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03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

《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词类研究2.docx

第二章词类研究2

第二章词类研究

本章教学内容:

一、汉语词类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

二、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

三、词类划分中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四、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五、关于词的兼类和难处理的词

第一节汉语词类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

一、汉语词类研究出现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是30年代文法革新讨论:

(1)究竟实行“一线制”还是“双轴制”?

词类与句成分是两码事还是合二为一?

(2)划分词类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方光焘“广义形态说”

陈望道“功能说”

第二次是50年代关于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

(1)汉语有没有形态?

(2)汉语有没有词类分别?

(3)如果有词类划分,其划分标准又是什么?

(4)划分标准是一个还是几个?

几个标准中哪个是主要的?

几个标准同时使用呢,还是一次以用一个为主?

传统语法词类观-结构主义词类观

第三次是80年代对汉语词类问题进行再认识:

(1)试图提出解决词类问题的新途径;

(2)建立起有层次的词类系统;

(3)提出确定词性的具体方法;

(4)对词类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

二、词类问题为何仍是老大难问题?

第一、我们对词类的认识,来自西方印欧语言学。

汉语:

a词没有形态标记、形态变化,

b词类跟句子成分基本上是一对多

c不少句法结构关系难以判断

“容易掌握”

“便于掌握”

“决心干到底”

述宾还是偏正?

第二、共时平面上的词存在着不同的历史层次和领域层次。

“金”

日常用语无机化学专业书报

“金子”金不能跟这些元素化合

“金戒指”汞比金还重

“金的”加入0.01克金

区别词名词

第三、更根本的原因

在于以往讨论汉语词类问题时,大家都只举些典型例子,没有对汉语的词进行全面的考察。

第二节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

·词类:

词的语法分类——按照其各自语法功能不同而分出来的类别。

·可是这一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一、句成分标准

·即以词在句子中担任的职务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

·马建忠《马氏文通》:

双标制

字有定义,则有定类

字无定义,故无定类,

欲知其类,必依其句中位置来定。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

双轨制

下定义用的是词类别义,分析时却全部改用句成分标准。

“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词有定类只是词典上的词类,语法中的词类必须入句才能显示。

·傅东华:

一线制

句成分与词类合二为一,全面对等。

本质上否认了汉语有词类

马氏→黎氏→傅氏

部分词全体词最为彻底

二、意义标准

·词的类别义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

·王力:

“实词的分类,当依概念的种类为依据;虚词的分类,当依其句中的职务为依据”

借来了“三品说”理论

·吕叔湘:

与王力的观点相当接近

建立“三级”说

·凭类别义给词分类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类别义本身的区分就是个麻烦,往往因人而异,导致词类数目不同;

对“死”,吕视为一种“不很活动的活动”,王视为“一个事件”,还有对实词和虚词的理解也不同。

第二,即使类别义相同,不同的人进行分析完全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同是表语气的,吕的范围就比王宽泛,还包括副词和叹词

第三,有不少词难于决断,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候不同场合也会得出不同结论。

·凭类别义划分词类缺乏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三、狭义形态标准

·大前提:

部分语法学家认为词类的划分必须以狭义形态为唯一的标准。

·小前提:

高名凯:

汉语实词没形态,不能分类;

陆宗达、俞敏:

汉语实词可凭狭义形态分类。

·现在:

形态可作参考标准

“我们能够根据形态划分词类,是因为形态反映了功能。

形态不过是功能的标志”

·狭义形态在汉语中既不具有强制性的,也不具备普遍性。

四、词汇、语法范畴

·根据词的意义和词的语法特点来划分的。

苏联学者谢尔巴等提出的原则

·1952年,苏联学者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首用于汉语词类研究。

·1956年《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接受了这一观点。

·问题在于:

这二元化的标准如何真正结合起来?

“词的意义”指哪一个层次上的意义?

这两个标准是平等的,还是有主次的?

如果按词义与按语法特点分类发生矛盾,如何处理?

更进一步说,这一办法也不适用于虚词的分类。

五、语法功能

·语法功能标准主要是指以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来给词分类。

·方光焘“广义形态”说:

“词与词的互相关系,词与词的结合,也不外是一种广义形态”。

词性可以从词与词的结合关系上辨认,不一定要经过句子。

·陈望道:

基本同意方氏的观点

只是建议以“表现关系”代替“广义形态”的提法,并概括为“功能”说。

·陆志韦:

第一个运用词与词的结合功能去作汉语词类划分尝试。

《国语单音词词汇·序论》(1938)

“红花”和“吃饭”: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另外一些格式规定三种指代词、两种副词以及作用词、杂词等。

·结构关系标准与句成分标准的本质区别:

第一:

句成分:

考虑进入句子后词的“职务”

结构关系:

考虑词可能有的结构关系

第二:

句成分:

词随着其句中职务的变更而变更它的类;

结构关系:

不受这个拘束,可以另外考虑变类不变类的条件。

·赵元任《国语入门》:

采用的也是词与词的结合关系

得出词类系统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按性质和用法”分类

·胡附、文炼:

进一步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王力:

《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1956)

汉语划分词类有“词义”“形态”“句法”3个标准,其中句法标准是最重要的标准。

 

第三节词类划分中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词的语法功能

·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

1)词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这里的风景好美啊!

