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3816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docx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

河南省内黄一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

高三

2013-12-0919:

43

河南省内黄一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

语文

                                       20131206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国北方,冬季通常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进行供暖。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和用户三个部分。

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区域锅炉房,以煤、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

工业余热和地热也可做热源。

采取集中供热可以有条件地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便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卫生。

还可以腾出大批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

然而,集中供热也有不足之处,如:

一次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无论是否需要,暖气始终全天供热;因楼层不同而造成温度不均,若遇到供暖偏热,居民只有开窗降温。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集中供热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居住者日益提高的对供暖舒适度的要求;集中供热也不能适应在规定的采暖期前后气温骤降的特殊情况。

   相对于集中供热而言,分散采暖的规模可以小到分户采暖,也可以是整栋楼宇或整个小区。

其供热方式也多样化,如家庭用的烧天然气的壁挂采暖炉,利用空气、水或土壤作为热源的各种热泵,各种太阳能采暖装置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没有集中供热的我国南方地区,采用分散采暖方式的用户越来越多。

分散采暖的优点是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使用灵活,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我国南方地区宜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因地制宜解决人民冬季取暖需求。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不管是集中供热还是分散采暖,节能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采用新技术是提高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效率的关键。

对集中供热的热源部分,主要是采用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来提高锅炉的效率。

对热和用户端来说,都需要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来增强换热设备的效率,同时减少输送蒸汽或热水的耗功。

其中,新型折流杆热加热器的传热系数比传统的折流板热加热器提高25%,而流体流动阻力却降低25%,显著增强了热的经济性。

   对有条件分散采暖的区域应尽可能采用热泵技术和充分利用太阳能。

热泵是一种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能量利用装置,就像水泵使水从低处流向高处一样,它可以从环境中抽取热量用于供热。

热泵的供热来自两部分:

一部分是从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热源的热量,另一部分热量则由机械能转换而来。

热泵工作原理与制冷装置相同,但热泵的目的不是制冷而是“制热”,即热泵以消耗一部分高品质的机械能为代价来“制热”。

地下水、土壤、室外大气、江河湖泊都可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

   利用太阳能采暖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面。

如果将太阳能集热器获得的高温热水和地源热泵获得的中温热水混合起来给住宅供热,就可以同时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

而且,白天太阳辐射强时可以不开或少开热泵,甚至还可以将白天多余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夜晚使用。

这种复合采暖系统将大大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降低采暖成本。

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优势,将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并根据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的特点,实现热、电、冷三联供。

这将是改善我国南方地区居民居住质量和提高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不管是集中供热还是分散采暖,都必须以节能为核心。

B、集中供热主要在我国北方使用,我国南方地区是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

C、分散采暖的方式避免了集中供热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使用不灵活等缺点。

D、集中供热系统中的热源包括热电站、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等。

2、下列对提高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效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用新型折流杆热加热器代替传统的折流板热加热器,是通过采用强化传热技术的方式来增强热和用户端的经济性。

B、充分利用地下水、土壤、室外大气、江河湖泊等低温热源,可以通过热泵技术实现热量由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的转移。

C、混合通过太阳能获得的高温热水和通过地热能获得的中温热水,可以大大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降低采暖成本。

D、根据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的特点,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优势,将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热、电、冷的三联供。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热泵技术和强化传热技术,都是提高效率、实现节能的新技术。

B、热泵通过消耗一部分高品质的机械能来达到制热的目的,这是运用了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

C、集中供热除了为我国北方居民提供生活便利,还可以改善卫生,绿化环境,美化市容。

D、分散采暖比集中供热更具有优势,这说明可以在全国大力推广分散采暖,逐步取代集中供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贺胜,仁杰子也,通经传大义。

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

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出则参乘舆,入则侍帷幄。

[]

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帝亲征,胜直武帐中,虽亲王不得辄至。

胜传旨饬诸将,还侍帝侧,矢交帐前,胜立侍不动。

乃颜既败,帝还都,乘舆夜行,足苦寒,胜解衣,以身温之。

桑哥秉政,势焰熏灼,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

  

桑哥败,罢尚书省,政归中书。

帝问谁可相者,胜对曰:

“天下公论,皆属完泽。

”遂相完泽,而以胜参知政事。

大德九年,以胜代为上都留守。

既至,通商贾,抑豪纵,出纳有法,供亿不匮,民赖以安。

诸权贵子弟奴隶有暴横骄纵者,悉绳以法。

奉圣州民高氏,以赀雄乡里,身死子幼。

有达官利其财,使其部曲强娶高氏妇。

胜白帝,斥之,高氏以全。

岁大饥,辄发仓廪赈民,乃自劾待罪。

帝报曰:

“祖宗以上都之民付卿父子,欲安之也,朕复何忧?

