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756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

《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docx

外国教育史教案河北大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外国教育史课程

 

 

课程编号:

06004

总学时:

72周学时:

4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

教育学、学前教育二年级

开课时间:

第4学期

使用教材:

《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

授课教师姓名:

贺国庆郭健朱文富何振海张宛

 

章节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教育

课时

2学时

1.了解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并予以评析;以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2.了解原始社会教育概况,掌握其基本特征。

教学

重点

难点

突出

方法

1.掌握最早的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2.把握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讲授法与讨论法

相关

内容

素材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学起源论19世纪末开始流传,将教育视为生物本能活动,认为在非脊椎动物中即有“指导”与“学习”现象。

代表人物:

[法]利托尔诺等。

2.心理学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代表人物:

[美]孟禄等,20世纪初提出。

3.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人类从形成起就在生产劳动中所进行的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首创者:

[原苏联]米丁斯基等。

4.需要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的产生并不仅与生产劳动有关,还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有关。

首创者:

杨贤江。

20世纪30年代提出。

二、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1.前氏族时期(约400万至1.5万年前)。

生产水平极端低下,人们使用旧石器,教育仅是由成年人在生产劳动或生活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2.母系氏族时期人们使用新石器。

原始的畜牧业和种植业成为氏族公社成员的主要生活依靠,幼小儿童在妇女身边受教育,八九岁以后男女儿童按劳动分工分别接受教育,包括社会生活知识和宗教道德教育。

后期出现教育胚胎形式的“青年之家”。

3.父系氏族时期金、石、木工具并用,产生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教育内容中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并在到达成人之际举行“成丁礼”(或称“青年礼”)等特定的仪式,对后世影响较大。

4.军事民主制时期生产进一步发展,出现剩余产品个人占有现象,从而出现特权人物,逐渐形成阶级。

军事教育的地位提高。

重视道德与精神教育,阶级教育的萌芽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引导学生在了解原始社会前氏族公社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及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概况基础上,探讨原始社会教育的产生原因,并归纳其基本特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内容

1.劳动生产经验方面的教育

2.社会生活方面的教育

3.宗教教育

4.军事教育

(二)教育方法

1.从观察与实践中学习

2.从练习与教导中学习

(三)教育特点

1.教育的平等性

2.教育的非形式性

分组讨论后,进行小结: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态,产生了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1.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相对应,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

2.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

3.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萌芽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

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改变性质,并产生学校的萌芽。

章节

第二章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课时

2学时

1.了解学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最早的学校。

2.了解亚非主要文明古国的古代教育概况及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结合汤因比的“世界文明流动说”,从而正确认识“西方中心论”。

3.了解奴隶(阶级)社会与原始社会教育的根本区别。

教学

重点

难点

突出

方法

掌握奴隶(阶级)社会与原始社会教育的根本区别

比较法与讨论法

相关

内容

素材

一、巴比伦

位于两河(幼发拉底及底格里斯河)流域。

在公元前3,000年初即有了楔形文字;公无前7世纪已形成藏有大量泥板的“图书馆”。

数学、天文、医学、法律都很发达。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公元前2,100年即有宫廷学校出现,为已知的最早的学校。

书写载体:

泥板。

二、古代埃及

位于尼罗河流域。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500年的古王国时期即已有宫廷学校存在,为有史可稽的最早的学校。

主要学校形式有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僧侣学校。

各类学校目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亦不同。

书写载体:

紙草。

三、古代印度

位于印度河及恒河流域。

教育具有强烈的等级性及宗教性。

家庭教育的地位仍较重要。

有寺院学校,古儒学校等教育形式,各具特点。

主要经典:

《吠陀》。

书写载体:

树叶。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帮助学生在了解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的基础上,了解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各种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进一步理解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古代埃及的教育

1.宫廷学校

2.职官学校

3.文士学校

4.僧侣学校

二、巴比伦的教育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分组讨论后,进行小结:

最早的文字及学校出现在东方,东方是世界文明的摇篮。

古代东方国家学校的主要类型及教育特点:

1.主要类型

(1)宫廷学校:

培养高级宫吏。

(2)祭司学校:

培养高级僧侣。

(3)僧侣学校:

培养一般官吏及神职人员。

(4)文士学校:

为初级启蒙学校。

(5)古儒学校:

古代印度一种私塾式的学校。

2.教育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明显,一般只招收奴隶主或自由民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

(2)大多设施简陋,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

(3)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

(4)脑体分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完全脱离(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

(5)方法简单,体罚盛行。

总的来说,奴隶社会的教育与原始社会的教育相比已有了根本的不同。

思考题:

1.埃及的学校类型。

2.比较奴隶社会教育与原始社会的本质区别。

章节

第三章古代希腊的教育

课时

4学时

1.了解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两种典型的教育模式,包括其成因和异同;探讨影响教育制度的多方面因素。

