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324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

《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docx

完整word版电气仪表危害识别

电气作业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SCL表)

装置/设备/设施:

变压器                                       区域/项目:

变压器室

序号

识别项目

标准

主要危害及后果

R

S

RS

控制措施

1

变压器铁芯

紧固件无松动,绝缘无破损。

噪音增大,电流增大、损耗增大,损坏设备。

2

C

3

大修时检查,如有松动现象立即紧固。

2

变压器绕组

绝缘无破损。

发热增大,烧坏变压器绕组。

2

C

3

大修时检查,高压侧绕组绝缘电阻>100MΩ,低压侧绕组绝缘电阻>10MΩ,吸收比>1.3。

3

连接导线

接触良好,连接处温度≤90℃,无损伤断裂。

供电不正常。

3

C

5

日常巡检时检查导线外皮绝缘有无龟裂破损现象;导线连接端子有无过热无氧化发黑现象;每年检查一次导线的绝缘电阻>0.5MΩ;发现损坏及时更换。

4

温控箱

电流,温度显示正常,正常控制风机运转。

风机不能正常使用,绕组温度过高。

3

C

5

日常巡检时检查温控箱温度显示是否正常,正常控制风机运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风机

运转正常,无杂声。

风机不能正常使用,绕组温度过高。

3

C

5

日常巡检时检查风机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发现风机损坏及时更换。

6

高压负荷开关

开关灵活、附件齐全。

开关损坏供电不正常。

3

C

5

日常巡检时检查高压负荷开关附件是否齐全,正常停送电过程中检查高压负荷开关拉合时是否存在卡阻拒动现象,发现损坏立即联系供电处理。

7

高压熔断器

无熔断,破损。

供电不正常。

4

C

7

日常巡检时检查熔断器外壳有无破损,熔断指示器无弹出,发现损坏立即先断开低压侧断路器,后断开高压负荷开关,并立即联系供电处理。

8

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4Ω。

接地保护失效,引起触电伤人。

2

C

3

每年4、10月份定期检测两次变压器外壳接地电阻。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JHA表)

工作/任务:

电机检修                                        区域/项目:

装置区

序号

工作步骤

潜在事件

主要危害及后果

R

S

RS

控制措施

1

填写工作票

工作条件及安全措施填写不到位。

引起误操作,易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触电。

2

B

2

检修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负责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2

准备工具、材料

选错清洗液;未选择防爆工具。

用轻油代替清洗液易引发着火爆炸;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火灾。

4

C

7

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十大禁令,禁止使用轻油做清洗液;使用防爆工具。

3

检查新配件

新配件和原配件型号不一致,或不合格。

无法安装或电机无法正常运行,缩短运行周期,电机损坏。

2

B

2

查看资料和原配件型号,领取型号相一致的新配件,确保一致。

4

停电,验电,挂警示牌

停错电机电源;未验电

未挂警示牌。

错停其他运行机泵,影响生产;线路可能带电,导致触电事故;未经许可的送电,导致触电事故。

4

C

7

停电前确认所停电机与开关相对应;验电前确认验电笔好坏;在停电刀闸手柄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做好交底工作。

5

电机解体

拆卸时碰伤绕组。

损伤绕组绝缘,导致电机绕组烧损。

4

C

7

拆卸时注意防止碰伤电机绕组,10kW以上电机定子拆卸时使用吊链进行。

6

清洗轴承

清洗不彻底。

杂物损坏轴承。

3

B

3

彻底清洗干净轴承。

7

加注润滑脂

润滑油脂加注量不符合标准。

轴承寿命缩短。

3

B

3

轴承润滑脂充装量为轴承容积的1/2~1/3,足量充装。

8

安装新配件

电机配件组装措施不当。

电机无法运行、易损坏。

引起挤伤、擦伤等人员伤害。

2

B

2

合理选择工具,按组装顺序正确复装。

9

电气检测

未查出电机绕组绝缘破损。

烧损电机绕组。

2

B

2

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绕组绝缘电阻,阻值>0.5MΩ。

10

盘车

电机定子和转子之间摩擦。

运行负荷增大,长时间运行烧损电机转子和定子。

2

B

2

试运前盘车3-5圈、转动轻快,无卡阻和异响。

11

试运行

未摘“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牌、未送电。

电机无法启动。

2

B

2

摘除“禁止合闸”警示牌,配电室送电。

 

仪表作业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SCL表)

装置/设备/设施:

DCS系统                                    区域/项目:

