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713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cx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

21、寓言两则

案序

6-1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认识2个字。

会写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重点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情分析

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学们你们好,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那这节课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请大家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2、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哪些寓言故事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词语。

羊圈窟窿叼走劝告 

1、齐读课题。

2、交流了解的寓言故事。

 

(1)出示课件指名读,“窟窿”,注意“窿”读轻声。

注意圈的读音。

(2)理解“窟窿”就是——(洞)的意思

 

通过检查重点生词,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作好铺垫。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四、理解题意。

 

1、请学生轮流读课文。

2、学生评读。

3、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这句话的理解。

4、找出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是怎样劝告他的,他又是怎样的态度?

并划出相应的句子,同桌互相分角色读一读。

(1)指名读,读出街坊劝告的语气。

(2)读出牧羊人漫不经心、不听劝告的语气。

(3)听到牧羊人的回答,好心的街坊又会怎么劝说他?

1、学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谁能说说在这里“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

2、指名解疑,并说说你的理解。

1、再读课文,想一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找一找,说一说牧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

3、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5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用一句话完整的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通过品读语言,体会双重否定句的表达效果,同时跟进练习,强化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中迁移、运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结方法,运用方法,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

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教后

反思

 

审核签字:

审核时间:

课题

21、寓言两则

案序

6-2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辕”“辙”的意思。

2、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大胆地去说,去读,去演,以领会寓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大胆地去说,去读,去演,以领会寓意。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寓言故事以前就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寓言故事都是利用故事来说明道理,有的学生甚至提前看过这篇寓言故事;而且寓言故事的内容一般比较有意思,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有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三、深入研读——体会故事道理。

1、课前活动:

老师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

1、学生翻书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1、叫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说说自己的感受。

2、齐读课题。

 

认识理解“辕”“辙”。

 

1、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四、了解出处——与生活实际结合。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

(文章的第一段)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3、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还硬要这样做,他真的这样愚蠢吗?

他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呢?

4、出示坐车人与朋友的3段对话。

学生自己读,边读边琢磨:

朋友是怎么问话的,坐车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5、课件出示:

他不知道这些条件越好,离开楚国就越远。

齐读这句话。

此时,你面对如此愚蠢的坐车人,你想说些什么?

1、欣赏故事《南辕北辙》,了解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

2、再读这段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坐车人很愚蠢、固执等)

3、生自由读书,找找坐车人的理由。

4、填补文本的空白:

为人物的对话加上恰当的提示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心理。

加上提示语再指名读3段对话。

 

联系实际谈见过的《南辕北辙》现象。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把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板书

设计

南辕北辙

北▲

方向弄错

结果:

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南▼(楚国

教后

反思

 

审核签字:

审核时间:

课题

22、科利亚的木匣

案序

6-3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3、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我认为孩子们理解这篇课文并不难,所以,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应过多的放在分析内容上来,而是要用一颗敏锐的眼睛去发现一些语言训练点,抓住一些关键语段、词句力图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主动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语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谈话导入:

哪个孩子不爱玩具,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左琴科到苏联的一个小村庄里去看看小男孩科里亚的木匣,走进另一种童年。

1、出示图片,认识木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出现生字词:

冰鞋斧头手锯免得抢走难过当初仍然台阶懂得

2、指导“懂”字的写法,根据偏旁部首教学这个形声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师简介时代背景。

1、认识木匣。

2、齐读课题。

 

1、自己练。

开火车读

2、学生说说难写的字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

这种导入方法自然生动,将生活和阅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激发了学生对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研读重点,理解感悟

5、出示词语,自读后指名读。

战争喀山城敌人法西斯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随时板书[板书:

埋挖]

(一)学习第一部分:

埋木匣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了解:

埋木匣用的是4个不同的动作词,可以看出当时科利亚为了藏好他心爱的小木匣多么小心,多么仔细,多么认真!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

挖木匣

1、导读承上启下的第五自然段,思考科里亚的变化

2、启发提问这段侧重写了哪个时间?

埋木匣和挖木匣前后相隔有几年?

这几年中柯里亚会发发生什么变化?

3、朗读词语。

 

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又是怎样埋的。

画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2、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就在那一天”和“住了差不多四年”)

 

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想象,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板书

设计

22、科里亚的木匣

埋挖受到启发

妈妈三十步三十步√

科里亚十步十步×一切在变

五步√

教后

反思

 

审核签字:

审核时间:

课题

22、科利亚的木匣

案序

6-4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3、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理解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没有成为学生得心应手的方法,学生的阅读只是按照课文内容顺承下来,没有瞻前顾后的阅读习惯,也就是不能前后联系着读书,这样的阅读理解的层次就浅显的,零散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科利亚挖木匣的语句

1、说说课文读了一件什么事。

 

1、根据学生汇报,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

2、体会挖不到的心情。

A找出挖木匣的词语

B当时心情怎么样,心里在想什么?

在挖木匣时用的却是5个同样的“挖”字,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科利亚心有多急,多么想快一点找到他心爱的小木匣,小玩具,读起来一气呵成。

这里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自读课文,用括号画出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词句,当时心情怎么样,心里在想什么?

2、领悟用词准确恰当(作者是词语贫乏,不会用别的词语了么?

此环节旨在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习第三部分:

受启发。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并不是作者词语贫乏,而是在不同的情境中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酝用,做到用词准确地表情达意,进一步让我们体会科利亚对小木匣的喜爱。

3、科利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埋东西?

又是相隔多少时间才去挖东西的?

妈妈为什么一下子就能挖到木箱子?

1、(出示中心句)指名读。

2、质疑:

科利亚从这件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齐读中心句

4、小结:

是呀!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1、讨论交流: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是不是很胡涂?

为什么?

3、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

思考:

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

 

1、当科利亚手捧着心爱的木匣时,她会对小伙伴们说什么呢?

 

小组交流:

请你说说你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读中思考,相互交流,围绕问题,反复研读。

教师的指导应严谨,教学生一步一步的思考,最后得出结论。

板书

设计

22、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

教后

反思

 

审核签字:

审核时间:

课题

23、陶罐和铁罐

案序

6-5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