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776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

《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docx

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航空租赁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1月

一、租赁行业概览

1、全球航空租赁现状

全球航空租赁现状

1)航空租赁已经成为全球航空公司机队主要组成方式,市场上60%的飞机通过租赁获取。

2)最大的市场在北美、欧洲及亚洲: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当前世界主要的飞机租赁市场。

其中美国是全球发达的租赁市场,交易额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

2、国内航空租赁现状

跨国公司主导地位,民族飞机租赁企业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的飞机租赁市场基本由国外飞机租赁公司垄断,截止2020年中国市场中国国外租赁公司比例达到66%。

07年之后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崛起,市场由不足10%增长到34%。

3、飞机租赁竞争格局

全球飞机租赁市场由少数公司主导:

全球飞机租赁市场已进入寡头垄断格局,代表性的两大巨头公司是GECAS公司与ILFC,他们分别是空客全球第一大与第二大买家,垄断全球飞机租赁市场的40%以上。

2021年之后,以国银租赁、工银租赁、中银租赁和民生租赁在全球市场迅速崛起。

民生租赁独占公务机租赁鳌头:

民生采用“囤飞机”的方式,占据国内公务机市场90%的市场份额。

飞机发动机租赁成关注热点: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动机市场,金融租赁巨头开始在发动机租赁开展激烈竞争。

4、航空租赁发展趋势

飞机租赁规模将继续扩大,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增长迅速。

全球航空公司在购买飞机以及其他设备的投资与其运营的现金流之间的缺口在2020年之后快速扩大。

中国民航机队规模将达到3900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潜在市场,航空租赁空间巨大。

结构上,全球经营租赁成主流,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崛起。

国内租赁公司在国内市场已有34%的市场份额,国银租赁、中银租赁等甚至主要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国内航空公司向国内租赁公司租赁的飞机数量将超越外资公司。

公务机增长空间巨大,发动机零部件租赁逐渐流行。

今后10年全球对公务机需求量将达9000架,总价值约944亿美元,中国内地是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年营业额有望达600亿元。

罗尔斯.罗伊斯2021年发布报告称,未来20年中,中国将形成一个6600台航空发动机、总价值超过65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二、租赁市场规模及结构

1、全球航空租赁市场规模及结构

(1)租赁飞机比例达60%

目前全球飞机租赁约占整体航空飞机60%的市场份额,以2020年市场为例,根据ASCEND统计全球70座以上的飞机,约18700个。

采用租赁方式的约占58%,其中经营性租赁为主要方式,占比为42%,融资性租赁近年来不断下降,约为16%。

(2)最大的市场在北美、欧洲及亚洲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当前世界主要的飞机租赁市场。

其中美国是全球发达的租赁市场,交易额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

拥有完整的国内租赁实体和规模大的专业飞机租赁公司,其中包括世界大的专业飞机租赁公司——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第二大租赁公司——国际租赁融资公司以及波音航空服务公司等都设在美国。

美国还拥有强大的飞机制造业和完善的金融信托体系,拥有全球庞大且具实力的航空运输公司,因此,相对于其他主要飞机租赁市场,美国的国内飞机租赁业相当繁荣。

欧洲飞机租赁市场租赁方式相对较单一,多以跨国租赁为主,且欧洲国家政府多给予飞机租赁交易较多的税收优惠。

近20年以来,为了扶植空中客车公司的发展,欧洲主要国家的银行共同设立了欧洲联合出口信贷来支持欧洲飞机租赁业的发展,并使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际飞机租赁市场。

日本没有完善的飞机制造业,飞机租赁业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平衡20世纪70、80年代与欧美的贸易顺差,同时为国内的游资提供新的投资领域。

(3)大型航空公司经营性租赁比例相对较低

从航空公司看,大型航空公司的经营性租赁比例低于行业平均值。

大型航空公司财力较为雄厚,在选择经营性租赁与购买上更为灵活。

值得关注的是FedEx,作为全球第十大航空公司,其飞机多为自有。

新兴航空公司的经营性租赁比例较高,代表性的是南方航空与海南航空,经营性租赁比例均在45%以上。

(4)青睐二次销售好的窄体机型

单通道的窄体机更受到航空公司的青睐,截止2020年1月,经营租赁的机队中,单通道窄体数量为5021个,占比为72%。

而具体到具体机型,空客320最受欢迎。

2、中国市场结构

中国的航空租赁业起步较晚,但持续的高增长已经使中国成为各大航空租赁公司争夺的焦点。

随着我国民族租赁业的快速复苏,国内飞机制造商、跨国银行和内资银行纷纷抓住发展机遇,并购、独资或合资了多家专业或涉及航空租赁的大中型租赁公司,我国民族航空租赁产业群的雏形已初见端倪。

