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9589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

《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docx

行为干预准备系列策略

行为干预准备

(1)学会夸孩子

大家普遍认为:

行为管理是帮助有行为问题的孩子改善行为的;而事实上,行为管理的目的从来都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

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孩子,我们帮助孩子学习并且持续从事更多正确的行为;对于没有问题行为的孩子,我们同样需要帮助孩子持续从事他们已经在从事的正确行为!

从行为学的角度,当我们希望能帮孩子减少一个不适当的行为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要教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比如,孩子在图书馆大声喧哗,不能只在孩子大声说话的时候威胁或惩罚孩子,而是需要时时提醒孩子小声地说话;比如,孩子见到长辈不打招呼,不能只是斥责孩子不懂礼貌,而是要培养孩子打招呼的习惯;比如,孩子经常欺负小弟弟小妹妹,不能只是在孩子欺负别人的时候责骂孩子以大欺小,而是需要示范并且教会孩子怎么样带着小弟弟小妹妹一起玩。

如果我们能教会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那么问题行为自然就减少了。

要讲行为管理,就不得不讲强化。

对于正常发育的孩子,夸奖就是一种自然的强化,有助于帮助孩子巩固他们已经在做的正确行为,所以建议家长们多使用这个完全没有成本的强化物!

对于自闭症孩子中的一部分,夸奖并起不到太好的强化作用,但不代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再需要去夸奖孩子。

我们只是需要多做一步,在训练中,通过夸奖与其它强化物的配对呈现,让夸奖逐渐取得强化的作用;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仍然需要坚持去使用夸奖。

夸奖,是对任何正确的行为的一种肯定。

因为是责任范围内的事就不需要夸奖吗?

设想你自己的工作环境,你每天准时到单位上班,按时完成上司交待的全部工作,这些都是你应该做的。

你的上司会时不时地就这些你本就应该做的事来夸赞你吗?

当你的上司夸赞你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所做的得到了认可?

而如果你的上司是一个从来都不会夸赞下属,却只在下属做错的时候挑错的老板时,你会抱怨吗?

别忘了,你只是在做你自己份内的事,为什么你会期待这一份来自于他人的肯定呢?

因为被认可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我们有这样的需求,孩子也有;所以不要把孩子做得正确的事当成理所当然,给孩子一句正面的评价,孩子就会在未来坚持这样做!

夸孩子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的任务:

并不是夸本身困难,难点在于记得要去夸,在于要能找到夸什么。

夸孩子是家长的学习任务,是家长需要建立的一个新行为、新习惯。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夸孩子,不需要只找孩子做得特别好特别棒的地方,而是要看他们做得对的地方——没有不适当的行为,就是一个好的行为。

·孩子自己玩了两分钟,没有打扰家长——两分钟对我们来讲很短,对小年龄的孩子来说,很长——值得夸。

·      孩子把一个积木放到了积木盒子里(无意识的行为,其它的积木还在地上散着)——收拾积木是一个好的行为——值得夸。

·      孩子从沙发走到餐桌前(大部分时候孩子都是跑来跑去的)——慢慢走是一个好的行为——值得夸。

·      孩子在你说话的时候,看了你一眼(无意识的行为)——主动的目光对视,值得夸。

·      孩子看着柜子上的摆设,没动手去拿(可能你多等两秒种,孩子就伸手去抓了)——抓住这两秒的机会,不碰摆设——值得夸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很多很多。

另外,在生活中,夸奖的形式并不需要是很夸张的“你好棒啊!

”,可以只是一句带着微笑的肯定描述:

“你已经自己穿好衣服啦”(自理);“你画了一只小兔子哦!

”(孩子自己在玩);“你有慢慢走哦!

”(在屋子里慢慢走);“你和小弟弟一起玩小汽车啊”(分享);“你有让妹妹先选玩具,真好!

