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2595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docx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23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PM2.5的手工分析方法是______。

A.重量法

B.射线法

C.化学发光法

D.微量振荡天平法

答案:

A

2.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放速率标准分级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

B.位于一类区的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一级标准

C.位于二类区的新建污染源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D.位于二类区的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二级标准

答案:

D

[解答]1997年1月1日起设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的污染源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所列标准值。

3.某项目有两个二甲苯废气排气筒,高度均为20m,间距为25m,排放速率分别为0.6kg/h和0.8kg/h,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其等效排气筒的高度和二甲苯排放速率分别为______。

A.20m和0.7kg/h

B.40m和0.7kg/h

C.20m和1.4kg/h

D.40m和1.4kg/h

答案:

C

[解答]从条件上可知,两个排气筒符合等效的条件。

4.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的是______。

A.苯

B.苯胺

C.二甲胺

D.三甲胺

答案:

D

5.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一类区内炉窑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炉窑

B.一类区内可以新建非金属熔化炉

C.一类区内可以新建市政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D.一类区内原有工业炉窑改建时,若环境容量允许,可以增加污染负荷

答案:

C

6.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燃煤锅炉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是______。

A.氟化物

B.二氧化硫

C.烟气高度

D.汞及其化合物

答案:

A

[解答]复习时注意“汞及其化合物”是有此指标的。

7.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14MW(20t/h)的燃气锅炉,其烟囱最低允许高度是______m。

A.8

B.15

C.30

D.45

答案:

A

[解答]燃油燃气锅炉不得低于8m。

8.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锅炉应执行的基准氧含量是______。

A.3%

B.3.5%

C.6%

D.9%

答案:

D

9.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拟建项目对河口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定为一级,一般情况下该河口水质调查时期应为一个潮汐年的______。

A.丰水期和平水期

B.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答案:

D

[解答]对于河口,如为一级评价,在一般情况下,为一个潮汐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1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某拟建项目对海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定为三级。

一般情况下,该海湾的水质现状调查时期应为______。

A.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

B.评价工作期间的小潮期

C.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D.一年中的所有小潮期

答案:

C

[解答]海湾的各级评价,一般情况下都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1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______。

A.水面下0.5m,距河底不应小于0.5m

B.水面下0.3m,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C.水面下0.5m,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D.水面下0.2m,距河底不应小于0.2m

答案:

C

1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河流取样断面的布设,要求在拟建排污口上游______m处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A.1000

B.500

C.300

D.200

答案:

B

13.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对于每天接纳60000m3的污水量的小型湖泊,在进行一级评价时该湖泊取样位置的布设应该是每______km2布设一个。

A.1~2.5

B.0.5~1.5

C.0.5~2

D.1~3

答案:

B

[解答]对于小型湖泊、水库,污水排放量无论是大于还是小于50000m3/d,一级评价,每个取样位置的间隔是一样的。

14.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某拟建项目的两个排污口(A、B)直径均为4m,建在河岸的同一侧,A、B两个排污口的中心间距为10m。

在影响预测中两个排污口应简化为______。

A.面源

B.位于A、B连线之间的点源

C.线源

D.A点源或B点源

答案:

B

[解答]污染源简化的要求是一个高频考点。

排入河流的两个排放口的间距较小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位置假设在两个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

1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小河可以简化为______。

A.矩形平直河流

B.弯曲河流

C.非矩形河流

D.矩形弯曲河流

答案:

A

[解答]水体简化的要求是一个高频考点。

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16.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在河流水质量影响预测模型中,当河流断面宽度深比为______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A.=15

B.≥20

C.≤10

D.=10

答案:

B

[解答]下列这个知识点是高频考点。

河流的断面宽深比为≥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大(如其最大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17.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______。

A.标准指数法

B.自净利用指数法

C.幂指数法

D.向量模法

答案:

A

18.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对于大、中河流进行一、二级评价,且排放口下游3~5km以内有集中取水点时,预测混合过程的水质均应采用______。

A.一维模式

B.S-P模式

C.二维模式

D.零维模式

答案:

C

[解答]排放口下游3~5km以内有集中取水点,在预测时不仅要预测纵向水质变化情况也要预测横向水质变化情况,因此要用二维模式。

19.一条年平均流量为155m3/s的河流,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河段的平均宽为150m,平均水深5.5m,最大弯曲系数为1.8,且断面形状沿程变化不大,该预测河段可按______进行简化。

A.矩形平直河流

B.矩形弯曲河流

C.平直河流

D.非矩形河流

答案:

B

[解答]年平均流量为155m3/s的河流为大河,最大弯曲系数为1.8>1.3,可简化为弯曲河流,宽深比>20,可简化为矩形河流,因此,选项B正确。

20.某项目每天向附近河流排放污水2.5万m3,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

该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175m3/s,水质为Ⅲ类。

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定为______。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A

[解答]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判据如要记忆有一定难度,但从定性的角度判断一下还是可以作出选择。

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污水水质情况下,复杂程度判定为“中等”的是______。

A.含有非持久性污染物和热污染,有11个水质参数需要预测浓度

B.含有非持久性污染特和酸性物质,有10个水质参数需要预测浓度

C.只含有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7个水质参数需要预测浓度

D.只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6个水质参数需要预测浓度

答案:

C

[解答]“中等”指:

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1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22.对拟预测的河流水质参数,一般按公式ISE=CpQp/(Cs-Ch)Qh将水质参数排序后从中筛选,式中Ch为______污染物浓度。

A.河流支流汇入处

B.河流污水排入处

C.河流上游

D.河流下游

答案:

C

[解答]应掌握ISE中各参数的意义。

23.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在河流完全混合数学模式中常用的水质数学模式为:

C=(CpQp+ChQh)/(Qp+Qh)。

下列条件不适用于上述模式的是______。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为恒定流动

D.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答案:

B

[解答]河流完全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

河流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24.下列情况中,不适于使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的是______。

A.大、中河流排污口下游有重要保护目标

B.充分混合河段

C.污染物输入量不随时间变化

D.河道流速不随时间变化

答案:

A

[解答]一维水质模型适用条件:

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25.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建设项目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______进行筛选和确定。

A.工程分析、预测模式、评价等级和当地的环保要求

B.环境现状、预测模式、评价范围和下游保护目标要求

C.监测方法、监测时段、监测断面和受纳水体功能要求

D.预测方法、预测时段、预测范围和预测模式要求

答案:

A

[解答]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选择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预测模式评价等级、当地环保要求筛选和确定各阶段(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的水质参数。

26.某拟建项目设计污水排放量为30000m3/d,污水经处理后排入一中型湖泊。

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进行水质采样,应每______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

B.1~2.5

C.2~4

D.3~6

答案:

B

[解答]此考点纯属记忆的知识点。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除______以外的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

A.石灰窑炉

B.炼焦炉

C.焚烧炉

D.水泥厂

答案:

BCD

2.下列选项中,不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有______。

A.水泥厂的回转窑

B.蒸发量为220t/h以上的火电厂锅炉

C.硫酸厂制酸尾气

D.炼焦炉

E.摩托车尾气

答案:

ABDE

[解答]这4个选项都有相应的行业排放标准。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规定了______。

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C.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D.无组织排放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答案:

ABC

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标准值单位有______。

A.mg/m3

B.kg/h

C.mg/L

D.无量纲

答案:

ABD

[解答]《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针对废气和废水排放恶臭污染物都有规定,因此,单位较多。

5.以下标准规定的控制指标中,按不同功能区设立了分级排放标准的有______。

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C.《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筒中恶臭污染物小时排放量

D.《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答案:

AD

[解答]此题需对两个排放标准有一定的宏观了解。

6.按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的控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不得超过“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可以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C.不得超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D.可以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答案:

AB

[解答]“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是针对排气筒排放应该执行的标准。

7.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环境空气功能一类区建筑工程中,禁止建设的有______。

A.钢材热处理炉

B.沥青加热炉

C.材料干燥炉

D.石材热处理炉

答案:

ACD

[解答]除沥青加热炉外,环境空气功能一类区禁止建设各种工业炉窑。

8.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下污染物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25m的有______。

A.甲苯

B.氯气

C.氰化氢

D.光气

答案:

BCD

9.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下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连续排放废气的排气筒,进行连续1h采样并获取平均值

B.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C.排气筒为间断性排放且时间小于1h的,可在排放时段内连续采样

D.污染事故排放监测必须连续采样1h计平均值

答案:

ABC

[解答]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按实际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频次。

10.1990年建厂的某企业甲、乙两类生产装置排放的污染物均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8年之后国家颁布了甲类装置适用的《某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关于甲、乙两类生产装置适用标准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乙类装置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甲类装置执行《某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乙类装置执行《某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甲类装置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答案:

AB

[解答]有行业排放标准的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11.某焦化厂年产焦炭200万t,厂内设锅炉房一座,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下列______。

A.《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E.《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ABCDE

[解答]该题问的是“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都应包括。

该焦化厂涉及的不同装置排放不同污染物,需对应不同的排放标准。

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设置的指标有______。

A.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温度限值

B.通过排气筒排放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C.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D.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

BCD

13.规定烟囱(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半径20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5m以上的标准有______。

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C.《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A

[解答]《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

“应高出周围半径20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3m以上”。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没有相应的规定。

14.焦化生产企业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有______。

A.《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ABCD

15.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排污单位恶臭污染物排放,说法错误的有______。

A.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处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应符合厂界标准值

B.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处的多次监测均值,应符合厂界标准值

C.排气筒中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应符合排放限值

D.排气筒中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应符合排放限值

答案:

BD

[解答]排气筒排放的恶臭污染物没有“排放浓度”,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16.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于连续性排放源,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应______。

A.连续采样45min

B.连续采样1h

C.在1h内随机采集4个样品

D.在1h内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

答案:

BD

[解答]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应连续采样1h或在1h内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17.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判断排污单位恶臭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有______。

A.厂界恶臭污染物(包括臭气浓度)一次最大监测值

B.厂界恶臭污染物(包括臭气浓度)多次监测均值

C.15m以上排气筒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臭气浓度一次最大监测值

D.15m以上排气筒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臭气浓度多次监测均值

答案:

AC

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臭氧(O3)浓度限值有______。

A.1h平均浓度限值

B.日最大8h平均浓度限值

C.24h平均浓度限值

D.年平均浓度限值

答案:

AB

[解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臭氧(O3)浓度限值有些特殊,需记住。

19.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

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

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

答案:

AC

[解答]选项D的正确说法是:

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h,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排气筒中废气的要求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20.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一类区内新建项目执行一级标准

B.二类区内新建项目执行二级标准

C.一类区内1990年建成投产的项目执行一级标准

D.二类区内1990年建成投产的项目执行二级标准

答案:

BCD

[解答]该标准限值是分段执行相应的限值。

1994年6月1日前建成投产的项目,有一级标准之说。

2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于排放时间小于1h的间断性排放源,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连续采样1h

B.在排放时段连续采样

C.在排放时段随机采样2~4个样品

D.在排放时段内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

答案:

BD

[解答]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22.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判断恶臭污染物排放达标的控制项目有______。

A.厂界臭气浓度(量纲为1)

B.排放筒中臭气浓度(量纲为1)

C.排放筒中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D.排放筒中恶臭污染物小时排放量(kg/h)

答案:

ABD

[解答]注意:

排放筒也有臭气浓度(量纲为1)控制项目。

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CO浓度限值有______。

A.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B.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C.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D.年平均浓度限值

答案:

AC

24.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排放限值有______。

A.无组织排放速率限值

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C.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D.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答案:

CD

[解答]排气筒高度低于15m,需按外推法重新计算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并在外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再严格50%执行。

25.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判断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依据包括______。

A.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一次最大值

B.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多次平均值

C.排气筒(高于15m)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一次最大值

D.排气筒(高于15m)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多次平均值

答案:

A

[解答]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的一次最大监测值。

有组织排放源采样频率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集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集一次,取其最低测定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