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679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docx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学期备课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

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学内容与提示

  

(一)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有四幅图画,分别是“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执笔方法。

”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意。

并根据各学校不同的情况,把了解图意与参观校园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了解课堂常规。

对读书、写字姿势的指导,可以模仿图画,实际做练习。

  

(二)汉语拼音

  这册教材一开始,仍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

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考虑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学会了汉语拼音,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儿童纠正字音,克服方音,读准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所以,把汉语拼音安排在这册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

汉语拼音部分有13课,4个复习。

安排了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

与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相比,有以下几个变化。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w提前,和单韵母iuü整合为一课。

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uü,还要学习声母y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简化头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还可以提早出现常用汉字。

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

  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

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

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

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使儿童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增加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在活动中学,在语文实践中学的思想。

如第25页,出现qìchē、huǒche、wàzi、kùzi等音节;第36页,出现学习用品的音节,如,qiānbǐ、yuánzhūbǐ、xiězìběn等音节词。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继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优良传统,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

这次编写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如第1课,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正在小河边练唱“aaaa”;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催人早起;河中,一只大白鹅正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影。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欣赏美丽的晨景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表现出的景物和人物,从中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把分散的画面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发展语言,加深对字母音、形的印象。

  如第2课的图,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妈妈正在屋前晾衣服,屋前有一棵y形的小树,小弟弟正在池塘旁边喂鱼,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

在这里,既提示了学习的内容,帮助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画面,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或音节。

还可以提示学生用说一个词或说一句话的方法,巩固这些音节。

wū可以说“乌鸦、乌云”,yī可以说,“阿姨晾衣服”,yū可以说“小弟弟在屋前喂鱼”。

把观察画面、学习音节和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学习拼音的速度。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

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

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

刚开始是词(3—5课),然后是短语(6—8课),最后是句子(9—13课)。

这部分中,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

这样,有助于巩固拼音,提高拼读能力,加强拼音和识字的结合,及时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也是早期进行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以第3课为例,学习bpmf,在图中出现了“爸爸”“妈妈”“我”三个汉字词语,学生刚刚学会了拼读音节的本领,就能够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学习了dtnl4个声母以后,就可以认识“大、米、土、地、马”五个汉字,学生感到学拼音很有用。

  要强调的是,拼音部分出现的70个汉字,只要求认识。

能认读,了解词的大概意思即可,不要求抄写或默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自主学习。

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出现,让学生整体认记,不分析字形结构。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

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选择儿歌时,更注意语言的优美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如第3课的儿歌是《轻轻地》内容是:

“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其中出现了本课新学的音节“de、tù、le、nǐ”学生读了这首儿歌,巩固了汉语拼音,认识了汉字,还发展了语言,懂得不随便踩绿地,增强环保意识,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

  5.复习巩固形式多种多样。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复习,每个复习5—6题,共21题。

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了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

有区别音近或形近字母的题,如bd、qp等字母形的比较;有eneng、anang、ining等音近字母的区分。

有联系生活实际,复习声母的练习,如,复习二第3题,“我会想”,让学生想一想,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下面这些声母。

分别是gkhjqxzhchsh。

学生做这道题时会把全班同学的姓过一遍。

如姓“郭、高、关”声母就是“g”;姓“康、孔”声母就是“k”;姓“何、侯、黄、胡”声母就是“h”等。

同学中间的姓不属于这9个声母之内,也会说出他(她)的姓声母是什么字母,这样就会把声母全部复习一遍。

有进行思维训练的题目。

如,复习二第5题,让学生读拼音,把同类事物连在一起。

这一题,读了拼音,认识了事物,还渗透了思维训练。

有动手做一做的题目。

复习二第2题,“我会摆”,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绳子、小棍或手摆成学过的字母。

  这些安排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以上这些变化,有助于学好汉语拼音,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题目,抓住拼音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内,学会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做到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为下一步使用音节做好准备。

  (三)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

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识字课中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20课共要求认225字。

  要求会写的字,分布在识字课和课文的练习中,每课3—4个,共100个。

  识字形式多样,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体现汉字构字规律。

  安排了一课象形字《口耳目》,一课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粗浅地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

  2.韵语识字。

  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

  3.事物归类识字。

  识字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有《在家里》,通过认识家中物品学习汉字。

反映学校生活的有《操场上》,通过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学习汉字。

反映时代生活的有《自选商场》。

反映农村生活的有《菜园里》等。

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效率更高。

  要求认识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同。

这些字,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记认汉字的偏旁,更不要求对合体字的结构进行分析。

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创造机会,反复再现,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借助图画或词语理解字(词)义。

  在识字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此外,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

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有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巩固,以帮助学生完成识字任务。

  要求会写的字,在拼音部分没有安排。

从识字

(一)开始,在识字和课文部分,每一课安排3—4字,全册共100个。

  一年级是起步阶段,一定打好写字的基础。

教师要严格要求,认真指导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了解书写汉字的笔顺规则,写好每个笔画,每一个汉字。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注重质量上的要求。

写字练习也要体现自主。

学生自己觉得会写的,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多写几个。

只要能达到一定质的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力。

  《教师教学用书》后面附有基本笔画表和常用偏旁表,供教师指导认字、写字时使用。

  (四)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了20篇课文,分别安排两部分之内,每部分10篇,5篇为一组。

  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

  1.选文典范,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课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

如《阳光》,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讲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

《雨点儿》讲两个小雨点的不同理想。

《自己去吧》鼓励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蕴含着对独生子女自强自立的企盼,很有现实意义。

《借生日》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体现了母女间的真情。

《雪孩子》讲雪孩子为了从火中救出好朋友小白兔,不惜牺牲自己。

《小熊住山洞》讲小熊和他的爸爸爱护树木,不舍得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

课文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课文题材、体裁丰富多样。

  课文的题材丰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

  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如《静夜思》;有儿童诗,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童话,如《小松鼠找花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有散文,如《阳光》。

  课文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丰富儿童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3.安排不同的课文形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安排了两种形式、两种要求的课文。

除了一般的课文以外,还安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

这两篇课文,全文不注拼音,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猜读、借助图画读等多种方式,独立认字、阅读。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课文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