工艺装置中控室

序号

识别项目

标准

主要危害及后果

R

S

RS

控制措施

1

基础

柜体操作台与基础连接牢固,水平及垂直偏差符合规范、基础无下沉。

基础下沉、安装不牢固不规范易是柜内部件电线受应力损坏等形成各类故障致使系统瘫痪,影响生产。

2

C

3

对基础等详细检查。

仪表工每年至少一次对基础柜等按照标准进行测量,确保在误差范围内。

2

柜体

柜体操作台与基础及相邻柜台连接牢固,水平及垂直偏差符合规范、基础无下沉。

基础下沉、安装不牢固不规范易使柜内部件电线受应力损坏等形成各类故障致使系统瘫痪,影响生产。

2

C

3

每月对柜体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柜体基础下沉、安装不牢等,及时上报维修。

3

供电

供电平稳。

电压过高或偏低使得卡件运行不平稳,易导致损坏卡件、系统运行异常。

4

C

7

检查维护,保证供电正常,24V电源误差控制在±1%、220V电源误差控制在±5%。

4

处理器状态

处理数据真实、高速平稳。

反映处理数据信息失真或系统瘫痪,引发工艺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4

B

5

安装正确、牢固,定期检查其外观情况、连接情况、统计近期处理数据情况,及时更换老化及损坏的元器件,经常清理元器件上的灰尘和污物,保持卫生清洁。

5

通讯系统

通讯顺畅。

通讯线路中断不能及时反馈现场信息,引发工艺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3

C

5

安装正确、牢固,定期检查其外观情况、连接情况、统计近期处理数据情况,及时更换老化及损坏的元器件,经常清理元器件上的灰尘和污物,保持卫生清洁。

6

操作站

运行平稳、传输数据通畅,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工作正常。

外观缺陷、工作不正常、死机现象不能及时反馈现场信息,引发工艺操作无法正常进行,引发生产事故。

3

C

5

仪表岗位值班人员做好日常的巡回检查,统计近期数据,及时更换老化及损坏的元器件,经常清理元件上的灰尘和污物,保持卫生清洁。

7

系统电池

无发热、无漏液,在安全周期内运行。

超期使用,供电达不到技术要求引发系统设置原始数据丢失。

3

B

3

按照系统电池技术要求及使用年限,及时检查更换,日常检查中观察电池有无异常,观察近期系统运行及数据情况。

8

卡件

无松动、数据采集及转换高效准确。

数据不显示、错误。

3

C

5

对模块卡件每2年进行一次维护校验,确保完好率100%。

9

换气风扇

运转平稳、无异响。

机柜内温度升高损坏元器件。

3

C

5

对工作不稳定的换气风扇进行补加润滑油。

10

系统密码

系统密码分级设置,工程师、班长、操作员密码必要时定期修订。

系统密码设置不清,系统安全性能降低,易造成系统部分或全部瘫痪,影响安全生产。

4

C

7

软件工程师定期维护保养,分级设置适时修订密码并做好记录。

11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及时更新、及时维护。

系统安全性能降低,易造成系统部分或全部瘫痪,影响安全生产。

4

C

7

软件工程师每年维护保养一次,必要时对软件进行更新。

12

柜内配线

电线接头处上锡处理、接线鼻子压接且与端子连接牢固,方向头位号标识清楚。

电缆接头不上锡易氧化或压接不牢线路接触不良,仪表故障影响生产,易发生生产事故。

4

B

5

对柜内所有端子连接处详细检查,要求电线接头处上锡处理、接线鼻子压接且与端子连接牢固。

仪表工每年至少维护一次端子必须紧固一次。

13

接地

柜台内保护接地,屏蔽接地应分别接到各自的接地母线上;各接地母线、各接地总干线、分干线之间应彼此绝缘。

接头处上锡鼻子压接连接牢固。

接地不符合规范,易产生信号干扰、人员触电、人员设备造雷击等。

4

C

7

对所有接地详细检查,要求各种接地及连接方式规范。

仪表工每年在雷雨季节来临时检测一次接地电阻,其干线阻值不大于4Ω。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SCL表)

装置/设备/设施:

ESD系统                                区域/项目:

工艺装置中控室

序号

识别项目

标准

主要危害及后果

R

S

RS

控制措施

1

基础

柜体操作台与基础连接牢固,水平及垂直偏差符合规范、基础无下沉。

基础下沉、安装不牢固不规范易使柜内部件电线受应力损坏等形成各类故障致使系统瘫痪,影响生产。

2

C

3

对基础等详细检查。

仪表工每年至少一次对基础柜等按照标准进行测量,确保在误差范围内。

2

柜体

柜体操作台与基础及相邻柜台连接牢固,水平及垂直偏差符合规范、基础无下沉。

基础下沉、安装不牢固不规范易使柜内部件电线受应力损坏等形成各类故障致使系统瘫痪,影响生产。

2

C

3

对柜体连接等详细检查。

仪表工每年至少一次对基础柜、台体垂直度等按照GBJ93-86标准进行测量,确保在误差范围内。

3

供电

供电平稳。

电压过高或偏低使得卡件运行不平稳,易导致损坏卡件、系统运行异常。

4

C

7

检查维护,保证供电正常,24V电源误差控制在±1%、220V电源误差控制在±5%。

4

处理器状态

处理数据真实、高速平稳。

反映处理数据信息失真或系统瘫痪,引发工艺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3

C

5

安装正确、牢固,定期检查其外观情况、统计近期处理数据情况,及时更换老化及损坏的元器件,经常清理元器件上的灰尘和污物,保持卫生清洁。

5

通讯系统

通讯顺畅。

通讯线路中断不能及时反馈现场信息,引发工艺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3

C

5

安装正确、牢固,定期检查其外观情况、连接情况、统计近期处理数据情况,及时更换老化及损坏的元器件,经常清理元器件上的灰尘和污物,保持卫生清洁。

6

上位机

运行平稳、传输数据通畅。

死机现象不能及时反馈现场信息,引发工艺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3

C

5

仪表岗位值班人员做好日常的巡回检查,统计近期数据,及时更换老化及损坏的元器件,经常清理元件上的灰尘和污物,保持卫生清洁。

7

系统电池

无发热、无漏液,在安全周期内运行。

超期使用,供电达不到技术要求引发系统设置原始数据丢失。

3

B

3

按照系统电池技术要求及使用年限,及时检查更换,日常检查中观察电池有无异常,观察近期系统运行及数据情况。

8

卡件

无松动、数据采集及转换高效准确。

数据不显示、错误。

3

C

5

对模块卡件每年至少维护校验一次,确保完好率100%。

9

换气风扇

运转平稳、无异响。

机柜内温度升高损坏元器件。

3

C

5

工作不稳定的换气风扇进行补加润滑油。

10

系统密码

系统密码分级设置,工程师、班长、操作员密码必要时定期修订。

系统密码设置不清,系统安全性能降低,易造成系统部分或全部瘫痪,影响安全生产。

4

C

7

软件工程师定期维护保养,分级设置适时修订密码并做好记录。

11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及时更新、及时维护。

系统安全性能降低,易造成系统部分或全部瘫痪,影响安全生产。

4

C

7

软件工程师每年维护保养一次,必要时对软件进行更新。

12

柜内配线

电线接头处上锡处理、接线鼻子压接且与端子连接牢固,方向头位号标识清楚。

电缆接头不上锡易氧化或压接不牢线路接触不良,仪表故障影响生产,易发生生产事故。

4

B

5

对柜内所有端子连接处详细检查,要求电线接头处上锡处理、接线鼻子压接且与端子连接牢固。

仪表工每年至少维护一次端子必须紧固一次。

13

接地

柜台内保护接地,屏蔽接地应分别接到各自的接地母线上;各接地母线、各接地总干线、分干线之间应彼此绝缘。

接头处上锡鼻子压接连接牢固。

接地不符合规范,易产生信号干扰、人员触电、人员设备造雷击等。

4

C

7

对所有接地详细检查,要求各种接地及连接方式规范。

仪表工每年在雷雨季节来临时检测一次接地电阻,其干线阻值不大于4Ω。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JHA表)

工作/任务:

系统机柜维护保养                                   区域/项目:

控制室

序号

工作步骤

潜在事件

主要危害及后果

R

S

RS

控制措施

1

劳保着装

未按规定劳保着装。

易出现擦伤、碰伤、绞伤等。

2

C

3

厂不定期检查考核;班长班前检查,班员互相监督。

2

填写工作票

未按规定填写签认工作票 。

相关人员未知,特别是操作人员易发生操作失误。

3

C

5

检修人填写工作票,必须有操作人员及负责人签认。

厂对工作票定期检查考核。

3

选择工具、标准仪器

工具、标准仪器选择不当。

无法维护、短路、损坏仪表、卡件。

3

C

5

正确选择工具和标准仪器。

4

检修柜挂有“检修”字样的警示标志

未挂警示标志。

易发生误操作,引发人身伤害和生产事故。

4

C

7

在需调校的测点机柜处和工作现场悬挂警示标志。

班前讲话提示,安全人员现场检查。

5

自控系统与工艺脱离,屏蔽联锁信号。

系统未与工艺脱离,未屏蔽联锁信号。

易发生误操作,引发生产事故。

3

C

5

工艺操作人员根据工作票要求,解除该柜仪表测控系统与工艺的联系,仪表人员屏蔽联锁信号。

并逐点检查。

6

机柜维护保养

按维护保养计划、作业指导书进行维护保养。

易漏项,达不到维护保养要求。

3

C

5

作业前根据维护保养计划认真做好检维修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

除尘、紧固端子及连接件、排风扇维护,更换损坏卡件等。

7

恢复

未按规定恢复。

系统无法工作,影响生产。

3

C

5

维护保养完毕后,恢复机柜并投运,告知操作人员并在工作单上签认。

解除屏蔽。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JHA表)

