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8859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复习.docx

《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复习.docx

总复习

数与代数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54页第6题第57页16题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加强计算基本功的练习,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比例尺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尝试解决问题。

3.在与同学交流中反思,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比例尺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尝试解决问题。

补充练习:

一、填空:

1.两数相除,商3余4,如果把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相加,和是43,被除数是(),除数是()。

2.有一个整数与它自己相加、相减、相乘、相除,把所得的和、差、积、商加起来等于36,这个数是()。

3.4/5的分数单位与0.7的小数单位之和是()。

4.根据2516÷68=37,直接写出下列各题得数:

251.6÷6.8=()25.16÷0.37=()0.068×3.7=()

5.在()内填入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据:

0.43()1000=4302.46×()=24.6

12.5()100=0.1250.03×()=30

二、选择:

1.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A、6.524×0.028B、6.524÷0.028C、0.028÷6.524

2.0.46÷0.3商1.5,余数是()。

A、1B、0.1C、0.01

3.除数12,商、余数都是11,被除数是()。

A、132B、143C、121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张大妈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

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2.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工作6小时12天可以完成。

如果工作效率不变,每天工作8小时,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用比例解)

3.一个晒盐厂用100g海水可以晒出3g盐。

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用比例解)

4.篮球场长28m,宽15m。

用1:

500的比例尺在下面画出它的平面图(只画出边界)

5.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m,在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6.北京市地铁规划图的比例尺是1:

500000。

地铁1号线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10cm,它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

 

数与代数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相关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2.经历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发展分析、推理、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3.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地思考”的习惯。

4.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严谨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补充练习:

1.选择条件,然后列式解答。

饲养场养了240只白兔,,灰兔有几只?

(养的白兔只数是灰兔的4/5;灰兔只数是白兔的75%)

2.食堂买来3/5吨大米,吃了1/2吨,还剩多少吨?

3.“四月份产值比三月份多10%,那么三月份产值就比四月份少10%。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了16千米,这时距离乙地还有94千米。

甲、乙两地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先画线段图,再列式)

 

数与代数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6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转变思维,从具体——抽象,从特殊——一般,从静止——变化。

补充练习:

一、填空题

1.商店运来一批梨,共9箱,每箱n个,则共有_______个梨.

2.小明x岁,小华比小明的岁数大5岁,则小华_______岁.

3.一个正方体边长为a,则它的体积是_______.

4.一个梯形,上底为3cm,下底为5cm,高为h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cm2.

5.一辆客车行驶在长240千米的公路,设它行驶完共用a个小时,则它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千米.

二、先求出含有字母表示的式子,再求出式子的值.

1.张师傅每小时加工a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b个零件,俩人合做m小时,共加工的零件数是().如果a=10,b=9,m=5,上面的式子的值是().

2.学校买了10个篮球和12个足球,每个篮球价x元,每个足球y元,买足球比买篮球多付的钱的式子是().如果a=12,y=10.8,上面的式子的值是().

3.已知三角形的底a=4,高h=6(单位:

厘米),求三角形的面积是S().

三、应用题.

1.小明走1千米需要20分钟,他从家走到学校走了30分钟.弟弟走1千米用的时间比小明多x分钟,弟弟从家到学校要几分钟?

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弟弟从家到学校的时间.

②当x=8时,求出弟弟从家到学校所需要的时间.

2.1千克苹果的单价a是1.85元,已经付给的总款b是45.8元,问购买的数量x是多少千克?

(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数与代数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61—6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补充练习:

1.解方程。

1.5x=60x+2x=12.640%x=4.2

12+x=252x÷5=154x-1.6x=36

2.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教案设计第197页第2题。

三、解决问题;

程老师为学生运动购买25套运动服,共花了1925元,已知上衣的单价是裤子单价的2.5倍,每条裤子多少元?

 

数与代数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6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三种方式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体会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初步的函数思想。

4.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补充练习:

一、填空题。

(30分)

1.13÷4=()∶8==()%。

2.两个相互咬合的圆形齿轮的齿数之比是4∶3,其中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个齿。

3.一根竿直立在地面上,竿高2米,影长80厘米,影长和竿高的比是(),比值是()。

4.甲乙与乙车速度比是4:

5,行完同一段路程,乙车所用时间和甲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5.把两个比值都是的比,组成一个内项为6和5的比例是()。

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是3.4厘米,实际距离是()。

7.┗—┻—┻—┻—┛是()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8.一张精密仪器图纸,用8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8毫米长,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9.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1)出油率一定,香油质量与芝麻的质量。

(2)一捆100米长的电线,用去的长度与剩下的茶馆难度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4)一个数与它的面积。

三、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出馆后休息0.5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回学校,那幅图描述了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的这一活动行程呢?