卿其视事!

”民德之,为立祠上都西门外。

帝闻之,复命工写其像以赐,俾传示子孙。

初,开平人张弼,家富。

弼死,其奴索钱民家,弗得,殴负钱者至死。

有治其狱者,教奴引弼子,并下之狱。

丞相铁木迭儿受其赂六万缗,终不为直。

胜闻弼事,以语御史中丞杨朵儿只,遂劾奏丞相,得所赂事实以闻。

帝欲诛之,太后为言,仅夺其印绶而罢之。

英宗即位,铁木迭儿遂复出据相位,乃执杨朵儿只戮于市,且复诬胜迎诏不敬,并杀之。

胜死之日,百姓争持纸钱,哭于尸傍甚哀。

泰定初,诏雪其冤。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胜传旨饬诸将,还侍帝侧  饬:

命令

B.复命工写其像以赐        写:

摹画。

C.终不为直                直:

平反。

D.仅夺其印绶而罢之        夺:

改变。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贺胜深受皇帝信任的一组是(3分)

①辄屏左右,独留胜   ②胜解衣,以身温之

③遂相完泽           ④胜白帝,斥之

⑤俾传示子孙          ⑥泰定初,诏雪其冤

A.①④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胜十六岁的时候就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

因为贺胜严肃端庄不多说话,所以,世祖允许他听到大臣的密奏,担任身边侍卫。

B.贺胜举荐官员时能秉公进言。

桑哥当权失败后,权力归入中书省,皇帝询问谁适合担任宰相,贺胜从公论出发,举荐了完泽。

C.贺胜担任上都留守时颇有政绩。

他到任后,使商人自由经商,抑制豪强,财政收支有制度,供应财物不匮乏,百姓生活安定。

D.贺胜爱护百姓也深受百姓的爱戴。

他做过很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

在他蒙冤被杀后,百姓争相拿着纸钱在他的尸体旁哀哭。

7.把下面文中画线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

(5分)

(2)胜闻弼事,以语御史中丞杨朵儿只,遂劾奏丞相,得所赂事实以闻。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8~9题。

夜泊钱塘

茅 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8.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第二联。

 

9.结合全诗分析“微吟寄短愁”的“愁”的内涵。

 

(三)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

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乙   选考题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吴冠中:

飞向天堂的铁骨风筝

 吴冠中先生于6月25日晚11点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突兀的噩耗不仅震动了美术界,也叩击着普通民众的心灵。

 

回顾吴老的一生经历,他一直是孤独的另类,因为他的真实和硬气。

“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鲁迅,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态,越到晚年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

”2009年,吴老在自传《我负丹青》中对他燃烧一生激情付诸的丹青事业做出如上让人不解之说。

这“不解”的答案,印在他坦荡执著的一生。

1946年以绘画第一名成绩考取教育部公费,次年留学巴黎,1950年返国并开启创作生涯,及至近年厚积薄发,荣誉等身——他的艺途轨迹由命运的偶然和无奈铸就。

原先吴冠中迫于生计就读浙江大学工科,一年后与朱德群的偶然结识,重燃他对文艺的炙热,从此不管不顾痴魔献身丹青。

塞纳河畔,拳拳学子内心激烈的挣扎权衡,留在巴黎呼吸浓郁的艺术气息,还是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投身建设?

朱德群、熊秉明、赵无极……诸多好友选择留下。

吴冠中,义无反顾地成为第一批归国的学子。

这两个貌似偶然的转折,底里潜伏着必然。

鲁迅弃医从文,忧民归国。

以鲁迅为精神父亲的吴冠中,在心中的使命感驱使下也选择了神似的道路。

50年代末,无奈的吴冠中走上风景创作的道路。

他把浓郁的情感映射在一张张风景中……塞翁失马,不成想囿此孕育出他浓柳成荫的独特艺术世界。

进入春风吹拂的1980年代,吴冠中的画作开始被业界接受。

然而,吴冠中总是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身影孤单。

《笔墨等于零》、《绘画形式美》、《油画的抽象美》——几篇言辞激烈的艺术文笔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引发强烈的纷议甚至责难。

90年代后,当他的艺术成就被国内外权威美术界重视,艺术市场也热捧之时,耄耋之年的吴老仍是犀利得近乎苛求。

[]

他的画作不断创新,严苛甄选后,又大量地焚毁不中意之作,以至于一个新加坡记者目睹后感慨,吴老烧的是豪华房子。

渐次,老人的逆耳言论,更是放眼到教育、文化,“美院无用论”、“以奖代养”、“文化虚假繁荣”……硬骨的人不畏揭丑,吴老就是要效仿鲁迅先生挑开陋习弊病的脓疮。

诚然,他当今的地位让人不得做倾听状,可是多少人害怕他开口。

谁又能知吴老的乖张源自对当今文艺界的忧虑。

清醒的人定然看出貌似繁荣的文化艺术界,实则外忧内困。

内忧,是对于艺术自身的雾里看花。

短短三十年,从西方舶来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诸多名目纷沓而至,中国传统艺术被逼到死胡同。

