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999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doc.docx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doc

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评定标准

项目

评估标准

分值

评估要求

A级

指标

B级

指标

 

151

 

151

 

学校

规模

30

1.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1200以上。

30

学生每少50人扣5分。

 

 

学校

选址

8

2.县域布局调整能综合人口、生源、地貌、能源、交通、环境等因素,符合中、省有关规定,符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学校选址合理,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8

共2项,每项4分

 

 

 

学校

建设

规划

65

3.学校建设规划能够依据规模和需要,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学校建筑应采用砖混或钢筋框架结构,校园内无危房存在;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规划建设的数量和面积应根据学校规模和县局布局调整安排,同时要保证用房的通风、采光和照明。

20

共4项,每项5分

 

 

4.中职学校总用地不少于4万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少于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新建学校建筑规划面积不少于2400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不少20平方米;主干专业或重点建设专业校内实训室、车间、基地等不少于5个,其它专业不少于3个;全校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不少于1200平方米;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300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500元;生均绿化用地面积7平方米。

30

共6项,每项5分。

面积每少10%扣相应分数的20%。

 

 

5.体育活动场地设置达到规定要求,铺设弹性地面(混凝土、砖块、木板、塑胶、人工草坪等),确保学生安全;田赛、径赛、球类、体操场地布局合理,固定性活动器械安装到位,篮、排球场地按班级总数的6:

1设置,羽毛球、乒乓球场地按照学生总数需求设置;体育场地17个班以下设200米环道和100米直道,18个班以上设300米环道和100米直道,必须设足球场地。

9

共3项,每项3分。

 

 

6.校舍场地定期维护、整修,常年保持良好状况,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校舍场地有安全警示标志,并设无障碍设施。

6

共2项,每项3分。

 

 

校内

基本

设施

建设

48

7.独立设置的学生厕所应距饮用水源和食堂30米以上;厕所建设安全、完整,应有屋顶、围墙、门窗和照明设施;男生厕所蹲位达到30∶1(每40人设1米小便池),女生厕所蹲位达到15∶1。

9

共3项,每项3分。

 

 

8.免费提供饮水,饮水设施符合卫生要求;具备集中式供热设施,保证冬季取暖;建有浴室,配置洗衣晾衣设施。

9

共3项,每项3分。

 

 

9.学生宿舍一层出入口及门窗要设置安全防护措施,生均使用面积3.5平方米,1人1床,上铺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宿舍设有厕所,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宿舍不超过30米,设置有路灯;宿舍配置安全方便的照明开关,由学生根据需要控制,不得安装电源插座;宿舍窗纱、窗帘设施齐全,通风良好,物件放置有序,干净卫生,管理规范。

12

共4项,每项3分。

 

 

10.学生食堂距污染源25米以上,食堂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生均面积1.2平方米,食堂功能区设置合理,规范设置粗加工间、配餐间、主副食加工间、消毒间、物品保管间等区域;配置电冰箱、烤箱、和面机、绞肉机、消毒柜、留样柜等设施,按规定设置排烟、排水、排气和消毒、防蝇、防鼠、防尘等设施;餐位按寄宿学生的70%设座,管理规范。

12

共4项,每项3分。

 

 

11.学校建有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演播室)和闭路电视系统,安装无线局域网收发设备;多媒体演示教室每12个班设置1个,面积96-150平方米,具有良好的通风、调光和音、视频效果,接入校园网或互联网,控制台(室)应能够控制多媒体演示教室所使用的话筒、灯光等设备,设施配备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6

共2项,每项3分。

 

74

 

 

基础

部室

实训

基地

54

 

12普通教室面积达到73平方米;学生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2米以上,课桌凳间距符合标准,根据学生身高选用两种以上型号的课桌凳或配置升降式课桌凳,课桌凳完好率100%;教室通风透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玻地比(窗户玻璃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

