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598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汉语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汉语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汉语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汉语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史.docx

《汉语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史.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史.docx

汉语史

语法的发展:

1、研究汉语语法史的意义

汉语语法史是研究汉语语法演进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我国的悠久历史,发掘并整理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

第二,研究汉语语法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运用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研究汉语语法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方言语法。

第四,研究汉语语法史,有助于从事中学古文教学。

2、汉语语法史的基本特点

1.汉语语法的稳定性

(1)语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最突出的表现。

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基本如此。

(2)汉语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之、于、与、以、而、则、虽、如、若”等虚词,今天还活跃在书面语中;有些虚词在口语中还没有替身,如“三分之一”的“之”、“为四化建设而努力”的“而”,这些都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而它们都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

(3)各地方言语法基本一致。

“猫比狗小”(北京话)“猫细过狗”(广州话)“我给他十块钱”(北京话)“我俾十个银钱佢”(广州话)

2.汉语语法的发展

首先,形态方面。

其次,句法方面。

形态方面:

“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于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

“之”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1)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2)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上面的例子表明:

“其”字只能用作定语,“之”字只能用作宾语。

“不”和“弗”:

(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4)老妇不闻也。

(《战国策·赵策四》)(5)不问马。

(《论语·乡党》)(6)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孟子·告子上》)(7)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左传·隐公元年》)(8)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礼记·学记》)

“不”字后面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又可以不带宾语。

“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

“弗”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孟子·告子上》)

“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

用在“不”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用在“弗”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例如:

(9)晋灵公不君。

(《左传·宣公二年》)(10)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三年》)(11)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1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左传·庄公十年》)

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面。

同一个词,由于声调的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主要是靠去声来和其他声调对立。

凡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凡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

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都变为去声。

(1)本属名词或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A,本属名词的,例如:

衣、冠、妻、王、文,等等;B,本属形容词的,例如:

好、劳、远、先,等等。

(2)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例如:

思、闻、观、论、传、分、骑、乘、藏,等等。

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上古虽然有形容词词尾,副词词尾和类似动词词尾的东西(参看下文第三十七、八两节),但是除了“然”字以外,这些词尾并没有留传下来。

所以形尾的产生是近代汉语史上一件重要的事实。

现代汉语形尾“了”、“着”、“们”等的起源颇晚。

中古虽有萌芽,但广泛应用还是从近代开始的。

句法方面:

(1)上古有一些特殊的词序,如宾语前置等。

(2)在上古判断句中,名词不靠系词的帮助,可以构成判断,这也是一个特点。

(3)汉语双音词的发展,是汉语语法发展的一大特点。

(4)汉语处置式的产生,使宾语得以用介词提到动语之前,突出了处置对象,有利于思想的表达。

(5)使成式的产生,使此前用两句话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现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来了。

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6)句子结构的严密化。

这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是单句结构力求完整。

二是复句逐渐由意合走向形合。

(7)句子容量不断扩大。

它的一种表现是句子成分复杂化。

它的另一种表现是多重复句日益丰富。

 

第2节名词的发展

1、概述

名词是表示人和一切事物(包括时间、处所)名称的词。

甲骨卜辞里名词是最发达的一个词类,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占整个词汇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周秦时代,名词仍然是最发达的一个词类。

二、类别

普通名词、抽象名词(这类词在甲骨文中绝少,西周以后开始萌生,春秋战国时代大量产生。

)、专有名词、实地名词

3、名词的语法特点

名词前可加“有”、“阿”作为前缀。

如:

“有夏”、“有虞氏”、“阿爷”、“阿姊”等。

名词前后可加数、量词。

如:

“一言”、“三十匹”、“一箪食”、“邑六十”、“兵车百乘”等。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助动词、介宾短语修饰。

4、名词的语法功能

1.名词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还可以作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

“抱头鼠窜”、“蜂拥而至”、“刀耕火种”、“狼吞虎咽”、“风餐露宿”、“土蹦瓦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等等。

2.名词可作句子的名词谓语,指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的句子。

这类句子按其作用可分为四类:

判断句、描写句、说明句、对答句。

描写句: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说明句,名词谓语常用以对主语的说明。

如:

(2)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白居易《轻肥》)

对答句:

名词谓语在对答句中,一般都是先有问句,答句就只是名词谓语组成的句子。

这种用法在诗词中也比较多见。

如:

(4)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白居易《卖炭翁》)

3.还可作句子的动词谓语,如名词作使动和意动的用法。

5、名词的词头词尾

(一)词头

词头不是一个词,本身并没有任何词汇意义,只是词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来帮助表示这个词的词性。

但是,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这种情况下,就真是有音无义了。

在汉语发展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名词词头有“

1.有

第一,出现在上古典籍中的名词词头“有”,经常加在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部落名)之前,如“有夏”、“有殷”、“有周”、“有苗”、“有扈”。

(1)何忧驩兜,何迁乎有苗?

