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406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5

1.1项目概述5

1.1.1项目名称5

1.1.2项目承办单位5

1.1.3建设地址5

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5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5

1.4建设规模及内容6

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6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6

第二章建设条件及厂址选择8

2.1主要建设条件8

2.1.1建设地址8

2.1.2基本情况8

2.1.3自然地理8

2.1.4社会经济9

2.1.5抗震条件11

2.1.6交通条件及外部协作条件11

2.2环境保护12

第三章产品需求分析和建设的必要性13

3.1产品市场需求分析13

3.1.1酒市场需求分析13

3.1.2饮料市场需求分析14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6

3.2.1解决大枣销售难问题16

3.2.2摆脱公司阻隔16

第四章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7

4.1建设规模及内容17

4.2设备选型及明细17

4.3产品类型及规模18

4.4生产目标19

第五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20

5.1总图布置20

5.1.1总平面布置20

5.1.2竖向布置22

5.2工厂运输22

5.2.1厂区运输设计的要求22

5.2.2道路布置要求23

5.2.3厂内运输23

5.3公用辅助工程23

5.3.1给排水23

5.3.2供配电系统24

5.3.3通讯设施25

5.3.4厂区绿化25

第六章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26

6.1企业组织26

6.2工作制度26

6.3劳动定员及培训计划26

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28

7.1项目区域环境现状28

7.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28

7.2.1施工期间28

7.2.2运营期间29

7.2.3排放标准32

7.3治理方案32

7.4环境影响评价32

7.5消防及安全32

第八章节能、节水34

8.1节能34

8.1.1节能的原则要求34

8.1.2节能措施35

8.2节水36

8.2.1节水的原则要求36

8.2.2节水措施36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8

9.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8

9.2项目实施进度表38

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工程招投标39

10.1项目管理39

10.2招标工作依据39

10.3招标工作原则39

10.4招标范围40

10.5招投标程序40

10.5.1招标40

10.5.2投标41

10.5.3开标、评标和中标41

10.6项目招标情况42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3

11.1投资估算43

11.1.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43

11.1.2投资估算范围43

11.1.3建设投资43

11.1.4流动资金估算44

11.1.5建设期利息44

11.2项目总投资44

11.3资金筹措44

11.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45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46

12.1财务评价依据46

12.2财务评价基数选取46

12.3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47

12.4成本估算48

12.5盈利能力分析50

12.6偿债能力分析50

12.7不确定性分析51

12.8财务评价总结53

12.9项目社会评价53

第十三章风险分析55

13.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及分析55

1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56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57

14.1结论57

14.2建议57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

宁夏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单位:

宁夏贺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建设地点:

宁夏贺兰县立岗镇兰丰村

建设年限:

1年,2006年7月-2007年8月

建设规模与内容:

建成1个5000亩集中连片优质小麦示范区,购置优质小麦生产必备农机具总价值49万元,完成500亩低洼农田盐碱地改造,修整支渠、干渠、毛渠共6000米,修整田间道路2000米。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20万元,主要用于田间沟、渠、路的维修,购置农机具,农药、肥料补贴以及人员培训等。

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每亩产值由381.20元增加到484.51元,增长27.1%,每亩纯收入提高到128.53元,亩增纯收益116.31元。

为全县优质小麦产业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对宁夏地区粮食安全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宁夏引黄灌区的优质粮食生产能力是未来几年宁夏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宁夏小麦总产量为82.5万吨,其中川区60万吨、山区22.5万吨。

贺兰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贺兰县小麦年产量超过7万吨,占宁夏全区小麦总产的8.5%,占宁夏灌区小麦总产的11.7%,而且生产潜力较大。

由于宁夏南部山区是全国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因大面积开垦土地,植被破坏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是目前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之一。

粮食生产能力低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消费缺口粮食还要靠宁夏引黄灌区增产来调剂。

因此,贺兰县在保持粮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对确保宁夏地区粮食安全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优质小麦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

随着宁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少吃好吃绿色产品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

面粉符合贺兰县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是必不可少的食品加工原料,优质面粉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生产优质小麦,是市场消费的需要。

3、贺兰县清真食品行业急需优质小麦

从食品行业看优质小麦的需求来看:

贺兰县穆斯林人口占较大的比重,随着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大,对清真餐饮的需求越来越大,发展以优质小麦为主要原料,加工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面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突出了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增加了优质小麦转化量,延长种植业的产业链,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位于贺兰县以南、银川市以北的德胜工业园区有食品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对贺兰县优质小麦的带动作用明显,对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的作用。