”(谦让);“妈妈一叫你就来了”(听指令),“今天妈妈没叫你,你就把琴弹好了”(自我管理),“听说今天你帮爸爸整理客厅了”(帮助他人)等等。

这些肯定的句子,并不需要在孩子有相应的问题行为时才用,而是只要这些行为发生了就可以告诉孩子他做得很好。

我们越多地看到孩子好的地方,我们就会越积极地来看待和对待我们的孩子。

即使对于之前干扰你的孩子的问题行为还没有开展干预,你也会发现一些转变在不经意中慢慢发生。

学会夸孩子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主动地去看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这也是将来我们在执行特定的行为干预方案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特定的目标给予持续的强化,即,每一次当一个我们正在帮助孩子建立的好行为发生的时候,项目执行人要需要能注意到,并且提供夸奖以及其它额外的强化。

所以,行为干预的第一步要做的是:

学会夸孩子。

要改变孩子的行为,要从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做起,从学会找到孩子的好行为做起,从学会夸赞孩子做起。

 

行为干预准备

(2)告诉孩子怎么做

作为父母、长辈,我们习惯性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标准,来告诉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当父母说“不要做”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听从,慢慢改掉了习惯;有些孩子会暂时停止原来在做的事,但没过一会儿又开始做;还有一些孩子立即发起小脾气。

换句话说,告诉孩子“不要做”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

因为说“不要”是一个很容易并且常常会暂时有效的指令,所以即使行为在长远没有改变,大人们还是不断地在对孩子说“不要做”。

告诉孩子“不要做”的不利之处:

1.建立了一个负面的环境:

当大人说太多“不要”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孩子哪里都是毛病,完全没有优点。

而孩子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或者不允许的,孩子也会焦虑。

2.建立了一个负面的亲子关系:

大人总在以长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不是试着去当孩子的朋友

3.“不要做”的定义不明确,让孩子困惑:

因为告诉孩子“不要做”完全是根据每个人个人的标准而定的,而不是一个有计划并且有固定标准的指令,所以当孩子做某些事的时候,有些大人觉得不适合会叫孩子停止,而有些大人觉得无所谓,会由着孩子去做。

甚至于,“不要”可能是根据个人的心情而定的:

今天心情好,可以由着孩子做一些略为出格的事,今天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都会叫孩子“不要做”。

对于孩子来讲就变成了,“有的时候可以做,有的时候不可以做”,没有既定的标准或原则去遵行。

4.告诉孩子不要做只是让孩子停止他正在做的事,却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做。

即使孩子能听话停下动作,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下一次孩子仍然只能按他会的但不被大人接受的方式去做,所以问题行为得不到改善。

5.当大人太多地用“不要”这个字眼的时候,有的时候孩子停下来了,有的时候孩子没有停下来,大人也没有跟进;渐渐地,“不要”这个字眼对孩子来讲失去了应有的力量。

在关键时刻,当我们真的需要孩子立即停下来的时候,我们说“不要”,孩子却停不下来了。

例如:

当孩子要碰开水杯子的时候,我们会喊“不要碰”,但孩子可能根本不听,碰了杯子才知道烫。

我们会想要对孩子说“不要”的行为,都是问题行为。

如果我们能从问题行为刚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就给予正确的指引,那么这些问题行为就会慢慢地被取代掉。

改变我们日常给指令的习惯,很多小的问题行为可以直接改善。

不对孩子说“不”,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1.坚持给正面的指令,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

a)不要跑——慢慢走

b)不要用手抓菜——用勺子吃

c)不要甩门——轻轻地关门

d)不要尖叫——小声点说话

e)不要乱扔——扔到垃圾筒里

f)不要乱沷水——在浴盘里玩水

g)不要玩遥控器——把遥控器放在……

h)不要打小弟弟——轻轻地摸小弟弟

i)不要抢玩具——一起玩玩具

2.当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时候,马上要辅助孩子去做。

通过实践,才能让孩子明白应该做什么,并且慢慢建立新的好习惯

3.当孩子跟从指令和辅助做了之后,一定要记得夸讲孩子,并且时不时地奖励孩子。

有强化物跟随一个好的行为,这个行为在将来就会越多地发生。

4.在关键时刻(需要孩子立即停止某行为的时候),我们要用比较强烈的语气说“不”或“停”,并且马上用辅助来让孩子停止他的行动,这样可以建立起孩子对“不”和“停止”这两个指令的即时反应。