6,日光灯照明360瓦,与黑板垂直安装,距桌面1.9米,配置安全方便的开关,由学生根据需要控制;供暖、降温设施安装到位,配有窗帘、饮水设施,以及触摸式一体机或电子白板。

12

共4项,每项3分。

 

 

13.根据专业设置的特点,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实习实训场地;教学活动场地占地和建筑面积符合规定,设施配备符合专业设置标准,满足实验、实习实训教学需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长期合作协议,联系密切,设施配置到位。

9

共3项,各3分。

 

 

14.学校至少建立了2个市级以上示范(精品)专业或实训基地。

8

 

 

15.体育器材室使用面积50平方米以上;体育器材配置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6

共2项,每项3分。

 

 

16.计算机配备满足教学要求,其中,计算机类专业应按有关标准配备计算机网络教室;重视网络建设和利用,校园网拥有独立的域名、网站、服务器,覆盖校内全部教学场所和各管理部门;教学计算机每百名学生不少于15台。

9

共3项,每项3分

 

 

17.图书室必须设在第1层楼;藏书符合专业特点,分类管理规范,年新书递增量1%以上,生均图书30册;报刊杂志达到80种以上或每班5种;建有电子阅览室,电子读物能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指导学生研究活动的需要;教师阅览室按专任教师总数的5:

1设座,学生阅览室按学生总数的8:

1设座。

10

共5项,每项2分。

 

 

其他

辅助

部室

20

18.社团活动室使用面积40平方米,布置规范;德育展室使用面积50平方米,内容包括德育工作、校史、学校荣誉等,经常向学生开放;会议室布置宣传教育方针和办学理念等内容,配备多媒体设施;档案室使用面积40平方米,档案记载详实,资料齐全,分类科学,管理规范。

8

共4项,每项2分。

 

 

19.设置卫生(保健)室1个,面积40平方米;设施配置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名。

6

共3项,每项2分。

20.建有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辅导室,使用面积50平方米,设施配置达到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健全,配备专业对口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健全档案管理。

6

共3项,每项2分。

 

 

17

学校

文化

12

21.学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社会背景等因素,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内涵。

6

共2项,每项3分。

 

 

22.学校有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优势,开发、利用本地教育教学资源,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办学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6

共2项,每项3分。

 

 

校园

环境

5

23.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校园主题色彩鲜明,校标建设有特色,学校功能区标示醒目清楚,旗台建设规范,教室、走廊、宣传栏等环境布置能按照办学思想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合理,风格协调,突出学校文化特点,体现教育功能,具有时代性。

校徽、校歌、校训特色鲜明。

5

 

 

 

四师

队伍

144

 

四师

队伍

144

领导

班子

30

24.领导班子年龄、学科等方面结构合理,教学副校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针对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限期解决,能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和手段进行管理;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学期听课、评课40节以上,听课记录详实,指导意见针对性强,符合高效课堂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餐厅、宿舍、教室、实习实训场所、厕所、门卫室等部位,认真检查安全及条件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整改。

12

共4项,每项3分。

 

 

25.校长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年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校长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随机听课、评课不少于20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分别作1次专题学术报告;带头开展校本科研(研修),每学年承担1个校本科研课题;教职工、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评价满意度达到90%以上。

18

共6项,每项3分。

 

 

 

教师

队伍

114

 

26.按标准配备获得教师资格证等证书的教职工,专任教师不少于60人,师生比达到1:

20;专业教师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不低于30%;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

25

共5项,每项5分。

 

 

27.教师资格证持证率100%;理论课教师均达到本科学历;按标准编制配置专业对口的体育(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音乐、美术、外语、计算机等学科专职教师;教师年龄、学科、职称结构合理,其中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数45%,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数20%;教师95%以上能使用多媒体教学,90%以上能设计多媒体课件,50%以上能制作多媒体课件。

30

共6项,每项5分。

 

 

