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4296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

《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docx

初一年有理数第110课时导学案第2章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1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1有理数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2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二、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阅读课本P10并完成课后练习;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有没有比0小的数?

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_____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问题探究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2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1有理数2.有理数》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3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集合的含义.

二、知识链接整数和分数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那么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

2、整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3、有理数也可以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有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数称为自然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数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自然数集。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三)问题探究

问题1:

观察下列10个数,并将这10个数做一下分类;

+5,-0.72,58%,-60,0,

31,+3.14,

请问:

该分为几类,又该怎样分呢?

请先分组讨论交流,再写出来分为类,分别是:

 

问题2:

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0除外)?

如果可以,应分为哪两类?

师生共同交流、归纳所有的正数组成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集合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课本第14页1---4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14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

c.-2000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D.O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3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2.1数轴》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4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1、掌握数轴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二、知识链接正数;零;负数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阅读课本15—16页,完成第16页练习1---3题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三)问题探究1、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吗?

2、自己动手操作,看看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引导归纳:

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即、方向和长度。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请你画好一条数轴

 

2、利用上面的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

1.5,—2,2,—2.5,

,0;

3、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

0,

-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个。

2、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正方向移动1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

点A表示的数是()

A.-5,B.-4C.-3D.-2

3、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4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5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1.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2.理解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零的合理性.

二、知识链接数轴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阅读P17-18完成第18页练习1--2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画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5,-2,-3,0,2

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填空:

(1)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2)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

(三)问题探究如图,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的大小顺序是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大于-2.5而不大于3的整数有()A、4个;B、5个C、6个D、7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小的有理数是0B、最大的负数是-1

C、最大的负整数是-1D、最小的自然数是1

3、用“<”或“>”填空:

(1)-1000 

(2) 0.0001   -300

(3)―5-4(4)

4、写出所有比-5大的非正整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出数轴,把下列各数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连接起来。

3,-2,

,0,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观察数轴,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最小的正整数?

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

如果有,把它指出来

(2)有没有最小的负整数?

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如果有,把它指出来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5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3相反数》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1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6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1、理解相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2、能根据相反数的意义进行化简

二、知识链接数轴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先预习课本第19—20页,完成第21页练习1—3题。

(三)问题探究如:

1+(-1)=______,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______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填空:

(1)2.5的相反数是

(2)-3的相反数是

(3)是-8的相反数(4)2.3和互为相反数

(5)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并在数轴上把他们的相反数表示出来.

5,

1,0,

 

3.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B.

C.

和1

D.2和

4.化简下列各数

(1)

(2)

(3)

(4)+(+14)

 

5.

(1)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个,他们是;

(2)数轴上,点A如果表示3,那么与A点相距4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3)若数轴上的点A和点B分别表示相反的两个数,且A、B两点的距离等于6,那么这两点分别记着和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课本第21页习题2.3第1---4题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6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4绝对值》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1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9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1、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意义。

2、会求已知数的绝对值。

二、知识链接相反数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阅读P22-24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1、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2、填空:

|+3|=   , |0.2|=   ,   |+8.3|=   , |+100|=   ;

|0|= ;|-2|=    , |-0.5|=  ,  

(三)问题探究若

,则a=___,b=____.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比较大小:

①‐79___0②│‐79│___0③│‐

│___│

│④│‐

│__│

2、计算:

(1)│-18│+│-6│=;

(2)│-36│-│-24│=;

(3)│-3

│×│-

│=;(4)│-0.75│÷│-

│=.

3、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______.4、绝对值不大于4的非负整数有___.

5、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5的整数有_________.

6、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3,│-5│,-3.14,0,│-2.5│,

,│-

│.

整数集合:

{…};正数集合:

{…};

分数集合:

{…}.自然数集合:

{…};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小东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为了计算汽车每千米的耗油量,某天上午,他在沿着南北方向营运是详细记录了行车情况,他规定向南为正,向北为负,下面是他这天上午行驶记录:

(单位:

千米)

已知该出租车这天上午共耗油9.6升,你知道小东爸爸的出租车每千米的耗油量是多少吗?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7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1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10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能正确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二、知识链接绝对值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阅读P25-27并完成课后练习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三)问题探究比较

的大小

归纳: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是:

(1)先求它们的________;

(2)比较它们的________的大小;

(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___________”这一法则比较原数的大小。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比较下列各数大小:

(1)–5与0

(2)–0.2与-0.25

(3)-

与-3.14(4)–(+3.12)与-∣-3.125∣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若

<b<0,将1,1-

,1-b这三个数由小到大排列起来.

