都以大写意的挥洒整合其中。

通过几年多方位的策划传播品牌营销,切切实实给贵州带来了多方面的收益。

多彩贵州风在贵阳天天演出,2012年演出收入突破了5000万。

多彩贵州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占地7000亩。

多彩贵州沉淀了很大的商业价值。

多彩贵州酒,投资7.2亿,解决了1000多人就业。

贵州旅游业近几年每年增长30%,2012年贵州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300亿,较上一年增加300亿,旅游业占到gdp的6成到7成,已经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

事实上,早在2005年贵州就开始启动吕牌宣传活动,当时贵州省形象的严重缺失以及误读,改变贵州在他人眼中落后、贫穷的形象。

正是在宏观的意识大背景下,贵州省制定了一系列贵州形象传播策略。

双轮三化:

打造:

“多彩贵州”名片

此外,为了专业化地运作品牌,贵州省寻求外脑帮助,请品牌专家介入。

“我们考虑的问题,一是品牌价值标准化,二是品牌市场运作专业化,三是品牌宣传多样化。

市场化方面,对于与“多彩贵州”有关的设施如果是公益性的使用免费,但是要经过严格审核。

如果是用于企业的商业化运作,则设立了相应的门槛。

首先要看企业的实力,信誉度,以及企业从事的产业与“多彩贵州”的关联度如何。

其次,我们探讨了一个授权模式,比如商标维护管理费,或是品牌入股。

除此多外,企业要缴纳加盟费。

多彩贵州中心主要负责品牌管理和维护。

央视广告公司中视海澜,推荐

整合传播:

立体式推广“多彩贵州”

对“多彩贵州”品牌,贵州省进行多方位、组合式传播,将文化与经济、新闻与文艺、境内与境外糅合到一起,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首先,从以旅游文化对外宣传为主,转变为时政经贸与旅游文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对外宣传。

“近年,贵州省大力开展旅游文化对外宣传活动,初步树立了贵州?

宜游?

、?

宜居?

的形象。

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在既继续抓好旅游文化对外宣传工作的同时,又把搞好经济贸易、社会发展、投资环境等领域的对外宣传提到重要位置,逐步让外界对贵州省形成?

宜业?

的认知,进而形成系统性的品牌形象识别。

在时政对外宣传方面,贵州连续3年在全国?

两会?

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座谈会、金融支持贵州发展大会等一系列对外宣传活动,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周晓云说。

其次,从以形象对外宣传为主,转变为形象对外宣传与新闻、文艺对外宣传并重。

事实上,要更有效地塑造贵州形象,就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周晓云认为:

“近年来,贵州省委外宣办继续加强贵州形象宣传的力度,在央视大规模投放贵州形象广告,?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已成为贵州形象的代名词,赢得广泛赞誉。

今年3月,经过近一年拍摄制作,新版贵州形象片亮相北京天安门广场大屏幕,引起较强反响,扩大了贵州形象宣传的渠道。

”同时,贵州加大新闻对外宣传的力度,整理推荐重点选题,争取重要媒体在重要时段和版面刊播贵州正面报道,通过第三方,更加权威、客观地向外界展示真实的贵州。

此外,贵州还高度重视影视作品创作,借助影视作品讲述贵州故事、塑造贵州形象,《绝地逢生》、《奢香夫人》等贵州题材的电视剧先后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引起广泛关注。

最后,从以境内对外宣传为主,到境内、境外对外宣传并重。

对于贵州这样国际化程度、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针对境内目标地区的宣传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周晓云承认,贵州还要不断扩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多彩贵州”在境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贵州的境内宣传已经有了相对较为成熟的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贵州对境外宣传的需求必然会逐渐强烈,境外宣传与境内宣传的协同配合会逐渐增多。

近年来,我们先后赴欧洲、日本、美国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形象推广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央视广告公司中视海澜,推荐

纲举目张:

放大“多彩贵州”集群效应

贵州高度重视品牌形象塑造,提炼出“多彩贵州”品牌概念,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形成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贵州“符号”。

首先,研究分析贵州的独特性,确立“多彩贵州”地域形象品牌。

2010年“多彩贵州”注册商标,作为国内率先全面注册的省级文化品牌,目前已有46件“多彩贵州”商标注册证,460项“多彩贵州”商标权注册到位。

目前,“多彩贵州”品牌整合演艺、会展、工艺、金融等产业,在市场上不断发展,拉动投资4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延伸。

