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3080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docx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培训知识手册

 

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

培训手册

 

浙江蓝天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八月

目录

1.系统概述3

2.工艺原理3

2.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原理3

2.2.液氨系统工艺流程4

3.工艺指标4

3.1原辅材料及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4

3.2装置危险性物料主要物性5

4.设备概况及功能介绍5

4.1主要设备介绍5

4.2主要设备清单7

5.系统运行操作指南9

5.1首次卸氨操作9

5.1.1确认系统达到卸氨要求9

5.1.2氮气置换11

5.1.3卸氨操作步骤12

5.2非首次卸氨操作步骤14

5.3液氨蒸发系统的操作步骤14

5.3.1蒸发器投运操作步骤14

5.3.2蒸发器停运操作步骤15

6.设备操作规程15

6.1液氨卸料压缩机的开、停机操作15

6.1.1启动前的检查内容15

6.1.2启动步骤15

6.1.3启动后的检查内容16

6.1.4停机步骤17

7.氨区日常检查与维护17

7.1日常巡检内容17

7.2定期工作18

8.安全注意事项18

8.1安全预防措施18

8.2氨气泄漏后处理措施19

8.2.1轻微泄漏19

8.2.2严重泄漏19

9.急救知识20

 

 

1系统概述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改造设置烟气脱硝装置。

采用SCR选择性还原法烟气脱硝工艺。

以NH3作为还原剂,在省煤器后350℃左右的烟温中与NOx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

氨区系统包括:

液氨卸料压缩机、储氨罐、液氨蒸发槽、氨气缓冲罐、废水泵、废水池等设备;供氨系统包括:

混合器、稀释风机等设备。

液氨的供应由液氨槽车运送,首先在卸氨前对卸氨管路及存储氨液罐进行N2置换,利用液氨卸料压缩机将液氨由槽车输入储氨罐内,储罐中的液氨输送到液氨蒸发槽内,利用辅助蒸汽加热后,液氨蒸发为氨气,进入氨气缓冲罐恒定压力,一定压力的氨气与稀释空气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在稀释风机吹送下,送达SCR烟气脱硝系统。

2.工艺原理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改造设置烟气脱硝装置采用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脱硝还原剂——气氨采用无水液氨加热蒸发提供。

2.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原理

SCR装置脱硝反应原理——烟气和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经过SCR装置的蜂窝式或板式催化剂层时,烟气中的NOx和NH3、空气中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污染的N2和H2O。

其反应方程为:

4NO+4NH3+O2=4N2+6H2O

6NO2+8NH3=7N2+12H2O

2.2.液氨系统工艺流程

液氨由液氨槽车送来,利用液氨槽车自身压力及氨卸料压缩机增压的方式将液氨由槽车输送至液氨储罐内储存,并利用液氨储罐与液氨蒸发器之间的压差,将液氨储罐中的液氨输送到液氨蒸发器内,以被加热过的水作为热源将液氨蒸发器内的液氨蒸发为气氨后,进入气氨缓冲罐,再经管道送至脱硝反应区。

液氨储罐及气氨蒸发系统紧急排放的气氨则排入氨气稀释槽中,经水吸收后排入废水池,再经由废水泵送至主厂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3.工艺指标

3.1原辅材料及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

(1)原材料的主要技术规格

序号

名称

规格

标准

备注

1

液氨

含NH399.6%

GB536-88《液体无水氨》

(2)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

序号

名称

规格

标准

备注

1

气氨

含NH399.6%

2

残留物含量

0.4%

红外光谱法

3.2装置危险性物料主要物性

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2.3类,其主要性质见下表:

分子式:

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

0.59

分子量:

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

0.7067(25℃)

CAS编号:

7664-41-7

爆炸极限:

15.7-27.4%

熔点(℃):

-77.7

1%水溶液PH值:

11.7

沸点(℃):

-33.4

火灾危险类别:

乙类

蒸气压:

882kPa(20℃)

最高允许浓度:

