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难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4574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中考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生物中考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生物中考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生物中考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生物中考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中考难题.docx

《生物中考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中考难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中考难题.docx

生物中考难题

1、(10分)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

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

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实验中除了_______这个变量外,其它条件都应_______。

(2)对

(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开始的,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________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瓶。

(5)在图中还有___________这种生物成分没有体现,主要包括_____的细菌和真菌,它们对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2、(10分)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____,该实验中有_____个变量。

(2)经酒精脱色后,叶片丙变成了____色;滴加碘液后,叶片丙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

(3)通过步骤,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

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比较叶片____和____,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平衡起重要作用。

3、(10分)据报道,纺织厂下岗工人张某,被有关媒体“包装”后,迅速蹿红,一跃成为“营养大师”,由他们策划出版的书籍《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销量迅速突破400万册,该书鼓吹人们通过吃绿豆等进行“食疗”……。

目前,因喝绿豆汤过量导致腹泻的病人有所增加,卫生部称张某“营养专家”身份系造假……

另据报道,泉州刘某听说生吃活泥鳅可以“去火”,就生吃活泥鳅,结果引来寄生虫在体内“打隧道”,出现发烧、全身发抖、肌肉酸痛等症状。

(1)查阅《食物成分表》,绿豆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未知,暂视作含量为0。

若某人受蛊惑长期只吃绿豆,可能会患上病(任写一项)。

(2)当绿豆被食用进入消化道后,绿豆中的蛋白质可在______被初步消化,最终在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并吸收。

(3)蛋白质作为构成_______的基本物质,青少年儿童需大量补充。

(4)医生决定为“腹泻”病人进行静脉注射药物治疗。

当药液从患者前臂血管

注入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_________。

(5)有同学说,虽然寄生虫与细菌、病毒不同,但由寄生虫侵入人体引起的疾

病也是传染病。

他的说法正确吗?

(6)刘某得病后,听到“泥鳅”二字就全身发抖、没有食欲,这是反射,这个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才能完成,完成这次反射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

4、(10分)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

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六大类营养成分中,不需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       。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是       。

(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血变成了______血;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       _______,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4)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_______滤过和是肾小管__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5)如果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   分泌不足。

(6)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   __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一、主题三生物与环境(10分,每个空格1分)

前些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牲畜,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

1、右图一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

(2)在牧草→鼠→狐狸→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填“较差”或“较强”)。

(4)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5)该食物网中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生物是_________。

2、右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的各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6)当乙的数量减少时,受到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A.甲B.乙C.丙D.丁

(7)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吃食物。

A.甲B.乙C.丙D.丁

(8)铅中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我国共发生了16起血铅事件。

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A.甲B.乙C.丙D.丁

(9)保护好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10)南极的分解者非常少,如果有一天你作为科学家到南极去考察,为了保护环境,在你离开南极时你应该怎么做:

(至少一点)

1、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

请根据图一及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本题共5分)

图一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作用。

其生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来完成的。

(2)甲装置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大烧杯内装的是清水,而小烧杯装的液体是;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3)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会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4)丙装置透明塑料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并用手挤压塑料瓶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

2、利用“设施农业”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这是现代农业的一种较先进的生产方式。

如图二所示: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大棚蔬菜的生理活动,将A装置(内装籽粒饱满的辣椒种子)和B装置(辣椒幼苗)用透明玻璃管连接。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5分)

(5)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并用手挤压塑料瓶,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

(填“加强”或者“减弱”),其原因是B装置中浓度增加。

(6)如果要证明幼苗的呼吸作用,必须对B装置进行

(填“遮光”或者“光照”)处理。

(7)实验结束后,实验小组把幼苗移栽到冬暖大棚进行跟踪实验,发现菜农给大棚内的辣椒幼苗施用大量的氮肥,促进枝叶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生活需要。

1、下面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与肾单位模式图,阿拉伯数字表示人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2]内的血液达到心脏时,首先流入(填心脏的结构名称)。

(2)观察心脏的结构,可以看到图中[4]__________的壁最厚,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在血液过程中,为防止血液倒流,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四肢的静脉中都具有_________。

(4)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而瘦肉精能降低其携氧能力。

(5)气体进出结构[1],必须通过作用完成气体交换,经此过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6)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6]形成,再通过[7]肾小管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7)某人患阑尾炎时,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数目明显增多的项目是。

2.以下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10分)

(1)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共同完成。

(2)完成反射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它包含五个部分。

(3)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

___________

(4)从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执行“醉驾入罪”政策。

凡是酒后驾驶,检测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就视为“醉驾”,处3~6个月或以上的拘役。

请问:

“醉驾”过程中,由于酒精麻醉了脑部的,使驾驶员的操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因此,我们应大力宣传“醉驾入罪”政策,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