2)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

很好√

同学很×同学好√

很同学×好同学√

3)虚词黏合实词、短语的能力

·虚词与虚词的组合:

和的×了的×

·虚词黏合实词、短语的能力:

我的√下雨了√

你好呢?

×来地快×

二、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

·什么叫概括词,什么叫个体词呢?

“房门l锁l不l锁2?

”“房门2不2锁3?

A包含7个词:

词的个体

B包含3个词:

词的集合

·个体词:

指具体存在的、处于一定语法位置的一个一个的词。

·概括词:

指由个体词通过同一性抽象后所概括得到的词。

·个体词抽象概括为概括词所遵循的原则是“同音同义”。

他这个人哪,就喜欢搞研究1。

这几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2苹果的退化问题,研究3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可喜的研究4成果。

音:

yánjiū。

义:

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了解“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这一点很重要。

请思考:

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定类,这里的词应该指哪个?

黎锦熙先生“依句辨品”,其中的词应该指哪个?

 

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定类,应该指这个词所能具有的全部语法功能。

黎锦熙先生“依句辨品”仅依据一个词在句中所实现的语法功能来给词定类。

谓语或谓语中心:

动词

劳动主宾语:

名词

定语:

形容词

三、词类的共性和个性以及词类的层级性

(一)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词类的共性

同类词的各个词之间,必定具有共同的性质。

不同类的词之间又有共性。

例:

及物动词的共性:

能带宾语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共性:

都能做谓语

·词类的个性

不同类的词之间,必定具有互相区别的特性。

同类词中又有个性。

例:

区别词:

只能做定语

动词:

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

请思考:

·词类的共性和个性之间有联系吗?

一个词类的个性是对这个词类以外的词类而言的,对这个词类内部的所有词,这种个性又是共性了。

可见,词类的共性和个性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二)词类是个层级系统

逐层往下分,大类中有小类,小类中有更小类……

理想的层级系统:

层层二分法如本书、郭锐

·理想的标准:

对内,要有开放性(普遍性);

对外,要有封闭性(排他性)。

大多数人的做法并非如此:

黄本体系胡本体系朱德熙体系

·不得不采用多重标准

必须有某种共性。

对外有排他性,不要求对内有普遍性。

 

(三)词类的共性和个性以及词类的层级性

 

共第一级个

第二级

性第三级性

……

词类层级系统

1.因为异类的词有某些共性,所以可以又把不同的类

归并为一个大类,大类还可以因为它们的共同点并

为更大类,一直往上合并,直到不能合并为止.

2.因为同类的词有不同的个性,所以大类之下可以分

出小类,小类可以分出更小的类,直到不能再分止.

3.不同词类的共性有时是属于同一个上位词类,有时

不属于同一上位的两个词类之间。

如:

做谓语这一共同属性

4.下位词类全部继续了上位词类的共性,上位词类具有什么功能,它的下位词类便具有它们的全部功能。

如:

动词、形容词——谓词

(四)为什么要明确词类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呢?

如果同类词只看到共性,没看到个性,不同类的词只

看到个性,没看到共性,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前者的结果:

词的划分就没有细化的可能。

后者的结果:

词大量兼类→词无定类

第四节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请大家思考:

各家词类体系有何联系和区别?

大致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马氏文通》9类:

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9类:

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吕叔湘《中同文法要略》9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限制词(副词)、指称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

语气词语气副词叹词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1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象声词

↙↘

象声词叹词

特殊类——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

·张志公《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11类:

名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1984)。

目前出版的标注词类的词典大多沿用这个体系。

·胡裕树《现代汉语》分为13类:

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朱德熙《语法讲义》)17类:

名词、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14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

·北大《现代汉语》(1993)15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

·张斌《现代汉语》(1996)13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

 

各家词类简表:

41、42页

一、名词要不要再细分?

A学生、老虎、蝴蝶、松树、韭菜、桌子、汽油、空气、文学、友谊……

B今天、明年、元旦、明代、星期一、春节……

C上海、东城区、王府井、隔壁、门口……

D上、下、里、外、前、后、左边、东方、南面……

·B、C、D三组词该如何处理?

从语法意义看:

表抽象意义

从语法功能看:

介词“在、到、从”+B/C/D

用“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指代

用“这儿/这里、那儿/那里”、“多会儿”提问

二、形容词要不要再细分?

a.大、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