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4317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教学重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包括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原始积累两个方面。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就是: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大量的货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两个条件最早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通过两条途径产生:

一是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侵入手工业领域所形成。

而资本的原始积累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这种方式以英国的“羊吃人”圈地运动最为典型。

所谓“羊吃人”,是指英国新贵族为了得到赚钱的羊毛,用暴力圈占耕地改做牧场养羊,将农民逐出田园,使其流离失所无以为生的强暴行径。

英国这种用羊群剥夺农民饭碗,用圈地以图资本积累的暴虐经济活动,史称“圈地运动”。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巧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圈地运动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不仅体现在提供了土地这样的物质条件,还体现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劳动者。

资本主义发展史表明,一部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就是用剑与火剥夺小生产者的历史,就是一部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历史。

正如马克思所说: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有其特定的运行规律。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形式,它的产生有两个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第二,价值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第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

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时,价值规律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后果:

一方面,它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另一方面,其作用具有自发性、事后性、盲目性,因而难以很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第四,货币是价值形式历史发展的结果。

商品作为价值物总是不可捉摸的,它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商品交换的发展也就是价值形式的发展。

价值形式是随着交换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货币的职能及货币的具体形式也在不断发展。

第五,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的存在,决定了简单商品经济中存在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都是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个包括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完整体系。

该理论体系通过对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两个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揭示了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分析,揭示了劳动转化为价值,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劳动的社会性转化为与商品生产者相对立的社会关系的必然性。

这一分析结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马克思阐明了私有制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即: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一旦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就转化为资本,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就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由此应运而生。

劳动价值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该理论的提出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石。

从实践上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变化和货币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

我国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重要任务。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即: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实现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核心。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的统一。

剩余价值实现理论着重阐明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是通过资本的流通过程实现的。

资本通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剩余价值,通过流通过程实现了剩余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的分析是着眼于资本运动的形式、资本运动的速度和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的考察。

通过对个别资本循环与周转,即个别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阐明了个别资本运动的形式、连续运动的条件以及运动的速度;通过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阐明了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生产难以实现按比例发展的内在矛盾。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阐明了剩余价值分割为商业利润、地租、利息等各种具体形式的内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

正是由于剩余价值被分割为各种具体形式,归不同剥削集团所占有,才使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得以存在,使这些剥削集团赖以生存,使整个资本主义机构得以正常运转。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也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家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实质,这就是:

工人不只是受个别资本家的剥削,而是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

因为整个资本家阶级“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

”工人阶级要彻底摆脱被剥削的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推翻整个资本家阶级的统治,摧毁资本主义制度。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这一内容包括三个知识点:

一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的内在联系。

这三个知识点的基本结论是: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可以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失衡和矛盾进行调节,但是,只要少数人占有社会的大部分财富,而多数劳动者只占有社会的少量财富的分配制度不改变,生产过剩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显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的现象。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具有欺骗性。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它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趋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公众和社会集团对直接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要求越来越高,公民权利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

第二,公民民主出现由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延伸的趋势。

第三,各种政党和利益集团迅速发展、社会舆论监督增强,民主政治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这些现象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觉悟和斗争的加强,西方国家的民主体制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突破资产阶级的狭隘利益的局限。

总起来说,西方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是以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转移的。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也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

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从思想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当今西方一些学者借全球化之机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后意识形态时代”等论调,是没有根据的,是违背客观历史事实的。

我们不能失去警觉。

要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广泛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教学难点

1、.怎样理解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术界存在着不同见解。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第二种含义是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不同类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马克思指出:

“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一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进行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

”这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

另一观点认为,上述见解混同了价值和价格、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

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实现过程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过程;商品的社会价值是通过同一部门的生产者的竞争形成的,是由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供求变化不直接改变商品价值量,只影响商品总量中各种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比例的变化,从而影响由哪一种生产条件来决定社会价值。

事实上,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商品上的分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应有之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

