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623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

《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docx

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

2010年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要点

为推进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各项工作进位赶超,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2010年全市畜牧兽医饲料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思路

围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条主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畜牧业各项工作,用现代畜牧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以“促增长、保安全、强基础”为总要求,以“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环境改善”为总目标,以畜禽清洁生产为总抓手,加快标准化建设,推进畜禽健康养殖;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进产业化经营,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着力提高队伍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障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畜牧兽医饲料各项工作进位赶超。

二、目标任务

——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增长6%、5%、8%。

其中生猪出栏增长6%,存栏增长5%,能繁母猪增长5%;畜牧业产值增长8%,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0%;饲料产量增长10%;农民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增加60元。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防疫制度进一步健全,防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两个力争、两个确保”的目标。

即:

力争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力争少发生或不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一旦发生确保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生鲜乳合格率达到100%,饲料产品合格率达到99%,兽药产品合格率达到87%,“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检出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不发生大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原种猪场、一级种猪扩繁场、出栏万头以上商品猪场以及我市“三河二江二库”源头的年出栏5000头以上商品猪场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

三、主要工作措施

围绕全年工作思路和目标,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畜禽清洁生产

1、科学合理编制畜禽养殖区划。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09】99号文),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编制畜禽养殖区划,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布局。

根据养殖场的所处区域、生产规模和对周围环境污染程度,全面完成标注工作,突出重点,分步治理。

2、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

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重点对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

2010年要全面完成2007、2008年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项目,全面启动2009年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

选择一批生产条件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

3、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控制。

认真开展畜禽养殖场登记备案。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推进畜禽养殖环境评价。

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制度。

4、加大督查指导力度。

对养殖场的粪污治理情况开展全面检查,对改造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特别是要加强对第一批需达标排放企业的督促和指导力度,及时对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顿,确保2010年6月底前第一年度任务目标完成。

(二)夯实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

5、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加强畜禽原种场、资源场和一、二级良种场建设,积极引导畜禽良种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支持种猪联合育种,督促指导原种猪场和一级种猪场开展本场性能测定,继续组织我市种猪场积极参与省里统一集中测定。

根据我省出台种畜禽场分级与现场验收技术规范及种畜禽场考核办法,制定和完善二级种畜禽场考评制度。

鼓励育种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开发利用地方优质品种,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在生猪主产区建设一批相对独立、运行规范的生猪人工授精站。

6、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和先进适用技术。

组织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帮助和引导农民养殖创业,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和先进适用养殖技术。

重点加强畜禽清洁生产、种猪选育、重点疫病净化、肉(蛋)鸭旱养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加大牧草良种推广力度,扩大冬闲田种草面积,发展种草养畜。

7、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按照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要求,强化对畜牧龙头企业的跟踪服务。

加大畜牧业对外开放力度,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多角度、深层次开发新产品,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积极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完善机制,规范运作行为,健全组织形式。

畜禽养殖大县要积极组建专业性担保公司,切实解决畜禽养殖融资难问题。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托养”、“寄养”等产业化组织形式,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三)加快饲料兽药工业发展

8、做大做强饲料、兽药工业。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采取兼并、联合等方式,加快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我市饲料工业。

重点扶持一批在产品开发、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企业文化和综合效益等各方面都处于优先地位、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积极探索饲料加工企业与养殖场户、养殖基地产销合作途径,扩大饲料连锁经营的覆盖范围,提高商品饲料使用率。

支持饲料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兽药工业实施新产品开发和名牌发展战略,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强强联合,扩大兽药企业的整体规模和竞争能力。

(四)强化动物疫病防控

9、继续做好动物疫病免疫工作。

实施好春、秋两季集中防疫行动,扎实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积极做好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点疫病的免疫。

全面推行免疫申请验收、每月补免周、分类免疫管理、“飞行检查”制度,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10、加强动物疫病监测。

重点加强对畜禽主产区、种畜禽场、抚河和洪门水库、廖坊水库区,活禽市场和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疫病监测,全市监测总量要求完成2.5万头(羽)份以上。

强化盲样比对测试工作,提高动物疫病诊断监测能力。

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频率,提高监测的覆盖面。

认真开展病原学监测。

将疫病监测工作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建立疫情举报核查机制,完善举报疫情核查档案制度。

