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596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docx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第十一章 工程材料与试验

第11.0.1条 粒料

呈颗粒状松散材料的统称。

第11.0.2条 集料(骨料)

在混合料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料。

包括碎石、砾石、石屑及砂等。

第11.0.3条 矿料

包括矿粉在内的集料。

第11.0.4条 矿粉

石粉和工业废渣粉末的统称。

第11.0.5条 砂

岩石经风化或轧制而成的粒径小于2毫米的粒料。

第11.0.6条 砾石

风化岩石经水流长期搬运而成的粒径为2~60毫米的无棱角的天然粒料。

第11.0.7条 砂砾

砂和砾石的混合物。

又称砾石砂。

第11.0.8条 卵石

风化岩石经水流长期搬运而成的粒径为60~200毫米的无棱角的天然粒料。

第11.0.9条 碎石

符合工程要标的岩石,经开采并按一定尺寸加工而成的有棱角的粒料。

第11.0.10条 片石

符合工程要求的岩石,经开采选择所得的形状不规则的、边长一般不小于15厘米的石块。

第11.0.11条 块石

符合工程要求的岩石,经开采并进行加工而成的形状大致方正的石块。

第11.0.12条 料石

按规定要求经凿琢加工而成的形状规则的石块。

第11.0.13条 石屑

轧制和筛分碎石所得的3~10毫米的粒料。

第11.0.14条 工业废渣

作为筑路材料用的铁渣、钢渣和炉渣等的总称。

第11.0.15条 结合料

用以粘结松散材料使其成为整体的有机或无机材料。

第11.0.16条 有机结合料

具有良好胶结性能的有机化合物。

在公路工程中主要是指沥青材料。

第11.0.17条 沥青

由极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硫、氮等)衍生物所组成的有机胶凝材料。

第11.0.18条 地沥青

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的总称。

第11.0.19条 天然沥青

石油受自然因素的作用所形成的沥青。

第11.0.20条 石油沥青

石油经提炼出轻质油分后而得到的残留物。

第11.0.21条 煤沥青

煤焦油经蒸馏后所得到的残留物。

第11.0.22条 乳化沥青

沥青在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经机械搅拌使沥青微粒子分散而形成的沥青乳液。

第11.0.23条 氧化沥青

稠度低的沥青经过氧化处理而变稠的沥青。

第11.0.24条 路用沥青

技术指标符合道路使用要求的各种沥青的总称。

第11.0.25条 无机结合料

具有胶结性能的无机化合物。

在公路工程中主要是指水泥、石灰等材料。

第11.0.26条 粉煤灰

发电厂锅炉燃烧煤粉,从其烟气中收集的灰色粉状物。

第11.0.27条 混合料

集料或矿料与结合料经拌和而成的混合材料。

第11.0.28条 沥青混合料

沥青和级配矿料或集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第11.0.29条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沥青和级配矿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根据所用矿料粒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粗粒式、中粒式和细粒式三种。

第11.0.30条 沥青碎石混合料

沥青和集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压实以后其剩余空隙率大于10%。

第11.0.31条 沥青砂

沥青和砂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第11.0.32条 沥青膏

沥青和一定比例的石粉、石棉粉等拌制而成的膏状物。

第11.0.33条 水泥砂浆

水泥、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第11.0.34条 石灰砂浆

用石灰膏、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第11.0.35条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

水泥、集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第11.0.36条 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经浇注、振捣并硬化后形成的固体材料。

第11.0.37条 钢筋混凝

土配置有受力钢筋的水泥混凝土。

第11.0.38条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通过张拉钢材对混凝土预加应力的水泥混凝土。

第11.0.39条 早强混凝土

用早强水泥或普通水泥掺加早强剂拌制而成的能在早期达到规定强度的水泥混凝土。

第11.0.40条 干硬性混凝土

水灰比小、坍落度极水、硬化较快,经强力振实后强度较高的水泥混凝土。

第11.0.41条 贫混凝土

单位体积内水泥含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

第11.0.42条 轻质混凝土

采用轻质集料的水泥混凝土。

第11.0.43条 纤维混凝土

掺有短纤维(如钢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具有较高抗拉强度的水泥混凝土。

第11.0.44条 外掺剂

为改善材料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化学制剂。

第11.0.45条 减水剂

能减少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拌和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外掺剂。

第11.0.46条 加气剂

能使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产生大量微细气泡,可以改善混合料的和易性,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抗渗及抗侵蚀性能的外掺剂。