30mg/m3

自燃点(℃):

655.11

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IV

4.设备概况及功能介绍

4.1主要设备介绍

系统主要的设备包括液氨储罐(3台)、卸料压缩机(2台)、液氨蒸发器(2台)、气氨缓冲罐(2台)、气氨稀释罐(1台)、废水泵(2台)、压缩空气罐(1台)、氨泄漏检测仪器及一些安全辅助设施。

(1)储氨卧式储罐

液氨卧式储罐容量为160m3,3台,其中三台互为备用。

设计温度-20℃—50℃,设计压力0-2.16Mpa。

储罐上安装有两台安全阀,温度计、压力表、液位计、高液位报警仪和相应的变送器并将信号送到DCS控制系统。

四周安装有工业水喷淋管线及喷嘴,当储罐罐体压力或温度超高时自动喷淋装置启动,对罐体自动喷淋降温;当检测到有氨气泄露时,一旦检测到设备周围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超过设定浓度,消防喷淋装置会自动启动,对氨气进行吸收,控制氨气污染。

(2)卸料压缩机

卸料压缩机用于氨储存供应系统中液氨的卸载,在卸氨时它抽取储氨罐中的氨气,经压缩后送至槽车,将槽车内的液氨压入液氨储罐中。

ZW-1.0/16-24型压缩机采用双填料箱无油润滑活塞式气体压缩机。

是集压缩机、过滤器、气液分离器、安全阀、止回阀、两位四通阀、防爆电动机等为一体,在进口处配有气液分离器,确保被压缩的氨气无油、无水。

气液分离器配有安全阀、液氨排放阀和液位开关及压力开关。

压缩机的启停控制通过就地控制柜的手动按钮实现。

压缩机配有四通阀,能实现不同管路间液氨转移的切换。

压缩机的数量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

(3)液氨蒸发器

液氨蒸发器的作用是为把液氨加热成气氨提供场所,液氨蒸发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经减压过的蒸汽提供。

蒸发器的入口管线上装有调节阀与蒸发器的出口压力形成连锁。

在氨气出口管线上装有温度检测器,以便随时观察出口氨气的温度,使氨气至缓冲罐维持适当温度及压力。

蒸发器还装有安全阀,以防止设备超压。

液氨蒸发器按照1686kg/h容量设计。

数量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

(4)气氨缓冲罐

从液氨蒸发器蒸发出的氨气流进入缓冲罐,通过调压阀控制后,再通过氨气输送管线送到锅炉侧的脱硝系统。

气氨缓冲罐能满足为SCR系统供应稳定的氨气,避免受蒸发器操作不稳定所影响。

(5)气氨稀释罐

气氨稀释罐为一定容积水罐,水罐的液位应由满溢流管线维持。

稀释罐设计由罐顶淋水,液氨系统各排放处所排出的氨气由管线汇集后从稀释槽低部进入,通过分散管将氨气分散入稀释罐水中,利用大量水来吸收安全排放的氨气。

(6)氨气泄漏检测器

液氨储存及蒸发系统周围设有氨气检测器,以检测氨气的泄漏情况,并显示大气中氨的浓度。

当检测器测得大气中氨浓度过高时,在机组控制室会发出警报,操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氨气泄漏的异常情况发生。

氨气泄漏检测器分别布置在氨区及气氨稀释区域。

(7)排放系统

氨制备区设有排放系统,使液氨储存和蒸发系统的氨排放管路为一个封闭系统,废氨经稀释罐吸收成氨废水后排放至废水池,再经由废水泵送到工业废水处理车间。

(8)氮气吹扫系统

液氨储存及供应系统保持系统的严密性防止氨气的泄漏和氨气与空气的混合造成爆炸是最关键的安全问题。

基于此方面的考虑,本系统的卸料压缩机、液氨储罐、液氨蒸发器、气氨缓冲罐等都备有氮气吹扫管线。

在液氨卸料之前通过氮气吹扫管线对以上设备分别要进行严格的系统严密性检查和氮气吹扫,防止氨气泄漏和系统中残余的空气混合造成危险。

4.2主要设备概述

储氨罐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数量

3

尺寸外型

Ф3500x16000

容积

m3

162

工作介质

液氨

设备内操作温度

0~40

设备设计压力

MPa

2.16

材料

Q345R

卸料压缩机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数量

2

产品型号

ZW-1.0/16-24

结构形式

立式、风冷、无油润滑、活塞

压缩介质

氨气

公称容积流量

(m3/min)