其次,挖掘优势资源,致力于形成“多彩贵州”品牌集群。

近年来,贵州围绕各市州的特点,培育了一批地域性的子品牌和子概念,如贵阳“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遵义“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等。

通过打造了品牌使“多彩贵州品牌形象越来越丰满。

最后,策划实施对外宣传活动,不断丰富“多彩贵州”品牌内涵。

连续4年,省委省政府领导率队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举办旅游推介,“多彩贵州”国片展,多彩贵州风文艺演出等系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多彩贵州”品牌影响力。

双渠道触达:

高空覆盖与近距离互动

在“多彩贵州”形象宣传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后,2012年5月10日,贵阳地域形象宣传广告片在央视1频道、新闻频道午间12点30分《新闻30分》栏目播出,时长15秒。

此次在央视投放贵阳地域形象宣传广告片,是贵阳加大地域形象宣传力度、突出贵阳生态优势、展示贵阳现代化发展成就的一个重要举措。

央视作为全国性的大众传播平台,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可以为贵阳地域形象传播提供强有力的品牌背书。

此外,央视也是传统媒体领域受众最为广泛的传播平台,覆盖面广,受众群体庞大,可以确保广告片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触达最广泛的受众。

从2009年至今,贵州在央视的形象宣传片投入,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从1亿到近2亿,高投入得来的是高回报。

从2011年8月贵州开始集中投放央视,据ctr监测统计,到2012年12月31日,共有9亿人通过央视收看贵州形象宣传片,平均每人收看20次,收看3次以上的观众达到6.3亿。

在运用传统大众媒体进行广泛传播的基础上,贵州还运用新兴媒体平台进行补位,使传播更加立体化,全方位触达受众。

2011年7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在新浪网推出“微博贵州”,每天实时发布党委、政府重要信息,目前拥有近54万粉丝,在中国600多个政府宣传官方微博中名列前茅。

贵州省政府新闻办还相继在腾讯网、人民网开通官方微博,并被人民网评为2011年“十大政务微博”。

继“微博贵州”开通后,贵州9个市、州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在腾讯网集体上线,“贵州微博大厅”也在2011年年底推出。

目前,贵州各级政府机构开通微博60多个,涉及外宣、公安、旅游、医疗卫生、工商税务、市政等部门。

周晓云说,贵州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起来,使80/20法则与长尾效应共同发挥作用。

一方面借助权威的强势媒体央视进行高空覆盖,一方面通过新兴媒体与受众互动,贵州以双渠道塑造多彩贵州形象,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央视广告公司中视海澜营销部推荐)

文选自:

《新营销》

【篇三:

武汉城市品牌形象策划】

武汉城市品牌形象策划

小组成员:

石磊、周慧、郭荻、李佳妮、刘倩、卢颂、沈晨、万文锐、张曼丽、张馨月。

组织单位:

湖北大学07广告班

指导老师:

余艳波

一、资料分析

1.武汉城市资源分析(3-4)

2.武汉与其他相关城市资源的比较分析(4)

3.武汉城市品牌现状分析(5-6)

4.武汉城市swot分析(6-7)

5.武汉城市品牌定位(7)

二、城市品牌传播策略

1.品牌传播概念(7)

2.品牌传播目标(7)

3.品牌传播口号(7)

4.创意策略(7-10)

5.媒介策略(11-13)

1)

2)

3)

4)

5)

媒介宣传背景目标受众媒介选择媒介组合策略媒介预算表

三、配合传播计划的公关活动(13)

一、资料分析

1.武汉城市资源分析

①经济、产业分析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

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对于武汉的产业结构,武汉是我国光电子产业基地之一。

冶金工业。

钢产量居全国第4位,钢材居第5位,生铁居第6位,十种有色金属居第11位。

商贸繁荣,市场容量巨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2位

②地缘分析

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东西距最大为134公里,南北距最大为155公里。

东去上海、西抵重庆、南下广州、北上京城,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

其处于中西南北过渡和走廊的位置,地理位置是非突出。

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为辅,且市内湖泊塘堰众多。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湖泊147个,水域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强。

③交通分析

武汉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交通网络发达。

武汉是全国最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位于京广铁路、汉丹铁路、长荆铁路、武九铁路、武麻铁路交汇处。

京广铁路穿城而过,京九铁路从市东北角的新洲区穿过。

水路航运综合能力位于全国内河之首,是重要的水陆联运枢纽。

公路以107、316、318及106国道为主干,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公路里程达到2826.5公里。

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有武汉天河机场,机场与市区有天河机场高速公路相连。

全市各类运输货运总周转量790亿吨公里,客运总周转量193亿人公里。

④物流分析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为龙头的8+1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便捷的武汉交通条