第11.0.47条 早强剂

能促进水泥的水化和硬化,提高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外掺剂。

第11.0.48条 缓凝剂

能延缓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凝结时间的外掺剂。

第11.0.49条 钢筋

置入水泥混凝土中用以加强构件的抗拉、抗弯及抗压能力的建筑钢材。

第11.0.50条 预应力钢材

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高强钢丝、钢绞线、高强粗钢筋等的总称。

第11.0.51条 高强钢丝

优质高碳钢经冷拔和热处理而成的抗拉强度很高的钢丝。

第11.0.52条 钢铰线

由若干根高强钢丝绞捻,消除内应力后而制成的钢丝束。

第11.0.53条 冷拉钢筋

在常温下经拉伸而提高屈服强度的钢筋。

第11.0.54条 冷拔钢丝

直径为6~8毫米的低碳钢筋,在常温下用专用拔丝设备加工而成的较细钢丝。

第11.0.55条 高强螺栓

用优质高强钢材制成的螺栓。

其未连接的传力方式是依靠构件接触面的摩擦力,不同于一般螺栓。

第11.0.56条 空隙率

材料的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第11.0.57条 孔隙比

材料的孔隙体积与其固体颗粒体积之比值。

第11.0.58条 粒径

集料的颗粒尺寸。

一般以筛分试验方法确定。

第11.0.59条 颗粒组成

在集料中,各种不同粒径颗粒的重量点总重量的百分率。

第11.0.60条 细度

粉状材料的粗细程度。

一般以筛孔或比表面积表示。

第11.0.61条 筛分

用标准筛对矿料进行粒径分级的方法。

第11.0.62条 级配

矿料粒径分级和各级颗粒重量的分配比例。

第11.0.63条 级配曲线

按矿料各级粒径通过规定筛孔的重量百分率绘制的曲(折)线图。

第11.0.64条 最佳级配

能使矿料的颗粒组成满足工程技术要求的级配。

第11.0.65条 含水量

材料内水分的重量与材料干重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第11.0.66条 最佳含水量

材料在标准击实试验条件下,能达到最大干容重时的含水量。

第11.0.67条 稠度界限

土从一种稠度状态变到别一种稠度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第11.0.68条 液限

土从可塑状态变为流动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

第11.0.69条 塑限

土从半固体状态变为可塑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

第11.0.70条 缩限

土从固体状态变为半固体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

第11.0.71条 塑性指数

土的液限与塑限的差值。

第11.0.72条 水泥标号

代表水泥强度等级的数值。

即水泥标准试件在规定条件下经28天养生后的抗压强度。

第11.0.73条 水泥混凝土标号

代表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数值。

即水泥混凝土标准试件在规定条件下经28天养生后的抗压强度。

第11.0.74条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按水泥混凝土设计标号所采用的水泥、砂、石和水的配合比例。

第11.0.75条 水灰比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所用的水与水泥重量的比值。

第11.0.76条 和易性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不易离析、易于捣实等综合性质。

第11.0.77条 坍落度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流动性指标。

即按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得的新拌制的混合料下坍的竖直距离,以厘米计。

第11.0.78条 硬化

新拌制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经化学作用逐渐失去塑性而变硬的现象。

第11.0.79条 水硬性

无机结合料遇水后,能在水中硬化并继续增长其强度的性质。

第11.0.80条 气硬性

无机结合料能在空气中硬化并继续增长其强度的性质。

第11.0.81条 离析

各种混合料出现的集料与结合料或粗集料与细集料的分离现象。

第11.0.82条 徐变

固体材料的塑性变形随荷载作用时间的诞续而逐渐增长的性质。

第11.0.83条 老化

材料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性能随时间的增长而衰退的现象。

第11.0.84条 沥青稠度

材料的软硬、稀稠程度。

对粘稠沥青以针入度表示:

对液体沥青以粘(滞)度表示。

第11.0.85条 针入度

沥青稠度的指标。

即沥青试样在规定的温度、时间和荷载条件下,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中的深度。

以1/10毫米计。

第11.0.86条 粘(滞)度

沥青稠度的指标。

即沥青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通过规定尺寸的流孔流出规定体积所需的是间,以秒计。

第11.0.87条 软化点

沥青温度稳定性的指标。

即沥青由固体状态转变为流动状态时的温度。

第11.0.88条 延度

沥青变形能力的指标。

即沥青试样在规定的温度和拉伸速度条件下被拉断时的延伸长度,以厘米计。

第11.0.89条 闪点

沥青和油类可燃性的指标。

即沥青或油类按规定试验方法加热,液面产生的易燃气体遇火初次出现一瞬即灭的闪火时的温度。

第11.0.90条 溶解度

沥青在规定的有机溶剂中可溶解部分的重量占原重量的百分率。

第11.0.91条 热稳性

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能保持稳定的能力。

第11.0.92条 水稳性

材料在水的作用下能保持原有强度的能力。

第11.0.93条 油石比

在沥青混合料中,沥青重量与集料或矿料重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第11.0.94条 含油率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重量占混合料总重量的百分率。

第11.0.95条 压碎值

集料抵抗压碎的性能指标。

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得的被压碎碎屑的重量与试样重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第11.0.96条 磨耗度

石料在撞击、剪切和摩擦的综合作用下,抵抗磨耗的性能指标。

第11.0.97条 弹性模

量材料在弹性极限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第11.0.98条 回弹模量

路基、路面及筑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

第11.0.99条 劲度

沥青材料或沥青混合料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受荷时间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第11.0.100条 模量比

在多层路面中,相邻两层材料的回弹模量之比;在钢筋混凝土中,是指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之比。

第11.0.101条 泊松比

材料轴向受力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

第11.0.102条 疲劳试验

测定材料承受重复荷载性能的试验。

第11.0.103条 劈裂试验

按规定试验方法对试件加压,使产生劈裂破坏,藉以间接求得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方法。

第11.0.104条 三轴试验

测定材料在三向受力条件下抗剪强度的方法。

第11.0.105条 击实试验

在一定夯击功能条件下,测定材料的含水量与干容重关系的方法。

第11.0.106条 触控试验

测定地基土中不同土层的贯入阻力和承载能力的方法。

第11.0.107条 弯沉试验

用弯沉仪测定路面或路基强度的方法。

第11.0.108条 环道试验

在环道中进行的大型模拟试验,藉以量测静、动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路基、路面的应力、应变及材料的耐磨性等。

第11.0.109条 承载板试验

用规定的圆板测定路基土或路面各结构层的单位压力与回弹变形关系,以评定其承载能力的方法。

第11.0.110条 透水性试验

用路面透水度测定仪测定沥青路面透水性的方法。

第11.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