 

数与代数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89—9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梳理以前学习过程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画图的重要性

补充练习:

一、填空:

1.鸡、兔共5只,有14只脚,鸡有()只,兔有()只。

2.有2元和5元纸币共10张,共29元,2元()张,5元()张。

二、解决问题:

1.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扣1分。

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

小华做对了几道题?

2.中山路小学原来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

在扩建校园时,长增加了20米,这样操场面积就增加了600平方米。

原来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

扩建校园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宽增加了15米。

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数与代数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观察、猜想、分析、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规律,解决问题。

2.形成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补充练习:

一、填空

1.1,2,4,8,(),32,()。

2.1,4,7,10,(),(),()。

3.1,3,4,7,11,18,(),()。

二、解决问题:

1.2008年3月1日是星期六,你能算出3月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吗?

2.五(3)班47名同学排成一队去看电影。

班主任要求同学们按“1、2”的顺序报数,最后一个人报几?

 

数与代数机动课

一、填空。

1、0.4=()()=10()=()35=()%

2、13628中的“6”表示();70.6中的“6”表示();611中的“6”表示()。

3、280004320读作(),四舍五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

4、某班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

小军23kg,小强21kg,小兵25kg,小丽24kg,小红22kg。

如果把他们的平均体重记为0,那么这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记为:

小军,小强,小兵,小丽,小红。

5、一个数由3个一,5个百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把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是()。

6、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7、能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8、a的5倍与b的差是(),比x少15的数是()。

9、1.8公顷=()平方米5米60厘米=()米

2.4时=()时()分7200立方米=()立方分米

10、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颗梨重150()一张床长2()

冰箱的容积是216()明明早上7()起床

11、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和甲数的比是()。

甲数占乙数的()()。

12、找规律填空。

⑴12,34,58,716,(),(),

⑵1,4,9,16,25,(),(),64,81

二、判断对错。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3、2008年的上半年有181天。

()4、310里面有3个0.1。

()5、把60缩小到它的1100是0.06。

()6、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全长的15。

()7、6人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12次。

()8、右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25%。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数B、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C、负数比正数小D、数轴上-4在-7的左边

2、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和芝麻的质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

3、一本书降价25%的售价是36元,原价是()元。

A、9B、27C、45D、48

空间与图形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7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回顾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意义及其测量等知识。

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

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知道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列表、画图、测量、比较、交流等方法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回忆、讨论动手操作等各种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能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

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意义及特点,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

明确角的定义、分类、关系及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过某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补充练习:

一、判断并说出理由

1.直线、线段与射线三条线比较,直线最长。

()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

4.一条射线长80厘米。

()

5.小于90°的角叫作锐角。

()

二、填空:

1.90°的角叫作()角,()度的角叫作平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作()。

2.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

4.在钟面上6点钟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是()。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6.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

三、填表:

名称

意义

特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直线

射线

线段

四、画一画:

1.请用量角器到黑板画一个50°、135°的角。

2.画一条长5.5厘米的线段,并画出它的平行线与垂线。

空间与图形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7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2.能够按照一定标准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

3.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4.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寻找复习平面图形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补充练习:

1.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是(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

(、、)或(、、)-------其中围成的三角形中,最短的一条边长()厘米,最长的一条边长()厘米。

2.从多边形一点出发将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求多边形的内角和。

3.计算下面个角的度数。

 

空间与图形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71—7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用一定层次、方法展示和整理有关立体图形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

4.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相对位置。

5.用一定的方向观察物体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补充练习:

1.优化设计第232页第4题。

2.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这个立体图形有几种摆法?