工作/任务:

现场变送器调校                                  区域/项目:

现场装置

序号

工作步骤

潜在事件

主要危害及后果

R

S

RS

控制措施

1

劳保着装

未按规定劳保着装。

易出现擦伤、碰伤、绞伤、静电等。

4

C

7

厂不定期检查考核;班长班前检查,班员互相监督。

2

选择工具

未选择防爆工具。

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火灾。

4

C

7

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十大禁令,使用防爆工具。

3

填写工作票

未按规定填写签认工作票 。

相关人员未知,特别是操作人员易发生操作失误。

3

C

5

校验人填写工作票,必须有操作人员及负责人签认。

厂对工作票定期检查考核。

4

中控机柜及现场挂有“检修”字样的警示标志

未挂警示标志。

易发生误操作,引发人身伤害和生产事故。

3

C

5

在需调校的测点机柜处和工作现场悬挂警示标志。

班前讲话提示,安全人员现场检查。

5

系统自动改为手动

未改为手动。

系统参数调节混乱,装置部分或全部停机,影响生产。

3

C

5

操作人员根据工作票,把系统由自动改为手动,再有仪表人员进行调校工作。

6

屏蔽联锁信号

为屏蔽联锁信号。

系统联锁保护,装置部分或全部停机,影响生产。

3

C

5

仪表人员根据工作票,把系统联锁信号进行屏蔽,再进行调校工作。

并告知操作人员。

7

仪表管路降温泄压、停电连接校验仪器

仪表引压管路未泄压,未断电开盖。

仪表引压管路未泄压拆卸介质喷出伤人,未断电开盖引发火灾爆炸。

4

C

7

仪表管路拆卸前必须降温放空泄压,拆仪表线路端盖必须断电。

加强现场监护,此项工作不应少于2人。

8

校验

未按规范校验。

仪表误差等指标不合格,参数指示误差大,影响生产操作。

3

C

5

校验人员有证,严格按照国家仪表检定规范校验。

9

恢复

未按规定恢复。

仪表无法正常测量,影响生产。

3

C

5

校验完毕后,恢复仪表并投运,告知操作人员并在工作单上签认,解除屏蔽。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JHA表)

工作/任务:

辅助柜维护保养                                   区域/项目:

中控室

序号

工作步骤

潜在事件

主要危害及后果

R

S

RS

控制措施

1

填写工作单

填写缺项。

填写缺项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3

C

5

工作任务负责人在进入工作面前必须对工作现场的安全设施及作业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必须做好周密的预案。

2

柜体检查

基础不稳。

层间支架松动、腐蚀。

2

C

3

依据层面水平线调整层间支架的高度,对出现腐蚀现象部位的层间支架进行除锈刷漆同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门锁卡。

柜门无法打开。

3

C

5

对门锁进行充填适量的润滑剂。

门轴锈蚀。

柜门无法打开。

3

C

5

对门轴进行充填适量润滑剂。

换气窗通风不畅。

柜内高温损坏元器件。

3

C

5

对换气风机的柱轴进行充填适量润滑剂,清洗空气滤芯。

3

停电前柜内状态检查

电源测试记录缺项。

电压过高或偏低使得卡件运行不平稳易导致损坏卡件、系统瘫痪。

4

C

7

配电室值班员按时巡检,提高UPS逆变系统的可靠稳定性。

卡件运行记录缺项。

无法准确跟新问题卡件。

3

C

5

实施登记记录核实制。

技术人员确认系统卡件运行情况签字确认。

4

停电维护保养作业

停电维护保养作业不当卡件损坏。

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3

C

5

维护保养施工作业前,落实施工器具,明确工作步骤,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实施完成。

5

通电运行

通电前未验电。

电压电流过大损坏元器件。

4

C

7

施工作业人员与配电室值班员联系在UPS逆变系统可靠稳定的情况下,经过验电符合系统供电要求合系统柜电源开关。

6

通电后系统状态检查登

记录漏项。

出现故障不易查找。

3

C

5

加强施工作业人员工作责任心,对录入技术参数进行二~三次核实。

7

报告

维护保养未存档。

出现故障不易查找。

3

C

5

对系统维护后的出具报告必须在施工工作完成后一~二个工作日内交与技术资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