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4653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2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docx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

一中外歌剧

课标要求

初步了解19世纪欧洲歌剧以及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的概况,并结合作品学习歌剧的有关知识。

重点难点

1.歌剧音乐体裁的主要特征,歌剧唱段的深刻内涵和韵味。

2.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联系姊妹艺术或其他相关学科,对接触到的社会音乐生活现象或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知识归纳

1.歌剧:

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7世纪传到法国,18至20世纪遍及世界各国,是现代歌剧的内容与形式逐步确立,并趋于日臻完美的境界。

2.中国歌剧简况:

我国宋元以来形成的戏曲多达三百余种,它们具有歌剧的性质,西方人称“京剧”为“ChineseOpera”(中国歌剧)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我国近现代出现的新的戏剧音乐形式被称作“新歌剧”,这是为了与传统戏曲相区别的缘故,应该说,新歌剧既有别于传统戏曲,也不同于西洋歌剧。

3.著名歌剧简介:

外国歌剧:

(1)歌剧《卡门》是由法国梅利亚克、阿列维编剧,由被誉为“地中海艺术的太阳”的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作曲,

剧情介绍:

女工卡门是个善良的吉普姑娘,她爱上了军曹唐.霍塞,并用迷人的魅力使霍塞坠入情网。

霍塞不但因此遗弃了原来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来卡埃拉,并且因放走与人打架的卡门而被禁闭,后来甚至与上司朱尼加上尉拔刀相见。

不得不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团伙。

而这时卡门却已与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海誓山盟了,于是导致霍塞找埃斯卡米里奥进行决斗。

决斗中卡门又明显袒护斗牛士,更使霍塞难以忍受。

埃斯卡来里奥的胜利欢呼时,霍塞找到了她。

倔强的卡门拒绝他的爱情,最后死在霍塞的剑下。

全剧共四幕,1872年开始创作,完成于1874年,1875年首演于巴黎。

剧中主要人物有:

卡门吉普赛姑娘次女高音

唐·霍塞龙骑兵男高音

米卡埃拉霍塞原女友女高音

艾斯卡米里奥斗牛士男中音

朱尼加龙骑兵上尉男低音

马拉利斯官员男中音

弗朗斯塔基卡门的女友女高音

麦西德卡门的女友女高音

走私贩二人男中音、男高音

龙骑兵、小贩、卖香烟的女人、吉普赛人、走私贩子若干

时间:

约1820年地点:

西班牙塞维尔亚

(2)“歌剧之王”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的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说:

“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

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

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

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著名的《饮酒歌》是该歌剧中最经典的选曲之一。

(3)1920年,意大利作曲家加科莫·普契尼(1858—1924)着手创作根据威尼斯作家戈齐的剧本改编的歌剧《图兰朵》。

该剧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时的一个传奇故事。

这是普契尼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作品,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

普契尼在剧中选用了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赋予该剧浓郁的东方韵味,但又不失意大利歌剧的传统风格,因而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令人痛惜的是,正当普契尼写到该剧高潮时,癌症却无情地夺去了他的生命。

所幸后来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法诺出色地续完了最后一幕。

这部作品的脚本,由阿达米和西莫尼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济的同名戏剧撰写。

其剧情描述美丽的中国公主图兰多特宣布:

有三个谜语,能猜中的就可以招为女婿,猜不中就要杀头。

结果纠集各国的王子,波斯王子因为没猜中,遭杀头的命运;鞑靼王子卡拉夫乔装打扮,却猜破了谜语。

图兰多特因不知卡拉夫身份,不愿履行诺言。

结果卡拉夫与图兰多特立约,要她在第二天猜出他真实姓名,不然,就要执行诺言。

图兰多特找卡拉夫女仆探听,女仆守秘而自杀。

最终,还是卡拉夫自己说明了身份,使图兰多特肃然起敬。

剧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卡拉夫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夫在要求图兰多特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

1998年9月,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来到了故事发生地——中国。

由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世界著名的歌剧艺术家与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及我国三百余名群众演员联袂,在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的指挥下,以北京紫禁城太庙为背景,向全世界演绎了歌剧《图兰朵》。

此次演出也为普契尼的《图兰朵》增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佳的新版本。

中国歌剧:

