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462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docx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

城市地理学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a.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b.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是一个“点”;c.城市本身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四个研究领域: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外部空间组织、城市部空间组织和城市问题。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等;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部空间组织研究:

区域的特点、城市的兴衰更新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城市问可持续发展研究:

人口、自然、环境关系;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地理学畴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城市地理学虽然更多的属于社会科学畴,但是却具有很强的介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边缘学科的特点,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并在与其他学科进一步交叉渗透过程中,朝着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的目标发展。

5.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

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与应用

7.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1、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加强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8.“城”:

最初是指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

“市”:

最初是商品交易的场所,现代:

一级行政建制单元。

“镇”:

最初:

“镇”和“市”有着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现代:

镇也表示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

9.城镇的本质特征(与乡村的区别):

a.产业结构上:

非农业活动为主;b.规模上:

较多的人口(密度);c.在景观上:

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d.在物质构成上:

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e.在职能上: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乡村亦有差异。

10.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

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埃及、蒙古);单纯以城镇特征(公市政设施)为标准(智利、马耳他);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划分城镇(伊朗、肯尼亚);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指标和密度指标相结合(瑞典、加拿大);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巴拿马);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荷兰);取两个以上指标(印度)。

11.三种城市地域:

行政地域(城市的行政管辖围)、实体地域(区别于农村地域,具有城市特征的区域,在我国即为城市建成区)和功能地域

12.城市实体地域与城市行政地域的关系:

城市行政地域小于城市实体地域、城市行政地域大于城市实体地域(我国)。

13.都市区:

国外最为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为基本单元。

以美国为例:

标准都市区SMA(1949),标准都市统计区SMSA(1959),MSA(1980)。

每一个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两部分组成;中心县简单的说就是中心城市所在的县;外围县必须满足某些大都市带特点和与中心县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等特别标准。

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

14.大都市带:

这一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首先提出,它是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2)特点:

a.多核心;b.交通走廊;c.密集的交互作用;d.规模特别庞大;e.国家的核心区域;

15.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

人口、经济、基础设施。

1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的划分标准):

城镇人口:

1市人口:

设区市市区人口与不设区市区的街道人口;2镇人口:

县及县以上政府所在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与其他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

(设区市的市区人口+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17.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粮食剩余、农业劳动力剩余。

18.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分工(农牧分离):

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第二次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城市雏形形成。

第三次分工(商业与手工业分离):

城市规模扩大。

19.城市起源地:

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中北平原,中美,安第斯山中部,尼日利亚西南部。

20.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纬度与城市分布(大城市在中纬度围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2、气候区与城市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少,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多)3、地形与城市分布

(1)我国三级地形阶梯与城市分布;

(2)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3)地形对城市分布影响很大(按地形分类的城市)。

21.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

22.大、中、小位置:

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如,南岸线的中点及长江的出口处,长江三角中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黄浦江和吴淞江相汇(小位置)。

23.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如、作为各自省份的中心,的家门作为邻接渔场。

24.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城市分为三类:

1中心地型城市(形成动因:

商品农业,功能:

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特点:

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类别:

集镇、城镇、县城)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

交通地理位置,功能:

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类别:

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特点:

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3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

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功能:

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特点:

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

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25.、三类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相互关系(p46)图

26.城市化较为认同的说法: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原因:

1)该定义包含了人口集中或迁移过程中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容;2)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的指标。

2、不同意见:

城市化除了包括人口转换和集中的过程外,应该还包含其它过程,各个学科给予了不同的解释:

1)人类学:

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乡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

2)经济学:

城市化是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

3)地理学:

主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其研究具有综合性。

27.城市化至少应该有4个含义:

a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b.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c.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d.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28.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城市化Ⅰ:

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

城市化Ⅱ: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29.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正统城市化: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两者协调发展。

2假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活动的地域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

3逆城市化:

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第三种类型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①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②由于交通信息发达,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30.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1、推拉因模式(伯格,经济原因),观点:

人口迁移是原住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拉力:

就业机会、较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的文化和教育机会等;推力:

农业生产率提高、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环境恶化、受教育机会和发展前途受限等。

31.舒尔茨和托达罗的行为决策理论,观点:

迁移行为是人的一种经济投资决策行为,必将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当预期收益较大时,迁移行为就会发生;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现象)。

32.我国学者的观点,大多支持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推-拉模式;农村人口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的独特性原因分析(老龄化、低级劳动力市场)。

33.城市化的类型:

1

(1)向心型城市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脑力劳动机关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主要部门有:

1)决策部门;2)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交流的部门(文化、体育、娱乐);3)需要以稠密人流作为经营对象的部门(商场、饭店等)。

(2)离心型城市化:

城市设施和部门由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主要部门有:

需要宽敞用地(大型企业、自来水厂);防止灾害和污染(煤气厂、垃圾处理厂);需要安静环境(精神病医院、传染病院);具有特殊使命(兵营、监狱、火葬场等)。

2、外延型城市化(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的向外推进。

(最为普遍))与飞地型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

(大城市解决城市病))3、景观型城市化(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也称直接城市化,特点:

人口和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大)与职能型城市化(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也称间接城市化。

特点:

大片自然景观,人口和建筑密度低,生活水平高)4、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产生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34.城镇化的指标和测度,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

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1、主要指标法1)主要有两个:

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指标2)人口比例指标: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优点:

能较好地说明城市化的丰富涵;资料获取相对容易。

4)局限性:

a.城镇定义的不同影响测算结果;b.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亦影响测算结果;c.只反映人口特征,不反映城市化的其它性质;d.只反映相对规模,不反映总体规模。

e.土地利用状况指标:

从土地性质和地域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主要统计一定时间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

f.土地利用指标的优缺点:

更为准确;数据统计困难;发展前景看好。

2、复合指标法1)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的进展水平;2)例如:

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等;3)指标多必然与具体地域结合紧,针对性强,通用性差。

35.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动力: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工业的扩、住宅的扩散。

36.城市化是一个包括:

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等阶段的连续演变过程;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是全球公认的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主要观点:

一个国家可以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两部分,都市区又分为首位城市体系和一般城市体系;4、城市演变过程的5个时期和6个阶段。

(1)阶段一:

流失中的集中(特点:

大城市体系发展迅速,首位度上升。

中、小城市体系吸引人口的能力较弱。

中心市吸引部分周围郊区和农村地区迁出的人口外,还有人口流失迁往大城市。

(2)阶段二:

绝对集中(特点:

工业化遍及大多数城市,吸引了大批劳动力,乡村人口继续大量减少,城市化水平增加迅速,各都市区的人口规模都在绝对增加,人口主要向中心市集中。

)(3)阶段三:

相对集中(特点:

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都市区人口增长迅速,但中心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仍是向心集聚的过程。

)(4)阶段四:

相对分散(特点:

都市区人口继续膨胀,中心市人口尽管仍有增长,但郊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心市,中心市在整个都市区人口中的比重开始下降,首位城市体系人口向一般城市体系流动。

)(5)阶段五:

绝对分散(特点:

都市区人口流动方向发生逆转,即在都市区人口继续增长的过程中,中心市的离心分散力量超过了向心集聚力量,人口从中心向郊区迁移,绝对量下降,郊区人口低速增长。

)(6)阶段六:

流失中的分散(特点:

大都市区的中心市人口大量外迁,除部分被周围郊区吸收,另一部分则向非都市区扩;大都市区人口总量下降。

小的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

37.5、霍尔模型总结:

1)前三个阶段:

中心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发展以向心集聚为主,为城市化阶段;2)第四阶段:

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郊区,是离心扩散的初始阶段,郊区化的前兆;3)第五阶段:

中心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向郊区迁移,为典型的郊区化阶段;4)第六阶段:

人口流向非都市区,为逆城市化。

38.郊区化的概念(存在争议)广义的郊区化:

城市化的一部分。

市中心和建成区的住宅、工场、学校、办公楼等城市设施外迁,农地转化成城市景观;狭义的郊区化:

中心市的人口和城市功能外迁,并导致中心市的停滞或者衰退。

(发达国家较为普遍,特别是美国)2、现代发达国家郊区化的原因(各国有差异)1)系列“城市病”;2)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独立住宅;3)汽车的普及;4)交通通讯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

3、现代发达国家郊区化的过程(各国有差异)1)人口居住郊区化——“卧城”发展阶段(初级阶段);城市病、富有阶层、住房郊迁、市中心上班,2)工商业郊区化——半独立卫星城阶段;廉价土地、企业外迁、商业外迁、生活方式变化、中产阶级。

3)服务业和办公场所郊区化——边缘城市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零售、旅馆、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大规模向郊区扩,交通通讯和网络技术超速发展以及高级住宅和办公楼郊区化发展。

39.逆城市化1、背景:

美国地理学家波恩1976年提出。

指西方国家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新动向,主要特征是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逆转,城市人口开始往郊区或者农村流动。

2、逆城市化的理解1)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城市和城镇的移动;2)“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3)“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3、城衰退,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及就业的进一步广域扩散,导致传统的工业城市出现城衰退,主要表现为:

1)高失业率及人口外移;2)人均收入水平大幅下降,犯罪率偏高;3)税收锐减,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市政设施破败;4)废弃地增多,物质性设施老化;5)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下降。

4、城衰退的原因之一:

“去工业化”制造业兴盛时代繁荣发达的许多城市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状态,表现为城镇人口下降,乡村人口上升,或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乡村人口迅速增长的“反常”现象,人口“非都市转折”。

40.再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的第四个阶段,城市(中心)人口重新增长的过程;

41.划分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部分的方法:

(一)普查法,通过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获得每个企业和单位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城市的B/N。

(优点:

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缺点:

过程繁琐、工作量大。

(二)残差法(霍伊特)(优点:

简单。

缺点:

主观性较强,精度不高。

)(三)区位商法(宏观法)。

(优点:

可操作性强。

缺点:

假设的前提有问题:

区位商法的假设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四)正常城市法(瑞典地理学家阿历克山德森)(优点:

“正常城市”的思想很有创意。

缺点:

①K值选取的随意性。

选用第5个百分位,这带有较大的主观性;②不同规模的城市同等对待)(五)最小需要量法:

城市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需求,超过最小比例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优点:

按城市规模组来确定城市经济的基本部分。

缺点:

①假如被选择出来作为衡量某一规模组最小需要量的那个城市经济结构恰恰很特殊,不能代表一般状况,那就会影响一大片城市的计算的准确性;②按照厄尔曼等的假设,基本上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输出,却没有一个城市需要输入。

42.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1、人口规模越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相对增高。

大城市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密切,城市的交换量多;城市居民对各种消费和服务的要求高;城市需要建立较为齐全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和设施。

2、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B/N大。

3、离大城市近的中小城镇其B/N大,可以从母城取得本身需要的大量服务,非基本部分就可能较小。

4、老城市B/N小,新城市B/N大,老城市已经完善和健全了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体系,新城市则可能还来不及完善部的服务系统。

5、随时间发展历史,穆尔的分析也表明,1940-1970年期间城市总的最小需要量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城市尤为明显,中等城市次之。

6、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对城市经济的基本/非基本结构也有影响。

43.(理解,大题)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城市发展的部动力主要来自基本部分的发展。

2、城市发展过程即为基本和非基本活动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

(1)城市基本活动发展导致收入增加;

(2)收入的一部分导致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3)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4)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

3、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中的“乘数效应”

(1)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人和职工的增加。

(2)乘数效应的推导过程略。

44.城市职能的概念:

(1)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

(2)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由基本、非基本两部分组成,它们常常互相交织在一起,但主动和主导的因素是前者。

(3)城市职能概念的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45.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46.城市职能分类方法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5种:

一般描述方法、统计描述、统计分析法、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多变量分析法

47.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的方法:

1.城市首位律(杰斐逊。

首位城市:

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首位度:

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2.城市金字塔。

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数量越少。

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即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3、位序—规模法则(思路:

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48.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分为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两种基本类型,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属于过渡类型。

49.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讨论,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好坏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弊端,①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②首位分布导致资源的低效利用;③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不利于全国动员,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害;④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

好处:

①有利于知识的更加专门化和思想的广泛交流;②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首位城市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

50.相互作用的分类海格特分类(1972年):

第一类:

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对流)第二类:

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其特点表现为货币流;(传导)第三类:

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

(辐射)。

相互作用主要借助交通通讯设施媒介实现。

51.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厄尔曼(1956年)提出:

互补性;中介机会:

节省运输费用,影响运输;可运输性;伴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货币流和信息流的地位日益重要。

52.空间扩散是和空间相互作用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一个概念。

有三种基本类型:

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

(1)传染扩散:

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的、连续的扩散过程。

同传染病的接触传播类似;扩散随距离增大逐渐被削弱。

(2)等级扩散:

现象扩散不由地理距离控制,而与社会等级、城市规模等级等起明显作用的一种扩散过程。

原因:

与某些新事物在最初被接受时具有较高的“门槛”有关,从而妨碍了他们的迅速扩散;一般地说,等级扩散只产生与人文现象扩散的场合,自然现象的扩散不采取这种方式;(3)重新区位扩散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但接受者发生空间位移。

53.中心地:

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城市、城镇。

54.中心货物与服务:

分别指在中心地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亦可称为中心地职能

55.中心地等级

(1)较高级别的中心地生产较高级别的中心货物或提供较高级别的服务;(高档轿车)

(2)大多数中心地,每一种中心货物或服务一般要由一家以上的企事业单位承担,每个担负一种中心地职能的单位,称为一个职能单位;(3)也可能由一家单位提供多种中心货物或服务的,从而包括了几个职能单位。

例如:

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4)根据中心地所执行职能的数量,也就可以把中心地划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级。

56.中心性:

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

克里斯塔勒用城镇的门数(而不是人口)作为衡量中心性的主要指标。

57.服务围和需求门槛。

服务围:

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需求门槛:

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所必需的最小腹地称之为需求门槛距离,即最低必需销售距离。

58.服务围上下限之间存在三种关系:

a.门槛距离大于最大销售距离:

货物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b.门槛距离等于最大销售距离:

货物正好能得到利润;c.门槛距离小于最大销售距离:

得到超额利润。

需求门槛、销售距离、利润之间的关系

59.城镇体系:

一定地域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特点:

1整体性:

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道路)和联系流(人口流、资金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等级性或层次性:

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为许多等级,这就要求在制定某一级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考虑上下级之间的联系。

3、动态性:

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

这要求城镇体系规划要不断的修正、补充。

60.怎样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一)规划工作准备阶段

(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三)调查容的分析研究阶段(四)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五)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六)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61.城乡用地:

市(县)域围所有土地,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