 

空间与图形第四课时

空间与图形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

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

课本76页1-5题。

复习目标:

熟练掌握有关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补充练习:

一、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7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小圆半径是2厘米,大圆半径是3厘米,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比是();小圆面积与大圆面积的比是()。

二、判断。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2倍,面积扩大到4倍。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4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三、解决问题。

给缸口直径是0.95米的水缸做一个木盖,木盖的直径比缸口直径大5厘米。

木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在木盖的边沿围一圈铁丝,铁丝长多少米?

 

空间与图形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77页6-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补充练习:

一、选择题。

1.用一根80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制作一个长8厘米,宽6﹒5厘米,高()厘米的长方体教具。

A.65.5B.5.5C.6.5

2.把一个正方体锯成两个小长方体后,它们的表面积与原来正方体表面积比较()

A.不变B.减少C.增加

3.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A.4B.8C.16

4.已知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高相等,体积也相等,那么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的比是()

A.1:

1B.3:

1C.1:

3

二、解决问题。

一种长方体排气管,每节长6分米,宽3分米,高2.4分米。

(1)制作一节这样的排气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制作10节这样的排气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空间与图形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78-7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补充练习:

见244页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空间与图形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方向与路线,用数对表示位置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使学生深刻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补充练习:

一个电影院装修前的最后一个座位的位置是(30,35),装修后的最后一个座位是(34,36)。

(1)装修前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装修后增加了多少个座位?

把你的解答方法用平面图表示出来。

 

空间与图形第九课时

复习内容:

完成巩固与应用的第1-5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

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补充练习:

一、填空:

1.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2.经过旋转和平移后的图形()和()完全相同。

3.正方形ABCD向右平移5厘米,A点向右平移了()厘米。

4.荡秋千属于()现象,拉抽屉属于()现象。

二、画一画:

(见全解198页第二题)

 

空间与图形第十课时

一、填空

1、将一个大正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8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8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把一个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体截去一个高1分米的圆柱体,原来的圆柱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分米。

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45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体积的圆锥体的高是()厘米。

二、判断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

2、圆柱体积比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多2\3。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它的侧面积扩大9倍。

()

三、选择

1、比较右图中二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结果是()

A、面积相等,周长相等B、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C、面积不相等周长相等d面积不相等周长不相等

2、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则()的体积最大。

A、圆柱B、正方体C、长方体

 

统计与概率第一课时

统计与概率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和应用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可能性的认识,掌握可能性的基础知识,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预测等实验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补充练习:

一、掷色子

一个正方体色子的六个面分别写着1-6的数字,随意掷出色子

1.其结果有几种可能?

分别是什么?

2.结果是数字“1”的可能性是多少?

是数字“6”的可能性是多少?

3.结果是质数的可能性是多少?

结果是合数的可能性是多少?

二、公平游戏

1.盒子里有三个红球和一个白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

(1)是红球的小名胜,是白球的小强胜,公平吗?

为什么?

(2)要使它们的可能性相同,可以怎么做?

2.请你自行设计一个公平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

 

统计与概率第三课时

一、填空。

(每空2分,共16分)

1.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2.如果想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选(      )统计图;如果想看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选(      )统计图;如果要反映各部分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选(      )统计图。

3.明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94分,数学98分,外语84分,三科平均分是(   )。

4.六

(一)班男生有24人,平均身高是156厘米,女生16人,平均身高是152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厘米。

新 课标 第 一 网

二、判断。

(每题3分,共12分)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    )

2.一个口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5个白球和5个红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可能性是1/2(    )

3.为了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某一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

(    )

4.口袋中有10个白球和2个黑球,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白球。

(    )

三、选择。

(每空4分,共12分)

1.一个布袋里装有13个红球,2个黄球,7个花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   )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大约是(   )%。

A.红球   B.黄球   C.花球   D.59.1   E.65   F.54

2.要表示出六年级各班收集废旧电池节数的情况,绘制(   )统计图较好。

A.条形      B.折现      C.扇形

3.按5个红球,4个白球,3个黑球的顺序排列180个球,第158个球是(   ).

   A.黑球      B.白球      C.红球

统计与概率第四课时

一、填空。

1、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与()

3、()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宽窄一致的直条表示数量,从图上很容易看出()。

4、为了表示某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月平均气温制成()统计图。

5、4、7.7、8.4、6.3、7.0、6.4、7.0、8.6、9.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6、在一组数据中,()只有一个,有时()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

(填众数或中位数)

7、对于数据2、4、4、5、3、9、4、5、1、8,其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