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83078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

《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语文导学案.docx

初三语文导学案

初三语文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主备人:

刘庆建审核:

课题:

《隆中对》课型:

新授课时间:

09年9月17日

活动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活动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课时安排:

2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

朗读课文,握重点生字词的意思,顺畅地翻译全文。

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

组长检查

 一、走近诸葛亮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的“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天三分”卓越才能。

 二、了解文体和写作背景

1、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

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

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2、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陈寿,字,朝人,家。

诸葛亮,字,曾隐居隆中,后做丞相。

3、“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读课文二遍。

四、抄写掌握课下注释。

(抄在作业本上)

五、你掌握了吗?

1、陇亩()倾颓()猖蹶()存恤()

夷越()胄()殆()沔()

诣()

课堂自学:

一、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

学生认真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意生僻字词及长句的断句。

二、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

要求:

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

三、齐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注意句中停顿,尽量读得流利。

合作研讨(团结就是力量)

一、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提示和注释粗通文意。

二.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展示交流(我最棒!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陇亩好每时莫之许友善信然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器谓……曰与俱来就见屈致枉驾顾  

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由是遂诣凡乃见因屏汉室倾颓窃命孤

度德量力信用猖獗已计安  

4、请学生翻译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已来不可胜数众寡非临…,抑亦谋挟令诸侯争锋国险而民附

援囹利尽此用武之国殆资险塞天府之土因暗弱殷

存恤胃信义著总揽岩阻戎夷越修政理身箪食壶浆

诚如是  

检测延伸

1.通假字:

①欲伸大义于天下:

信,通

②自董卓已来:

已,

2、词类活用:

1名作动:

箪食壶浆:

箪,壶,

信义著于四海:

信,

②名作状。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西和诸戎:

西,

3、一词多义:

1信:

谓为信然信义著于四海欲信大义于天下

2因:

因屏人曰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余因得遍观群书

罔不因势象形

3遂:

由是先主遂诣亮然操遂能克绍

遂迷,不复得路。

4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如是

5已:

然志犹未已自董卓已来已历三世

6谓:

谓为信然谓先主曰

7然:

谓为信然然志犹未已

⑧用:

遂用猖蹶贤能为之用此用武之国

4、句式:

(译句)

⑴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用武之国。

⑵省略句:

君与俱来。

⑶倒装句: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⑷递进复句: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⑸被动句:

贤能为之用。

5、古今异义

顾古义,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照顾。

凡古义,凡三往。

今义,平常的。

孤古义,今义,孤立。

殆古义,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今义,危险。

(百战不殆)

日古义,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今义,太阳或日子

6出自本文的成语。

  

 

将下列字组成语并要求用法一样:

1躬:

亲自。

②身:

③度: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

组长检查

熟读课文,解决问题

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

写。

第三部分(第3、4、5段):

写。

第四部分(第6段):

写。

课堂自学:

第一段:

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

  

1.为什么交待这个?

——与《陈涉世家》联系:

  

2.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3.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第二段:

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4、徐庶为什么说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第三段:

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

  

5、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合作研讨:

第四段:

写隆中对策。

  

6、一论曹操军事优势政治优势

结论

二论孙权地位巩固地理优势

政治优势结论

三论荆益(荆州)地理优势政治形势

结论

(益州)地势险要政治形势

结论

7、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根据是什么?

  

蓝图:

方针:

根据:

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备是什么态度?

从这番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

8、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

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9、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10、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 备:

诸葛亮:

展示交流:

分组展示以上问题。

检测延伸:

一、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

  

正面:

体现:

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侧面:

体现:

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题。

(14分)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曰:

“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备由是诣亮B、欲信大义于天下

诣太守,说如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将军既帝室之胄D、信义著于四海

无丝竹之乱耳皆以美于徐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3.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4分)

 

4.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主编的《》一书。

(2分)

三、链接中考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分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活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将军既帝室之胃,信义著于四海,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选择题:

①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信:

信义著于四海欲信大义于天下

B、殆: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思而不学则殆

C、将: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上使外将兵

D、谋: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陈胜吴广乃谋曰

②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A、之:

此用武之国贤能为之用

B、其:

而其主不能守保其岩阻

C、乎:

将军岂有意乎箪食壶将以迎将军有乎

D、则:

则命一上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③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董卓已来B、欲信大义于天下

C、故患有所不辟也D、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④下列“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类的一项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2、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争锋

②存恤

③总揽

④岩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翻译:

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翻译:

4、诸葛亮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了哪些不同的对策?

①曹操:

②孙权:

③刘表、刘璋:

④诸戎、夷越:

5、针对刘备的现状,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样的战略方针?

(先用划出原文,然后概括成三个具体步骤:

6、诸葛亮替刘备策划,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

7、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8、用“诸葛亮是一个……的人。

”的句式,写一句评价他的话。

拓展阅读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③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④则不能励精⑤,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

注释:

①行:

操守,品德。

②淡泊。

不追求名利。

③宁静:

安静,集中精力。

④淫慢:

淫,过度;慢,怠慢。

⑤励精:

振奋精神。

⑥险躁:

暴躁,与“宁静”相对而言。

⑦接世:

接触社会,承担事务。

9、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10、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

①夫君子之行夫学须静也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③年与时弛意也日去④无以明志无以广才

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④

11、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

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