28.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学校定期开展教师专业课、文化课基本功培训和比赛活动;学校为教师每人配备1台计算机;教师熟悉本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能胜任所教专业的实习实训指导工作,并能规范完成技能操作。

15

共3项,每项5分。

 

29.制定“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建立5年一轮的教师培训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升和国培、省培等继续教育,形成骨干教师梯队(含各级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制定了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实践的方案,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实地考察、现场观摩、实地操作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建立了教师业务培训档案;学校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

17

共4项,前三项每项3分,最后一项3分,经费5%用于教师培训5分。

 

 

30.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自尊自律,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校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面的师德师风自查和检查活动,学校主要通过学生问卷和随机抽样等方式定期进行师德师风检查,有检查通报;建立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和惩处问责机制,每学年表彰奖励1次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教职工无违法犯罪现象。

15

共5项,每项3分。

 

31.建立班主任全员培训制度,培训合格率100%;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重点是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等方面,每学期考核1次;按照特色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建立学生操行档案,真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高,学生及家长对班主任工作满意度达到90%以上。

12

共4项,每项3分。

 

 

 

教学

552

 

五教学

552

 

五教学

552

 

五教学

552

 

五教学

552

 

五教学

552

 

五教学

552

 

五教学

552

 

十一

办学

方向

42

 

3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

6

共2项,每项3分。

 

 

3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并体现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中;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学生树立为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做贡献的理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办学目标明确,保障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强;执行情况良好,教职工知晓率达到100%。

12

共4项,每项3分。

 

 

34.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素质教育,制定有创新、有特色的素质教育行动方案;面向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正确导向;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对家长、学生的吸引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

9

共3项,每项3分。

35.建立校校联合、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资源共享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有协议,有“订单式”培养计划。

9

共3项,每项3分。

 

 

36.建立了自主评估制度,能做到全员参加、全面自评、全过程评估;每学期末要向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上报自评报告。

6

共2项,每项3分。

 

 

 

十二

德育

工作

72

 

37.有健全的德育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学校领导班子一学期至少两次集体研究德育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有制度,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学期和学年都有德育工作计划、措施、总结;德育工作队伍健全、制度完善,班主任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12

共4项,每项3分。

 

 

38.重视学校常规德育工作,以《中职学生守则》及《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加强学校常规德育工作;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教育,经常性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好班团队和学生会活动,开展优秀班级和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有德育活动基地。

12

共4项,每项3分。

 

 

39.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寓德育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德育必修课,保证学时,有德育学科渗透的方案和各学科德育渗透课例;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均有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安排,使学生通过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有健全的学生德育考评制度,把德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12

共4项,每项3分。

 

 

40.加强校风、班风建设,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加强网络德育,指导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建立德育网站,充分运用网络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预防犯罪。

12

共4项,每项3分。

 

 

41.每学期召开1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由学生民主推荐班级、团组织和学生会干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班级、团组织和学生会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各类活动(办黑板报、表演节目、国旗下讲话、主持节目、广播员、引导员等)均应让学生全员、轮流参与;学校每年表彰奖励1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每学期表彰奖励专业技能大赛、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实践与科技发明等特色发展的优秀学生和进步显著学生。

15

共5分,每项3分。

 

 

42.加强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并发挥作用,共同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开办家长学校,有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活动;健全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每学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不少于1次。

9

共3项,每项3分。

 

 

 

十三

教学

工作

80

 

43.教育教学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管理规范;学校有健全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对教学过程有检查、分析、调控和改进措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6

共2项,每项3分。

 

 

44.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强重点专业建设,达到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并通过认定,专业名称符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定;县级职教中心和农业职校应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城乡、区域合作,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技能培训的能力。

10

共2项,每项5分。

无涉农学校不扣分。

 

 

45.抢抓机遇,针对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提出可行性论证报告,按照有关程序,申请设立新专业;制定新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明确,新专业所需的教师、经费、设施等配备到位,与学生规模相适应。