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

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

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从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分配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经济调节的目标,由于社会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2、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在雇佣劳动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或者准确地说,商品的价值是由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的。

抽象劳动的第一层含义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差异,寻求所有劳动都具有的共同属性。

这就是劳动中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

抽象劳动的另一层含义是,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中凝结价值的多少)不是由具体生产该商品的劳动者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形成,而是由生产该种产品的所有劳动者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平均值”形成。

这是因为,同一市场上的同类商品只允许有一个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个价值就是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生产该种商品的全体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的平均值。

由于生产资料在劳动过程中都要么是劳动加工对象,要么是劳动使用的工具——它们自身的价值也是靠人的劳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的,所以,其他生产要素不创造任何价值。

只有人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将原材料中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

如对纺织机器的操作生产出布匹等,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棉纱变成了布匹,棉纱和机器的(部分)价值也被转移的布匹中。

另一方面,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新价值。

上面的例子中就是织布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付出的抽象劳动凝结成为布匹的新价值。

弄清楚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以及生产力与价值创造的变动关系后,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就容易说明了。

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作为劳动对象,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扩展了劳动创造价值的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劳动对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不同的生产领域劳动加工的对象不同,因而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加人其中。

生产要素理论从“两要素”说发展的今天的“四要素”说、“五要素”说等,虽然理论上还没有取得一个确定的划分种类,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在劳动中的作用正在被重新认识。

要素扩展了,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领域也随之扩大了。

第二,作为劳动工具,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降低了单位产品中价值创造。

在同样的劳动时间情况下,虽然先进机器设备的应用并不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商品使用价值的总量,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了。

3、知识、信息、科技、管理等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如何?

理论界对知识、科技和管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区分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

因为知识、信息、科技对于价值的作用是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两个不同层次以不同的形式发挥作用的。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知识、信息、科技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效率实现的;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由于劳动者对新知识、信息、高科技的掌握和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直接劳动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率,从而使单位商品价值中劳动力成本大大下降。

另一种观点认为,管理和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重要主体。

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拥有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分工和协作越来越发达,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执行总体劳动的不同职能的劳动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

马克思指出,“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这种劳动能力的承担者也被列在生产工人的概念下”,“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

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

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

”总体工人包括在生产现场直接操纵和管理自动化装置的工人,也包括不在生产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都属于生产劳动者。

在以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直接生产工人的比重大大减少,而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则大大提高,这就是说,复杂劳动所占比重不断增大。

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复杂程度较高的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

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学技术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

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所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因素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创造价值,而是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价值。

4、怎样理解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创造是雇佣工人抽象劳动的“物化”、从而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

价值创造要回答的问题包括:

价值实体是什么、谁创造了价值、创造了多少价值。

价值分配则是按一定的“规则”将工人生产的产品在社会成员间进行配置的过程。

价值分配要回答的问题有:

价值归属、分配“规则”以及价值分配实现手段。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另一方面,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又不是一回事。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思考:

第一,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价值创造总额等于价值分配的总额。

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表现为林林总总的、巨大的商品堆积。

根据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

(1)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转移了原生产资料中的价值。

到新的产品中;

(2)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v+m)。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W≡c+v+m。

社会总商品的价值量是全社会各生产部门投人劳动总量之和。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既是创造财富的劳动过程,也是财富价值的增殖过程。

通过劳动过程,物质资料的使用价值(效用)得到了提高,新的价值也被创造出来了。

由此可见,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没有价值创造就没有价值分配;一个社会生产的价值总量等于社会价值分配的价值总量。

第二,财产制度是价值分配的前提,社会劳动是价值是商品市场交换的中枢。

生产的目的是消费,这就需要对生产出来的、价值不等的财富进行分配,使之进人消费领域。

但与价值创造遵循劳动原则不同,价值分配采用的则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多种分配方式。