1.0

压缩级数

一级

气缸数

2个

传动方式

皮带

噪声(声压级)

dB(A)

≤85dB(A)(一米距)

冷却形式

风冷

转速

r/min

850

吸气压力(表压)

MPa

1.6

排气压力(表压)

MPa

2.4

吸气温度

≤40℃

排气温度

≤110℃

电动机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型号

YB2180M-4

隔爆等级

ExdⅡBT4

防护等级

主机外壳

IP54

接线盒

IP54

转速

r/min

1440r

额定电压

V

380V50HZ3相

额定功率

kW

18.5KW

外形尺寸

(L×W×H)mm

约1200×450×980

重量

kg

630

液氨蒸发器技术数据表

液氨参数

液氨进口压力MPa

0.4-1.6

液氨进口温度℃

常温

气氨出口温度℃

40

最大蒸发量kg/h

1686

蒸汽参数

气源压力MPa

0.6~1.3

气源温度℃

300~380

蒸汽耗量kg/h

822

蒸汽喷入方式

文丘里直接涡流喷射式

加热水参数

工作温度℃

60

最大工作温度℃

65

最小工作温度℃

55

液位控制方式

水位开关

设备参数

壳程

材料

Q235

壳体厚度mm

6

设计压力MPa

常压

设计温度℃

90

管程

材料

304

管子规格

¢57×3.5 

设计压力MPa

2.3

设计温度℃

90

换热面积m2

45.38

保温

材料

硅酸铝

厚度mm

50

外护板材料

铝板

外护板厚度mm

0.7

使用寿命

30

氨气缓冲罐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数量

2

尺寸外型

Ф1600x2000

容积

m3

6.2

工作介质

氨气

设备内操作温度

40

设备设计压力

MPa

0.85

材料

Q345R

氨气稀释槽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数量

1

尺寸外型

立式Ф2000x2400

容积

m3

6.8

工作介质

氨水

设备内操作温度

40

设备设计压力

MPa

常压

材料

Q235B

废水泵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数量

1

扬程

Mpa

0.4

功率

kW

11

流量

m3/h

20

项目

单位

技术参数

氨/空气混合器

数量

2

规格

mm

Φ630mm×2340mm

稀释风机

数量

2

型式

离心风机

功率

kW

41

全压

Pa

6600

流量

m3/h

13400/15440

项目

数量

技术参数

注氨

格栅

开孔

576个,20#

5.系统运行操作指南

5.1首次卸氨操作

卸氨的原理主要如下:

利用卸料压缩机提高槽车内的压力,使槽车内压力高于储罐压力,利用压差将槽车内液氨压入储罐。

控制目标:

将汽车运入的液氨安全、平稳地卸入液氨储罐中备用。

相关参数:

液氨入口管线上的压力,气氨管线上的压力,液氨储罐顶部压力、温度,压缩机入口压力、出口压力,压缩机入口温度、出口温度。

5.1.1确认系统达到卸氨要求

1)检查卸氨所需的各种工具准备齐全

—确认卸氨所需扳手,“F”扳手到位

—确认卸氨所需防护器具到位

手持氨泄漏检测仪,防毒面罩,防化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确认通讯设备完好备用

2)检查落实仪表电气符合卸氨要求

—确认液氨储存系统的热控及现场仪表都已正常投用

—确认氨泄漏仪和喷淋装置已投入使用

3)安全设施检查完好

—确认系统安全阀都已正确投用

—确认消防器材完好备用,消防设施已正常投用

4)确认公用工程系统已正常投用

—确认工业风正确投用

—确认仪表风正确投用

—确认氮气正确投用

—确认工艺水正确投用

5)确认气氨稀释系统投用完毕

—确认气氨稀释罐内已充满水

6)检查系统流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确认1#液氨储罐顶部液氨入口管路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1#液氨储罐顶部气相出口管路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1#液氨储罐顶部压缩机回气管路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2#液氨储罐顶部液氨入口管路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2#液氨储罐顶部气相出口管路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2#液氨储罐顶部压缩机回气管路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1#液氨储罐底部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1#液氨储罐液氨出口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2#液氨储罐底部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2#液氨储罐液氨出口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液相、气相管路去稀释罐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液相管路进口总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气相管路出口总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液相管路氮气接入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气相管路氮气接入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卸车臂气相,液相线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1#压缩机进、出口阀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2#压缩机进、出口阀处于关闭状态

7)—确认卸料压缩机具备安全启动的条件

8)—确认槽车和设备已接地

9)—确认液氨槽车与液氨储罐液液相连;液氨槽车与液氨储罐气气相连

10)—确认系统在做完氮气置换后保有0.1MPa以上的正压,否则在各取样点处测氧含量,合格后方可进行卸氨操作,不合格需重新做氮气置换,直到在测氧含量合格为止。

在各取样点处测氧含量<3%,为合格。

5.1.2氮气置换

1)打开卸车臂液相阀门,

2)打开氮气吹扫阀当压力升至0.5MPa时,关闭此吹扫阀;(注意检查卸车臂连接处是否有泄漏)

3)打开液相管路排放阀,当压力降至0.05MPa时,关闭此排放阀

4)重复

(2)(3)步骤3次,则管道与卸车臂内的残留气体被氮气置换干净

5)打开卸车臂气相阀门

6)打开氮气吹扫阀,当压力升至0.5MPa时,关闭此吹扫阀;(注意检查卸车臂连接处是否有泄漏)

7)打开气相管道排放阀,当压力降至0.05MPa时,关闭此排放阀;

8)重复(6)(7)步骤3次,则管道与卸车臂内的残留气体被氮气置换干净

9)置换完毕,按照卸氨的步骤进行卸氨操作

5.1.3卸氨操作步骤

利用卸料压缩机把液氨卸进1#液氨储罐来说明卸氨的操作步骤:

1)确认1#液氨储罐已具备储氨条件

2)按照卸料压缩机正常启动前检查步骤对卸料压缩机进行检查,确认已具备安全启动条件。

并确认四通阀处于从储罐至槽车运行情况要求的方向(阀杆处于水平方向);

3)打开1#液氨储罐顶部液氨入口管路截止阀、气相出口管路截止阀;

4)微开液氨槽车上液相管路截止阀(此步骤由槽车司机操作),检查卸车臂与法兰连接处无液氨泄漏后,缓慢打开液氨管路液相总阀,使液氨槽车与液氨储罐液相连通;

5)微开液氨槽车上气相管路截止阀(此步骤由槽车司机操作),检查卸车臂与法兰连接处无氨泄漏后,缓慢打开气氨管路气相总阀;

6)在确认无任何泄漏后,根据液氨管线上的压力显示,缓慢调节槽车上液相出口阀门,利用槽车内液氨自身的压力向液氨储罐卸料;

7)当液氨储罐与槽车的压力相差0.2Mpa时,准备启压缩机;

8)缓慢打开1#卸料压缩机进出口阀;

9)启动卸料压缩机开始向槽车加压进行卸氨

10)在卸料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按照压缩机启动后注意事项对压缩机进行检查(应重点注意:

1.进出口压力是否正常;2.压缩机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过热、漏气、漏油,仪表指示有无异常等现象,如有应及时处理);

11)当液氨储罐液位高度达到75%时,停卸料压缩机;关闭卸料压缩机进口截止阀,卸料压缩机出口截上阀;

