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92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坐井观天 导学案.docx

新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导学案

太各庄小学“3443”导学模板

学科长审核:

学校审核:

年级

单元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1、2课时

执教人

肖亚美

课题

学习过程

步骤

学案

导案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3.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1.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

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有人可以讲一下吗?

自主合作互动研学

2.你都读过什么寓言故事呢?

同学说一说。

同学们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则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坐井观天》)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2)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jǐnɡɡuānyándáhēkěhuàjì

井观沿答喝渴话际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观、沿”,后鼻音“井”以及三拼音节“观、话”。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

弄错回答抬头井沿口渴喝水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

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课件出示5)

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小鸟和青蛙的故事。

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没有出来过,没有见到更大的天地。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

井观沿答喝渴话际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

“⺮”加“合”是“答”。

“阝”加“二”加“小”是“际”,

(2)换一换:

“铅”减“钅”换“氵”就是“沿”。

(3)猜谜语:

“再次见面”就是“观”;“出口千言”就是“话”

2.组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喝、井”并讲述:

(板书:

喝井)

(课件出示7)“喝、井“田字格课件。

“喝”: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面的部分尽量压缩,“日”稍扁。

最后一笔是竖折。

“井”:

第二横要压住横中线,笔画少,居中站。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8)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两个小动物,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故事。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jǐnɡyánhuídákǒukěhēshuǐdàhuàwúbiānwújì

()()()()()()

2.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话题?

答案:

1.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大话无边无际

2.略。

3.他们争论的话题是:

天到底有多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3.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字词导入

1.全班认读词语卡片。

2.开火车个别认读。

3.师问:

孩子们,喜欢青蛙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板书:

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天有多大?

三、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1.师:

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

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吧!

请同学们三人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2—7自然段。

(课件出示9)学习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鸟和青蛙说的话;

(3)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2.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10)

⑴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⑵交流读懂了什么。

(小鸟又累又渴飞到井沿上找水喝。

⑶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可加上适当的动作加以理解。

第二次对话:

(课件出示11)

⑴自读第二次对话,分别用“”和“”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

⑶实验:

用课本裹成圆柱形看天花板,并交流发现了什么?

(发现只能看到很小的一块天花板。

⑷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课件出示12)(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无边无际就是“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我们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⑸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第三次对话:

(课件出示13)

⑴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课件出示14)用“一……就……”说话。

一下课,同学们就跑出教室,奔到操场上做游戏。

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四、教师小结

1.师:

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

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自由回答)

2.师: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巩固提高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

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

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

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分角色读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并演一演。

2.搜集一下寓言成语。

3.说一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答案:

1.略。

2.自相矛盾画龙点睛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3.坐在井底看天。

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天有多大?

看事物要全面

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短浅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便知道:

坐在井里看天。

可是,“坐井观天”是个成语,它有一定的寓意,而体会它的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

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支持者和帮助者。

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于是,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3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他们通过朗读来感悟这一成语的寓意。

刚开始,大部分学生声音很小,而且读不出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争论的语气。

后来,我在旁引导,并鼓励他们。

为了更进一步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看一看,这使学生情绪高涨,因为他们尝到了动手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表现的平台,学生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观察时所看到的。

此时,教师再适时引导:

书卷起来看到的是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样呀!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事物呢?

学生便从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语的寓意:

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

最后我又补充归纳“坐井观天”的寓意:

我们看问题或者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样一来,又加深了学生的体会。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此突破。

我不难感受到:

学生的潜力有多大,真的难以想象呀!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

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因此,朗读、质疑、讨论、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

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2.质疑课题。

(谁坐在井里看天呢?

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3.解释课题:

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二、整体感知,多样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

 

  小朋友们,下面大家就自己读读这个小故事。

(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可以拼读拼音、查字典、问老师、问小朋友……)

(在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

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可以可以拼读拼音,可以问前后桌的同学,可以查字典,生字要多读几遍。

 2.同桌读。

 同桌两个互相读读课文上的生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再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随机评价。

  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专心!

哪位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二)多样识字。

  1.带拼音读生字。

  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现在一定能准确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了吧!

瞧,他们正向我们招手呢!

谁先来?

(点击课件:

带拼音读生字)如果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一遍。

  2.去掉拼音,自读生字。

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点击课件:

去掉拼音读生字)自己读读看。

谁会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大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

(生交流:

通过观察插图,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用熟字加偏旁认识了‘际、观’;际和观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看来大家掌握地识记生字的方法还真不少,真是些细心的好孩子!

  4.魔方游戏巩固词语。

  老师快速旋转魔方,学生抢读魔方上的词语,看看谁读得又对多快。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A、学生交流:

课文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事。

(引导学生明确小鸟与青蛙所处的位置,在黑板上用简笔画表示出。

  B、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板画:

一口井,引导学生明白青蛙与小鸟的的位置。

直观地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

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字音,又理解了字义。

  C、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共进行了几次谈话?

(三次)

  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

  小朋友们请看插图,读读青蛙与小鸟的对话。

(师适时点评:

青蛙应读出问的语气,小鸟应该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过渡:

青蛙对小鸟的回答赞同吗?

来,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

(课件出示)

  1.小朋友们,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知道理解“大话、无边无际”。

——大话是什么话?

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2.指导朗读第二次的对话。

  第三次对话:

(课件出示)

 1.请小朋友们读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同桌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2.哪位小朋友来读读青蛙的话?

 交流:

“天天”是什么意思?

(每天)

 3.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他为什么笑呢?

(青蛙坚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青蛙的自信,谁愿意试试?

展示朗读。

  4.我们再来听听小鸟的回答。

最后小鸟是怎么做的?

 

测案学教反馈三关测评

导案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