(1)歌剧《白毛女》,现代歌剧作品。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帜作曲。

1945年5月首演延

安中央党校礼堂。

该剧以“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为主题,深刻揭示了旧中国阶级压迫的本质。

歌剧一问世便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的欢迎。

特别在解放战争和土改斗争中,成为鼓舞战士和鼓舞人民奋起斗争的有力武器。

剧中《北风吹》、《十里风雪一片白》、《扎红头绳》、《恨是高山仇是海》等唱段至今仍在人民中间流传。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不论从文学、戏剧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表演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群众性和革命性。

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合上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因此,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曾根据歌剧情节拍摄了同名电影故事片,使喜儿的故事家喻户晓。

(2)歌剧《洪湖赤卫队》是一部由张敬安、朱本和、欧阳谦叔、杨会召、梅少山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的六幕歌剧。

该剧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1959年首演于武汉,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歌剧艺术片,并在1961年举办的首届电影“百花奖”中获最佳音乐奖。

1993年,歌剧《洪湖赤卫队》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被观众称为“20世纪华人经典歌剧”之一。

歌剧的经典唱段有《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

剧中主要人物有:

韩英彭家墩党支部书记

刘闯赤卫队队长

韩母韩英的母亲

秋菊、克虎、黑牯赤卫队队员

王金标赤卫队一分队队长(叛徒)

彭占魁(绰号彭霸天)湖霸、反动白极会头子

张副官白匪军冯团长的属下(我地下党)

以及其他赤卫队员、白匪军、百姓等若干人。

(3)大型革命现代歌剧《江姐》于1964年9月在北京首演,堪称我国本土歌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该剧由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担任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

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改编创作而成。

1964年该剧在北京首演后立即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各界专家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此后,歌剧《江姐》四次重排,在全国各地广泛上演,享誉国内外,其中《红梅赞》、《绣红旗》、《春蚕到死丝不断》等经典唱段影响了几代观众。

歌剧《江姐》也得到了歌剧发祥地欧洲的认可,2004年德国戏剧节主席贝尔·哈斯高度评价歌剧《江姐》,他说:

“江姐就是中国的圣女贞德,她既是英雄,又是一个充满爱情意味的真正女人。

跟踪练习

1、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

《卡门》威尔第喜儿

《茶花女》普契尼《绣红旗》

《图兰多》比才韩英

《江姐》《红岩》小仲马

《洪湖赤卫队》《北风吹》《茉莉花》

《白毛女》《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法国

2、简答:

什么是歌剧?

3、简述中国歌剧概况

课标要求

认真欣赏中外舞剧,从舞蹈语汇中感受其中的美,并享受舞剧音乐的乐趣,增进对舞剧音乐的热爱。

二舞剧音乐

重点难点

1、根据本课提供的文字材料,复述西方舞剧的发展线索。

2、在听赏舞剧音乐的过程中,参与课堂的互动及小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知识归纳

1、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产生了“宫廷芭蕾”,这就是芭蕾最初的雏形。

后来发展成各类庆典和迎接外国贵宾礼仪的一部分,被欧洲各国宫廷所吸收。

十七世纪,随着“宫廷芭蕾”的衰落,成熟的芭蕾专业人才,作曲家、编导及演员们的艺术活动扩展到剧场舞台上,芭蕾艺术进入剧场后,最初只是演出歌剧时的插舞,叫做“芭蕾歌剧”。

十八世纪中期产生了“情节芭蕾舞”,结束了芭蕾与歌剧的合作,一门独立的艺术诞生了,整部舞剧上演了。

十九世纪中叶,浪漫主义思潮涌进芭蕾艺术领域,迎来了它的辉煌灿烂的成熟时代。

芭蕾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时期,足尖站立的技艺产生并迅速推广,足尖舞功成为芭蕾的一大要素。

2、音乐在芭蕾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根据舞剧脚本谱写的音乐,是舞剧编导赖以进行编创舞蹈和戏剧动作的基础。

舞剧音乐并不是只为了配合舞蹈动作,它既要体现完整的艺术构思、描绘戏剧性的情节进展,又要刻画鲜明的音乐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与感情变化。