11、做好重点疫病净化工作。

认真执行猪瘟、猪伪狂犬病和奶牛布病、结核病净化方案。

2010年起在所有原种猪场、一级种猪场和生猪人工授精站开展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对病原阳性猪进行扑杀或淘汰。

继续在奶牛重点县东乡开展奶牛布病、结核病净化工作,对病原阳性牛全部进行扑杀。

研究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12、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

全面落实产地检疫,以建立报检制度为重点,规模饲养场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散养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90%。

全面实施屠宰检疫,在完善提高生猪屠宰检疫的同时,规范和抓好牛、羊、禽的屠宰检疫。

加强证章标志管理,规范检疫证明使用。

规范跨省引进种畜禽的检疫监管,落实报检隔离等措施。

13、开展兽医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认真开展兽医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活动,各级兽医实验室要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规范实验室布局、仪器设备配置、专业人员配备等,一半以上的县(区)兽医实验室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并取得《兽医实验室考核合格证》。

14、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提高饲养环节的二维码耳标佩戴率,对猪、牛、羊进行强制免疫,必须加挂二维码耳标。

流通环节的二维码耳标佩戴率要达到100%。

以奶牛和种畜信息上传及追溯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猪、牛、羊免疫和检疫信息上传工作。

做好规模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定期报送工作。

15、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进一步健全应急体系和机制,完善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经费、物资储备制度。

加强应急预备队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一旦发生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做到反应迅速、指挥有力、处置得当。

(五)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6、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严格饲料生产企业资格审查,规范许可审批程序。

扩大“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检测面和检测频率,严厉打击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违法行为,确保“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检出率明显降低。

配合畜禽清洁生产行动,加大对饲料中铜、铁、锌等微量元素超标监管力度。

17、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和奶站监管。

加强对所有奶牛养殖场(户)和生鲜乳收购站的监管,严格执行生鲜乳收购、检测和销售记录制度和生鲜乳交接单制度,做好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各环节的监控,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18、抓好兽药残留监控工作。

进一步加强养殖环节监管,打击滥用违规使用兽药行为,着手开展兽药残留安全危害因素摸底调查。

继续抓好肉、蛋制品、奶类和蜂产品的兽药残留监控工作。

(六)加大畜牧业执法力度

19、推进畜牧业综合执法。

依法建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以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基础,以县级为重点,集中整合畜牧兽医饲料方面的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职能,协调好与农业综合执法和行政内设机构的职能关系,探索畜牧业综合执法模式。

重点抓好独立设置畜牧兽医行政机构的县级畜牧业综合执法工作,其他县(区),特别是尚未有效建立农业综合执法的地方,也要积极开展畜牧业综合执法,切实抓好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

20、加大执法力度。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种畜禽生产经营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销售“三无”(无检疫证明、无种畜禽合格证明和无系谱证明)种畜禽的违法行为。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兽药经营环节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兽药质量抽检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扩大监测覆盖面,推进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实施。

加强饲养、运输、屠宰、加工、经营等环节中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规定,严防病死畜禽进入流通环节。

规范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管理,推进道路阳光执法,坚决防止公路“三乱”。

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开展执法案件评析,规范办案行为,提高办案水平。

(七)强化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21、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进程。

抓住新一轮市、县机构改革的时机,进一步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进程。

改革过程中要切实依法解决原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后顾之忧。

正确处理乡镇畜牧兽医站与综合建站的关系,乡镇畜牧兽医站作为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必须予以保留。

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作为县级或市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派出机构,要纳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统一管理,统筹考虑解决编制、经费等问题。

22、加强畜牧兽医队伍能力建设。

全面开展畜牧兽医队伍的行政管理、执法能力和服务技能的培训。

市级在积极配合省级对市、县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的同时,与县级一道重点培训基层畜牧兽医管理和技术人员,加快畜牧兽医人员知识更新。

加强畜牧兽医饲料执法队伍建设,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考核、选拔、公示等办法,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的人员充实到执法队伍。

强化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作风纪律锻炼、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和法律素质。

通过执法案卷评查,开展执法经验交流,提高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案卷制作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

23、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和乡村兽医登记工作。

认真组织我市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确保我市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顺利进行。

按照《动物防疫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完成乡村兽医登记工作。

组织开展乡村动物诊疗活动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八)抓好项目建设和政策落实

24、强化项目管理和督查。

切实抓好畜禽良种繁育、动物防疫体系、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等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快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