(《尚书·皋陶谟》)

(2)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尚书·汤誓》)

(3)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

(《尚书·君奭》)

(4)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

(《尚书·召诰》)

(5)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尚书·甘誓》)

——有扈氏轻慢洪范大法,废弃正德、利用、厚生三大政事。

威:

蔑,轻也。

蔑侮五行,言轻慢五行也。

所谓轻慢五行,夏曾佑说:

“即言有扈氏不遵洪范之道。

”怠:

懈怠。

三正:

正与政通,谓政事。

三正,指正德、利用、厚生三大政事。

第二,它也能放在普通名词之前:

(6)予欲左右有民,汝翼。

(《尚书·虞书·益稷》)

——左右:

帮助。

翼:

辅佐。

(7)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

(《尚书·盘庚》)

(8)有王虽小,元子哉。

(《尚书·周书·召诰》)

(9)有众率怠弗协,曰:

“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

”(《尚书·汤誓》)

——时:

是,这个。

曷:

何,什么时候。

(10)摽有梅,其实七兮。

(《诗歌·召南·摽有梅》)

——摽(biào):

落下。

(11)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诗·小雅·巷伯》)

——畀(bì):

给。

有北:

极北寒冷处。

(12)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论语·为政》)

——施:

推及,延及。

(13)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

(《左传·昭公二十九》)

——到了夏代国君孔甲,顺从上帝的意旨。

 

2.阿

到了汉代,产生了一个新的词头“阿”字。

第一,在汉代典籍中“阿”已作为:

A、亲属名词词头。

(14)故北济王阿母(乳母),自言足热而懑。

(《史记·扁鹊列传》)

B、人的小名词头。

汉武帝陈皇后小字阿娇、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

C、人的正名词头。

如:

(15)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说:

“《隶释》汉《殽阬碑》阴云:

‘其间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以阿字,如刘兴阿兴、潘京阿京之类,…咸阳《灵台碑》阴有主吏仲东阿东。

’”

D、在疑问代词之前作词头。

如:

(16)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17)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同上)

第二,从魏至唐,词头“阿”的应用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A、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

如:

(18)[鲁]肃拊蒙背曰: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

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19)桓公语嘉宾:

“阿源有德有言……”(《世说新语·赏誉》“阿源”为殷浩,字渊源。

嘉宾:

郗超,字嘉宾。

(20)卿语阿黑,何敢不逊?

(《世说新语·豪爽》)——“阿黑”为王敦小字。

B、词头“阿”置于单音节亲属名词前,构成双音词。

如:

(21)(谢晦女)被发徒跣与晦决曰:

“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

”(《南史·谢晦传》)

(22)晔妻先下,抚其子,回骂晔曰:

“君不为百岁阿家,不感天子恩遇,身死固不足塞罪,奈何枉杀子孙!

”(《宋书·范晔传》)——阿家:

丈夫的母亲。

(23)周初有童谣曰:

“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隋书·五行志》)

(24)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5)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同上)

(28)阿翁,讵宜以子戏父!

(《世说新语·排调》)

——阿翁:

即祖父或爷爷。

讵:

副词,岂,难道。

在一些情况下,“阿”也置于双音亲属词前,如“阿父子”、“阿姑婆”、“阿孩儿”、“阿耶孃”等。

C、“阿”置于姓前,限于妇女。

如:

(31)陈郡表真在豫州送妓女阿薛、阿郭、阿马三人与桓宣武。

(刘义庆《幽明录》)

D、“阿”置于一般名词前表称呼。

如:

(32)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白居易《长恨歌》)——“阿监”即宫中女官。

(33)帝呼宝庆及法正为阿丈。

(《南史·茹法珍传》)——“阿丈”是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E、“阿”置于代词之前。

如:

(34)先祖谓曰:

“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35)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

(《敦煌变文集·茶酒论》)——啾唧:

犹嘀咕。

多指烦躁不安。

(36)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

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

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

“举却阿堵物!

”(《世说新语·规箴》)——刘孝标注引《妒记》“阿堵”,指示代词,这、这个。

阂:

阻碍;妨碍。

F、“阿”置于数词前,表排行。

如:

(37)兰陵公主字阿五,高祖第五女也。

(《隋朝·兰陵公主传》)

第三,宋元以后,“阿”作为词头在北方话中逐渐不用了。

但在元代,“阿”出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表示古代妇人名字,用在夫姓和父姓之中夹一“阿”字组成。

如:

(38)[外郎云]这个是在城李阿陈,因奸气杀丈夫,勒死亲儿。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

(39)这的是王阿张数次骂街坊。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

3.“老”

词头“老”字来源于形容词“老”字,最初是表示年老或年长的意思,如:

“(齐桓公)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是为何谷?

’”(《说苑·政理》后来由这种形容词“老”字逐渐虚化为词头。

词头“老”字可以用于人和动物两方面。

这两种“老”字都是在唐代产生的。

A.某些称谓之前可以加词头“老”字,如“老姊”、“老兄”。

这些都见于唐代的史料。

如:

(40)大丈夫岂当以老姊求名?

(《晋书·郭奕传》)

(41)(41)匡超人走到跟前,请教了一声“老客”,拱一拱手。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42)原来是老弟!

几时来的?

(同上)

B.姓前加“老”。

这种用法起源于唐代。

白居易《戏赠元九李十二》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