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2789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docx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

通信工程专业装配实习任务书

院(系)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专业1104班学生姓名

一、装配实习主要内容装配调试来电显示电话机和对讲机

二、装配实习自2014年11月24日起至2014年12月19日止

三、装配实习进行地点: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

四、装配实习的内容要求:

1、查资料弄清楚来电显示电话机和对讲机的原理;

2、装配调试来电显示电话机;

3、装配调试对讲机;

4、完成装配实习报告(含原理、组成框图、原理图、装配调试步骤等),并计算机打印。

指导教师李翠华系(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

接受任务开始执行日期2014年12月11日学生签名

来电显示电话和收音机的装配调试

123

(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104班,陕西汉中723000)

指导教师:

李翠华

[摘要]目的:

本次实习主要学习对讲机与来电显示电话的原理与结构习对讲机和来电显示电话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整机安装的一般步骤,并掌握焊接元件的操作程序。

方法:

电话通信是实现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用户设备。

由送话器、受话器和发送、接收信号的部件组成。

发话时,由送话器把话音转换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到对方;受话时,由受话器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成话音

结果:

次实习完成了对讲机和来电显示功能的电话机的装配,并能正常工作。

结论。

本本次试验通过单人单组装配一台对讲机和来电显示功能的电话机,焊接调试,排除遇到的故障。

[关键词]对讲机;显示电话机;焊接

 

CalleridtelephoneandradioassemblydebuggingBalirong

(Grade11,Class4,MajorofCommunicationEngineering,SchoolofPhysicsand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ofShaanxiUniversityofTechnology,Hanzhong723000,China)

Tutor:

Licuihua

[Abstract]to]pickedpurpose:

thisinternshipmainlystudyprincipleandstructureofwalkie-talkiesandcalleridtelephonexiwalkie-talkiesandtheworkingprincipleofthecalleridtelephoneunderstandthegeneralstepsofthemachineinstallation,andmastertheoperationproceduresoftheweldedcomponents.

Methods:

:

cantelephonecommunicationistoachievesoundandpowertransformationequipmentbytheuser.Bythemicrophone,receiver,andsendingandreceivingsignalsofparts.Said,thetransmitterconvertsvoiceintoelectricalsignal,alongthewaytosendtoeachother;Bywords,bythereceivertoreceivesignalsbackintothevoice

Results:

thepracticeandcompletethefunctionofradiosandcalleridtelephoneassembly,andcanworknormally.

Conclusion.Thistestbysinglesingleassemblywithawalkie-talkieandtelephonecalldisplayfunction,weldingdebug,troubleshootfailures.

[keywords]walkie-talkie;Telephone;welding

[Chineselibraryclassificationnumber]TN858[identificationcode]A

 

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

目录

任务书I

摘要II

AbstractIII

1绪论2

1.1对讲机2

1.2来电显示电话机………………………………………………………3

2对讲机的组装与调试4

2.1工作原理4

2.2元器件说明……………………………………………………………6

2.3安装与调试……………………………………………………………7

2.4注意事项………………………………………………………………8

3来电显示电话机组装与调试………………………………………………10

3.1工作原理………………………………………………………………10

3.2安装与调试……………………………………………………………11

3.2.1电路的安装……………………………………………………11

3.2.2总体安装与调试………………………………………………12

3.3注意事项………………………………………………………………13

总结……………………………………………………………………………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附录……………………………………………………………………………17

1.绪论

装配实习不仅强化了我们电子电路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锻炼我们的电子产品制作能力;而且增强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工科学生就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实践经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了解当前社会先进科学技术,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以便以后更好地掌握自己所学,充实自己的思想。

1.1对讲机

对讲机,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如果把收音机收到的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为一个固定的中频载波频率(仅是载波频率发生改变,而其信号包络仍然和原高频信号包络一样),然后再对此固定的中频进行放大,检波,再加上低放级,就成了对讲机。

 超外差式对讲机能够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增益、灵敏度和选择性。

因为不管电台信号频率如何都变成为中频信号,然后都能进入中频放大级,所以对不同频率电台都能够进行均匀地放大。

中放的级数可以根据要求增加或减少,更容易在稳定条件下获得高增益和窄带频响特性。

此外,由于中频是恒定的,所以不必每级都加入可变电容器选择电台,避免使用多联同轴可变电容器,而只需在调谐回路和本振回路用一只双连可变电容器就可完成选台。

现在,绝大多数商品化收音机都是超外差式的。

对讲机的中频放大电路采用了固定调谐的电路,这—特点使它比其他收音机优越得多,综合起来有如下优点:

(1)用作放大的中频,可以选择那些易于控制的、有利于工作的领率(我国采用的中频频率为465千赫),以便适合于管子和电路的性质,能够得到较为稳定和最大限度的放大量。