这个反应,在很多危急时刻是非常重要的。

要改掉对孩子说“不”的习惯很不容易,然一旦建立起这个好习惯却是我们能终身受益的。

当我们挑孩子毛病的时候,第一件事要想的是,孩子应该怎么样做,然后告诉和辅助孩子。

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发现孩子对指令的服从会越来越好,而且你也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孩子好的方面,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正面积极起来。

 

行为干预准备(3):

解读孩子的行为

行为是一种沟通方式。

做为行为分析师,我们通常会把想和做分成两个部分来对待:

想是别人看不到的部分,而做是别人看得到的部分。

有意识地,我们会通过行动来掩盖我们真实的想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复杂的游戏。

然而,无意识中,我们仍然能从每个人的行为里读到他们的想法。

我们的孩子远没有我们这样复杂,他们很单纯,从想到做,这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统一性。

他们或许受语言和沟通能力的限制,没有办法告诉我们他们的想法;但我们可以通过解读他们的行为来了解他们想表达什么。

有的时候,他们用来表达想法的行为并不是太合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行为”;有的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过于暴力与激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攻击性行为。

要想要解决这些行为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孩子在表达什么,然后才能教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行为。

只有当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后,这些问题行为才会真正地被取代,从而减少或消失。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些新的能力,特别是耐受方面的能力,比如,平静地接受要求被拒绝、接受输掉游戏。

从应用行为分析(ABA)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行为归类到四种功能中去。

功能1:

实物强化行为

孩子想要表达:

我想要(XX)。

实物强化行为通常发生在孩子所提的要求被拒绝时。

当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哭闹而满足孩子所提的要求时,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会被强化,也就是说在将来会更多地发生。

例如:

在超市收银台,孩子说“妈妈,我要吃归糕”;妈妈说“今天不吃雪糕”;孩子开始闹,并且行为慢慢升级,直到妈妈不能忍受;妈妈对孩子说“你不哭,我就给你买”;孩子停止哭闹,妈妈给买雪糕。

这里的“实物”,并不仅限于我们看得到的东西,也可以是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例如:

我想要出去玩;我想要妈妈给我讲故事(不是爸爸);我想要妈妈坐在我边上,弟弟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我想要坐公车去学校(不要爸爸开车送)。

很多时候,家长抱怨孩子强烈的控制欲望,希望事情以他所期望的方式发生,这也归于“我想要”范畴内。

功能2:

注意力强化行为

孩子想要表达:

请关注我!

(重要:

注意力可以是正面的:

表扬孩子,陪孩子玩;也可以是负面的:

批评孩子。

当孩子需要家长的注意力的时候,他并不在意他所获得的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注意力,只需要是注意力就好了。

行为通常发生在家长忙于其它的事情,一段时间没有给孩子注意力。

孩子开始做一些家长通常会制止他们的事,家长马上阻止孩子,孩子得到家长的注意力;以后在孩子想获得家长注意力的时候,就会更多地做类似的事情。

例如:

妈妈忙着做晚饭,孩子自己玩玩具。

过了一会儿,孩子开始玩电灯开关;妈妈告诉孩子不要玩,孩子继续;妈妈不得不走过去阻止孩子,责骂,然后叫孩子做其它的事情(孩子成功获得妈妈的注意力)。

不要觉得自己在几分钟前刚给过孩子注意力,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不是以获取注意力为目的的。

有一些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他们需要家长持续的注意力,他们独处的能力很弱,有时甚至少于1分钟。

功能3:

逃避强化行为

孩子想要表达:

我不想要做这个!

