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8179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山东.docx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山东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A.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

C.群居生活D.制造工具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C.能否使用天然火D.懂不懂用磨制石器

3.下列哪种原始人类已经会人工取火了?

()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北京人D.爪哇人

4.《韩非子》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这主要说明了()

A.可供捕食的猎物很多B.自然环境好,生态平衡

C.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D.人们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5.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人

6.北京人采用打制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石器,这种石器被称为

A.旧石器B.新石器C.磨制石器D.切割石器

7.小米参加假期实践活动,已经知道她要考察“目前我国境内已经确认的最早古人类”遗址,请问:

小米要去哪?

A.云南省B.北京市C.陕西省D.浙江省

8.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9.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C.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D.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

10.下图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一个生活在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的复原图,下列对其生活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制作磨制石器

B.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C.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D.用骨针缝制衣服

二、填空题

11.填空题

1.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代。

2.原始农业产生后,中国北方率先栽培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率先栽培的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坡遗址的先民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屋,河姆渡遗址的先民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屋。

4.传说炎帝.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年老后,将位置传给了舜,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法,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约在公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禹建立了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建立。

12.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请根据以下考古资料完成各题。

(1)可以考证北京人体质特征的是()

(2)可以研究山顶洞人生活的是()

(3)可以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是()

13.______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中国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____

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1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①.炎黄联盟打败蚩尤的战役是——

②.周武王消灭商纣的战役——

③.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15.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________上,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6.判断正误,正确打√,销误打×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

(2)战国时期.韩、赵齐三家分晋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井立的局面。

(3)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

经济情况

(4)甲骨文的记录反映了西周的政治

(5)战国时期,李春在眼江上游修筑了都江堰,这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17.判断正误(正确的题号下打“√”,错误的题号下打“×”。

每题,共计。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

(2)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3)佛教是东汉时在我国民间兴起,西晋末年传入印度。

(4)我国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刘徽。

(5)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是汉明帝。

18.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来源于黄河流域。

()

19.

(1)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来源于黄河流域。

()

(2)春秋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他认为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3)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主要源于世袭制。

()

(4)公元前207年,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推翻了秦朝,建立了西汉。

()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有曹魏、前秦、北魏和北周。

()

20.读史实,找出错误并改正

(1)距今(2019年)约30万年,在北京人活动的地区,生活着一群远古人,考古学家命名他们为“山顶洞人”。

错误;改正:

(2)云南元谋县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蕞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错误;改正:

(3)黄河流域是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

错误;改正:

(4)炎黄部落与蚩尤在阪泉激战,最终打败蚩尤。

错误;改正:

四、连线题

21.元谋人北京周口店洞穴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约一百七十万年

山顶洞人长江流域约三万年

河姆渡原始居民云南省元谋县约五六千年

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约七千年

22.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最后处有6米。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它生活在哪一流域?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4.历史允许合理想象,但要尊重基本的史实。

下列都是以史实为基础的历史想象,浏览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复原头像②《大泽乡起义》③《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④⑤举子看榜图⑥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1)写出图①横线上远古人类的名称。

图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2)图③中书的作者是哪位?

写出图④横线上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

(3)图⑤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制度?

在平定图⑥叛乱后,清朝设置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25.实践•创新•传承

(设计路线)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简介

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了6件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还有数10万件石器及大量用火灰烬。

②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

整体布局严谨,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营造。

③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大葆台汉墓出土大量铁器,最具代表的是“渔”字铁斧。

铁斧的一面有凸起的“渔”字,这是渔阳郡铁官作坊的标记。

这一发现是西汉盐铁官营的重要证据。

④房山云居寺

云居寺东北角小塔建于唐开元年间。

塔外两尊力士雕像威武刚健,塔内东壁雕的是形体丰满的侍女,西壁雕的是高鼻深目、丰髭重须的胡人。

这些雕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⑤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修建于辽代。

塔身浮雕有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纹饰,形象生动,不仅是辽代雕塑艺术精品,也体现了契丹人对佛教的崇尚。

金定都于中都后,又对其进行了修缮。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横线内划“正确”;违背了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内划“〇”。

①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得知北京人开始使用火。

②故宫博物院是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型宫殿群。

③通过参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得知西汉时期实行盐铁官营。

④唐玄宗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⑤天宁寺塔修建于辽代,塔身浮雕有金刚力士、菩萨等纹饰,体现了对基督教的重视。

(深入研究)

(2)阅读历史文化遗产简介,仿照示例,概括历史文化遗产反映的时代特征。

(成果运用)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同学们的参与,请你提出一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动建议。

(要求:

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五、综合题

26.1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名称是什么?

(2)该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人类已在使用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4)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27.下面两幅图生动的展现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场景。

识图后请你回答问题:

(1)假如你是图一中的一位北京人,你平时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得到“火”?

(2)图二中的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与北京人有何不同?