(2)各个波段的输入信号都变成了固定的中频,电路将不因外来频率的差异而影响工作,这样各个频带就能够得到均匀的放大,这对于频率相差很大的高频信号(短波)来说,是特别有利的。

(3)如果外来信号和本机振荡相差不是预定的中频,就不可能进入放大电路。

因此在接收一个需要的信号时,混进来的干扰电波首先就在变频电路被剔除掉,加之中频放大电路是一个调谐好了的带有滤波性质的电路,所以对讲机的选择性指标很高。

在对讲机机中,有时还有一些附加装置,如自动增益控制、调谐指示、负反馈、温度补偿等电路。

加了这些电路,使得收音机在质量上和使用上都更趋完善,而且其中有些电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

  

1.2来电显示电话机

来电显示电话机是电话通信中实现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用户设备。

由送话器、受话器和发送、接收信号的部件等组成。

发话时,由送话器把话音转变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到对方;受话时,由受话器把接收的电信号还原成话音。

电话机一般分为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类。

磁石式电话机,用磁石式手摇发电机作振铃信号源并配有通话电源。

它对线路和交换设备的要求低,通话距离较远,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可不经过交换机直接通话。

因此,它适用于野战条件下和无交流电地区的电话通信。

共电式电话机,由交换设备集中供给通话和振铃信号电源。

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户间通话由人工转接。

自动式电话机,是在共电式电话机上,加装拨号盘或按键盘等部件组成的。

它通过拨号或按键发送选号信息,控制交换机进行自动接续。

使用简便,不需要人工转接,但自动交换设备较复杂。

另外,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功能的电话机,如录音电话机、书写电话机、可视电话机、智能电话机等。

电话机是美国人A.G.贝尔在1876年发明的。

中国于1903年建立了军用电话通信。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军用电话机正朝着体积小、重量轻、效能高、功能多、环境适应性强的方向发展。

2对讲机组装与调试

2.1工作原理

简单对讲机为了提高灵敏度指标增加了高放级,但高放级级数的增加是有限度的,如果为了提高灵敏度而加多高放级,则不但统调因难,更易发生寄生振荡。

而且,晶体管电路对高中低频带的表现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整个收音频带内的指标不和谐。

将所要收听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

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

如果我们在收音机内制造—个振荡电波(通常称为本机振荡),使它和外来高频调幅信号同时送到一个晶体管内混合,这种工作叫混频。

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频的结果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就是外差作用。

外差作用产生出来的差频,习惯上我们采用易于控制的一种频率,它比高频较低,但比音频高,这就是常说的中间频率,简称中频。

任何电台的频率,由于都变成了中频,放大起来就能得到相同的放大量。

上图为对讲机的原理框图。

可以看出,调谐回路的输出,进入混频级的是高频调制信号,即载波与其携带的音频信号。

经过混频,输出载波的波形变得很稀疏其频率降低了,但音频信号的形状没有变。

通常将这个过程(混濒和本振的作用)叫做变频。

1)输入回路 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首先进入输入调谐回路。

输入回路的任务是:

(1)收集电磁波,使之变为高频电流;

(2)选择信号。

在众多的信号中,只有载波频率与输入调谐回路相同的信号才能进入对讲机机。

2)混频和本机振荡器 电子学理论指出:

当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通过非线性器件时(例如三极管或二极管),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其中之一就是这两个频率的差频。

为了达到变频的目的,收音机必须自身有一个产生等幅波的高频振荡器,这个振荡器就叫做本机振荡器,简称“本振”。

  从输入回路接收的调幅信号(电台)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信号一起送到一个三极管高频放大器。

为了产生新的频率成份,我们使三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这样在三极管的输出端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当然,其中就有我们希望得到的差频。

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变频”。

为了得到一个固定的差频,本振频率必须始终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固定值,我国工业标准规定该频率值为465kHz。

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535kHz,本振频率就应该是535kHz+465kHz=1000kHz;当输入信号是1605kHz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1605kHz+465kHz=2070kHz。

这个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

不论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器继续放大,这是对讲机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上三种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达:

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率=中频

3)中频放大级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固定不变而且比高频略低,所以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通常,中放级包括1~2级放大及2~3级调谐回路,这与前面我们介绍过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

可以说: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中放级性能的好坏。

4)检波与AGC电路 经过中放后,中频信号进入检波级,检波级也要完成两个任务:

一是在尽可能减小失真的前提下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

二是将检波后的直流分量送回到中放级,控制中放级的增益(即放大量),使该级不致发生削波失真。

由于各电台的发射功率大小不同,电台距离收音机的远近也相差很大,所以它们在对讲机机天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压也相差十分悬殊,强弱之间可能相差上万倍。