舞剧音乐节奏明确、抒情色彩浓厚,适于舞蹈旋律,体现作品时代、地域风貌,因此有“舞蹈灵魂”之称。

正如有人所说“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到的音乐”,可见,音乐成了舞剧内容、舞台动作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音乐的交响性加强了音乐的主导作用,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3、随着交响芭蕾、现代芭蕾的兴起,新时期的中国舞剧在大胆的吸收、借鉴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4、经典舞剧赏析:

(1)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Ilitch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作曲。

作品作于1876年。

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

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

《天鹅湖》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

剧情大致是:

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

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

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

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

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天鹅湖》的音乐像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

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如《四小天鹅舞》,是该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2)中国舞剧《鱼美人》创作于1959年,是一部人、神相恋的爱情赞美诗,全剧共分为三幕四场。

舞剧音乐由吴祖强(1927—)、杜鸣心(1928—)创作。

音乐灵活的吸收了民间音调,成功地塑造了舞剧主人公“鱼美人”的形象。

《鱼美人》的创作和演出成功,为中国民族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诞生作了极好的铺垫。

(3)《红色娘子军》:

1960年,电影《红色娘子军》公映,1964年9月26日,在北京天桥剧院,根据电影改编的六幕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上演。

它的音乐借用了电影中的主题曲《娘子军连歌》,为舞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主题曲的作者是黄准,吴祖强、杜鸣心、戴洪威、施万春、王燕樵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主要作曲者,李承祥、蒋祖慧、王锡贤编导。

主要人物有:

洪常青、吴琼花、南霸天等。

197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把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拍摄成电影,1971年元旦,彩色芭蕾舞影片《红色娘子军》在全国上映,并走向海外市场,获得普遍赞赏。

1994年《红》剧先后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经典”和“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的殊荣。

剧中的经典音乐片段除《娘子军连歌》外,还有:

《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万泉河水清又清》等。

(4)《白毛女》:

外文名称:

《TheWhite-HairedGirl》,本剧是依据著名歌剧《白毛女》改编、创作的,是在周恩来总理提出的“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艺改革的号召下编演成功的中国芭蕾舞剧。

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经典舞蹈作品”。

跟踪练习

1、根据本课提供的文字材料,复述西方舞剧的发展线索。

2、舞剧音乐有哪些作用?

3、舞剧《天鹅湖》的音乐由俄国著名作曲家创作于1876年。

4、请写出至少三部中国芭蕾舞剧及剧中主要人物。

三中外音乐发展简介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了解西方音乐不同发展时期的简要历史,以及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

重点难点

1、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

2、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能随乐哼唱并记住本课欣赏的乐曲的音乐主题。

3、各个时期音乐的含义及其代表人物。

4、西洋管弦乐队及其编制。

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音乐

我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祖国的国土上生息、繁衍大约有170万年的历史,到了商朝,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已经使用文字,在甲骨文中保留了一些可供研究的音乐文化史料。

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

根据资料,1986—1987年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计18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七音孔骨笛用简单的指法既可以吹奏出像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

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被测定的骨笛年代为距今7920(±150)。

这样,我们可以有科学根据的说,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

(1)“八音”为古人对乐器的分类方法,即按照乐器制造材料的性质分为八音,这是我国音乐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从周代开始。

八音为:

金(钟、镛、铙等)、石(磬、鸣球等)、丝(琴、瑟、筑等)、竹(箫、箎、篴管等)、匏(簧、笙、巢、和、竽等)、土(埙、缶等)、革(鼓、鼗、鼙等)、木(柷、椌等)。

(2)在春秋末期,经过一些人的选择形成“诗三百”的集子,后世称之为《诗经》。

孔子曾以它作为音乐教材向他的弟子传授,今存《诗经》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类。

其中“风”是《诗经》的精华,基本上是北方民歌,这些民歌充满了热烈的生活气息,它的题材有爱情的、有劳动的、有生活风俗性的、有讽刺的、有童话的等等。

(3)《流水》:

古琴(系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曲,全曲共九段,分成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以生动的音乐形象,描写壮丽山川,抒发宽广的胸怀和坚定不移的志向。

作品可能诞生于公元前三世纪,相传为伯牙所作。

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的美国“航天号”宇宙飞船所携带的喷金唱片,录入了《流水》。