逃避行为通常发生在家长给指令并且坚持执行该指令时。

当行为不断升级,家长疲于应付孩子的哭闹而忘了之前给孩子的指令,孩子的行为帮助他们成功出逃了该项他不想做的任务;在下次孩子不想服从某项指令时,行为就会再次发生。

有的时候,孩子最终还是做了家长要求的事。

但因为问题行为而延迟了执行任务的时间,对行为也是一种强化。

例如:

妈妈让孩子做功课,孩子开始闹,想要逃,把纸揉成一团,把笔扔掉;妈妈一再坚持,孩子开始哭闹;妈妈受够了,让孩子去自己的房间冷静一下。

孩子离开。

(最终孩子不需要再做作业,或者晚一点再做。

功能4:

自我刺激行为(自动强化)

这一类行为与前三类不同:

前三类行为的强化物都来自于第三者,而自我刺激类的行为,强化物由行为者自身提供,最常见的是感觉系统上的满足。

比如,自闭症孩子身上常见的,晃手、无来由的大笑、长时间的蹦跳、无功能的自言自语等。

确认是否自我刺激行为:

当该行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论是否有旁人在一边都会发生时,通常可以确认为是自我刺激的行为。

由于自我刺激行为的强化物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所以,当自我刺激行为发生时,行为就自然得到强化,之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就会慢慢提高。

特别提醒:

有些小年龄孩子身上观察到的与感觉系统相关的自我刺激行为,随着年龄可能会自然慢慢减弱甚至消失:

那是因为随着孩子的发育,行为所达成的感觉刺激不再是孩子所需求的,该行为就达不到自我刺激的作用了,慢慢就自然减少了。

由于不同功能的行为强化的原因不同,所以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应对,才能做到不继续强化该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首先要学会认识和理解行为的功能,然后才能正确干预。

 

行为干预准备(4):

被动的应对法则——避免强化不正确的行为

一个行为会持续发生,是因为它的发生使得行为者执行该行为的期望得到了满足,也就是行为得到了强化。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在单位做报表的时候,你碰到一个问题,你去问同事小李,小李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帮你看了然后告诉你他的建议;另有一次,你又碰到一个问题,小李不在,你找了小王,小王看了一眼你手上的报告,告诉你说:

这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他现在很忙,晚一点再帮你看。

在上面的这个例子里,如果你再碰到问题的时候,你是会去找小李,还是会去找小王呢?

我相信所有人的答案都会是“小李”。

为什么我们能给出相同的答案?

因为我们的回答跟从了一个最基本的行为法则:

强化,即,一个行为跟随了一个好的结果,那么这个行为在未来的发生可能性增加。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类似于上面例子的小情境里慢慢形成的。

一个行为的发生让行为者满足了他的期望,行为就会在未来持续地发生。

孩子通过哭闹可以得到吃的玩的,那么以后哭闹就会增加;孩子通过做危险的事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那么做危险的事的情况在未来就会增加;孩子通过躺地可以逃避掉写作业的任务,那么一到写作业的时候,躺地的行为就跟着也来了。

既然知道了行为是这样被建立并巩固起来的,我们就需要在行为发生的时候去解读行为,了解行为者的目的。

如果他们使用的行为是正确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满足他们的期望来强化这个行为;相反,如果他们使用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行为,那么,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地避免满足他们的要求,以避免强化问题行为。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行为的四种功能:

实物强化行为、注意力强化行为、逃避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

既然每一种行为传达着不一样的信息,那么我们就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以避免在无意识中强化孩子的不正确行为。

实物强化行为

当孩子因为他的要求未被满足而产生行为问题,在这个时候满足孩子的要求,就会强化孩子的行为;也就是说,在未来孩子会以同样的行为来达到他的目的。

当行为发生时:

1.忽略孩子不正确的行为:

不给语言指令,例如“不要哭”,“不许打人”;不讲条件,例如“你不哭就给你XXX”,“你打人就不许你看电视”。

只要孩子没有攻击他人、伤害自己或毁坏物品的行为,你可以选择走开,让孩子一个人发脾气。

2.当孩子开始冷静下来的时候,给孩子注意力,引导孩子玩他们喜欢的游戏,从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在这时停止了哭闹,可以给孩子他们喜欢的东西——但不要给孩子之前要的东西。

注意:

我们不需要等到孩子完全冷静。

当孩子停止大动静的哭闹,甚至是在他们哭闹间喘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介入。

但如果孩子又开始大动静的哭闹,就继续忽略。

有的时候,这样的过程可能会来回几次。

3.在一定时间内不要给孩子他之前哭着要的东西。

如果想要给孩子他之前要的东西,小年龄的孩子等待的时间在5-30分钟,大年龄的孩子最好等待30分钟以上。

如果之前说过什么时候孩子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那就坚持原来说过的话。

比如“吃好晚饭才可以吃冰激凌”,那就等到晚饭后再给孩子。

注意力强化行为

当孩子因为一段时间没有获得家长的注意力时产生的行为问题,行为的目的是获得家长的注意力,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注意力,不论是安慰还是责骂,都会强化孩子的行为;也就是说,在未来孩子会以同样的行为来获取家长的注意力。

当行为发生时:

1.忽略孩子不正确的行为:

不给语言指令,例如“不要玩电灯开关”,“不许打人”;不试图转移孩子注意力,例如“你去看一会儿电视吧”。

只要孩子没有攻击他人、伤害自己或毁坏物品的行为,你可以选择走开。

2.但往往孩子在这个时候选择的事情是大人无法忽略的,如果确实需要马上阻止孩子的行为,可以轻轻阻止孩子的行为,然后用身体辅助把孩子引导到他应该在的地方。

在过程中,不给语言指令,不对话,不给目光对视,不与孩子互动。

3.等待大约30秒到1分钟,如果孩子没有继续之前不正确的行为,给孩子注意力,与孩子互动,夸孩子任何他做的好的或无错的行为。

逃避强化行为

当孩子不想执行某个指令时,孩子会采取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来延迟或拒绝服从该指令。

在这个时候,家长常常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对付孩子的行为问题上,而忘了之前给孩子的指令,从而孩子不需要再执行该指令。

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得到强化;也就是说,在未来孩子会以同样的行为来逃避你的指令。

当行为发生时:

1.忽略孩子不正确的行为:

不给语言指令,例如“不要哭”,“不许打人”。

在孩子哭闹的过程中,保持冷静的表情,不展示任何情绪,不同情,也不生气。

2.当孩子开始冷静下来的时候,继续给同样的指令,并且提供辅助,帮助孩子开始执行某任务。

对于小年龄的孩子,辅助孩子完成任务

注意:

我们不需要等到孩子完全冷静。

当孩子停止大动静的哭闹,甚至是在他们哭闹间喘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介入。

但如果孩子又开始大动静的哭闹,就继续等待。

有的时候,这样的过程可能会来回几次。

3.当孩子开始执行任务,哪怕是在辅助下“勉强”在做,你也需要肯定孩子的做任务的好行为。

在孩子完成任务时,哪怕这个任务几乎就是在你的辅助下完成的,都记得要夸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奖励。

自我刺激的行为

当行为发生时,行为受到自然的强化。

1.用肢体辅助阻止孩子的行为,尽量少用语言提示。

2.引导孩子玩其它的活动,最理想的是同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产生同一类型刺激的活动,比如孩子喜欢在床上跳,可以让孩子在蹦床上跳;孩子喜欢玩水,可以让孩子在水池里玩。

3.如果找不到产生同类刺激的活动,可以引导孩子玩其它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转移注意力。

4.对于大年龄的孩子(建议认知年龄至少5岁以上),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让孩子自己控制自己的自我刺激行为。

在行为发生后,我们能做的只是不继续强化该行为,却还没有去教孩子应该怎么做,所以我们仍然在被动地干预行为。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如果问题行为仍然能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目的的话,那么孩子就没有必要去学习和使用新的行为,会影响正向干预的效果。

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不结合正向干预,积极地去教孩子怎么做,单纯地只是从被动的角度着手进行干预,不仅效果不佳,也会让家长老师们常常处于与问题行为相对抗的情境中,感觉身心俱疲。

所以,在学习被动干预的同时,也提醒大家要把干预的重心放在正向积极的干预方法上,两者结合,才是最省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说明:

以上建议的只是针对不同行为功能所给出的大方向性质的建议,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应对的方法。

我个人常常会给予家长的建议是:

如果能避免强化,请坚持;但如果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你无法做到避免强化问题行为,那么你还是按你自己的习惯或最适合当时场合的方法去处理,但请一定要意识到,孩子的问题行为是被强化的。

随着你的意识的增加,在未来,你的预防会做得更好,问题行为被强化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同时结合正向干预的方法,孩子的行为一定会得到改善。