(1)租赁比例高于自有比例

租赁中以经营租赁为主。

2020年中国市场的商用飞机中,自有的比例不到一半为44%

(2)跨国公司主导地位,民族飞机租赁企业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的飞机租赁市场基本由外国飞机租赁公司垄断,截止2020年中国市场中国国外租赁公司比例达到66%。

其中,美国的ILFC和GECAS两家公司占中国飞机租赁市场份额比例最大。

剩下不足40%的份额被ACG、CIT、Pegasus等外国公司分割。

以ILFC和GECAS为首的外国飞机融资租赁公司已经将业务发展重心转向中国。

相比外资竞争对手,尽管我国民族飞机租赁市场发展很快,但已经独立开展飞机租赁业务的企业为数寥寥,且从总体上看仍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首先,国内飞机租赁公司普遍起步较晚,中国飞机租赁市场近九成已被外资租赁公司垄断,这也直接增加了国内租赁公司和航空公司引进飞机的成本,通常国内租赁公司的飞机出租成本平均高于国外租赁公司20%以上;其次,国内飞机租赁公司得到的法律、税收方面的政策支持较少,缺乏系统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指引;再者,国内飞机租赁公司缺乏金融资本和相关产业资本支持,业界合作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秩序。

(3)中国国航自有飞机比例最高

国内四大航空公司中,海南航空的租赁比例最高,并向国内租赁公司租赁为主(长江租赁是其旗下公司);南方航空的经营性租赁飞机数量最多;东方航空主要向海外租赁公司租赁飞机。

中国国航相对而言自有飞机比例较高。

第二阵营的航空公司整体而言,经营性租赁比例显著高于四大航空公司。

(4)窄体机型受欢迎

与国际市场相似,二次销售更好的窄型飞机更受欢迎,截至2020年,目前租赁的飞机中窄型飞机比例高达82%。

3、飞机租赁竞争格局:

全球飞机租赁市场由少数公司主导

全球飞机租赁市场已进入寡头垄断格局,代表性的两大巨头公司是GECAS公司与国际租赁财务公司(InternationalLeaseFinanceCorporation,简称ILFC),他们分别是空客全球第一大与第二大买家。

无论从机队规模还是从市值上都遥遥领先其他租赁公司。

截止2020年,GECAS拥有超过1600架飞机,ILFC也拥有超过1000架飞机,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家航空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在2021年之后快速崛起,代表的如国银租赁,依托大股东国家开发银行的优势资源和“投、贷、债、租、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强力支撑,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资产规模突破1400亿,增长了近14倍,连续五年保持行业第一。

在飞机、船舶、工程机械和商用车租赁业务领先同业,飞机租赁业务更是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租赁业第一个国际品牌,跻身全球第12位。

飞机租赁方面,在租飞机已达145架,分布在20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航空公司,飞机资产价值334.77亿元,在国内飞机租赁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三(仅次于世界著名飞机租赁公司ILFC和GECAS),单一业务板块排名已跻身全球第12位。

4、银行系租赁与航空系租赁公司

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1998年以前主要是通过直接购买的方式取得的,航空公司自行向银行申请贷款购买飞机并自己拥有飞机的所有权。

1998年以后,中国飞机租赁业逐渐起步,到目前为止,航空公司飞机中的约40%为租赁形式取得。

由于国内融资成本过高和国际融资进行上的实际困难,航空公司自己申请贷款购买飞机代价很大,而且使得公司面临非常大的资产压力。

因此从90年代开始,中国多家银行和其他机构,包括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开始不断在飞机的融资租赁方面做出探索性的尝试,经过一番摸索实践,目前,已有包括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数家银行通过收购、入股等形式涉足飞机租赁业务。

在飞机融资领域,外国航空公司选择很多,包括证券、基金、债券、私人投资等。

而中国的航空公司则受到限制较多,主要依赖于银行借贷。

目前我国飞机租赁公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金融背景的租赁公司如工银租赁、中银航空租赁公司;另一类是有航空背景的租赁公司如长江租赁、中航工业集团国际租赁等。

(1)巨头金融租赁公司迅速崛起

2021年,我国首批5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获批,这5家金融租赁公司均无一例外将飞机租赁作为自身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2020年又有5家金融租赁公司获批成立。