6

共2项,每项3分。

 

 

46.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计划,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设置科学;每学年要保证40周的教学时间(含复习考试),每周为28-30学时,安排学生在最后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必修课应占总课时的90%,选修课占10%;实行学分制的学校每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总计不得少于170学分。

12

共4项,每项3分。

 

 

47.严格执行教材选用程序,文化基础课必须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立项教材目录》中选用,专业课在使用国家规划教材的同时,结合学校专业教学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规范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不得通过非法渠道订购教材和教辅材料,严禁学校、教师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材料及其他学习用品。

6

共2项,每项3分。

 

 

48.建立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包括校内教学实训和校外(企业等用人单位)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制度,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设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制定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的具体计划或方案;学校应切实履行学生实习的组织和管理职责,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实习环境,严禁安排学生到营业性娱乐场所和具有安全隐患的岗位实习;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或个人组织管理学生实习,不得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劳务输出性质的带薪实习活动;不得在新生报到前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劳动,三年级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其学生身份不得变更。

12

共4项,每项3分。

 

 

49.学校应开设音乐、美术课,除音乐、美术专业之外,其他专业的音乐、美术必修课须完成36个总课时;成立学生音乐、美术社团,开展小型、灵活、多样的音乐拓展、书法教育活动,每年举办1届校园艺术节;将音乐、美术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评价的重要内容;设有音乐、美术专业的学校要建立音乐、美术教育基地。

10

共4项,第1项4分,其余各项每项2分。

 

 

50.以学生技能训练为重点,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率为全市前三名。

8

 

 

51.制定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等“三位一体”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体育课每周安排2课时(其中健康教育课每学期安排6-7课时),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下午开展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确保每位学生每天1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经常开展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将体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评价的重要内容。

10

共5项,每项2分。

 

 

 

十四

高效

课堂

27

52.制定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方案,在各年级、班级及所有学科推行,帮助学生专业成长、实习实训和技能提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构建平等、互动、和谐、高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9

共3项,每项3分。

 

 

5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创新学习和实习实训教学方法,推行“教、学、做”合一的互动教学模式;教学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要途径,课堂不能局限于教室,还应包括实训室和实训场所;教学内容实行生产项目化,按照工艺流程安排学生互助实习,在实践中探索问题,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

9

共3项,各项3分。

 

 

54.教师树立高效课堂理念;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应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操作水平,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计教学与实习实训方案,确定案例式、探究式、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及时为学生搜集、传达就业和继续教育信息,定时向学生介绍社会职业现状和未来职业趋势,帮助学生合理选择职业。

9

共3项,每项3分。

 

 

十五

评价

考核

8

55.每学期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次,并将结果作为对教师、班主任和学生考核的主要依据,建立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和惩处问责机制,不得以学习困难等理由,责令学生停学、退学或开除学生。

8

共2项,每项4分。

 

 

十六

教育

质量

79

56.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业观;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具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和职业道德;学生操行合格率达到98%以上。

12

共4项,每项3分。

 

 

57.学生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考核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各专业毕业率达到95%以上;专业技术等级考核领证率达到95%以上;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奖率高。

16

共4项,每项4分。

 

 

58.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科学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学会生活;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5%以上。

12

共3项,每项4分。

 

 

59.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体验成功乐趣,遇到挫折有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善于和他人交往,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和异性同学的交往;确立适合自己心理特征的职业志向。

9

共3项,每项3分。

 

 

60.学生的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方面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音乐技能,有一定的音乐兴趣,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音乐学科测试合格率达到85%以上。

9

共3项,每项3分。

 

 

61.学生的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方面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掌握基本的美术文化知识和美术技能,具有一定的美术兴趣,积极参加美术实践活动;美术学科测试合格率达到85%以上。

9

共3项,每项3分。

 

 

62.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视力不良年度新发病率低于4%;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