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9557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常识.docx

《古代汉语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常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常识.docx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

(一)

(1)怎样查字典辞书

1、查检字音和字义

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式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音序法)

⑴汉字拼音。

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⑵注意字母。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按照注意字母的顺序排列。

⑶平上去入、一百零六韵。

在古代,也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平水韵)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这就是所谓的部首检字法,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例如,“口”部是三画,排在“木”部(四画)之前;同在“口”部,“吹”字四画(部首笔画不算),排在“味”字五画之前。

第一部用部首检字法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3、按号码排列(注意繁简字变换)

流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用0至9是个号码来代表。

四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每字得四码P65

4、按义编排

《尔雅》十九篇即按义编排。

如“兄”,“弟”在“宗族”中查。

“间”(秦汉以前没有此字),jiān、jiàn、xián

•《新华字典》

目前最常见的字典。

它收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一万个以上。

⑴適當的收了一些古書中的常用字

⑵在有些字的义项中也收了一些古代的用法

⑶还收了少数古汉语中特有的双音词(又称复音词)

•《现代汉语词典》

是一部记录普通话语汇的中型词典。

它对所收的一万多单字,注音比较准确,释义比较情当,并收了一些古字古义,对初学古汉语的读者,是很有帮助的。

•《古汉语常用字典》

收字3700多个,2000多个双音词,按汉语拼音排序,收的是常用字,注意词义的辨析。

•《康熙字典》

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其收字四万七千多个(47035)。

这本字典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214个部首。

这些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标分的十二集中,没记又分为上、中、下三卷。

它释字的体例,是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例如:

籌。

反切法(古代拼音方法,大约兴起于汉末)

定义:

反切法使用两个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瞎子取韵母和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与切上字双声,与切下字叠韵)

例如,“毛,莫袍切”。

“莫”的声母m和袍的韵母、声调áo,合起来是máo,正是“毛”的读音。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的反而已经切不出来现在的读音了。

如,“筹”字的三个切音。

“陈留切”、“除留切”的“陈”、“除”是已经改进了的反切上字,但反切下字“留”的韵母iou,将i去掉后,公式为ch+(i)óu=chóu。

“直由切”中的“直”作为“筹”的反切上字,声母为zh,切不出ch来。

P67

反切法是《康熙字典》上的一种注音方法。

(×)

直音法

“筹”下注“并音俦”,就是指所引各韵书“筹”都与“俦”同音。

直音法不如反切法科学,有时找不到同音字,比如“死”无同音字。

有时注音的字比备注的字难认,如“西,音粞”;“是,音姼”。

叶音法

叶音法是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方法,它热为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这完全是主观主义的怪物。

事实上,明人陈第,清初顾炎武就已经批判了叶音法。

《康熙字典》仍在引用,是错误的。

从六朝时觉察到先秦古音不同于今音,字音有历史变化和不同,后人以自己所处的地域时代来读可能不押韵,叶音法是错误的。

在释义方面,《康熙字典》所做的工作主要是罗列旧说,排列古注,分别义项,引例为证。

《方言》有的版本把“薵”错成了“籌”,《康熙字典》也沿用了这个错误。

清道光年间王引之曾作《字典考证》一书,指出它的错误有2580多条,很少涉及音读的正误。

《康熙字典》的注音也错误极多。

•《汉语大字典》

是20世纪80年代才成书出版的一部大型字典,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在56000个左右。

共八册,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1990年出版最后一卷。

按部首排列,分为200部首。

在字形方面,它收到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在字音方面,首先是用拼音字母尽可能注出所收字的现代读音,然后收列它的中古反切,并标注它的音韵地位和所属的韵部。

它是考察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的大型工具书。

这部字典在释义方面过于求细,忽视词义的概括性,加以书成众手,难免出现义项分和不当,释义不确和古音标注失误的情况。

•《王力古汉语字典》

是2000年才出版的一部中型古汉语字典。

2、查检词语和典故

最常用的是《辞源》和《辞海》

•《辞源》

商务印书馆出版于1915年,续编出版于1931年,1983年出版修订版。

按部首排列,共214个部首。

用繁体字排版。

•《辞海》

出版于1936年,简体字排列,共16534个字,词目12万余条。

古今汉语均可查阅。

两书编辑体例大致相同,都是用的部首排列法,跟《康熙字典》一样,分为214个部首。

先解释单字的字义,其次再解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义和用法。

《辞海》比《辞源》晚出版约二十年,无论引证出处,释义。

标点,都比《辞源》有很大改进。

它引书注明篇名,这就便于查对。

释义也比《辞海》准确简练,标点也不像《辞源》那样一律用圈断句。

3、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专门讨论古汉语虚词的著作

•《助词辨略》

清刘淇著。

出版于1711年。

共收字470多个。

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优点:

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资料比较丰富。

缺点:

此书对“助字”的分类,标准不一,名目繁多。

有的是从形式上分,有的是从语气上分,有的是从意义上分。

内部体例也欠严密。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

出版于1819年。

共收字160个。

全书分十卷,按古声母排列。

它所收的虚字以经传为主,以子书和其他书的材料为辅,东汉以后的一概不录。

优点:

它体例比较严密,引证博瞻,解说详备,有不少好的见解。

它还能突破字形的框框,用同音假借的道理,说明一些虚词的意义。

缺点:

它所使用的语法术语与今天的术语很不一样,初学者不易读懂

,对虚词的分类也不如现在的分类科学,而且收字太少。

•《词诠》

近人杨树达编。

出版于1928年。

全书收古汉语虚词500多个,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附有部首目录。

体例或优点:

对每个虚词的解释,都先标明词类,然后解释意义,在列举大量例句,例句都注明出处。

眉目清楚,系统性强。

这本书比较通俗,既没有《经传释词》那种考据气息,又不像《助字辨略》那样驳杂。

缺点:

语法用语比较陈旧,分类过于琐细,如副词就有十四类之多。

释义也有欠妥当的地方,还常用“无义”来解释一些语气助词和叹词,等于没解释。

•《古汉语虚词词典》

1999年出版。

收虚词1800多条,是语言所集体研究的新成果,对初学古汉语的人比较适用。

•《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著。

出版于1953年,全书共释单字、词语537项,附录600有余。

每条排列的次序,先诗后词再曲,引例相当丰富。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唐宋元明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辞。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著。

(2)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对六书解释并举例: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是也。

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汉字的形体结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汉字的用字方法是假借、转注。

(1)象形

日月鸟鱼鹿羊

犬猪象牛止木

行水龟乌果瓜

独体象形:

用独立的形体来描绘词所描绘的事物,如日、月、鸟、鱼、鹿、羊。

合体象形:

用一个附加的形体来烘托该字所表示的事物的形体。

如眉、牢、果、瓜。

(2)指事

指事: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1、独体指事:

纯符号性指事,以抽象性符号来表达词义。

如一、二、三

2、合体指事:

在象形基础上加上指事性符号。

如末、腋、未、刀、刃、甘、寸、本旦、上、下。

(3)会意(合体字)

会意:

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

如步、逐、门、莫、牧、斗。

同体会意:

异体会意:

暴、及、取、衣、寇。

后期会意:

孬、歪、楞、岩

见:

jiàn物体被动发现

xiàn物体主动出现

月:

膑——查肉部、青——查丹部、明——查月部、前——查舟部

(4)形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