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719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

《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docx

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有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2月份学情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2018.12

(时间:

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案栏内。

1、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6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由衷(zhōng)畎亩 殚精竭虑(dān)杳无消息

B.镌刻(xié)  折戟 正襟危坐(jīn)藏污纳后

C.一厝(chuò) 殷勤夷为平地(yí) 抑扬顿坐

D.拂士(bì)  于腐 同仇敌忾(qì)   不能自已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百里奚举于市(集市)

B.且焉置土石(哪里)惩山北之塞(苦于)

C.聚室而谋曰(室内)居无何(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D.年且九十(将近)曩者霸上(先前)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将军亚夫持兵捐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将/以下骑/送迎。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等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篇寓言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表达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我国第部编年体通史。

D.《春望》的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诗史”。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

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也日益延长。

②人的成长是一件奢侈的事。

③漫长的学生时代,属于社会对人的昂贵的投资期。

④人的学习生存技能的时间也最长。

⑤在所有的动物中,人的孕育期最长。

⑥人是大自然精雕细刻的一件作品,成长岁月的奢侈,正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件珍品。

A.⑥③⑤①④②B.②⑤④①③⑥C.②⑤①④③⑥D.⑥⑤④①③②

8.下列句子表达情感最强烈的一项是()

A.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B.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叹?

C.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会令人惊叹吗?

D.令人惊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1题。

(6分)

【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

“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

”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

“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释】①自赞:

自我总结。

②庶几:

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

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贫贱不能移   移:

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   涕:

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谓:

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俄:

不久

10.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独行其道B.其如土石何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其词曰:

“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11.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14题。

(6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卖蒜老叟

袁 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

“叟能如是乎?

”叟曰:

“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

“老奴能受我打乎?

打死勿怨!

”叟笑曰: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

“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

眼睛斜着看。

②揶揄:

出言嘲笑、讽刺。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叩石垦壤    叩头曰:

“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陷入尺许

1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用箕畚装土石)

B.始一反焉(始:

开始)

C.观者如堵(堵:

墙)

D.老人鼓腹纵之(纵:

放开)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给我们的启示有: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5—18题。

(8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望”入诗:

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

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

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6.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1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18.请选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阅读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9—20题。

(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两章)

1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     B.入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C.必先苦其心志(动词,使……受苦)   D.孙叔敖举于海(由于)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第Ⅱ卷表述题(共40分)

二、

(一)仿写与诗词。

(11分)

21.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接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4分)

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蚌痛苦的代价,也是蚌的荣耀。

承诺如同。

22.按要求写出诗句。

(4分)

(1)问君何能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3)“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李姐国庆长假期间到外地旅游,碰到哭笑不得的事,请你帮她解围。

(3分)

李姐:

“同志,你们餐馆的大米稀饭咋这么稀?

价格反而比白饭还贵了呢?

服务员: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嘛。

李姐: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治国犹栽树》完成23—25题。

(14分)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

“往昔初平京师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