价值创造只是确定了商品的交换尺度(市场交换的比例关系),商品归属首先要因循的是社会财产制度,而不是价值的来源。

在雇佣劳动关系中,产品最终归资本家所有。

工人获得价值分配v,也是根据其劳动力的所有权决定的。

在产业资本家的职能分解为独立的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同样是根据自己的货币所有权,迫使产业资本家“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进而获得商业利润和借贷资本的利息的。

按财产所有权分配价值后,商品价值的分配并没有真正完成。

商品生产在私人劳动下进行,必须通过商品出售,完成“商品惊险的跳跃”,私人劳动才能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

在这个转化中,各类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交换尺度,将平衡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从而决定个别资本家的实际分配到价值的多寡。

具体情况是,私人劳动低于、等于、高于社会劳动的企业,通过商品的出售,分别获得超额、平均、较少(甚至可能是负的)利润。

只有等到商品出售完成,商品中凝结的价值的分配才初步完成。

这些分配都是以财产的所有权为依据、最终通过市场价值中枢的平衡作用实现的价值分配。

除此之外,按社会保障原则进行的价值分配,是一种价值配合的所有权原则和市场交换原则的价值分配制度。

这种分配制度,已被现代国家普遍采用。

5、正确理解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含义

所有制是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指占统治(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在现代社会,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力以外全部要素,如土地、资本等。

作为社会的基本制度,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因为,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以及社会成员相互间的政治、经济地位等生产关系的全部环节。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有制与生产关系时常可以替代使用。

无一例外的情形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的支配者,而劳动力的拥有者则成为被统治、被支配的对象。

法律意义的所有制是经济意义的所有制的法律化、制度化。

即便在没有正式法律条文做出规定的情况下,通过社会习俗、社会舆论等非正式制度,法律意义的占有权利也能够得到实施。

马克思就曾指出:

“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这种法权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所有制一旦上升到法权形式,权利的维护就从所有者个人的能力,上升、扩大到了社会或国家行使的“公共权力”的程度。

所有权是人们财产占有关系的法律体现。

与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占有不同,所有权是对财产的占有关系的法律化。

法律意义所有权的出现,使得财产的占有权弱化为所有权下的一个权项与所有权分离了。

在市场条件下,法律意义的“所有权”与经济意义的“占有权”因此都获得了一个交易的价格:

所有权获了财产转让的价格,占有权获得了财产使用的价格。

这种由法律意义所有权派生出来的财产权利叫产权,包括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又称索取权,是从财产使用、财产转让中获得收益的权利。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产权的交易使得财产本身成为价值分配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信用制度和资本市场在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类财产之间建立起了相互转化的桥梁。

所以,财产所有权与占有权的分离与资本市场的职能,使得生产资料所有制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1)通过资本市场的产权交易,生产资料所有者在不断变化;

(2)通过资本市场两头分别连接生产资料所有者与生产.资料实际经营者的功能,出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3)通过高度分散的资本市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高度分散了。

6、生产自动化与剩余价值的来源

生产自动化意味着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器程序化的运行所替代,意味着人的劳动投入越来越少。

而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财富(使用价值)被生产出来。

高科技的运用使得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财富的生产增加的同时,采用高科技的企业利润也在增加,否则资本家不会采用先进科技。

由此引出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是:

生产中劳动投人减少了,为何利润(剩余价值)却可能提高?

在高科技普遍采用的形式现代经济中,劳动还是价值或利润的源泉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工艺,无论其对生产过程覆盖的程度有多大,自动化程度有多高,它们都是作为“所有者的生产资料”参与到价值、使用价值的生产中来的。

机器设备的运转也只是按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运行的。

无人工厂中机器设备的运行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到新的产品中,而不能创造任何新的价值。

只有活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利润)的源泉。

把生产自动化情况推向极致——无人工厂—这个问题传达的意思就更为清楚。

那就是,

无人工厂难道没有利润(剩余价值)吗?

仅凭直觉就能给出否定的答案。

那么,无人工厂的利润(或剩余价值)是哪里来的呢?

第一,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而不是由某一家“无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