纷杂的艺术界浮世绘让业内人士都无从应对,更别说是普通大众。

找不到自己方向的创作拼命求新求异,已然在当代艺术界有显赫坐标的大腕却不敢轻易改变风格,小心维护现有的风光。

外患,则源自这个被市场魔棒驱使的时代。

一百多年前巴黎亦是鱼龙混杂的名利场。

不同的是,那时对艺术纯净膜拜的心灵似乎更多。

不该责怪活在当下的人们,首先得求生计。

但诚如吴老所说,“艺术家本无职业”,选择以绘画技艺糊口,无人可指责。

可又想头顶艺术家头衔,又要贪享眼前名利,必然成了吴老抨击之辈。

吴冠中的一生作为,可以看作一面镜子。

多年激烈的言辞,饱含着他从“艺”到“人”的忧思。

于是,吴老说出《我负丹青》中让人“不解”的言论。

风筝不断线,这是吴老一篇创作笔记的名字。

他就犹如那只风筝,一直牵着他跌宕人生的那根线就是“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信念。

这是一只铁骨风筝,风筝飞逝天堂,但是线永不会断,它萦绕在吴老的画上、文中,还有人们的心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吴冠中早年迫于生计而学工科,一个偶然的机会,重新点燃了他对艺术的热情,从此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B、50年代末,吴冠中主动选择了风景画的创作方式,他倾注了浓厚的热情,终于孕育出独特的艺术世界。

C、“吴老烧的是豪华房子”,这句话含蓄地说明了吴冠中大量焚烧自己不中意的作品是感情冲动的行为,大量画作被烧令人惋惜。

D、吴冠中性格刚直,言语犀利,锋芒毕露,他的言论不仅限于美术创作,还涉及教育、文化等领域。

E、题目中“飞向天堂的铁骨风筝”取自吴冠中一篇创作笔记之名,化用自然贴切,比喻形象生动,突出了吴冠中的刚直性格。

(2)作者说吴冠中是“孤独的另类”,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的?

请简要概括。

(6分)

 

                                                                                         

 

(3)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90年代后,吴冠中为什么对文艺界满怀忧虑?

(6分)

 

                                                                                  

 

(4)怎样理解吴冠中“以鲁迅为精神父亲”的内涵?

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罗》记者艾哈曼德说:

“中国改革开放起步时,埃及的经济发展已如行云流水;中国经济成就超越我们时,我们才开始关注中国发生的一切。

B、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

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

C、初春时节的江南,已是嫩草青青,应时的花儿也悄悄绽放,真是春意阑珊,让人陶醉。

D、屈原涅而不缁,始终保持自己的清白,始终不向黑暗势力妥协投降,以自己对理想的坚守和执著,赢得了无数知识分子的景仰。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C、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先后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曾深受其影响。

D、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计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如果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待。

1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_______。

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16、将下面的三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

(6分)

①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②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③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

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要求:

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土                        

              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

 土壤的功用是无比崇高的。

而尘埃,却只能污染空气。

两者都由土而来,价值却全然不同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

你思考过它们的原因吗?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

内黄一中月考语文试题 20131206

 

 

7.见“参考译文”中的画线处。

[

(1)译出“累”“中”和“听”各1分,句意2分。

(2)译出“语”“遂”和“闻”各1分,句意2分。

]

参考译文:

   贺胜,是贺仁杰之子,他通晓儒家经传的要旨。

十六岁进入宿卫,为人庄重少言寡语,世祖很器重他。

大臣有密奏时,皇帝就使左右退下,只留贺胜一人,并允许在场旁听;皇帝外出,他则在车中警卫;皇帝在宫中,他便在住处侍奉。

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反叛,皇帝亲自征讨,贺胜在武帐中值班,即使亲王也不能随便进入。

贺胜传达圣旨命令各位将军,回来后侍奉在皇帝身边,箭纵横交错射到帐前,贺胜伫立侍奉一动不动。

乃颜战败之后,皇帝返回京都,夜间乘车出行,脚极冷,贺胜解开衣服用自己的身体给皇帝暖脚。

桑哥执政,威势逼人,贺胜的父亲贺仁杰留守上都,不愿在他手下干事,桑哥想暗地里中伤他,累计(向皇帝)上奏几十次,皇帝都没准许(准奏)。

  桑哥争权失败后,皇帝废除尚书省,将权力移交中书。

皇帝问谁可以担任宰相一职,贺胜回答:

“天下公论,都看中完泽。

”于是朝廷任命完泽为宰相,让贺胜担任参知政事。

大德九年,贺胜留守上都。

到任之后,贺胜开展贸易,抑制豪强,财政支出与收取均有法度,供给充足,百姓生活因此得以安定。

权贵子弟及其奴隶有横行霸道者,均按照法律制裁。

奉圣州百姓高氏,是他家乡资财最多的人。

他死后,孩子年幼,有个显贵的官吏贪其钱财,要属下强娶高氏妻子。

贺胜禀告皇帝,皇帝斥责了那个人,高氏得以保全。

这年遇到饥荒,贺胜就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上书自我检举擅发仓粮等待处罚。

皇帝答复:

“祖宗把上都的百姓托付给你们父子,想要让百姓安定,我还担心什么?

你还是任职吧!

”百姓感激他,在上都西门外为他设立祠堂。

皇帝听说这事后,命画工摹画了他的像赐给他,使传给子孙看。

 当初,开平人张弼,家里非常富裕。

张弼死后,他的奴仆到百姓家要债,没有讨到,就将负债者殴打致死。

审理案件的官员就叫奴仆牵连出张弼的儿子,把他们一同关进监狱。

丞相铁木迭儿受贿赂六万缗,不为张弼之子伸冤平反。

听说张弼的事后,贺胜告诉了御史中丞杨朵儿只,于是一同弹劾丞相,并把贿赂的事实上报朝廷。

皇帝想要诛杀丞相,太后为他求情,仅夺去他的印绶并罢免相位。

   英宗即位,铁木迭儿再次出任宰相。

铁木迭儿将杨朵儿只捉拿,并在集市处死。

又诬陷贺胜恭迎诏书不敬,也一起处死。

贺胜死的当天,百姓拿着纸钱在他尸体旁痛哭,非常悲伤。

泰定初年,皇帝下诏为他平反昭雪。

8.第二联用了六个名词性意象,描写了沉沉树林,茫茫秋雨中,一点灯火于风雨中摇曳,失群的大雁于风中振翅疾飞的景象。

 “孤灯”与“一雁”相对,摇曳的灯火恰如诗人漂泊不定的旅途,失群的孤雁恰如诗人孤独的身影,这两个惫象深刻揭示了诗人的心境,明是写景,实则诉状抒情,表达了诗人羁旅不定,凄苦悲凉的情感,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13 参考答案:

D(A、行云流水:

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

B、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C、春意阑珊:

指春天将尽,景致衰败,与“初春”矛盾。

D、涅而不缁:

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18

写作提示

(一)

   “土壤”在脚步车轮之下,在草水果蔬稻麦之下。

没有了土壤,也就没有了脚步车轮,没有了草水果蔬稻麦。

那么,我们再向深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尊敬的土壤,又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鄙夷的“尘埃”?

是对人的贡献!

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发:

人的价值又何尝不是这样?

有的人,身居高位,脱离群众,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头来变成一文不值的“尘埃”;相反,有的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实实在在的事,献身于事业,献身于大众,最终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也可换一种思路:

“位置”易人。

许多人在处于一介平民的时候,尚能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的事;一旦得势,权高位重,就会轻飘飘起来,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走上人生歧途,上演人生悲剧。

 

写作提示

(二)

 “土壤”与“尘埃”之所以不同,全在于所处“位置”的悬差。

“土壤”所处的位置最卑下,但它却有着最大最高的功用和价值;“尘埃”所处的位置比“土壤”高得多,但它的功用是负作用,它的价值是负价值。

可见位置的高下决不能等同于价值的高下。

 

范文赏析                    

 

找准人生的位置

“附着在大地上,你便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便是尘埃。

”正是因为土找准了它的位置,它才成其为土壤,让历朝历代的人民在土壤上耕作,救活了无数的人,实现了它的价值;而尘却没有,所以在那一念之间,它变为尘埃,让人厌恶,所以找准人生的位置很重要。

(引材料、析材料、亮观点  103个字)

找准人生的位置,继承大业,为人民造福,让生命焕发异彩,照亮整个古代中国!

(分论点一)

李世民找准了他的人生位置,使亲王一跃成为唐太宗。

是玄武门之变成就了唐王李世民,是唐王的任用贤能,虚怀纳谏,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慎用刑罚,文德治国的政策成就了“贞观之治”。

使唐朝出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

可谓是国泰民安。

正是他

找准找对了他的人生位置,才使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大唐的繁荣之景,同时也使唐王李世民名垂千古,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代明君。

(论据一)

找准人生的位置,辛勤劳作,刻苦研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让生命插上腾飞的翅膀,使之更有价值!

(分论点二)

袁隆平把他的人生位置定在了稻田里。

他刻苦研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他研究出了一种“超级杂交水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