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2045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docx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

[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机械设计

设计题目:

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设  计  者:

**********

学     号:

************

指 导 老 师:

**********

****年****月****日

目  录

一、功能及原理……………………………………………………2

二、工艺动作过程…………………………………………………2

三、优点……………………………………………………………2

四、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3

五、功能分解………………………………………………………4

六、运动转换框图…………………………………………………5

七、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5

八、原动件的选择…………………………………………………6

九、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与比较…………………………………7

一十、传动机构的执行与比较………………………………………8

十一、运动示意图……………………………………………………9

十二、运动循环图……………………………………………………10

十三、执行机构的计算………………………………………………11

参考文献………………………………………………………………12

心得体会………………………………………………………………13

凸轮机构程序…………………………………………………………14

榫槽成型切削机的

功能和设计说明

一、功能及原理

榫槽成型机为木工机械,其功能就是将木质长方形块切削出榫槽。

木料进入工作台后,夹料装置将其夹紧,右端面用铣刀切平,退出铣刀,松开工件,右边推杆推动工件向左直线移动,通过固定的榫槽刀,在工件的全长上开出榫槽。

推杆把工件推出集收,随后复位等待下一个工件。

二、工艺动作过程

进料

夹紧

铣端面

退刀、松工件

推向榫槽刀成型

推出集收并复位

三、优点

1、质量可靠

该机械专为小型木料加工榫槽设计,如此小的工件很难手工完成切削榫槽的任务。

使用中的木料榫槽需要尽可能的尺寸统一,人工做也很难满足这点要求。

机械加工时,正常情况下可以满足上述要求,配以适时的保修,即可保证一定的精度。

2、提高工作效率

很显然,该机械所加工的木料尺寸极小,人工加工则更显得烦琐和困难。

然而木料的装配中经常使用到这种微小工件,该榫槽切削机可帮助工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机械简单运输方便

整个加工结构十分简单,满足了工人需要,设计时又注意到了内部工作构件的简单化。

这样设计,为意外损坏后的维修提供了方便。

机械的整体尺寸比较精小轻便,工人可携带至任意工作场所。

四、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推杆在推动工件切学榫槽过程中,要求工件近似等速运动;

2、室内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

3、原动机为三相交流电动机,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6小时,每半年做一次保养,大修期为3年。

4、原始数据见下表(单位:

mm):

X

Y

H

L

L2

L3

L4

L5

L6

L7

50

225

10

70

30

70

30

20

18

20

5、设计数据:

推杆工作载荷F1=2000N;(本机械理论可达2275N)

端面切刀工作载荷F2=10000N;(本机械理论可达12000N)

生产率=10(件/min)

五、功能分解

在送料及夹紧机构中,摩擦凸轮、压杆等机构根据它运动特点提供间歇动力,实现间歇夹紧,靠压杆弹簧和凸轮回程实现松开木料的过程。

在铣刀推切端面过程中,与压杆固定木料原理相似。

退刀时,先退刀再松开压杆,推杆到来时确保铣刀已退出,防止意外撞击。

在推切机构中,木料通过榫槽刀进行切削,主动轮以曲柄摇杆带动推杆推动木料。

使用曲柄摇杆的急回特性,在推程时低速保证输出功率,复位时高速返回以提高效率。

六、运动转换框图

七、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夹紧机构

A

凸轮+弹簧压杆

蜗轮蜗杆

切削机构

B

凸轮

杆组

推杆机构

C

凸轮

杆组

通过对以上几十种方案的严密分析,剔除明显不合格的,再通过对它们是否能满足预定轨迹的运动要求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对运动链机构顺序是否合理,运动精确度,制造难易,成本高低,是否满足环境,动力源,生产条件等的再次考虑可知:

凸轮机构只具有几个很少的活动构件,并且占据的空间较小,是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紧凑的机构。

其从动件的运动取决于其轮廓线的形状,只要适当设计该轮廓线,就可以获得定期的运动规律。

其缺点是:

凸轮廓线与从动件之间是点或线的接触,易与磨损,故只能用于传动力不是太大的场合。

蜗轮蜗杆的结构具有可靠的自锁作用,在压紧木料的机构中可以考虑使用。

但在本机械设计中,整个机械体积较小,工作载荷不大,引入蜗轮蜗杆势必加大机构的复杂性。

曲柄滑块机构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在运动中有可能会出现急回现象,并且使运动轨迹得不到保障,减小了效率。

所占用的空间相对于以上两种机构,明显较大。

综上,可供选择的方案:

方案1:

A1+B1+C1

方案2:

A1+B2+C1

本次设计中要求工作平稳以及噪声小,并且结构紧凑,对承载能力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可以选择凸轮配合弹簧压杆来实现木料的夹紧和释放,采用曲柄导杆滑块机构控制端面铣刀的工作位置,利用曲柄摇杆,摇杆再以导杆滑块的形式推动木料进刀。

八、原动件的选择

原动件是机械系统中的驱动部分。

在榫槽成型切削机的设计中,要求原动件连续转动,而且噪音应该尽量小,故选择电动机。

它的输出功率大,输出刚度硬,同时也可以便捷地调速。

如果使用交流电动机,它还有反转性能。

通常是单向回转的。

需要采用反向开关,或特殊电路反向,简单可行。

通过对机构的分析,电动机的相关功率,电源,频率等的综合考虑,最终选择的电动机为:

Y90S—6型。

功率为0.75KW,转速为910转每分钟。

通过计算可知,每完成一个榫槽的切削需要6秒钟。

九、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夹紧机构

A

凸轮+弹簧压杆

蜗轮蜗杆

切削机构

B

凸轮

曲柄滑块

推杆机构

C

凸轮

杆组

各个运动机构如下所示:

曲柄滑块

凸轮

蜗轮蜗杆

执行机构的形态学矩阵:

由图可知,共有N=2*2*2=8种方案。

方案选择

该方案以齿轮传动为主,再加以凸轮,杆组共同作用,其工作原理如下:

送料夹紧机构:

通过凸轮的推程推动压杆,为防止夹具与木料的刚性接触而损伤木料表面,故在夹具钢板下加2mm防滑海绵垫;

铣切机构:

木料固定,轮上曲柄转动带动铣刀向下铣切木料端面;

上述步骤完成后,曲柄继续转动以退铣刀,压紧凸轮开始回程,靠弹簧弹力松开木料;

推杆机构:

在主动轮的带动下,以曲柄摇杆推木料向榫槽刀移动,使全长切完后推出加工好的木料,复位时摇杆急回而提高了效率。

该方案中,弹簧凸轮结构紧凑,而且噪声比较小。

靠齿轮传动,使得空间变得紧凑,从而使整个机械轻便、快捷。

方案二中用到的凸轮,其运动轨迹难以测控,它必须和压杆凸轮、推杆运动相关联。

综上所述,方案一为佳。

十、传动机构的执行与比较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蜗轮蜗杆传动

齿轮传动

带轮传动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

带轮传动

带轮传动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

带轮传动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

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

电动机与主轴的连接可以通过带轮传动,也可以通过圆柱齿轮传动。

压紧机构与主轴的连接可以通过带轮机构进行传动,亦可用齿轮进行传动。

铣切机构则可以采用带轮或齿轮传动。

推杆机构的传动可以采用连杆。

蜗轮蜗杆传动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可达500以上),传动平稳,无噪声,传动效率较低(一般为0.7-0.8)。

带轮的传动可以实现中心距较大的两轴间的传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廉,冲击力小,传动平稳,噪音小,过载时打滑,有保护安全作用。

缺点是存在打滑现象,传动比不恒定,传动效率低,寿命较短,轴和轴承上受压力较大。

齿轮传动具有传递动力大,效率高,寿命长,传动平稳可靠等,但要求精度较高,成本也较高。

连杆机构可以实现变向运动,曲柄摇杆亦可完成转动变移动的急回运动形式。

综上,我们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十一、运动示意图

十二、运动循环图

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360°

分配轴转角

夹紧机构

50°80°

铣切机构

100°230°

推杆机构

退

运动循环图(直线式)

运动循环图(同心圆图)

0°30°100°

夹料机构

50°80°

铣切机构

100°230°

推杆机构

上图为榫槽成型切削机的运动循环图

电动机开始运动时,带动主齿轮转动。

此时夹紧凸轮有少许时间等待进料。

当转过30度时,压紧凸轮开始压紧木料。

当转过20度时,端面铣刀开始切削木料右端面。

当转过30度时,切削完成,当转动20度时,铣刀退出,木料被松开。

随后推杆推动木料向榫槽刀运动,直至切出通槽推出集收后,推杆返回

十三、执行机构计算

夹料机构主要由齿轮,凸轮和弹簧压杆组成,凸轮作为夹料机构的一部分,其作用是通过半径的变化来实现压杆上下往复运动的目的。

齿轮作为传动机构的主要部分,由于它是个标准件,因此可以选择一个半径相宜的尺寸,只要能够准确地进行传动,也就是满足规定的传动比即可。

在本机械的设计中,因为个转动机构需要等同的角速度来保证运动的连贯和协调,故各对齿轮均为两完全相同的齿轮配合。

铣刀的滑块导杆由向下所需的位移和推杆到来前所留的时间确定。

推杆的计算相对比较烦琐,在保证推动木料的水平位移同时,还要考虑机架和主动轮位置要求。

参考文献: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邹慧君 主编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曲继方 主编

