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95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

《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docx

高考全国卷Ⅱ物理部分清晰解析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详细解答

(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用)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B.在压强不断增大有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

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答案】A

【分析】当气体增大时,气体对外界做功,当气体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故A选正确;根据

=常数,p增大时,V不一定变化,故B选项错;在V减小的过程中,可能向外界放热,根据ΔE=W+Q可知,内能不一定增大,故C选项错误;Q=0的过程中,W不一定为0,故D选项错误。

【高考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者的关系

【易错点】ΔE=W+Q的符号

【备考提示】热学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中,但在全国高考理综物理部分每年必考一道选择题,而且题目相对较容易。

但这部分知识较多,应注意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15.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

 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

 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

【答案】BC

【分析】根据振动图象两个最大值的横坐标之差为振动周期,故T=4s,B选项正确;从图象可看出振幅A=2cm,C选项正确;根据题中所给的振动图象无法得到波长(或波速),也就无法根据λ=

算出波速(或波长),故A、D选项错误。

【高考考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易错点】容易混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

【备考提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应加强理解质点的振动过程、振动图象、波的形成过程及波的图象,弄清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16.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

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

在O、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有物块a和b,从同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没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B.a与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答案】A

【分析】a做自由落体运动,ta=

b做变速圆周运动,视为振动处理,tb=

,ta<tb;根据机械能守恒得知,a、b到达S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动量mv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选项正确。

【高考考点】动量、机械能守恒定律、单摆的周期等。

【易错点】容易忽视动量的矢量性,小角度的变速圆周运动可近似当作单摆处理。

【备考提示】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小角度的变速圆周运动可近似当作单摆处理,重视抓好基础知识复习。

17.如图,P是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的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

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答案】ABD

【分析】根据光的现象,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狭逢垂直,光都能通过偏振片,太阳光沿后垂直传播方向的各个振动,能,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能通过偏振片,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也能通过偏振片。

故A、B、D都正确。

【高考考点】光的偏振现象

【易错点】光的偏振现象的高考不是热点,容易被忽视。

【备考提示】有很多非重点知识,不是高考的热点,但并不是不考,只不过不是年年都考,复习不能报侥幸心理,应全部掌握好基础。

18.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可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

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A.λ1+λ2               B.λ1-λ2

 C.

              D.

【答案】CD

【分析】玻尔原子模型的跃迁假设(E初-E终=hν)及λ=c/ν可得:

E3-E1=

,E3-E2=

,E2-E1=

,所以得:

λ3=

,故C选项正确,同理D选项正确。

【高考考点】玻尔原子模型,波长、频率和波速三者的关系。

【易错点】学生不会用波尔原子模型及λ=c/ν计算原子跃适时的波长计算。

【备考提示】波尔原子模型及λ=c/ν是历年高考热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

19.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

A.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大于T0

B.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

 C.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

D.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小于T0

【答案】AD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库仑定律、洛仑兹力、左手定则等知识列出:

    未加磁场:

              

(1)

    磁场指向纸里:

-qvB=

         

(2)

    磁场指向纸外:

+qvB=

         (3)

    比较上述式子,T1>T0,T2<T0,故AD选项正确。

【高考考点】匀速圆周运动、库仑定律、洛仑兹力、左手定则等。

【易错点】学生列不出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及不注意负电荷运动形成的电流与运动方向。

【备考提示】匀速圆周运动、库仑定律、洛仑兹力、左手定则知识点,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应熟练掌握。

20.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发射一探测器。

假定探测器地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

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Ek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 

B.Ek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

 C.Ek=

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      

D.Ek=

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

【答案】BD

【分析】设月球引力对探测器做的功为W1,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W+W1=0-Ek,根据F=

可知,F地>F月,W>W1,故BD选项正确。

【高考考点】动能定理、万有引力定律。

【易错点】学生不能用动能定理列出方程,不能根据F=

和W=Fscosα准确判断出W>W1。

【备考提示】动能定理、万有引力定律都是高考的热点,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应熟练掌握。

21.如图所示,在PQ、QR区域是在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

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

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

以a→b→c→d→e→f为线框中有电动势的正方向。

以下四个ε-t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C

【分析】楞次定律或左手定则可判定线框刚开始进入磁场时,电流方向,即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D选项错误;1-2s内,磁通量不变化,感应电动势为0,A选项错误;2-3s内,产生感应电动势E=2Blv+Blv=3Blv,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正方向),故C选项正确。

【高考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或左手定则。

【易错点】学生不能根据E=Blv和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准确判断出电流方向(感应电流方向)

【备考提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或左手定则知识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常与其它电磁学和力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这类题目往往综合较强,在掌握好基础知识,注重提高自己综合分析能力。

第Ⅱ卷

本试卷共10小题,共174分。

22.(17分)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摆动的周期

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是    ①    。

【答案】AC

【分析】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可得,g=

,从该公式可看出,增大摆长l,有利于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精度;T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采用累计法测量以减小误差,故C无法提高测量结果精度;对B来说,由于球体积较大,空气阻力也大,单摆振动次数少,不利于采用累计法测量周期;故B不利于提高测量结果精度;只有在小角度的情形下,单摆的周期才满足T=2π

综合上述,应选择AC。

【高考考点】分组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易错点】学生不能用T=2π

得出,g=

,进行分析,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掌握不牢。

【备考提示】在近年的高考中,实验题的分数都占得重,特别是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达到17分-18分,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力度,复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实验内容的复习,必要时重做一些重要的分组实验,以提高实验能力。

(2)有一电流表

,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Ω。

要求测量其内阻。

可选用的器材有:

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

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

半偏,此时可认为的

的内阻rg=R1。

试问:

(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   ①  ;为了使测量尽是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②    ;电源E应该选择   ③  。

  

(ⅱ)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的rg真实值相比  ④  。

(填“偏大”、“偏小”、“相等”)

【答案】(ⅰ)R0  滑动变阻器甲     E2     (ⅱ)偏小

【分析】(ⅰ)根据半偏法的测量原理,R1必须选R0;由于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很小,要求R1的阻值很大,故R应选滑动变阻器甲,电源选择E2,误差较小。

    (ⅱ)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及电路特点可得:

     合上S1,调节R使

满偏:

  Ig=

合上S2,调节R1使

半偏(电路中的总电流):

I=

故:

I>Ig。

所以,通过电阻箱的电流IR1:

IR1>Ig

用U表示电阻箱两端电压,则R1=

=Ig

即:

rg>R1

     故:

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的rg真实值相比偏小。

【高考考点】分组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易错点】学生不会根据半偏法的测量原理,合理选择仪器,不会从理论上进行误差分析。

【备考提示】《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是新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分组实验,复习时实验应从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误差等方面加强研究。

23.(16分)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的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

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

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

 

【答案】 

R≤h≤5R

【分析】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