在红绿灯路口,当驾驶员看到红灯亮时及时停车等候,这属于(选填条件、非条件)反射。

(5)激素是由___________分泌的,含量极少,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特殊化学物质。

如人体生长发育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__________。

(6)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产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分泌的不足,而胰岛位于上

1、(10分)某村庄有一个池塘,原来池塘中藻类植物丰茂,还生活着许多鱼和虾。

后来在池塘附近办了一家设备简陋的小化工厂,化工厂经常把污水排入池塘申。

结果,这个池塘变成了一潭死水。

请分析回答:

(1)请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其能量传递具有

单向流动和的特点。

(2)化工厂的污水使原来生机勃勃的池塘变成一潭死水的原因是:

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干扰,超过了池塘生态系统的能力的最大限度,使水生植物陆续死亡,导致被严重破坏。

(3)要让池塘恢复原状,必须治理的非生物因素是池塘中的、淤泥等。

(4)向池塘中引入生物因素时,必须引入的生物是水生绿色植物(如藻类植物),原因是水生绿色植物属于,能通过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5)上述事例提醒人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人类从事生产活动要遵循规律,用全局、长远的观点综合考虑问题,积极地保护环境,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2、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

(10分)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处理见下图;

②将实验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进行水浴加热脱色;

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观察上图可知:

A与B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C与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2)步骤②后,上图塑料软瓶内壁上会有水珠是由于植物作用和瓶内液体蒸发产生的。

(3)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这是叶片进行作用产生的;从B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叶片进行的作用所消耗。

如果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瓶挤出的气体,由于B瓶叶片进行上述生理作用会放出气体而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步骤④进行水浴加热脱色时,用小烧杯内的液体来溶解叶中的叶绿素。

(5)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瓶的叶片。

实验证明:

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所需的原料有。

3.(10分)以下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民以食为天”我们吃进去食物中的养料被上图中的消化吸收进入血液中。

而人体需要的氧气通过肺的通气由外界进入图中,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部周围毛细血管,这样血液由血变为血,后流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最后由[D]将血夜喷入主动脉,送至全身进入细胞后,供细胞进行作用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若b、c表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该过程是通过完成的。

(3)某人患肩周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A]

(4)图中所示AB之间和CD之间有房室瓣能起的作用。

4、(10分)取某健康人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下表数据。

右图为尿的形成示意图。

请回答有关问题:

成分

A液(克/100毫升)

B液(克/100毫升)

C液(克/100毫升)

90

99

95

蛋白质

7.0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50

尿素

0.03

0.O3

2.00

(1)表中液为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液为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

(2)B液流经图中[

]肾小管的作用形成C液。

(3)从血管①流入肾脏的血液与从血管②流出肾脏的血液相比,血管②中的血液内等废物的含量明显降低。

(4)如果某人C液发现有红细胞、蛋白质时,你认为可能是图中的[③]发生病变。

如果某人C液中出现了葡萄糖,此人可能患有病。

临床上可使用一种激素治疗此病,该激素的名称是。

(5)保健医生告诉我们:

不要憋尿!

这是因为及时排尿有利于()

A.排出代谢终产物B.平衡体内水分C.调节糖类代谢D.调节无机盐含量

(6)排尿反射从反射类型上看是属于反射。

完成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叫。

一.植物生理。

某中学2009级三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共10分):

探究I:

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吗?

(NaOH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

下图是探究呼吸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A瓶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

(2)D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

(3)若将萌发的种子换成大豆幼苗,应对C装置进行处理,目的是。

探究II:

观察大豆植物的生活史

下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根尖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_______。

(2)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__和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⑤(果实)是由④中的______发育形成的。

探究III:

小兰为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

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如图丙)。

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2)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

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

应去掉图乙中的。

二.生态系统。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

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

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共10分)。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l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__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没有______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

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___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5)若设计一个装置,条件与1号装置完全相同,并将其放置在黑暗中,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预测,这一个装置中的小鱼存活时间会比1号瓶要短很多,可以得出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

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

三.血液循环与代谢废物排出(共10分)

(1)若b、c表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该过程是通过完成的。

(2)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4条途径中,属于排泄的是。

(3)某人患肩周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病灶共经过A腔次。

(4)血管②与血管①相比,②中的血液内含量明显降低的物质有、、

(5)若某人身体出现炎症,并且2处的液体中含有血细胞,则可能是出现炎症,同时血液中数量会增多。

(6)A和B腔,C腔和D腔之间都有瓣膜,瓣膜的作用是,使血液从

流到。

答案与说明:

本题考查了血液成分的生理指标,要求学生分析心脏及血液循环模式图,判断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要理解代谢废物和排泄的概念及分析判断,分析血液在流经肾脏前后的成分变化。