4、 小麦生产面临着发展的机遇

国家出台一系列保护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从人、财、物等方面的粮食生产体系倾斜,宁夏同时实行“订单农业”和“保护价”收购小麦,贺兰县政府重视优质小麦的生产,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都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优惠措施,调动了我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小麦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综上所述,建设优质小麦示范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二)可行性

1、具有较强的技术队伍

以贺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第一技术实施单位。

中心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在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改良等粮田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

其中,有的技术人员在优质小麦栽培技术方面得到过多次奖励,在优质小麦合理施用化肥、病虫害防治、机械化作业方面有纯熟的经验和技术,为标准粮田建设、新技术组装配套、大范围高层次应用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并且与各大种子经营部门和部分企业共同建立了优质小麦繁殖基地,为优质小麦品种覆盖整个地区创造了条件。

所有这些都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其中技术依托单位为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繁所和宁夏大学。

永宁县小麦育繁所与农科院近年来在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成绩显著,选育工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小麦品种及加工产品质优,加工能力初具规模

宁夏贺兰县土质肥沃,气候干燥,污染源少,是全国优质小麦最佳生态区,特别适宜于生产优质面粉。

主栽的小麦品种宁春4号,面筋含量较高,面粉灰分低、粉色纯白、粉质细腻、口感滑爽,是加工高档通用粉和专用粉的优质原料。

近年来以“塞北雪”面粉公司为代表的大型面粉龙头企业,创出了宁夏小麦面粉品牌,已成为国内免检产品,2002年“塞北雪”牌面粉通过了IS09002国际认证,1996—2003年间曾三次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绿色食品”,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评为“名牌产品”,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认定为“放心粮油食品”和推荐产品。

由于其质量上乘,价格适中,在国内市场较受欢迎,每年有2/3的产品销往北京及周边的陕、甘、蒙、青等地。

该企业以及品牌对贺兰县优质小麦生产带动作用明显,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另外,宁春35号在我县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该品种千粒重42.0-47.6克,生育期95-100天。

抗条锈病、白粉病,

抗青干,抗倒伏能力强,属优质面包用品种。

亩产量410.0-

467.6公斤。

3、贺兰县农业资源环境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9℃,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3281.6℃,大于或等于15℃的积温为2629.9℃,无霜期为155天,基本能够满足作物生长期所需的热量条件。

年平均曰照时数为2995.1小时,日照充足,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

黄河沿县域东侧自南向北缓缓流过,在贺兰境内流程约19.6公里,水量充沛,水质较好,年平均径流量346亿立方米。

地下水储量丰富,埋藏较浅,潜水调节储量约1.28亿吨,为我县农作物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由南向北穿过县境的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第二农场渠和西干渠五大干渠,全长112.3公里,年入境总水量13.7亿立方米,年灌溉引水量5.6亿方,灌溉贺兰县几十万亩农田。

区域位置优越,与银川市毗邻,位居银川经济基础核心区,在全区处于中枢地位,具有信息灵敏、流通网络密集、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交通便利,109国道、包兰铁路、沿山公路纵贯县境,县内交通四通八达,与国道、省道连网接轨,运输便捷,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畅通的道路网络。

以宽带为代表的现代通讯网络快捷便利,移动、联通通讯网络完善,程控电话、互联网、电信传输方便快捷。

政府信息网站构筑起了现代高科技信息平台。

这些优势,有利于农产品的集散、加工和外销。

  4、财政实力较强,配套资金有保障

新世纪以来,贺兰县农业经济突飞猛进,农业生产兴旺发达:

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2582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434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40元。

完全有能力保证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1、发展现状:

目前,贺兰县优质小麦的生产规模较小,区域化种植规模小与农机配套、社会服务水平低的矛盾突出。

农业装备以小型机械为主,大中型机械少,配套水平低。

加上近几年农民劳务输出力度加大,种粮多由老弱妇等低劳力人群进行,不能适应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发展需要。

另外,小麦加工增值能力低,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化、产销一体化的现代产业链条,产业化层次较低,龙头企业与农户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体和规模化、产销一体化的格局,带动作用不强,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弱。

小麦生产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传统小农式经营,仍处于农民自发生产的状态,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趋同性。

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前景分析:

为了调动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全区签订“粮食订单”,预计订单优质粮食1.2亿公斤左右;订单履约率达到71%左右,比前几年将增长20%左右。

在收购时坚持优质优价,长年、长时、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小麦收购价可能比国内主产区收购价格高出0.32-0.36元;不仅让农户能根据市场需求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粮,还解决了卖粮的后顾之忧。

我区有多家小麦加工企业,比如“塞北雪”面粉公司,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