如过对讲机对这些信号都一视同仁地放大,结果强台的音量就会声振屋瓦,而弱台的音量则细如蚊蚋。

显然为了平衡强弱之间的差异,我们必须要使整机的增益(放大量)能自动地进行控制。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通常我们是通过调整中放级的工作点(集电极电流)来实现的。

电台信号强时,把中放级的电流调小,使这一级的增益降低;反之,电台信号弱时将中放级的电流适当调大,使它的增益增加。

完成这种作用的电路通常称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简称AGC电路。

5)低频前置放大级低放也称电压放大级。

从检波级输出的音频信号很小,大约只有几毫伏到几十毫伏。

电压放大的任务就是将它放大几十至几百倍。

6)功率放大级 电压放大级的输出虽然可以达到几伏,但是它的带负载能力还很差,这是因为它的内阻比较大,只能输出不到1mA的电流,所以还要再经过功率放大才能推动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一般,袖珍收音机的输出功率约在50~100毫瓦(mW)左右。

  超外差式的接收方式不仅用于收音机中,而且广泛地用于其它电子通讯设备中。

所以,熟悉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是十分有用的。

2.2元器件说明

1)电阻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可以根据色差法对11个电阻进行分类。

具体方法如下:

绿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

电阻值计算方法:

在实物电阻中,第一二种颜色所对应的数字代表电阻值的前两位数字,最后一种颜色所对应的数字代表电阻值中从第三位开始数,“0”的个数。

2)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在安装电解电容时要求电容的管脚长度要适中,要正确判断管脚的正,负极,否则不能完成实现收音功能。

并且电解电容要紧贴电路板立式安装焊接,太高就会影响后盖的安装。

瓷片电容和电解电容一样,要求其管脚的长度要合适。

在焊接瓷片电容时不必考虑它的正负极性。

3)三极管在安装三极管时,一定注意要将元件安在正确的位置,否则装出来的效果不好。

同时,要求电容和三极管管脚的长度要适中,不要剪的太短,也不要留的太长,使它们不要超过中周的高度。

4)中频变压器(中周)中频变压器(简称中周)三只为一套,T2为振荡线圈的中周型号为LF10-1(红色),T3为第一级中放用的中周型号为TF10-1(白色),T4为第二级中放的中周型号为TF10-1(黑色)。

这三只中周在出厂前均已调在规定的频率上,装好后只需微调甚至不调,不要乱调。

中周外壳除起屏蔽作用外,还起导线的作用,所以中周外壳必须接地。

5)磁棒线圈磁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以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镀上锡,四个线头的接在对应的印制板的焊盘上,即a,b,c,d点,焊接前要仔细辨别b、c引脚,切不可弄反。

6)调谐盘由于调谐用的双连拨盘安装时离电路板很近,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出部分的元件引脚在焊接前先用剪刀剪去,以免安装或调谐时有障碍,影响拨盘调谐的元件有T2和T4的引脚以及接地焊片,双连的三个引出脚,电位器的开关脚和一个引脚。

7)变压器输入变压器圈骨架上有突点标记的为初级,印制版上也有圆点作为标记,安装时不要装反(还可以配合万用表测量进行分辨)。

8)发光二极管和喇叭发光二极管主要用来进行收音机开关的指示,当开关打开时发光二极管亮,反之则不亮。

它的接法弯曲成型,然后直接插到电路板上焊接即可,安装时要注意二极管的正负极。

把喇叭放好后,如果挪动,可用电烙铁将其周围的三个塑料桩靠近喇叭的边缘烫下去把喇叭压紧,以免其松动不稳。

除了上面列出的元器件外,还有电位器、电路板、导线、螺丝、耳机插座等元器件。

2.3安装与调试

1.安装器材:

电烙铁、烙铁架、钳子、镊子、剪刀各一个,焊锡丝若干,收音机套件一套,五号电池两节。

2.安装步骤:

1)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查元器件是否齐全;

2)认识识别各种元器件以及认清其作用,练习焊接技术;

3)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安装时用万用表检查元器件的好坏,每一步都做到认真仔细);

4)检查电路,将安装好的收音机和电路原理图对照检查下列内容:

a.检查各级晶体管的型号,安装位置和管脚是否正确。

b.检查各级中周的安装顺序,初次级的引出线是否正确。

c.检查电解电容的引线正负接法是否正确。

d.分段绕制的磁性天线线圈的初次级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5)接通电源进行初步调试,确认收台清晰后,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外壳进行组装。

3.收音机的基本调试:

调试是为了收音机能正常更好的工作,将调试好的部件组装成整机后,不可能都处在最佳配合状态,而满足整机的技术指标。

所以,单元部件经组装后一定要进行整机调试。

首先,按直观检查的方法对整机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有如下内容:

焊接质量检查、电池夹弹簧检查、频率刻度指示检查、旋钮检查、耳机插座检查、机内异物检查等。

结构调整主要是检查印制电路板各部件的固定是否牢靠,有无松动,各接插件间接触是否良好,机械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其次,对电路电流进行测量。