件为物流地产提供良好的区域经济运行平台。

⑤自然资源分析

武汉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充足,全市共有水域面积2205.0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79%,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物产及生物资源取之不尽。

我市素有渔米之乡美誉,粮食作物,共24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50种;鱼类资源,共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

矿产资源丰富,我市现已发现38种矿藏,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4种。

这一区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基地、钢铁基地、汽车基地、有色金属等产业基地。

⑥人才分析

科教发达,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位。

武汉现拥有各类人才117万,其中两院院士有48名。

据悉:

武汉地区人才总量约为117万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7.31万人,高技能人才22.36万人,与“十五”期末相比增幅分别达到13.4%和13.3%。

⑦人文、历史分析

武汉市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

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

这里是荆楚文化和汉剧的发源地。

⑧综合分析

武汉是中部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特大中心城市,已具备成为中部经济发展中心增长极的必备条件,有能力成为中部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教中心、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2.武汉与其他相关城市的资源比较分析

(1)与北方城市相比:

水资源丰富是武汉发展的最大优势。

号称“百湖之市”的江城武汉湖泊众多。

特别是两江分三镇,双桥落彩虹。

中心城区就有38个湖泊,另有10条主要河流和9座大中型水库,水资源局全国首位。

(2)与沿海城市相比:

物价低廉、生活便捷这两点是不是也吸引了不少眼球呢。

武汉的消费水平低,收入水平也不低,这样一来,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比值是很大的。

比如,在上海吃一顿饭的钱是在武汉花的5倍,但是在上海的收入水平却远远没有武汉的5倍,这不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惬意生活吗?

(3)与全国各地城市相比:

①第一,武汉的地理位置是一大优势。

武汉是中部最大城市,水陆空便捷,虎视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即所谓“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提起武汉,可以带动东西,振兴中华。

忽视武汉,则一切都如南柯一梦!

②第二,武汉的交通方便也是一大亮点。

武汉有“桥都”之称,有08年竣工的“长江隧道”,有轻轨、公交、立交桥、出租车、铁路、航空和计划于2012年启动的地铁等交通方式。

③第三,武汉的人才资源优势,可以说是居全国第三的,仅次于上海北京。

武汉的高校学府林立,人才济济。

每年都可以为您的企业提供大量的高等人才资源。

3.武汉城市品牌现状分析

(1)城市品牌的自我认同

一座城市就是一张名片,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品牌。

经营城市,最终是经营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的核心概念,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建构城市品牌,需要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按照惟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与理念。

这个品牌不是想当然惯性思维作用下的产物,而是综合考察城市各项资源、环境、指数后确立的核心价值。

(2)武汉城市品牌既有印象

①老工业城市

武汉是一个有着悠久工业传统的城市。

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武汉一直紧贴中国近现代化的步伐。

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在汉阳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汉阳铁厂。

近代中国战争中,“汉阳造”更成为其中一个标签。

建国后的武钢、武锅、武重、武船,加之东风汽车制造基地,继续延续武汉作为工业重镇的生命。

②百湖之城

汉水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流入长江,形成一片冲积平原。

武汉位于长江汉水交汇处,由此坐拥众多湖泊资源。

更具特色的是,在这166个湖泊中有38个位于城区,造就出“城中湖”的独特景象。

③建桥之首

武汉是全国有名的桥都,建桥实力闻名海外。

据统计,长江上的39座桥中,有80%以上是武汉人设计、建造的。

目前,在武汉聚集了全国实力最强的几支建桥队伍:

中交集团二航局、中铁大桥局、二公局、二公院,以及湖北路桥公司等一批建桥“精英军团”。

武汉长江大桥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

(3)城市品牌定位缺陷

以“武汉既有城市印象”为例考察,可得出武汉既有城市品牌的一些缺陷。

①惯性思维,不考虑城市发展现状。

武汉作为工业重镇,有其形成的历史性因素。

特别是新中国建国后紧张的国内外局势下,作为第二级阶梯支持国家战备与工业建设,是特定历史原因作用的结果。

在现如今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如果基于既有的重工业基础确立城市品牌,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缺乏在地矿产资源的问题。

而在武汉已经成功申请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状下,重工业的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改造成本,同时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短期的城市品牌策划不能与长期发展计划断接,而是要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②城市品牌定位目标不明确。

以“百湖之城”的定位为例。

城市目标受众粗略可分为3类:

居住者、旅行者、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