古琴亦称七弦琴,或丝桐、绿绮等,因缚弦七根又称“七弦琴”。

琴体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形狭长。

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徽”。

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在孔子时代,琴就已经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在中国古代,古琴被列为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它的内涵远远超越了普通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2003年联合国将中国的古琴艺术列为世界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4)《梅花三弄》(古琴曲):

以梅花为主题的乐曲,主题又出现三次,故为“梅花三弄”。

相传原为东晋恒伊所做(相传桓伊将军帅队出征,骑马行进在古道渡口处,忽见一人上前拦阻,请将军为其吹笛,桓伊沉思片刻,便欣然下马,走到渡口旁,怀中取笛,轻放唇边,一曲(梅花三弄),笛声悠扬,美妙绝伦,刹时路人鸦雀无声,凝神谛听,如醉如痴,全曲吹毕,激起一片叫好声。

桓伊吹罢,并无一言,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这就是音乐史上有名的“桓伊三弄”),后经唐代琴人颜师古改编为琴曲。

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即使用该曲主题片断作为开场音乐。

(5)古琴曲《酒狂》相传是魏晋名士阮籍(“竹林七贤”之首)所作,相传他是一位很高傲的文学家,对一般人均“白眼”相对,在他带领下,竹林七贤“托兴于酒,以乐终身之志”,这首作品就是刻画这种醉酒后迷离恍惚、步履蹒跚的神态,表达了清淡家们愤世嫉俗的放达情怀。

(6)《阳关三叠》系根据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佛”的王维写作的千古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而谱曲创作的,又称《阳关曲》、《渭城曲》,因三次重复演唱原诗,故为“三叠”。

(7)琵琶:

拨奏弦鸣乐器。

广泛用于中国民族乐队的弹拨乐器。

它的历史悠久,积累了高超的演奏技艺及丰富曲目,成为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合奏的重要乐器。

琵琶二字,在中国古代是摹拟演奏手法的形声字,右手向前弹出曰“琵”,向后弹进曰“琶”,是弹奏时的两个基本手法。

约在公元350年前后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北方,公元551年前又传到南方。

隋唐时代更为广泛流行,成为歌舞音乐的重要乐器。

琵琶曲有大曲、小曲之分。

大曲亦称大套,有文武之分。

文套宜于表现文静细腻、柔和美妙的情趣,如《夕阳箫鼓》、《汉宫秋月》等曲;武套适于表现威武雄健、豪放爽朗的气概,如《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鹅》等曲。

小曲亦称小套,通常每曲为68板。

如琵琶文套大曲《塞上曲》中的《思春》、《昭君怨》等5个小曲。

2、西方音乐流派

西方音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15世纪以前,音乐主要服务于宗教教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削弱了宗教音乐的统治地位,城市平民和文人主张歌颂世俗和理性,提倡科学,主张音乐为人服务,农民也跟着觉醒,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音乐开始走向民间。

主要作曲家有:

杜费、奥凯亥姆、依萨克、加布里埃尔、帕莱斯特里那、拉索、莫尔来、吉本斯等。

(2)巴洛克时期(1600—1750)这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君主国家走向繁荣,宫廷的权力和财力扩大,统治者热衷于扶持艺术,宫廷音乐和沙龙音乐盛行,为贵族服务的音乐显示出豪华和娇柔的气息,刻意修饰成为风尚。

但是音乐家自己生活在人民中间,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所创作的音乐也表现普通老百姓的悲惨遭遇,富于感情,体现了音乐家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态度。

歌剧的产生和发展成型是这个时期的标志,清唱剧、大合唱及歌曲、组曲、协奏曲、奏鸣曲等样式纷纷出现并且逐渐巩固下来,为古典乐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巴洛克流派先后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昌盛,涌现了一批对后世很有影响的作曲家,如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维瓦尔第、德国作曲家巴赫、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等。

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意大利正歌剧《里纳尔多》等等。

(3)古典时期(1750-18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到整个欧洲,艺术的面貌也随之更新,音乐从以宫廷为中心的贵族文化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巴赫、亨德尔所代表的巴洛克高峰,已经逐渐为古典时期的新风格所取代。