12)关闭槽车上气相出口阀,关闭槽车上液相出口阀门(此步骤由槽车司机操作);

13)关闭液相管路液相总阀、气氨管路气相总阀;

14)关闭1#液氨储罐顶部气相出口截止阀;

15)关闭1#液氨储罐顶部液氨入口管路截止阀;

16)打开液相、气相管路排放阀放掉管道内的余压;关闭此2只阀门;

17)打开液相管路的氮气吹扫截止阀,当气相与液相管道内充入氮气的压力达到0.5MPa时,关闭此阀门

18)打开液相管道排放截止阀,当液相管道压力降至0.05MPa时,关闭此阀门;

19)打开气相管路的氮气吹扫截止阀当气相与液相管道内充入氮气的压力达到0.5MPa时,关闭此阀门

20)打开气相管道排放截止阀,当气相管路压力降至0.05MPa时,关闭此阀门;

21)重复步骤(17)-(20)4~5次来达到用氮气置换气、液相管道以及金属软管中的氨气的目的

22)关闭卸车臂卸氨液相、气相管路阀;

23)分离槽车的连接软管及接地线,挪开固定车辆的垫木(此步骤由槽车司机操作)。

提示卡

1.首次卸载液氨前,液氨储罐内的空气要用氮气置换至安全水平,卸氨前,整个系统的氮气置换操作见《系统气密和置换操作卡》

2.首次卸载液氨前应在各取样点处测氧含量,<3%为合格。

3.注意氨罐的充装液位不要超过80%,储罐内要保留一定的蒸发空间。

5.2非首次卸氨操作步骤

1.如果液氨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在正常操作中卸氨时,只需利用氮气对卸车臂段管线进行置换,具体操作步骤参照:

(5.1.2氮气置换)

2.具体操作步骤参照:

(5.1.3卸氨操作步骤)

5.3液氨蒸发系统的操作步骤

液氨靠自身的压力从液氨储罐输送到蒸发器(氨罐压力<0.5Mpa时才启动液氨泵,且液氨泵为手动打开进出口阀后再启动泵),液氨在蒸发器中被热媒加热蒸发成气氨进入气氨缓冲罐。

任一台存储罐的液氨都可以进液氨蒸发器,任一蒸发器都可以进气氨缓冲罐。

5.3.1蒸发器投运操作步骤

(以投运由1#液氨储罐供应液氨至蒸发器为例)

1)确认蒸发器内液位在规定范围内;

2)按下面箭头图导通流程,关闭无关阀门;

1#/2#/3#液氨储罐1#/2#液氨蒸发器1#/2#缓冲罐;

3)设定蒸发器温度控制范围55℃—65℃,手动启动蒸发器后投自动;

4)打开1#液氨储罐出口气动阀;打开蒸发器液氨进口气动阀;将液氨引到1#蒸发器进口调节阀阀前

5)当蒸发器的温度达到65℃后将1#蒸发器进口调节阀的阀位给至5%,再根据蒸发器内的压力上升情况,缓慢增加阀位。

当压力上升至0.45Mpa后,调节阀投入自动。

6)再根据缓冲罐内的压力上升情况,待缓冲罐内压力达到0.3Mpa后投自动。

7)打开缓冲罐气氨出口截止阀,将气氨引到SCR区喷氨调节阀前。

5.3.2蒸发器停运操作步骤

以停运由1#液氨储罐供应液氨的1#蒸发器为例

1)关闭1#液氨储罐出口气动阀;关闭1#蒸发器液氨进口气动阀;关闭1#蒸发器进口调节阀

2)当蒸发器出口压力降至0.2MPa时,停蒸发器加热器,停循环泵。

3)到现场关闭缓冲罐出口手动门

4)通知主机已停止喷氨

6.设备操作规程

6.1液氨卸料压缩机的开、停机操作

6.1.1启动前的检查内容

1)压缩机曲轴箱内是否注满润滑油,油位应在视油孔的上刻线处。

2)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现象;