(1)扩散作用

(2)1、2(3)1(4)氧气、无机盐、尿素等

(5)肾小球;白细胞(6)防止血液倒流;心房;心室

四.人体神经和激素调节。

请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回答(共10分):

(1)小明在一次春游时手指被蜜蜂蛰了一下,手立即不由自主地缩回。

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结构叫,它完整的结构由个部分组成,若其中任何一部分损伤都无法完成反射活动。

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

(2)狗看到肉便会分泌唾液,这是属于反射,H和I位于眼球的视网膜上,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

在这一反射活动中,眼球相当于是图中的【】,而【D】则是唾液腺,该腺体属于分泌腺

(3)人吃完饭一段时间后,胰岛分泌的会增加,若该激素不能正常分泌,导致激素分泌过少,则人体会患

(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

活动的是。

1、据专家介绍,蚯蚓可大量吞食垃圾中的有机物,如饭菜、纸张等,一个3口之家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几千条成年蚯蚓可将其全部“消耗”。

蚯蚓吃垃圾的同时会产生无味、无害、高效的多功能生物肥料。

蚓肥用于花卉,可明显延长花期,花更鲜艳;用于果蔬生产,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可提高品质和贮藏时间。

⑴上述材料提及的生物中,可作为生产者的是和果蔬,因为它们可以进行作用制造有机物。

相对而言,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者,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人类共同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中,该生态系统称为。

⑵蚯蚓属于分解者,其分解有机物时所产生的生物肥料的主要成分是,可供植物再利用。

可见分解者在自然界的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⑶蚯蚓的身体有许多体节,与水蛭、沙蚕、蚂蟥等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蚯蚓的体表具粘液,有利于呼吸时溶解空气中的;在地面蠕动时,蚯蚓的腹面贴地,其运动方式属于;从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活习性可以看出,生物能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环境。

2、右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⑴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

⑵曲线BC段光合作用强度。

其原因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植物的作用也增强,为避免水分散失太快,叶片上的部分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吸入量减少。

⑶曲线DE段中,D点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D点的时间约

为时,是因为从这时起除了温度下降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也开始减弱。

到夜晚,光合作用强度持续下降,直到不再释放氧气,此时在周围的空气中可以检测到另一种气体在增加,这种气体是,是植物进行作用产生的。

⑷请根据题目给我们的启示,写出一种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

⑸把生长旺盛的该植物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这四个试管中,沉入底部的叶片最先浮起来的是()

A、煮沸过的自来水25摄氏度照光B、自来水25摄氏度照光

C、自来水0摄氏度不照光D、自来水25摄氏度不照光

3、中学生在体育课剧烈运动时发生昏厥现象已多次见诸于报刊,其实昏厥原因有多种:

⑴贫血性缺氧。

常言道“吃啥补啥”,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有其一定的道理,如吃猪血能补血,这是因为猪血中含有丰富的铁质,在人体小肠内中可以不经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中,同时铁是构成人体蛋白的重要成分,该蛋白使红细胞具有运输的功能。

⑵先天性心脏病的房间隔缺损,会造成心脏的左心房和两个腔相通,动脉血与血部分混合,血液循环运输气体能力不足而造成身体容易疲乏甚至昏厥。

⑶一些同学因不吃早餐,血液中含量急剧减少引起昏厥,一般采用温开水冲泡喂服,可直接被小肠吸收,迅速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⑷高温下运动,流汗过多引起中暑昏厥。

常采用温开水冲泡食盐喂服,以及时补充血液中和的含量平衡。

4、人体在受神经系统各种反射方式调节的同时,还在生长、发育、生殖、代谢等许多方面受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调节。

⑴晋江市地处闽东南沿海,海产品是市民的主要食品。

可见,大脖子病在该市的发病率(填“极低”或“较高”)。

近些年,人群中“甲亢”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甲亢是由于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如果是婴、幼儿时期分泌过少,就会患症。

因此,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应多吃含丰富的海带等海生植物。

⑵英国拇指汤姆将军查尔斯的身高只有64厘米,他是幼年时期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症,他的智力(填“低下”或“正常”),生殖器官发育(填“不全”或“正常”)。

⑶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血液中气体的浓度过高,会促使呼吸运动频率加快,这属于(填“神经”或“激素”)调节。

一、生物与环境:

1、(10分)长江刀鱼,分布于长江及近海半咸淡水区,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食小鱼虾,是一种洄游性鱼类。

数据显示,长江刀鱼的数量一直呈直线下降的趋势。

1973年长江沿岸长江刀鱼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10年80吨,2011年12吨。

也许过不了几年,我们真要和长江刀鱼说再见了。

据专家说,长江刀鱼减少主要原因是历年来过度的捕捞;加上水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