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3751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总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为

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解析:

该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于均质区,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的差异较大。

答案:

D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解析:

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明显;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层发育深厚,但因流水的冲刷和淋失以及植物的吸收,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

答案:

D

2012西安检测)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

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解析:

根据图中区域边界轮廓特征、河流特征,可以判断四个区域的名称。

从左到右依次是:

三江平原、山东半岛(乙处为黄淮海平原)、浙江南部、珠江三角洲。

甲地纬度高,冬季漫长;乙地属大陆性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丙、丁两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湿润。

答案:

C

4.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环境

D.丁地适合发展粗放农业

解析:

甲地应保护好沼泽等湿地;乙地的黄淮海平原农垦历史悠久,缺少宜农荒地,发展方向应是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并改造中低产田;丙地地处浙闽丘陵,应该发展立体农业,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丁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不适宜发展粗放农业。

答案:

C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

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发挥你的想象回答5~8题。

5.“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分界线是(  )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的界线包括巫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界线是贺兰山

6.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7.图中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①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C.④区域能源矿产集中,农林资源丰富

D.③区域气候湿润,丘陵面积最大

解析:

由题意可知,“银色中国”是指我国青藏地区,其形成是由于地势高。

“金色中国”是指我国西北地区,其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

“黄色中国”是指我国北方地区,是流水搬运和沉积形成的黄土地。

“绿色中国”是指我国南方地区,是纬度位置低且距海较近形成的。

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是依据气候和地形形成的。

①地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②地由于气温较低因此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③地低山丘陵面积较广,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④地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答案:

5.C 6.B 7.A 8.B

(2012通辽模拟)不同区

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

政区图,回答9~11题。

9.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

解析:

松嫩平原作物生长期较短,长江三角洲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大,所以海

洋性较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松嫩平原降水少,温度低。

答案:

B

10.下列说法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广泛分布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

,比较肥沃。

答案:

A

11.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解析:

丁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第三产业的比重小,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

答案:

D

区域

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

据此回答12~13题。

1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

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转型阶段的描述

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解析: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断发展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粮食产量减少。

答案:

B

13.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

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④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新兴技术极大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新兴产业对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依赖程度减小,越来越趋向于分散;新兴技术产业要求洁净优雅的环境,因而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影响增强。

答案:

C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读图,回答14~15题。

14.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自然条件 ②市场需求 ③农业技术 

④地价高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促使郊区农业类型发生变化,近郊地价高,宜发展产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

答案:

C

15.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②河网密度变大

③环境污染加剧 ④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和工厂集中,排放的废弃物增多,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答案:

D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条件图,回答问题。

(20分)

(1)长江三角洲年平均气温在14~16℃,而松嫩平原则在0~6℃,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________,松嫩平原则属于________气候。

(3)长江三角洲由于人们长期的耕作改造而形成肥沃的________(土壤),松嫩平原则________(土壤)分布广泛。

(4)由于热量差异,长江三角洲农作物生长期长,可以______,而松嫩平原则______。

(5)试分析松嫩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具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长江三角洲的纬度位置比松嫩平原低,故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水稻土。

松嫩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壤为黑土。

两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比较。

答案:

(1)纬度位置 

(2)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 (3)水稻土 黑土

(4)一年两至三熟 一年一熟 (5)有利条件:

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

纬度位置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

17.(2012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的。

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

工业结构的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布局的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建设: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

注意读图,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城市规模的扩大,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湿地破坏等。

为此,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

注意第三个阶段中传统工业数量及布局的变化。

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 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面临枯竭,湿地破坏。

 (3)煤炭、

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 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或河流下游方向移动,并趋于集中 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