2.掌握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教育观点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

重点

难点

突出

方法

在了解斯巴达、雅典的社会特征及其各自的教育状况基础上,着重分析斯巴达、雅典教育各自的特点,比较其异同,并说明原因。

比较法与讨论法

相关

内容

素材

教育制度及实施

古代希腊史前称为“荷马时代”。

約从公元前9~8世纪进入奴隶社会.先后经过古风(前800~前500)、古典(前500~前330)以及希腊化(前330~前30)时期。

古风及古典时期以斯巴达及雅典的教育最具特征,且影响深远。

一、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

1.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1)国家重视教育,视之为国家事业进行监督管理。

(2)教育为政治服务,具有鲜明阶级性。

(3)注重军体训练、性格训练,忽视文化教育。

(4)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教育的特点

(1)智德体美和谐发展。

(2)教育机构有私立(文法、弦琴、体操学校)和国立(体育馆)两种,制度化程度较高。

(3)教育和生活需要紧密结合。

(4)不重视女子教育。

3.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成因主要是由二者的政治经济制度(政体)、地理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所决定。

二者教育特征上的重大差异亦可由此加以解释。

4.影响二者作为古代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模式,对后世影响颇大。

尤其是斯巴达的性格教育、雅典的和谐发展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二、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此时希腊本土丧失独立,但以雅典为代表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传播到各地。

文化教育中心转移。

教育名家及思想

一、智者学派

为公元前5~前4世纪之间,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古代希腊哲学家们的称号。

创立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争辩术)。

最著名代表为普罗塔哥拉(前481~411)。

二、苏格拉底(前469~369)

1.苏格拉底问答法。

又名产婆术、精神助产术。

古代最著名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特点:

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不是将现成答案教给学生,而是从最浅近的道理入手,提出系列问题,要学生回答。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最终让学生自己作出结论。

后世的启发式教学法即由此发展而来。

主要方法及步骤包括:

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

2.提出知识即道德的著名命题。

三、柏拉图(前427~347)

代表作:

《理想国》,历史地位及影响。

1.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从学前到研究院的教育体系。

2.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强调了教育服务于社会及政治的功能,成为“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3..首次提出了优生、胎教、计划生育及公共学前教育的思想,并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4.强调学前教育内容(包括游戏、文学、音乐等)应具有教育性,从而开创“教育性教学”理论的先河。

5.第一次确定了心理的基本范畴及相应的伦理学范畴(即理性、意志、感情及智慧、勇敢、节制)。

6.提出了重视女子教育及男女平等的思想。

7.提出了“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作为教学内容,支配欧洲中、高等教育达1,500年。

8.将培养心智能力放到首位,开创了主智主义教育传统。

其弊病则是抬高理性,贬低感觉,轻视生产实践,助长了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

9.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鼻祖,并影响西方的思想及文化教育达二千年之久。

10.由于强调神性至上、至善,从宏观上说,开创了西方教育科学的神学进程。

柏氏思想精伪并存,但总的来说,堪称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

四、亚里斯多德(前384~322)

1.首次提出了教育必须适应自然(儿童天性)的思想,并据此作了划分儿童教育年龄阶段的尝试,开创后世“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先河。

2.亚氏的“白板”说后为洛克等人继承发展,成为“外铄论”。

而他的“潜能发展”说则萌芽着“内发论”的倾向。

亚氏对后世这两大思潮形成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3.首先指出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密切联系,要求教育与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相适应,论证了以美育为重点的德、智、美和谐发展的原则。

4.倡导文雅教育,对后世亦有重要影响。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让学生了解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两种典型的教育模式,包括其成因和异同,并思考影响教育制度的多方面因素;掌握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古代希腊的教育制度

一、斯巴达的教育

1.社会概况

2.教育组织、内容与方法

3.女子教育

二、雅典的教育

1.社会概况

2.教育理想

3.雅典的学校

第二节古代希腊的教育理论

一、智者派的教育观点

1.智者派产生的背景

2.教育观点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观点

1.生平及哲学观

2.苏格拉底方法

三、柏拉图的教育观点

1.生平及哲学观

2.教育观点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

1.生平及哲学观

2.教育观点

在了解斯巴达、雅典的社会特征及其各自的教育状况基础上,分组讨论斯巴达、雅典教育各自的特点,比较其异同,并说明原因。

思考题:

1.雅典的和谐教育理想

2.雅典和斯巴达教育的比较

3.苏格拉底方法

4.柏拉图的教育最高培养目标

章节

第四章古代罗马的教育

课时

2学时

1.了解古代罗马从共和时期到帝国时期的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演变状况;

2.了解以西斯罗和昆体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