练习所学知识,你认为图二右边的那个人应该在干什么?

(3)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与北京人的原始群居有何根本区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

他们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材料二: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一个氏族一般只有几十个人,有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

(4)根据材料,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5)人们常说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28.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社会使用的工具,请分别指出使用这些工具的原始人类的代表。

(2)有人说,人类工具的历史,经过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图三是青铜时代的代表,请你说出这一图片中的器具的名称以及铸造技术。

(3)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于何时?

它们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4)结合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在生产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谈一下启示。

29.阅读下列材料: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

这说明了什么?

能反映出哪些现象?

30.我国历史古迹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让我们沿着这些遗迹,去追寻先人的足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组:

如图。

B组:

A.河姆渡遗址B.北京人C.元谋人D.半坡遗址

(1)请把A组图片与B组信息对应起来。

(2)A组图片中哪些属于远古人类足迹?

试分析图三工具的用途是什么?

(3)分析A组图片中的化石及考古发现的信息,简要谈谈它们对史前历史的研究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已经会制造工具,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选D。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会不会制造工具。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经会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都使用天然火,不符合题意,选项D爪哇人属于猿人,不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4.C

【解析】材料中的这句话所描述的是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基本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生存环境恶劣,时刻面临生命危险。

所以当时的原始居民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故选C。

5.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遗迹,被称为元谋人。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符合题意;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B不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不是最早的,C不合题意;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6.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旧石器即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有北京人、山顶洞人等,A项符合题意;新石器指的是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的制作方式不同;切割石器是石器的功能,与题干不符;BCD三项符合题意,故选A。

7.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是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他们生活在云南元谋县。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8.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谋人生活地区是云南省元谋县,不在黄河流域,且不会从事农业生产;山顶洞人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是我国原始人类,生产方式是采集和狩猎;河姆渡居民位于浙江余姚,处于长江流域,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处于黄河流域,半坡居民从事原始农耕,种植的农作物是粟,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北京人原始居民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山顶洞原始居民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西周时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已经得到推广。

按时间顺序排列,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0.C

【详解】

据题干“生活在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可知是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不会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用骨针缝衣服。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1.旧石器,新石器;

2粟,水稻;

3半地穴式,干栏式;

4尧,禅让;

5公元前2070年,世袭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旧石器

解析:

旧石器,新石器;

2粟,水稻;

3半地穴式,干栏式;

4尧,禅让;

5公元前2070年,世袭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旧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

即使用新石器的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即使用新石器的时代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

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始农业产生后,中国北方率先栽培的农作物是粟,南方率先栽培的农作物是水稻;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半坡遗址的先民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遗址的先民住干栏式房屋。

半坡文明的建筑与河姆渡文明建筑主要由气候条件所决定,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相对寒冷,因此采用半地穴式建筑。

南方地区潮湿炎热,地势低洼,因此房屋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传说炎帝.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他年老后,将位置传给了舜,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禅让:

是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建立。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

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

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也随之建立起来。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12.

(1)B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有关北京人的相关史实。

根据课本所学,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并手脚分工.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

解析:

(1)B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有关北京人的相关史实。

根据课本所学,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并手脚分工.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的进化.这些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ACD是劳动工具。

选择答案B。

(2)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的是的山顶洞人相关史实。

结合课本所学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

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

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

山顶洞人已会思考,虽然仍用打制石器生产工具,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他们已会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

故选择答案C。

(3)此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史实。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

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图A是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选择答案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3.元谋人黄河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中国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解析:

元谋人黄河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中国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14.①.涿鹿之战

②.牧野之战

③.学会用火

【解析】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来自东方的蚩尤部族在涿鹿进行大战,蚩尤战败,这场战争被称为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

解析:

①.涿鹿之战

②.牧野之战

③.学会用火

【解析】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来自东方的蚩尤部族在涿鹿进行大战,蚩尤战败,这场战争被称为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由于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而学会使用工具是人类开始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15.周口店龙骨山70万-20万年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

解析:

周口店龙骨山70万-20万年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三、判断题

16.√×√××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此题表述正确;

(2)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井立的局面。

故此题表述错误;

(3)依据所学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实力大增,对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扩大自己势力,齐桓公终成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故此题表述正确;

(4)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的记录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

故此题表述错误。

(5)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上游修筑了都江堰,这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故此题表述错误。

17.

(1)V;其余X。

【解析】

【详解】

(1)依据课本所学,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因为生产力水平地下,他们过着群居生活,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天然火。

本题正确。

(2)依据课本所学,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医学著作,名为《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医学家奉为经典,张仲景本人也被人称为“医圣”;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名医,发明了麻沸散,还创造了五禽戏。

但不是“医圣”。

本题错误。

(3)依据课本所学,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贫苦农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到传播。

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本题错误。

(4)依据课本所学,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刘徽是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本题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