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9759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docx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普通版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普通版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密云县穆家峪中心小学白艳利)

单元提示:

精读课文《大海的歌》《古诗三首》《鹅》

略读《笋芽儿》《信息传递的变化》

练习6

教学目标:

教学这一单元,要使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海港的兴旺繁忙,体会作者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新成就而自豪的思想感情;了解诗句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而勇敢的动物,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懂得从小就要经风雨见世面的道理,了解信息传递的变化。

同时进行朗读、说话、写话等训练。

26.大海的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新词,认读2个字。

2.能用“闪烁”“猛烈”造句。

3.能通过对比体会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1.能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的写法写1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2自然段。

3.了解大海的美丽、海港的繁忙,感受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新成就,产生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大海的美丽、海港的繁忙,感受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新成就,产生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欢乐的歌”和“一曲新歌”的含义。

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目的:

1.学会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分好自然段。

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

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表上的字音,在课文中找出新词,反复读含有新词的句子;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投影:

驾驶了望装卸吊车旗帜闪烁弥漫朦朦胧胧钻探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展现:

清楚的出现,明显的表现出来.

极目瞭望:

极目:

极尽全力;瞭望:

登上高处远望,指站在很高的地方,尽力向远处望去。

海平线:

天和海交界的线;

弥漫:

充满,布满.。

朦朦胧胧:

模模糊糊,不清楚的样子。

耸立:

高高的直立着。

四、朗读课文。

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有一定的速度;

二读课文分好自然段,写好序号,按不同的地点给课文分段。

提示:

在分段时要围绕作者在码头上,在海港里,在大海中这三个地方的所见所闻来分。

五、再读课文,理清作者出海参观的顺序。

1.默读全文,思考:

“我都到了哪些地方?

看到了什么?

”画出有关句子。

2.与书上句子进行比较,体会语言变化:

我们来到了码头我们来到了海港我们进入了大海我们来到了深海。

六、提出不懂的问题。

(共性的讨论或留待第二课时解决。

七、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

“我来到了码头,看到了美丽的景象,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

2.先自由读,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然后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写生字。

第2课时

目的:

1.了解海港的繁荣景象和大海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2.能按不同的地点给课文分段,学会带着问题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有语气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

重点:

学会带着问题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

投影片

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

“海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画出有关句子并用完整的话回答。

2.看投影,比较两个句子哪个写得好,好在哪里?

投影出示:

“海港两岸,高大的装卸吊车很多,吊杆很灵活;海轮也很多。

”与书上句子进行比较。

要求:

自己先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讨论时注意:

两个句子对比谈。

3.朗读训练:

(1)怎样读才能让人体会到海港繁忙的景象?

练习朗读、评读。

(2)老师范读这句,学生看插图,整体感知海港是一番怎样的景象(繁忙、兴旺、壮观),然后再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4.自由填空:

(1)()装卸吊车犹如(),()。

(2)()海轮犹如(),()。

5.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

看到海港这样繁忙兴旺,“我”的心情怎样?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

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为什么说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联系一、二自然段内容来谈对“欢乐的歌”一句的理解。

2.创设情境,激发感情,引导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默读,你从中了解到了有关石油钻探船的哪些情况?

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建在深海、非常雄伟、是我国的)

2.这部分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分小组讨论本组同学提出的问题。

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在全班提出,大家再讨论。

(边解决问题边朗读。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写石油钻探船为什么要写海水颜色的变化?

(2)“我”为什么要“极目瞭望”?

(3)“浅褐色的雾气”是怎么回事?

(4)为什么看到的石油钻探船像城堡?

(5)为什么说“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如果有的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可提出来。

4.自由读,体会思想感情。

5.投影:

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对比读,体会感受。

6.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我仿佛听见大海在唱着一曲新歌?

7.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几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想一想:

你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2.请一名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其他同学补充。

3.师: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

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码头:

美景高兴

大海的歌海港:

吊车、海轮欢乐的歌激动一曲新歌

大海:

石油钻探船自豪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部分生字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练习说话、造句。

教学过程:

一、选择你喜欢的段落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二、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背诵方法。

三、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说一段话(先认识写法)

1.小组互说;2.指名说,全班评议。

四、用“猛烈、闪烁”造句。

例:

闪烁-晴朗的夜空中,有无数的星星在闪烁着。

猛烈-战斗打响了,我军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轰击。

五、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篮()卸()列()近()帜()坐()

蓝()却()烈()进()织()座()

作业:

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27.古诗三首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掌握1个多音字“还”。

2.能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默写课文。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体会诗人闲适、欢快的心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体会诗人闲适、欢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

对“窗含西岭千秋雪”等诗句的理解。

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目的:

学习生字新词。

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教具:

投影片

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回忆一下在一、二、三年级时我们学过哪些古诗?