 

行为干预准备(5)预防——利用环境变化来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在ABA的行为干预中,始终强调当行为发生时要或忽略或坚持指令。

这些个原则,在实施的过程里,首先看到的变化是行为的加剧而并非减少。

原因很简单,一个行为一直都可以达到某个目的,但突然之间竟然不管用了,这个时候人的选择是更用力些(对于孩子来讲,闹得更凶些),探测是不是可以达到原目的。

在探测后发生达不到目的,该行为就会减少,也就是慢慢达到行为干预的目的了。

举个平常的例子,用一定的力度推门,门会打开;某天,还是用一定的力度推门,门没有打开,这个时候我们会自然选择用多点力再推,看看门会不会开。

如果门没有开,才会去想其它的办法。

只是一次的经验并不足以完全让我们放弃这扇门,但凡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一定还会再去试着推几次。

如果门一直打不开,我们才会真正放弃从那扇门走,而在那时,新的通道才有机会被加固起来。

对于父母来讲,要在孩子在哭闹中坚持打赢这场仗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在于心理:

大部分的父母不能忍受让孩子哭上大半个小时不去管;家里有老人的,更是会心疼孩子,从而责怪孩子的父母过于严厉。

同样的道理,ABA的原则让人觉得不够人性。

然而,我个人的体会,行为干预最为有效的就是ABA的方法,且这种有效是长期的。

同时,从最简单的ABC行析来讲(行为前环境-行为-行为后环境——Antecedent-Behaviour-Consequence),ABA的行为干预原则从来不止于在行为发生时(也就是C的位置),而是需要从ABC这三个角度全方位地去展开实施,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干预效果。

在上一篇文章中被动干预原则,其实谈的就是ABC中的C。

这一篇文章,我想讲一讲A,我们要怎么样做来避免行为问题的发生。

所谓的避免,并不是父母通过一味地退让、满足孩子的需求来避免问题行为,而是通过提前预防来建立一个好的干预环境,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做正向的干预,教孩子怎么做。

换句话说,我们先把那些刺激行为发生的因素从环境里抽走,然后再一点一点地介入回来,让孩子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让好的行为有一个建立巩固的过程,让行为干预可以在一个相对缓和的关系里展开。

在行为第一次发生前,我们通常并不知道某环境会导致该行为,所以没有办法预防。

当行为发生后,通常可能需要发生几次,我们才会总结出来,在某个环境里,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或一定会发生。

如果我们明确知道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改变刺激行为发生的前导因素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的可能性。

注意:

这里讲的是减少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完全避免行为的发生。

实物强化行为(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通过行为问题来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

·知道孩子会在某个时间想要某个东西,在孩子提要求前就计划好如何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控制权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比如:

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定要到电脑店里看一会儿电脑,如果不去看的话,就躺地哭闹。

事先计划好路线,和孩子讲好条件,放学后到哪里看电脑、看多少时间等。

如果孩子能按照讲好的条件进行,夸奖和奖励孩子,并且答应下一次还让他去看电脑。

·在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尽量不用“不”字,而用正面的语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可以”。

比如:

在晚饭前,孩子要吃冰激凌;你觉得吃了零食就吃不下晚饭了,所以不应该给。

可以对孩子说“先吃晚饭,然后再吃冰激凌”,而不是简单地说“不行”。

·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到可能引发他提要求并且要求必须要被满足的刺激物。

比如:

孩子如果看到蛋糕就一定会要求吃,而你却想把蛋糕留在特定的时候才吃,比如生日会切蛋糕的时候,那么先把蛋糕藏起来,等能吃的时候才拿出来。

注意力强化行为(孩子通过做一些不正确的事情来获取家长的注意力)

注意力强化的行为通常是前事干预策略(预防策略)效果最佳的一类行为,只要家长老师们能做好计划,然后持续统一地按计划来执行,这一类行为通常会明显降低。

·在问题行为发生前主动给孩子正面积极的注意力。

观察孩子能独处多久,并以此为基数来决定给孩子注意力的频率;这个频率随着干预过程的进展是可以慢慢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