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981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4.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5.秦汉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

下列属于吸收外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7.张謇评论某人时说:

“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B.李鸿章

C.张之洞D.袁世凯

8.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B.①③⑥     

C.②④⑤D.③④⑦

9.“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  )

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10.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

A.陈独秀B.梁启超

C.章太炎D.严复

11.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

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陈独秀则称: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捣乱。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的冲击

12.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3.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

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14.“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15.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6.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毛泽东旨在(  )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17.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18.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19.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

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

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

21.改革开放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以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D.③①②

22.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23.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24.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25.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26.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

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

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

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27.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8.新中国成立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  )

①“两弹一星”②青藏铁路③大庆油田④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29.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对生命一个核心过程的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翻译”成生命。

核糖体制造蛋白质,控制着所有活有机体内的化学D因为核糖体对于生命至关重要,所以它们也是新抗生素的一个主要靶标。

其实中国在建国后就对核糖进行研究,中国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这种成就是在下列哪个时期()

A.过渡时期B.十年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30.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二、主观题(31题20分,31题20分,共40分)

31.(20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而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了政治、经济新一轮的变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概而言之,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只是政治的演变往往有明确的界标,而文化的变迁却没有清晰的标志。

──摘自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材料二:

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

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自珍、林则徐、魏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

──摘自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从“左”的理论和路线的束缚中再次解放出,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在改革开放的关犍时期,邓小平突出强调“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并作了深刻阐述。

他指出: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