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263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

《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docx

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考真题集训第一二章

第一、二章高考真题集训

1.[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

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答案 C

解析 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可以判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CO中的碳氧键没有断裂,B项错误;CO2中含有极性键,C项正确;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和O形成CO2的过程,D项错误。

2.[2015·重庆高考]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

K2S(s)+N2(g)+3CO2(g) ΔH=xkJ·mol-1

已知:

碳的燃烧热ΔH1=akJ·mol-1

S(s)+2K(s)

K2S(s) ΔH2=bkJ·mol-1

2K(s)+N2(g)+3O2(g)

2KNO3(s)ΔH3=ckJ·mol-1

则x为(  )

A.3a+b-cB.c-3a-b

C.a+b-cD.c-a-b

答案 A

解析 ①C(s)+O2(g)

CO2(g) ΔH1=akJ·mol-1

②S(s)+2K(s)

K2S(s)ΔH2=bkJ·mol-1

③2K(s)+N2(g)+3O2(g)

2KNO3(s)ΔH3=ckJ·mol-1

S(s)+2KNO3(s)+3C(s)

K2S(s)+N2(g)+3CO2(g)

ΔH=xkJ·mol-1,根据盖斯定律:

②-③+3×①可得S(s)+2KNO3(s)+3C(s)

K2S(s)+N2(g)+3CO2(g) ΔH=(3a+b-c)kJ·mol-1,故x=3a+b-c,选项A正确。

3.[2015·四川高考]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

答案 B

解析 因容器体积可变,故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与反应有关的气体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项错误;

C(s)+CO2(g)

2CO(g)

平衡6040

反应2040

故CO2的转化率为20÷(60+20)×100%=25.0%,B项正确;由图象可知T℃时,CO和CO2的体积分数相等,故充入等体积的这两种气体,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Kp=p2(CO)/p(CO2)=(0.96p总)2/(0.04p总)=23.04p总,D项错误。

4.[2015·天津高考]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

X(g)+m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答案 D

解析 在原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该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则化学方程式两边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即m=2,A项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项正确;起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二者的平衡转化率相等,C项正确;起始时加入1molX和2molY,相当于3molZ,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3mol×10%=0.3mol,在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Z,相当于起始时共加入4molZ,则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4mol×10%=0.4mol,其浓度为0.4mol/2L=0.2mol·L-1,D项错误。

5.[2015·福建高考]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6.00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中数据分析,温度不变时,反应的瞬时速率与浓度成正比,则可求出a=6.00,A项正确;温度为bK、浓度为0.500mol·L-1和温度为318.2K、浓度为0.300mol·L-1对应的瞬时速率相等,B项正确;浓度不变时,温度由318.2K变为bK时,反应速率减小,则b<318.2,C项正确;不同温度时,反应速率不同,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不同,D项错误。

6.[2015·安徽高考]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

2NO(g)。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0

答案 A

解析 A选项正确,达平衡时,c(N2)=c(O2)=c1mol·L-1,c(NO)=2(c0-c1)mol·L-1;B选项错误,因反应前后容器体积不变,且反应中无固态(或液态)物质参加或生成,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C选项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到达平衡的时间,不会破坏平衡,即加入催化剂时氮气的平衡浓度不会改变;D选项错误,对比曲线a和b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可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高温度,达新平衡时c(N2)减小,则平衡正向移动,故该反应应为吸热反应,即ΔH>0。

7.

(1)[2015·课标全国卷Ⅱ]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 ΔH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

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

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__________kJ·mol-1;已知ΔH2=-58kJ·mol-1,则ΔH3=________kJ·mol-1。

(2)[2015·四川高考]FeSO4可转化为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

已知25℃,101kPa时:

4Fe(s)+3O2(g)

2Fe2O3(s) ΔH=-1648kJ·mol-1

C(s)+O2(g)

CO2(g) ΔH=-393kJ·mol-1

2Fe(s)+2C(s)+3O2(g)

2FeCO3(s)ΔH=-1480kJ·mol-1

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课标全国卷Ⅰ]已知反应2HI(g)H2

(g)+I2(g)的Δ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kJ。

(4)[2015·山东高考]贮氢合金ThNi5可催化由CO、H2合成CH4的反应。

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已知温度为T时:

CH4(g)+2H2O(g)

CO2(g)+4H2(g)

ΔH=+165kJ·mol-1

CO(g)+H2O(g)

CO2(g)+H2(g)ΔH=-41kJ·mol-1

答案 

(1)-99 +41

(2)4FeCO3(s)+O2(g)

2Fe2O3(s)+4CO2(g)

ΔH=-260kJ·mol-1

(3)299

(4)CO(g)+3H2(g)

CH4(g)+H2O(g)ΔH=-206kJ·mol-1

解析 

(1)反应①中,生成1molCH3OH时需要形成3molC—H键、1molC—O键和1molO—H键,则放出的热量为(413×3+343+465)kJ=2047kJ,需要断开1molC

O键和2molH—H键,吸收的热量为(1076+436×2)kJ=1948kJ,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1=(1948-2047)kJ·mol-1=-99kJ·mol-1;根据盖斯定律,ΔH3=ΔH2-ΔH1=(-58+99)kJ·mol-1=+41kJ·mol-1。

(2)由盖斯定律,将题中已知的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乘以4与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再减去2倍的第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即得4FeCO3(s)+O2(g)

2Fe2O3(s)+4CO2(g)ΔH=-260kJ·mol-1。

(3)设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需吸收能量xkJ,则2x-436-151=11,解得x=299。

(4)将题中两个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可得CO(g)+3H2(g)

CH4(g)+H2O(g)ΔH=-206kJ·mol-1。

8.[2015·课标全国卷Ⅰ]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

H2(g)+I2(g)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

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_______min-1。

(3)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

 

(2)k正/K 1.95×10-3

(3)A、E

解析 

(1)设开始加入的HI为xmol,达平衡时转化的HI是amol,则

    2HI(g)

H2(g) + I2(g)

开始/molx00

转化/mola

平衡/molx-a

(3)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正向移动,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H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分析题图,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相应的点分别是A、E。

9.[2015·北京高考]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Ⅰ得到的产物用I2进行分离。

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含低浓度I2的H2SO4层和含高浓度I2的HI层。

①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两层溶液的密度存在差异

b.加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不互溶

c.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

②辨别两层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检测,H2SO4层中c(H+)∶c(SO

)=2.06∶1,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

2H2SO4(l)

2SO2(g)+O2(g)+2H2O(g) ΔH=+550kJ·mol-1。

它由两步反应组成:

ⅰ.H2SO4(l)

SO3(g)+H2O(g)ΔH=+177kJ·mol-1;

ⅱ.SO3(g)分解。

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

如图表示L一定时,ⅱ中SO3(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①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

②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O2+I2+2H2O

H2SO4+2HI

(2)①ac②观察颜色,颜色深的是HI层,颜色浅的是H2SO4层 ③H2SO4层中含有少量HI

(3)①压强②L1

2SO3(g)

2SO2(g)+O2(g)ΔH=+196kJ·mol-1,当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

解析 

(1)根据题图找出反应Ⅰ的反应物(SO2、I2和H2O)、生成物(H2SO4和HI),然后配平化学方程式。

(2)①根据反应Ⅰ产物的溶液在过量的I2中分两层,可判断出两层溶液的密度不同,a项正确。

H2SO4溶液和HI溶液是互溶的,b项错误。

由“含低浓度I2的H2SO4层和含高浓度I2的HI层”得出I2在HI溶液中更易溶,c项正确。

②I2在HI溶液中更易溶,可观察颜色,颜色深的是HI层,颜色浅的是H2SO4层。

③H2SO4层中含有少量HI,会对c(H+)∶c(SO

)的值造成影响。

(3)①根据题目中的热化学方程式得出2SO3(g)

2SO2(g)+O2(g)ΔH=+196kJ·mol-1,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若X为温度,当压强不变升高温度时,SO3的平衡转化率升高,不符合题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若X为压强,当温度不变加压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3的平衡转化率降低,符合题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所以X为压强,L为温度。

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则SO3的平衡转化率升高,所以L2>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