2.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3.若m为有理数,试比较|m|与-5m的大小.

4.比较

的大小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8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6.1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11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二、知识链接绝对值;相反数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阅读P28-30并完成课后练习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三)问题探究计算:

(1)(-180)+(+20)

(2)(—15)+(—3)

(3)5+(—5)(4)0+(—2)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_____+(‐2)=‐5,(‐

)+

=______,(‐2.4)+2

=_______

(‐89)+(‐7)=______,3+(‐12)=_______,(‐2.3)+3.2=________

-3

+〔-(+

)〕=______,0+(-1-8.21)=________

2.已知两数19,‐27这两个数和的绝对值是_____,绝对值的和是______.

3.想一想,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一条河第一天水位涨了9cm,第二天水下降了12cm,则最后水位涨了____cm

5.一只蚂蚁从O点出发,在一条直线上爬行(向东规定为正),先想向西爬行了2m,反过来向东爬行4m,又向西爬行了7m,此时这只蚂蚁距离O点有多远?

在O点什么方向?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已知│a│=8,│b│=2;

(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

(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9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6.1有理数的加法2》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12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二、知识链接有理数的加法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阅读P32-33并完成课后练习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用字母表示)

交换律:

a+b=______结合律:

(a+b)+c=____________

(1)(-23)+(+58)+(-17);

(2)(-2.8)+(-3.6)+(-1.5)+3.6

(3)

+(-

)+(-

)+(+

(三)问题探究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2,-4,2.5,3,-0.5,1.5,3,-1,0,-2.5

问:

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计算:

(要求注理由)

(1)23+(-17)+6+(-22)

(2)(-8)+10+2+(-2)

(3)(-4)+(-3)+4+3(4)(-8)+10+2+(-1) 

(5)5+(-6)+3+9+(-4)+(-7)(6)(-0.8)+1.2+(-0.7)+(-2.1)+0.8+3.5

2.飞机的飞行高度是1000米,上升300米,又下降500米,这时飞行高度是多少?

3.存折中有450元,取出80元,又存入150元以后,存折中还有多少钱?

4.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上升了11℃,半夜又下降了9℃,半夜的气温是多少?

5.小吃店一周中每天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

128.3元,-25.6元,-15元,27元,-7元,36.5元,98元,一周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填空:

(1)若a>0,b>0,那么a+b0.

(2)若a<0,b<0,那么a+b0.

(3)若a>0,b<0,且│a│>│b│那么a+b0.

(4)若a<0,b>0,且│a│>│b│那么a+b0.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总第10课时主备人:

许良景成员:

《2.7有理数的减法》导学案

班级第小组姓名座号

课时安排:

1课时第1课时上课时间:

2013年9月13日

一、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二、知识链接有理数的加法

三、预习指导【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阅读P35-36并完成课后练习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反馈(未解决问题或掌握不理想的内容)

有理数减法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b=___________.

(三)问题探究计算

(1)7-(-3)+(-4) 

(2)(-31)-12+23+12-47

(四)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文章特点、结构图示等)

(五)当堂达标【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1.计算:

(1)-8-8;  

(2) 8-(-8);  (3)0-6;     (4) 0-(-6)   

2.计算:

(1)16-47; 

(2)28-(-74);  (3) (-112)-98; (4)341-249.

3.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4.全班同学分成五个组做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200分,答对一题加20分,答错一题扣20分,各组分数如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220

280

-160

-100

320

 

(1)第一名超出最后一名多少分?

(2)第四名超出最后五名多少分?

 

(六)巩固提高【评价:

(由小组学科代表负责填写并反馈:

A、B、C、D)】

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

(1)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五、学习反思(存在问题/错题记载等)[教师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