真正的顶峰是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个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海顿用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和巧妙的作曲技法,为大型器乐曲奠定了结构基础,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表现了真挚、明快、乐观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对光明、幸福的追求,晚期作品出现戏剧性的对比冲突,歌颂平民而批判贵族。

贝多芬是古典音乐后期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里,已有了本人感情色彩的渗入,如在他耳朵完全丧失听力后,加之恋爱上的受挫,使他陷入了极度痛苦,几近绝望,但他终于没有屈从于悲

惨的命运,而是奋起与之抗争,这在他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反映得尤为突出,从此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贝多芬还把合唱植入了他的被誉为交响乐的顶峰的《第九(合唱)交响曲》。

他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枢纽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其他古典乐派代表如格鲁克、凯鲁比尼等。

这时期的主要音乐作品有海顿的104部交响曲及84首弦乐四重奏、清唱剧《创世纪》、《四季》等,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及多部弦乐四重奏、钢琴曲等,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九(合唱)等九部交响曲及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歌剧等。

(4)浪漫时期(1820-1900)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繁荣期,科技和工业大大发展,贫富两极分化日益加剧,艺术家们对现实不满,力图抨击社会,挣脱资本主义枷锁,于是产生了反传统、反习惯、反形式的浪漫派艺术。

在作品中充分注入自己自丰富感情,强调个性解放,较强烈地反映了对现实的冷漠和反抗。

这个时期留下了极其丰富多采的音乐遗产。

主要作曲家有:

舒伯特、柏辽兹、罗西尼、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威尔第、奥芬巴赫、布鲁克纳、比才、柴可夫斯基、苏利文、塔涅耶夫、埃尔加、马勒、理查·施特劳斯、莱格、拉赫玛尼诺夫等等。

主要作品有舒伯特的歌曲《魔王》、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门德尔松多首“无词歌”钢琴曲、舒曼钢琴曲集《童年情景》、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拉赫玛尼诺夫歌曲《玛利诺之歌》等等。

到了19世纪中叶、浪漫派作曲家积极汲取民间音乐的营养,许多作品的民族性格越来越明显,后人称之为民族乐派作曲家。

它在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自我意识强,不拘一格特点的基础上,将它拓展为民族性,用本民族民间的体裁形式,或直接采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民族风情,描绘人民的风俗生活,歌颂自己的祖国家乡等,为本民族的人们所喜爱。

如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法国的圣—桑、古诺、弗兰克,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罗马尼亚的埃涅斯库,同时期俄国的强力集团及格林卡、柴可夫斯基,以及力图恢复古典精神的德国的勃拉姆斯等等。

主要作品有肖邦的钢琴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李斯特15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圣—桑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斯美塔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等等。

(5)现代音乐(1900-)现代音乐反映了人类复杂的精神面貌和历史文化,对于各种现代哲学、美学和文艺思潮的兴衰变幻,史家们在分期分类上有各种不同观点。

音乐上更是流派纷呈,一方面古典和浪漫的传统继续发展,派生出不同的或者相反的分支,另一方面又不断出现标新立异的新派别,相互交叉影响。

主要作品如:

德彪西的钢琴曲《水中倒影》、勋伯格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巴托克的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春之祭》、奥尔夫的清唱剧《卡尔米纳·布拉纳》(又译《世俗之歌》或《布拉纳寺院之歌》)、布列兹《无主之槌》、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约翰·凯奇《4分33秒》和《第七变奏曲》等等。

a、印象主义——这是与浪漫派相对抗的乐派,反对浪漫派那种基于个性和情感的表现意识,而强调瞬时感官刺激的感受,表现朦胧、飘忽的意趣,追求新颖的音乐效果,故意突破传统规范,破坏传统的逻辑性,实际上是一种音响的象征主义。

首席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其他成员如拉威尔、杜卡、沃恩·威廉斯等人,并不完全追随德彪西,各自有不同的发展。

b、表现主义——与印象派反其道而行之,是后期浪漫派的深化,强调表现主观感情,表现自我矛盾、冲突、恐惧、忧愁之类比较极端的感受。

音乐上的特征是紧张、强烈、尖锐,节奏复杂,变速频繁突然,打破拍率的强弱规律,用记号来标明重音所在,强弱对比达到极限。

这个派别的典型代表是十二音体系,它由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为首从后期浪漫派的“调性崩溃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