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7867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docx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

课时作业(九)

一、选择题

1.(2018·郑州三模)理论上,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能大于致病基因频率的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

答案 A

解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Aa、aa,其中AA和Aa为患者,aa表现正常,如果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p,则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1-(1-p)2,1-(1-p)2能大于p,A项正确;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基因型为aa)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即发病率不大于致病基因频率,B项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即发病率不大于致病基因频率,C项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即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频率,D项错误。

2.(2018·松江区二模)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B.图②表示交叉互换

C.图③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答案 D

解析 图①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属于基因重组,A项错误;图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项错误;图③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C项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上面的一条染色体比下面的长,可能是上面的染色体重复了一段,或下面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D项正确。

3.(2018·青州市三模)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

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

B.发生突变的大肠杆菌DNA分子中共有6种碱基配对方式

C.大肠杆菌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

D.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使得碱基对发生改变,则该培养液中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A项正确;发生突变的大肠杆菌DNA分子中共有8种碱基配对方式,即5—BuA,5—BuG、AT、GC,B项错误;5—溴尿嘧啶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C配对,复制一次A—5—溴尿嘧啶,T—A,G—C,C—5—溴尿嘧啶,复制第二次时有5—溴尿嘧啶—C,复制第三次C—G,所以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C项正确;A—T之间2个氢键,C—G之间3个氢键,则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增强,D项正确。

4.(2018·咸阳一模)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答案 A

解析 苯丙酮尿症携带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通过显微镜不能观察到,故A项正确;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数目为3条,属于染色体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故B项错误;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变异,故C项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呈现镰刀状,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故D项错误。

5.(2018·迎泽区校级二模)从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的自然果蝇中,选用一对野生型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

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于基因表达的异常导致突变型雄果蝇产生

B.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能判断显隐性

C.若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能判断显隐性

D.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不一定来源于母本

答案 D

解析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突变型雄果蝇产生,A项错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突变果蝇必须为杂合子,因此突变型为显性性状,B项错误;如果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有可能母本发生基因突变,而突变基因不管为显性或隐性,后代雄果蝇都有可能获得该突变基因而表现出突变性状,C项错误;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突变基因有可能来自于父本或母本,D项正确。

6.(2018·课标全国二模)要提高农作物产量,良种是保障。

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优质新品种时,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都要先通过杂交集优

B.选育玉米杂交种时,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先得到纯种再杂交获得杂种

C.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率,但不能控制基因突变的方向

D.进行多倍体育种时,加倍的染色体一定来自于一个物种

答案 D

解析 单倍体育种往往选择的是F1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杂交育种是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中,因此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都要先通过杂交集优,A项正确;玉米具有杂种优势,要获得杂交种需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故选育玉米杂交种时,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先得到纯种再杂交获得杂种,B项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特点是具有不定向性,C项正确;进行多倍体育种时,加倍的染色体不一定来自于一个物种,如八倍体小黑麦是普通小麦和黑麦这两种生物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获得的,D项错误。

7.(2018·咸阳一模)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变育种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变异的方向尚难控制

B.杂交育种都需要连续自交多代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系

C.多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

D.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答案 B

解析 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诱变育种通过人工诱变能提高突变的频率,A项正确;杂交育种如果育的是杂种,不需要连续自交,或育的是隐性纯合子,自交一代即可获得,B项错误;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纺锤体在前期形成,C项正确;基因工程的特点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D项正确。

8.(2018·西安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B.检测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体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C.害虫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强是由于使用杀虫剂对害虫种群定向选择的结果

D.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

)n,AA、aa的频率均为

[1—(

)n],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答案 C

解析 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A项错误;检测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体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因缺少了b基因,故此种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项错误;害虫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强是由于使用杀虫剂对害虫种群定向选择的结果,C项正确;种群自交的过程中,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化,但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故种群未发生进化,D项错误。

9.(2018·鄂尔多斯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 B

解析 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随机发生的,所以,即便环境没有改变,也可能会因为突变改变基因频率,另外个体的迁入迁出同样影响基因频率,A项错误;物种在群落中会与其他物种构成一些种间关系,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例如:

如果狼灭绝了,那么羊会因为天敌减少而导致进化速度变慢,B项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项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错误。

10.(2018·三模拟)基因交流指的是遗传物质在种间和种内群体间的传递和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交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

B.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是形成新物种的唯一途径

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

D.由于地理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因交流可以导致生殖隔离逐渐形成

答案 B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基因交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A项正确;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并非是形成新物种的唯一途径,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项错误;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C项正确;由于地理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因交流可以导致基因库出现差异,最终出现生殖隔离,D项正确。

二、解答题

11.(2018·陕西四模)研究人员在某一棵植物中发现早熟特性变异的枝条,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该植物早熟新品种。

图示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枝条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其中能够直接用显微镜检查的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枝条的变异类型。

如果变异枝条是个别基因的显性突变体,则通常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________(填①、②、③),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该方法缺点是________。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还可以采集变异枝条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育种。

(3)如果该早熟枝条属于染色体变异,检测发现是三倍体枝条,则最好选择育种方法③,其方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

不能采用育种方法①和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答案 

(1)染色体变异

(2)① 纯合 育种年限长 花药 单倍体

(3)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易产生可育配子

(4)重组

解析 

(1)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只有染色体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2)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该突变体为杂合体,可采用①杂交育种的方法使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1,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育种年限长;而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为了加快这一进程,应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即采集变异株的花药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育种方法③是植物组织培养,其最大的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易产生可育配子,因此不适宜选择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育种方法。

(4)新品种1是杂交育种产生的,由于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重组,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因此除了早熟性状外,其他性状有差异。

12.(2018·茂名模拟)2013年3月,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麦维尔角地区发现一种独特的壁虎(壁虎甲)。

它们有一条像叶片一样宽大的尾巴,修长的身形和四肢,还有一双巨大的眼睛,而这些特征有利于该壁虎很好地适应丛林环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麦维尔角地区还有一种普通壁虎,若普通壁虎与壁虎甲能交配且能产生后代,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普通壁虎相比,壁虎甲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如何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壁虎甲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抽样调查得知当年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雌性个体中XAXA、XAXa、XaXa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依次为60%、30%和10%,雄性个体中XAY、XaY两种基因型各占50%。

①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约为________(用分数表示)。

②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致使该种群中这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由此说明该壁虎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

(4)若壁虎甲的某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倒位。

如图仅绘出相应区段的碱基序列,请在空白虚线框内写出原虚线框内倒位后的碱基序列。

答案 

(1)不一定 若后代可育,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属于同一物种,否则,属于不同物种

(2)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①

 ②A基因频率逐渐变大,a基因频率逐渐变小

(4)如图所示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普通壁虎与壁虎甲能交配且能产生后代,但是不清楚该后代是否可育,因此不能判断两者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若后代可育,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属于同一物种,否则,属于不同物种。

(2)与普通壁虎相比,壁虎甲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①假设该种群中雌性个体各有100个,则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60×2+30+50)÷(200+100)=

②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A的基因频率在种群中逐渐变大,a基因频率逐渐变小,说明该壁虎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

(4)倒位片段的碱基序列发生了180度的旋转,因此倒位后的碱基序列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