银行系优势明显

租赁作为朝阳行业在我国飞速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注册运营的融资租赁公司由2021年的93家增长到约560家,其中金融租赁公司20家,内资租赁公司80家,外资租赁公司约460家;注册资金总额人民币1820亿元;租赁合同余额约15500亿元,比2021年240亿元的总量增长63.58倍,年均增速高达10.6倍。

三类租赁公司中金融租赁公司发展时间最短,而业绩表现令人瞩目。

其中由商业银行投资或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共10家,背靠实力雄厚的银行大股东,规模优势显著。

2021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总资产规模方面,国银租赁、工银租赁、民生租赁三家均突破千亿,分别以1340.34亿元、1250.26亿元、1029.66亿元领先同业。

总资产排名前十位的大部分来自银行系租赁公司,如交银租赁、招银租赁分别以813.88亿元、620.82亿元的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成立时间较早的AM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系租赁公司也表现不俗,如华融租赁资产规模538.61亿元。

净利润方面,工银、民生、国银分别以5.08亿元、4.84亿元、4.23亿元位居前三。

招银、交银、华融紧随其后,净利润分别为3.13亿元、2.77亿元、2.6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系的租赁公司积极开展海外业务,目前中银租赁、国银租赁及工银租赁在海外市场已获得一席之地,且竞争力正不断增强。

如表1,香港国际航空租赁公司表现最好,中银租赁主要业务为国际租赁,数量已达到63个,国银租赁(国家开发银行)与工银租赁业也都有着不俗表现。

银租合作成趋势

航空租赁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国外大型的航空租赁公司,都与资金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或生产商有着密切的合作,积极寻求航空租赁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是双方共同发展的需要,即以双方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良好协作、优势互补和高效分工来达到“双赢”的发展目的。

银租合作的市场空间巨大。

在国际成熟市场上,飞机融资有大约70%的比例是采用租赁方式进行的。

依此计算,我国未来20年飞机租赁所涉及的资金将至少有830亿美元,合人民币6000亿元以上。

如进一步加入航材、机场设备等业务,航空租赁业的市场空间显然更加可观。

(2)航空技术背景的专业化租赁公司

除银行系的租赁公司外,航空等制造业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实力也不可小觑。

代表如一航国际租赁、长江租赁、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银河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等。

此外,南航、中航等集团旗下的租赁公司也想在飞机租赁市场有所作为。

目前长江租赁在此领域具有领先地位,长江租赁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航空技术背景的专业化租赁公司,依托海航集团强大的航空产业优势,积极开展境内外飞机和各种航空设备的买卖及租赁业务。

截止2021年12月底,长江租赁的合同机队规模达到56架,总资产为192.44亿人民币,净资产51.09亿(同比增长11.71%),是目前国内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最优的专业航空租赁企业。

国内飞机租赁公司中,长江租赁在给中国航空公司提供的运营租赁的飞机数量最多,为50架,其次如工行租赁为46架。

(现国银租赁已超越长江租赁成为内资第一的飞机租赁公司)。

四、飞机租赁行业发展趋势

1、飞机租赁规模继续扩大,中国市场增长迅速

(1)未来航空公司购买飞机资金缺口持续增长,飞机租赁将成为主流

根据Airline的预测,全球航空公司在购买飞机以及其他设备的投资与其运营的现金流之间的缺口在2020年之后快速扩大,预计在2020年缺口将达到1000亿美元,这必然将刺激全球飞机租赁行业的快速增长。

(2)亚太特别是中国金融租赁稳定高速增长,发展空间巨大

近20年来全球租赁业基本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租赁融资在欧美等发达市场已经成为可替代银行的重要间接融资渠道,全球租赁业规模在2021年达到峰值。

租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例如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亚洲的租赁业务规模持续下降了数年,直到2001年有所回升;而2021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得全球许多地区的租赁业规模下降,其中2020-2021年,欧洲租赁业务总额分别下降15.04%、32.19%,北美业务量分别下降4.96%、15.61%,亚洲租赁业务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较小,2020年亚洲租赁总额仍增长4.47%,仅在2021年增速下滑,降幅为9.11%。

而在全球租赁业负增长的2021年,中国租赁业务的年增长率为86.7%,以业务总量410.1亿美元居于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德国和日本。

在未来较长期的信贷紧缩的环境下,企业的融资需求不断旺盛,融资渠道多元化的优势更明显,中国租赁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民航总局的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民航机队规模达到2771架,年均增长11%,对外国、国内的航空租赁公司都是发展壮大的契机。

波音预测,到2026年,中国的航空公司将需要约2880架新飞机,这些新飞机总价值约为2800亿美元,而租赁市场将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1000亿美元)。