将电位器开关关掉,装上电池用万用表的50mV档来测量,表笔跨接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黑色表笔接电池负极,红色表笔接开关的另一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V,则说明可以通电,在安装电路板的时候注意把喇叭及电池引线埋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并且不要影响调谐拨盘的旋转和避开螺丝桩子,电路板挪位后再上螺丝固定。

当测量不在规定的电流值的范围则要仔细检查三极管的极性有没有装错,中周是不是装错位置以及虚焊等,若测量哪一级电流不正常则说明那一级电流有问题。

2.4注意事项

1.焊接前电阻要看阻值大小,并用万用表校核,电解电容及二极管要认清极性。

2.在焊接时应先焊小元件,再焊大元件,最后焊集成块,元件应尽量贴着电路板,认真仔细不要将元件插错;

3.一旦焊错要小心地用烙铁加热后取下重焊。

拨下的动作要轻,如果安装孔堵塞,要边加热,边用针通开。

4.手工锡焊分五步进行:

准备—加热焊件—熔化焊丝—移开焊丝—移开烙铁。

5.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以下为焊接注意事项:

(1)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2)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

(3)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

(4)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5)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

3来电显示电话机组装与调试

3.1工作原理

来电显示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

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

  1、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

  2、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3、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

4、而受话器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

来电显示电话机主要由叉簧,振铃电路极性保护电路,拨号电路,通话电路和听筒组成。

振铃电路:

他把交换机送来的25Hz交流变成直流,然后再产生两种频率不同的交替信号,驱动扬声器或压电陶瓷蜂鸣器发出悦耳的声音。

极性保护电路:

它的主要作用是把a/b,b/a线上极性不确定的电压变成极性固定的电压,以确保拨号电路和通话电路所要求的电源极性。

拨号电路:

拨号电路是由拨号专用的集成电路,键盘和外围电路组成。

它可以把键盘输入的号码变成相应的脉冲或双音多频信号,送到线路上。

同时能发出静噪信号来消除拨号时在受话器中产生的咯咯声。

通话电路:

它主要起2\4线转换,消侧音和放大接受和发送信号。

下图为电话机通话过程原理框图:

3.2安装与调试

安装器材:

电烙铁、烙铁架、钳子、镊子、螺丝刀、剪刀各一个,焊锡丝若干,来电显示电话机套件一套,五号电池两节。

3.2.1电路的安装

本套件共有三块印刷板电路:

主电路板、按键线路板和液晶显示电路板。

各部分安装过程如下:

1.按键电路板的安装

此部分安装较为简单。

先将两个发光二极管安插装要求弯曲后插在各自的位置上,并使灯管弯曲后穿过旁边的小孔,然后焊接。

减去多余的引脚后,检测一下两发光二极管是否正常发光,通常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黑表笔接发光管正极,红表笔接发光管负极,发光管发出微弱的红光为正常。

然后将液晶显示模块的15P排线插入按键电路板并焊接,注意字符的对应关系。

最后焊接接喇叭正负极的两根导线及电路板的11根跳线,焊好后剪掉多余的管脚,按键板电路安装完成。

2.主电路板的安装

主电路板元器件较多,插装焊接过程较为复杂,而且焊点密,焊接起来比较麻烦,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顺序装配,才能保证装配无误。

焊接时,应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开始装起:

电阻——跨线——二极管——瓷片电容——涤纶电容——电解电容——三极管——收线开关等。

插装时应尽量插到最矮焊接,以求达到整体美观。

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先清点认识所有元器件,对照元器件清单逐项查看。

2)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质量及规格,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插装。

3)对照电路板,熟悉电路,找出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安装位置准确安装。

注意某些元器件的极性。

4)焊接时各焊点加热时间和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及漏焊、错焊。

应尽量避免因拖锡造成的短路。

对耐热性较差的元器件,焊接时间不要超过3秒。

插焊完毕后再仔细检查一遍所有焊点的焊接质量。

5)所有元器件焊接完成后即可根据线路板图示连接方法焊接各种连接线,将所有的线焊在相对应的部分。

6)将19P排线的两端分别接至显示模块的CON1和主电路板对应位置上,注意各管脚的对应关系。

3.2.2总体安装与调试

1.电话机总装

1)把面壳反放到桌面上,在相应位置上放置25个按钮,再对齐放好导电胶,注意不能让按键调出来,放上按键板对准各个螺丝孔位,用对应的螺丝将其固定。

2)将显示模块对准面壳相应位置,轻压使其紧贴到位后用螺丝固定。

3)装上摘机传动件,并打上螺丝将其固定,以防掉出来摆动幅度太大。

放置喇叭时焊点需靠近按键板这边,以方便焊接。

喇叭放置好后也用螺丝将其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