3)三角皮带的松紧是否适度;

4)防爆电动机的接线是否正确,接地线是否良好;

5)两位四通阀的手柄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按作业要求确定);

6)管线及阀门的连接是否正确,气相管绝对不允许与液相管串通;

7)压缩机组上各放散管安装是否正确;

8)转动压缩机飞轮,仔细倾听压缩机内部有无异常声响;

9)点动防爆电动机回转,检查回转方向是否正确,正确的回转方向是:

人站立在飞轮端,面向压缩机观察,飞轮应逆时针回转。

6.1.2启动步骤

1)卸氨确认流程畅通

2.打开压缩机入口阀门

3.打开压缩机出口阀门

4.将两位四通阀手柄置于水平方向

5.此时压缩机已经进入气相,应注意其压力读数。

再次检查连接部位有无泄漏。

6.打开气液分离器下方的排液阀,排出液体,然后再关闭

7.启动电机

8.在下列情况立即停机

●声音异常

●振动异常

●温度超标

●电流持续超高

●火花

●冒烟

注意事项:

1)若是管线内存液较多,应多次打开排液阀,直至将管线内的存液全部排净为止。

2)开启进气管线阀门时,必须缓缓开启,以免气流过猛,把浮子冲上去而关闭了切断阀。

3)卸氨时两位四通阀手柄位置处于水平方向,剩余氨气回收时两位四通阀手柄位置处于垂直方向

6.1.3启动后的检查内容

—确认压缩机进气压力≤1.6MPa

—确认压缩机排气压力≤2.4MPa

—确认压缩机进气温度≤40℃

—确认压缩机排气温度≤110℃

—确认无异常泄漏

—确认无异常声音

—写好压缩机的运行记录。

6.1.4停机步骤

1)按动停车按钮,压缩机停止工作,切断电源

2)关闭压缩机进、排气管线上的阀门

3)打开排液阀,压缩机内的存气排空,然后再关闭排液阀

停车后的注意事项:

1)管线上的进、排气阀门不允许内漏,若有内漏将使压缩机内逐渐升压。

2)打开排液阀后,进气压力表将迅速下降,而排气压力表则可能慢慢地下降,这是正常现象,说明压缩机内进气阀片及弹簧完好,密封较严密。

7.氨区日常检查与维护

为了保证液氨储存与蒸发系统各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氨站在停运或运行中必须对系统功能和设备定期进行试验或检查:

7.1日常巡检内容

氨站运行人员每班现场巡查2~3次,巡查中应注意观察各仪表的读数,作好记录,并与上位机上显示读数对比,有差距时应及时校对,包括:

1.检查氨罐的压力、温度、液位是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液位低于最低工作液位要及时进行切换或通知进氨;

2.检查蒸发器的温度、压力、液位是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3.检查缓冲罐的压力是否在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

4.检查氨稀释罐内液位是否在要求范围内;

5.检查工艺水总管压力是否在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

6.检查蒸汽总管蒸汽压力、温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检查空气储罐压力是否在设计工作压力范围内;

8.检查氮气瓶组压力,及时更换氮气瓶组;

9.检查运行机泵的运行声音、温度及出口压力是否正常

10.检查蒸发器电加热器及乙二醇循环泵是否运行正常

11.检查系统内有无泄漏;

7.2定期工作

1.对备用泵进行盘车,每班一次。

2.机泵每月15日更换备泵;

3.添加乙二醇溶液,将液位保持在80%以上;

4.卸料压缩机每3个月更换1次润滑油,液氨输送泵每两个月更换1次润滑脂,液氨装卸臂每年更换一次润滑脂,废水泵每工作2000小时更换一次润滑脂。

5.卸料压缩机系统检查内容:

曲轴箱油位、压缩机进出口压力、气液分离器排液(具体内容详见压缩机使用与维护)

6.每半个月对水喷淋系统的功能进行一次检查并试验正常;

7.安全阀要定期检验,每年至少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