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周明溥曹志奎金孟浩 主编

4、《机构设计——实用构思图册》《机构设计——实用构思图册》

[日]藤森洋三 主编

5、《机械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申永胜 主编

网址:

心得体会

两周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从刚开始的毫无头绪到今天的设计完工,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高兴。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团队精神,勤于思考,不轻易放弃,勇于提问,不断探索——

在一个集体活动中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这一个队一共有5个人,在设计中,我们共同探讨,出现问题,我们共同协商解决,在设计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们并没有退缩,而是互相鼓励,认真研究出最优方案。

我想,在这里,单靠某一个人是不行的,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每个人的见解合在一起,总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于思考是成功的关键。

上大学已经两年了,回想这两年似乎都在应付考试,每学一门课就想着能过就好了,没有真正的去学过一门课,更不用说勤于思考了。

来到设计室,看到同学们各个都捧着书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有的甚至忙到晚上11点才回去,仿佛又使我回到了高中,怀念那时一起奋斗。

我想我不该这样对待我的大学生活,我应该努力学好我该学的。

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最终成功会属于你。

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方案一改再改,图纸一擦再擦,数据一变再变,这里都渗透着许多时间和心血,只求更好点。

有时改变一下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有时一个改动牵涉着全局,这样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之前的努力也白费了,但是这样我们获得了成功,获得了成长,这才是我们最想要的。

在困难面前有一个法宝,那就是好问。

对我来说,从小到大,遇到困难就自己一个劲的去想,先出来最好,想不出来就算了。

可是在设计中不同了,有许多许多东西我不明白,但是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往下进行,提问于是成了我的法宝,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也节省了许多时间。

设计在于完美,那就要不断探索。

对于一个设计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案,在所有的方案中总有着优劣之分,这也是一个设计是否能被采用的关键。

所以在我们的设计中就要不断的去探索,探索最佳方案。

在这两周里,感觉自己真的成了一名设计师,即使自己的设计不是很完善,但我学到的东西却是我觉得最好的东西,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在我今后的人生里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将来做一名出色的工程师。

凸轮机构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piacos(-1)

doublechange1(doubletheta)

{

theta=theta*pi/180;

if(theta>=(2*pi))

theta-=(2*pi);

elseif(theta<0)

theta+=(2*pi);

returntheta;

}

doublechange2(doubletheta)

{

theta=theta*180/pi;

if(theta>=360)

theta-=360;

elseif(theta<0)

theta+=360;

returntheta;

}

voidmain()

{

doublerb,thetat,thetah,h,w,thetas1;

doublefi,s,v,a,k1,rf,x,y;

cout<<"基圆:

";cin>>rb;

cout<<"推程角:

";cin>>thetat;

cout<<"回程角:

";cin>>thetah;

cout<<"停歇角:

";cin>>thetas1;

cout<<"从动杆高度:

";cin>>h;

cout<<"角速度:

";cin>>w;

doublet;

for(fi=0;fi

{

s=h*(fi/thetat-sin(2*pi*fi/thetat)/2*pi);

v=h*w*(1-cos(2*pi*fi/thetat))/thetat;

a=2*pi*h*w*w*sin(2*pi*fi/thetat)/(thetat*thetat);

k1=-h*cos(2*pi*fi/thetat)/thetat;

rf=atan(fabs(k1)/(s+rb));

rf=change2(rf);

t=change1(fi);

x=(rb+s)*sin(t)+k1*cos(t);

y=(rb+s)*cos(t)-k1*sin(t);

cout<<"s="<

cout<<"v="<

cout<<"a="<

cout<<"rf="<

cout<<"x="<

cout<<"y="<

cout<

}

for(fi=thetat;fi

{

cout<<"s="<

cout<<"v=0"<

cout<<"a=0"<<'\t';

cout<<"rf=0"<

t=change1(fi);

x=(rb+s)*sin(t)+k1*cos(t);

y=(rb+s)*cos(t)-k1*sin(t);

cout<<"x="<

cout<<"y="<

cout<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