其中新增支线飞机290架、单通道飞机1840架、双通道飞机660架,Boeing747等大型干线飞机90架。

届时中国民航机队规模将达到3900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潜在市场。

中国航空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充分的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的空间。

2、全球经营租赁成主流,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崛起

(1)经营租赁领先融资租赁,未来将成为飞机机队主要拥有方式

2000年,根据ASCEND统计,由西方建造的70座级以上商用机,采取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的比例分别为30%与24%;而到了2020年这一差距以及拉大到了42%与16%。

而根据Boeing的预计到2020年全球50%以上的飞机都将采取经营性租赁获取。

经营性租赁是航空公司灵活调节机队状况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租赁公司主要核心业务方式,航空公司通常通常都保留一定比例的经营性租赁方式,以保持机队的灵活性。

经营性在中国市场也逐渐成为主流方式,进入21世纪随着航空出现的普及,国际一二线的航空公司都加大了经营性租赁的比例,到2020年经营性租赁飞机已经与自有飞机数量相当。

(2)2021年之后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崛起,或将与外资公司鼎立

2020年之前,中国国内的飞机租赁完全被国际巨头公司所垄断,早期成立的租赁公司如长江租赁等,在2020年之后规模效应有所体现。

但真正对市场格局产生冲击的是2021年,首批5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获批,以国银租赁、工银租赁为代表。

截止2020年底,20家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的资产总额已经进8000亿元,其中经营租赁资产已经近600亿元。

国内租赁公司在国内市场已有34%的市场份额,国银租赁、中银租赁等甚至主要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国内航空公司向国内租赁公司租赁的飞机数量将超越外资公司。

五、航空租赁公司盈利预测

航空租赁成为全球航空公司主要融资方式:

飞机租赁从诞生至今,仅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却发展极其迅速。

1970至2020年全球机队数量增长5倍,而租赁队数量增长25倍。

上世纪70年代左右,飞机租赁公司诞生。

90年代后期租赁业开始向为融资工具转型,同时飞机租赁的市场格局逐渐清晰,到2000年,ILFC和GECAS已经掌控了45%的租赁市场。

目前国际航空市场上60%的飞机通过航空租赁方式来获取。

最大航空租赁市场在美欧,中国市场成长迅速:

全球航空公司在购买飞机及发动机投资与其运营的现金流之间的缺口在2020年之后快速扩大,预计在2020年缺口将达到1000亿美元。

未来20年中国民航机队规模将达到3900架,净增2500架飞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潜在市场;中国将形成一个6600台航空发动机、总价值超过65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今后10年全球对公务机需求量将达9000架,总价值约944亿美元。

未来国内航空租赁公司将占据租赁市场半壁江山:

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航空租赁市场,交易额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

目前中国的飞机租赁市场基本由外国飞机租赁公司垄断,截止2020年中国市场中国国外租赁公司比例达到66%。

2021年之后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崛起,市场由不足10%增长到2020年的34%,未来5年将占据半壁江山。

国银租赁、中银租赁已经主要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

预计2021年国内租赁公司净利润150亿元,未来5年将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结构上经营租赁占优,单通道飞机更受欢迎:

2000年全球建造的70座级以上商用飞机,采取经营性租赁与融资性租赁的比例分别为30%与24%;而到了2020年这一差距以及拉大到了42%与16%。

预计到2020年全球50%以上的飞机都将采取经营性租赁获取。

经营性租赁是航空公司灵活调节机队状况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租赁公司主要核心业务方式。

国际主流航空公司经营性租赁飞机已经与自有飞机数量相当,经营性租赁在中国市场也逐渐成为主流方式。

单通道飞机更受欢迎,机型和航线匹配、维修管理成为关键。

 

2022年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1行业壁垒高,护城河宽广

1.1行业壁垒高,新进入者难以进入,中小企业将被淘汰

2017年7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改委联合发布《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17年修订)》。

这是自2016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我国首次就乳业的发展规范等问题做出重大调整,修订后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大幅提高了乳业准入门槛。

新政策最大的变化在于,新建乳制品项目可控奶源占比从30%提高至40%,大幅提高了奶业企业扩张成本。

同时,还原奶彻底被禁。

2018年12月1日,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乳品行业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乳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

将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依法撤销生产许可证。

”2018版的《企业出产乳制品许可前提审查细则》与之前相比严格很多,不仅增添了很多常规审查项目,还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出产企业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食物添加剂、三聚氰胺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

企业必需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进行委托检验。

2020年初,在中国质检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介绍,2019年中国质检系统全年吊销注销食品和工业产品企业生产许可证1.5万张,依法吊销注销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证426家、淘汰了40.4%的企业。