2.板书课题:

古诗三首。

二、指导练习。

1.介绍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教大家之前,自己先来学习。

预习的好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将来自学打下基础。

2.指导学生按课后的预习题进行预习,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容易写错的字:

鹂鹭吴帝陵猿

三、朗读课文: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四、看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1.学生自学;

2.指名说不懂的问题,讨论。

作业:

写字词。

第2课时

目的:

1.学习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诗句,背诵三首古诗。

重点: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诗句,背诵三首古诗。

教具:

投影片

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三首古诗,这三首诗分别是《小池》、《绝句》、《早发白帝城》。

二、学习《小池》。

(一)看注释初步理解诗文的含义。

1.简要介绍诗人杨万里;

2.引导学生发现诗文中等注释标记;

3.解释注释的作用,明确注释①、②的意思;

4.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

5.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明诗体会诗人情感。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生默读,想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3.边讲意境边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美景:

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悄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水流,不肯让它们多流一点。

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像喜爱晴天里这柔美的风光。

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停落在上面了。

投影:

泉眼无声惜细流,_________________。

填写诗句,并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4.和同桌一起朗读全诗,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对方听。

(三)体会诗的意思,练习背诵。

1.配乐欣赏投影片;

2.指导朗读;

3.练习背诵。

(四)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用上述方法,自学《绝句》和《早发白帝城》这两首诗。

(一)学习《绝句》这首诗。

1.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2.默读,想想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怎样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边提问边讲解画面意境:

两个黄鹂在翠绿灯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遥远的东吴去的船只。

4.练习背诵:

投影:

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

()

5.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1.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早晨从彩云之间的白帝城出发,一天就可以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

江两岸的山谷中猴子的叫声没有段,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万重山。

2.默读,划出这首诗中表明速度很快的词句;

3.背诵:

投影: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__。

()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通过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你最喜欢哪一首古诗,就给这一首古诗配上一幅美丽的插图。

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28.鹅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15个生字新词。

学会多音字“扁”。

认读1个字。

2.能够展开想象,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勇敢、可爱的动物,体会“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勇敢、可爱的动物,体会“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展开想象,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感情。

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过程:

一、范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全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容易错的字音:

兀颈昂嚎趴糟骨碌

3.容易错的字形:

喂昂贼额嚎搏振

4.查部首:

兀昂拳

三、用直线标出含有生字的词,读一读。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

突兀-本课是高耸的意思;

从容---不慌不忙;

迟缓---缓慢;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

五、默读课文,把文章分段,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六、质疑。

作业:

写本课生字、新词。

第2课时

目的:

1.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勇敢、可爱的动物,体会“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2.继续学习带着问题读,理解课文内容.能归纳出自然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学习带着问题读,理解课文内容。

能归纳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具:

投影片

过程:

一、导入:

默读课文:

大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可爱)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大白鹅的可爱的?

二、小声读课文,思考问题:

1.第1自然段:

(默读)

(1)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我家喂了一只漂亮的大白鹅。

从哪看出来的?

(漂亮,洁白,从容,稳健)

(2)“从它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已经四年了”这句话中,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3)把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

(1)一天中,大白鹅有哪些变化?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是按什么顺序连句成段的?

投影:

破例回家,脚像灌满了铅,步子迟缓---发现问题

东张西望神态慌张钻进跑出叫

仔细观察

蹲在草地上平静下来会悄悄离开了

原来它下蛋了(怕"宝宝"受到伤害)---解除疑问

主要内容:

大白鹅第1次生蛋的情形。

(2)结合实际及上下文,理解句子。

“这时,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又解渴,又凉快,让人高兴。

让学生体会出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这段中还有哪些词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欣喜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这家伙真是个机灵鬼儿)

(4)读出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4.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

一个晴朗的夏夜,我先听到了什么?

又看到了什么?

大白鹅是怎样赶走黄鼠狼,保护小鸡的?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1)先听到鸡的嚎叫和沙沙沙的声音;

(2)又看到一只黄鼠狼趴在鸡窝上贼眼闪着寒光;

(3)伸长脖子,喘着粗气,张嘴振翅,两眼圆瞪,猛啄;

(写出了它的威武和勇敢)从这些词中,它是怎样的一只大白鹅?

(4)读:

我望着这位勇敢的英雄,觉得大白鹅更可爱了;

从这句话中,想想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对大白鹅由衷的喜爱.)

(5)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大白鹅不顾自身安危,与黄鼠狼搏斗,保护鸡群的事。

三、小结:

朗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这只大白鹅吗?