上述政策将导致很多中小企业被淘汰,有利于行业龙头扩张。

1.2行业护城河宽广,未受到国外竞品冲击

相比于葡萄酒、啤酒等子行业遭遇到国外竞品的强烈竞争,乳制品行业并未受到国际巨头冲击。

虽然近年来,雀巢、美赞臣等境外公司纷纷进入我国乳制品行业,但由于受到奶源的限制,境外公司的产品主要以奶粉为主,液态奶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与国内企业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

到目前为止,我国液态奶终端市场仍是以国内龙头伊利、蒙牛、光明的产品为主导,国外产品占比极低。

2行业供需不平衡,未来几年供给不足

由于成本增长速度过快,散户养殖不断退出,规模化养殖短期又难以快速推进,奶牛存栏量和单产短期内都难以得到快速提高,预计中短期内国内乳制品市场供给将维持偏紧局面;与此同时,国内乳制品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乳制品市场仍然具备巨大的想象空间,供需矛盾的客观存在使得我国乳制品企业有充分的施展空间。

2.1供给不足,我国乳制品行业国内供给仍然存在缺口

2.1.1散户养殖退出严重,奶牛存栏量难有增长

从原奶价格和乳制品价格近年来的增速对比来看,原奶价格的快速提升引致了乳制品价格的快速增长,乳制品涨价属于典型的成本驱动型,两者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

无论是规模养殖还是农户散养,物质及服务费用(预计饲料费用占比为90%以上)占比都在75%以上,因此估计饲料成本占原奶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人工成本占比约为10%左右。

因此,饲料价格波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奶牛养殖成本及原奶价格。

由于上游农产品和饲料价格的长期趋势是随通货膨胀逐年上涨,因此原奶价格将始终存在较强的提升压力。

成本端刚性增长,但收购端价格上涨却难抵成本上升。

以苏州物价局调查数据为例,2020年全市奶牛头均产奶量提升1.72%、头均主产品产值提升4.28%,但头均饲养总成本受饲料、服务费用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而大幅增加,同比增长15.99%。

成本端的快速增长使得全市农户养殖头均净利润大幅下滑58.44%,收购端的价格上涨难以有效抵御成本上升,农户养殖积极性受挫严重。

此外,进口全脂奶粉的挤压影响逐渐显现。

2020年,乳业生产的基础原料——全脂粉的国际价格持续走低,全年进口全脂奶粉到岸均价仅为23000元/吨,而国内乳企就地收取奶农牛奶加工成全脂奶粉的成本高达34000元/吨。

巨大的差价使得乳品企业大规模缩减国内奶源采购规模,转向使用进口全脂粉。

由于乳企减少收奶量,散养农户退出情况严重。

2.1.2奶牛养殖规模、单产水平仍然偏低,提升之路漫长

我国奶牛单产水平仅为美国一半左右,提高绝非一日之功。

2018年,我国奶牛单产水平约为5.5吨,相比发达国家8-10吨的单产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我国奶牛单产水平较低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内散养占比高,导致良种奶牛占比低(荷斯坦奶牛占比不足1/3)、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养殖观念落后。

但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并不如想象中顺利,散养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都将占据主导地位。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乳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传统的散养和小规模家庭养殖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比例逐渐下降,而养殖小区、奶牛合作社和自有牧场为形式的规模牧场比例在逐渐提高。

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对行业发展百利无一害,但一方面受制于国内草地退化严重、优质牧场缺失,另一方面受制于养殖成本快速增长,规模化养殖的效益并不如想象那么美好,两方面共同制约国内规模化养殖推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散养和小规模家庭养殖的传统养殖模式仍将占主导地位。

一方面是散户退出情况严重、奶牛存栏量短期内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是规模化养殖推进过程奶牛单产水平短期内难以快速提高,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在中短期内我国原奶供给市场将维持一定偏紧的状态,尤其是由于优质奶源匮乏,中高端乳制品市场供给更加吃紧。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进口全脂和脱脂奶粉数量分别为36.5万吨和19.5万吨,合计56万吨;进口液态奶7.8万吨。

以奶粉折合原奶的比例(1:

8)进行还原,则我国2020年进口原奶量超过450万吨,占全国奶制品产品及消费量的10%以上。

这充分说明,国内需求仍需部分进口进行满足。

2.2需求旺盛,我国乳制品行业存在一倍以上市场空间

人均用奶量是除了行业收入之外乳制品行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衡量性指标。

影响人均用奶量指标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均收入、饮食习惯、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