为什么?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外形漂亮可爱

鹅第一次下蛋可爱喜爱

护卫鹅群勇敢

第3课时

目的:

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2.学习摘录词语,为写段做准备。

重点:

学习摘录词语.为写段做准备。

过程:

一、听写:

二、朗读课文,指名读,评议。

作业指导:

1.写出反义词:

沉着()糟蹋()迟缓()马虎()

(1)自己写;

(2)订正。

2.按要求摘录词语。

(1)自己摘录;

(2)指名说,订正:

①描写大白鹅样子的;②描写大白鹅动作的;③表现“我”对大白鹅喜爱与赞美的。

第2自然段先写发现问题,再写仔细观察,最后写解除疑问。

请你也按这个顺序写一段话。

作业:

语文练习册。

课后小结:

29*.笋芽儿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知道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产生愿意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目的:

1.初读课文,根据课后阅读思考进行自学;

2.练习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重点:

体会笋芽儿受到春雨姑姑,雷公公呼唤后的想法和变化。

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9课,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我们要继续学习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2.标出自然段;

3.利用辞典查词义:

瑟缩唠叨滋润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想一想:

(1)春雨姑姑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

听了春雨姑姑的话,笋芽儿怎么样了?

(2)听了雷公公的呼唤以后,笋芽儿表现得怎样?

2.小组讨论.

3.全班讨论:

(1)哪几自然段描写的是阅读1的思考内容?

(2)春雨姑姑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

听了春雨姑姑的话,笋芽儿怎么样了?

竹妈妈又是什么态度?

(抓重点词句谈体会)

(3)同学们体会春雨姑姑,笋芽儿和妈妈在说话时是什么态度呢?

(4)练习有语气的朗读;

(5)哪几自然段描写的是阅读思考的内容?

(6)抓重点句谈谈听了雷公公的呼唤以后,笋芽儿表现得怎样?

与前面有什么不同?

(7)练习有语气的朗读。

4.分角色朗读。

第2课时

目的:

1.根据课后阅读思考自学课文10-13自然段;

2.练习有语气的浪的课文。

重点:

理解笋芽儿受到小草弟弟启发后的决心和行动。

过程:

一、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小草对笋芽儿说了什么?

听了小草弟弟的话,笋芽儿是怎样做的?

(2)笋芽儿为什么自豪的喊着:

"我长大了。

"

2.小组讨论。

3.全班讨论:

在学生理解阅读思考3、4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体会笋芽儿在“急得大叫”和“自豪地喊着”时是什么心情,应该用怎样的心情读?

4.练习朗读。

二、讨论:

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谈谈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和收获。

三、练习有语气的朗读课文,搜集有关信息传递方式的资料。

30*.信息传递的变化

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知道信息传递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同学之间交流传递信息的方法。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信息传递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今的时代被称之为“信息时代”,你知道什么叫“信息”吗?

你知道信息传递有哪些方式吗?

二、默读课文,看看哪些不会的字,查字典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字义。

解词:

驿站-古代供传递消息的人换马、休息的地方。

筋疲力尽-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气喘吁吁-形容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黑便士-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面值以便士计量,用黑色油墨印制,因此得名。

E-mail-电子邮件。

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的电子信件。

四、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五、熟读课文。

1.自由读,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独立阅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3.质疑

六、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信息传递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2.小组讨论。

3.全班讨论:

4.练习朗读。

七、全班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信息传递的方法吗?

八、朗读课文

练习6

教学要求: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巩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目的:

对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

重点:

培养学生听别人讲话要边听边想的习惯。

过程:

一、口语交际练习

1.读题目,明确要求-模拟打电话

2.确定打电话的内容(如:

课外阅读、“六一”儿童节活动等内容)

3.教师提出要求:

(1)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注意倾听对方所说的内容

(2)应努力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3)注意语言简练,节省时间

4.小组内模拟打电话

5.指名两位同学在全班模拟打电话,评议

二、组词练习

1.读题,读字

2.比较形近字音、形的区别,读后3组多音字(指名读、说)

3.指名组词,订正

4.拓宽思路,一字多词练习

一、写反义词练习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读词语,思考反义词

3.独立填写

4.交流、订正

沉着-慌张(慌乱、惊慌)迟缓-迅速糟蹋-爱惜(爱护)马虎-仔细(认真)

第2课时

目的:

1.巩固本单元训练重点;2.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重点: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过程:

一、修改病句:

1.读句子,找病因;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修改?

还有没有别的修改方式?

3.学生修改完后再读一读;

4.指名订正。

(前两句是用词不当,后两句是重复的毛病。

(1)这本书很有兴趣(趣味);

(2)气象组的同学每天都仔细考察天气变化(观察);

(3)小刚低着头集中精力地写作业(聚精会神);

(4)他第一个把球带到了终点(首先)。

二、读短文,回答问题。

1.学生根据阅读思考题自学这篇短文;

2.组织学生讨论。

(1)赵老师让同学们做捏鸡蛋的实验,可是同学们谁也捏不碎这个鸡蛋。

(1)赵老师捏碎了鸡蛋,并说明了其中等道理。

张永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